強生醫療器械首次一級召回 一季度銷售額64.6億美元跌4.6%

2020-12-20 中國經濟網

以「對所有客戶負責」為信條的百年強生(JNJ),近年來成為「召回門」常客,且產品風險係數越來越高。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通知稱,強生(上海)醫療器材有限公司對彎型和直型腔內吻合器主動召回,涉及數量共11.4萬把,其中涉及產品在中國的發貨數量為9.8萬把,佔比85.96%。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該產品召回級別為二級,現在召回級別升至一級,這也是強生首次執行一級召回。按照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顯示,一級召回是醫療器械召回最高級別。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財報顯示,作為強生第二大業務板塊的醫療器械業務,在經歷大裁員、大資產甩賣後,銷售額佔總收入比已經連續5年下滑。

對於頻繁召回,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產品召回並不完全代表質量低劣,有時是防患未然。但產品頻繁召回,且身陷一級召回,其品牌質量還是存在隱憂。

醫療器械頻繁召回

「根據《辦法》要求,依據醫療器械潛在風險的嚴重程度,召回分為3個級別:一級、二級、三級。數字越小,嚴重程度越高。」業內人士向長江商報記者指出,一級召回背後都是潛在的或者可能已經造成的傷害,而且這個傷害既不是暫時的,也不是可逆的,而是非常嚴重的,甚至很有可能是永久性的傷害。

在此次公示的召回書中,強生報告,生產商Ethicon Endo-Surgery, LLC對彎型和直型腔內吻合器(註冊證編號:國械注進20152652249)及內窺鏡彎型腔內吻合器(註冊證編號:國械注進20152650241)主動召回。

召回原因為:生產商已經確認了使用上述批號的彎型和直型腔內吻合器,內窺鏡彎型腔內吻合器導致的墊圈未被切割以及成釘不良事件,這可能會影響吻合線的完整性。如果未充分解決或未發現吻合線問題,術後可能會有吻合口漏、胃腸道損傷、出血或失血性休克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4月11日強生已發布上述相關產品召回信息,召回級別為二級。此次召回級別變更為一級,並對涉及產品在中國銷售數量及糾正行動進行變更。

事實上,強生已經是各地食藥監局醫療器械產品召回的「常客」。2015年12月,強生主動召回在中國市場銷售的骨定位針、骨科復位鉗、皮膚縫合器,以及未在中國銷售的其他4款產品。2017年7月,強生可吸收性縫線線徑項目不符合註冊產品標準進行主動召回;強生雙向引導鞘管產品包裝袋一側未密封,可能導致包裝袋無菌屏障被破壞,公司進行主動召回。

2018年5月,強生醫療發布3條主動召回通告,其中對超聲高頻外科集成系統超聲刀頭主動召回,涉及在中國銷售數量高達2.7528萬個。召回原因是部分產品存在器械連續或意外擊發的風險。召回等級分別為三級和二級。

業內人士表示,產品召回並不完全代表質量低劣,有時是防患未然。但產品頻繁召回,且為一級召回,其品牌質量還是存在隱憂。

醫療器械業務增幅最小

美國強生公司成立於1886年,處方藥、消費者保健及醫療器械是公司三大業務板塊。其中,消費品更為一般消費者熟知,醫藥和醫療器械類在公司銷售總額中佔比較大。

2019年一季報顯示,作為強生三大主營業務之一的消費品部門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4%。其中,嬰兒護理產品銷售額為3.94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的4.57億美元相比下跌14%。而業績下跌主因為,其嬰兒爽身粉中含有滑石粉致癌遭遇數以千計的訴訟,並因此被判1名女性逾3億美元懲罰性賠償。

強生官網顯示,強生(中國)醫療器材有限公司設立於1994年,隸屬於美國強生公司,主要在中國從事醫療器材相關業務。主要產品為用於微創及開放性手術、電生理學、骨科、整形以及感染預防等領域的醫療器材。

財報顯示,2018年強生實現總收入815.82億美元,相比2017年增長6.7%。其中,製藥業務收入407.34億美元,同比增長12.4%,創下了近幾年新高,仍是強生保持業績增長的最大動力;消費者保健產品、醫療器械業務板塊同比增長1.8%和1.5%。在三大板塊中,醫療器械業務增幅最小。

此外,長江商報記者對比往年數據發現,近5年來,醫療器械收入佔比呈現逐漸下滑趨勢。

年報數據顯示,2014年-2018年,醫療器械業務板塊收入分別為275.22億美元、251.37億美元、251.2億美元、266億美元、269.94億美元,分別佔同期總收入比例分別為37.03%、35.87%、34.94%、34.77%、33.09%。

2019年一季報顯示,醫療器械業務銷售額64.5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1.91億元),較去年同期降低4.6%,佔一季報銷售總額200.21億美元的32.26%。

進軍AI醫療器械領域

財報顯示,僅2015年,強生醫療器械銷售額同比大跌8.7%。也正因如此,2016年1月,強生宣布醫療器械部門裁員3000人,佔到該部門全球崗位的4%-6%。被裁掉的包括骨科、外科及心血管器械,但不涉及消費類器械、視力保健和糖尿病護理產品。

事實上,近年來強生通過一系列併購、出售等資本運作,剝離了不少醫療器械業務。

2015年,強生以19.44億美元將旗下心血管器械製造部門出售給康德樂,退出心血管支架業務;2016年,強生宣布以43.3億美元收購雅培旗下的醫療光學部門,強生正式進入白內障手術市場;2016年,強生宣布收購NeuWave,補充外科產品線;2017年,強生宣布停止運營並退出 Animas 胰島素泵業務,由全球另一醫療器械大巨頭美敦力接手。

截至目前,強生剝離了診斷業務、心血管支架業務、糖尿病業務和滅菌消毒業務後,其他的器械業務板塊停留在了骨科、外科、眼科方面。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強生正在進軍AI醫療器械領域,醫療器械仍是強生重要的業務板塊。

來源:長江商報

相關焦點

  • 福布斯公布全球醫療器械企業Top50+!強生依然穩居榜首
    在這份榜單中,美國的醫療器械企業佔了較大的比重,在榜單前十中有六家企業來自美國。1. 強生強生(Johnson & Johnson)是一家醫療保健產品、醫療器材及藥物的製造商,成立於1886年,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
  • 百年醫療保健巨頭強生頻陷「召回門」 多款產品翻車遭聲討
    這並非強生公司首次召回類似產品,此前2010年、2017年強生都曾大規模召回不同品牌的隱形眼鏡產品。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已要求企業所在地省級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督促相關企業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召回管理辦法》等法規規章要求對抽檢不符合標準規定的產品進行風險評估,根據醫療器械缺陷的嚴重程度確定召回級別,主動召回產品並公開召回信息。
  • 最高營收超210億!邁瑞、美敦力、強生...12家械企三季業|醫療器械|...
    其中,醫療器械業務銷售額61.5億美元。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7.53億美元升至35.54億美元,同比增長102.7%。醫療器械銷售額31.7億美元,同比增長3.4%。藥品銷售額10.99億美元,同比下降了9.3%。營養品銷售額19.24億美元,同比增長2.6%。
  • 美國強生罰沒46.9億美元天價賠償 中國市場呢?沒被罰 網購照常
    劣跡斑斑這並不是強生第一次面對「爽生粉致癌」案例了,在此之前,有5起同類案件在密蘇裡州法院進行庭審,其中強生4次敗訴,與一家滑石粉供應商一起,總計被判賠償3.07億美元。此次召回被FDA定為一級召回,一級召回是FDA在「最嚴重」的情形下才會使用的,所召回產品的危險性會導致使用者受到嚴重傷害。屢陷質量門的強生伴隨而來的是高額賠償和罰單。強生公司2011年就曾經因為欺詐性推銷和對Risperdal的虛假說明向阿肯色州支付罰款12億美元。
  • 強生旗下又一醫療器械公司被收購
    Fortive 擬收購愛惜康滅菌消毒業務,交易總價值約為28億美元,其中27億美元來自 Fortive 的現金收益,1億美元為自留淨應收款項。該交易預計將在2019年初完成。強生的又一項醫療器械板塊業務將易主了,這也並不是強生近幾年來的首次甩賣醫療器械業務。
  • EvaluateMedTech:2015-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
    2020年IVD(體外診斷)銷售額約為 673億美元,在全球醫療器械銷售額中佔比13%,2015-2020年間的複合年均增長率達6.1%,高於同期醫療器械行業整體5%的增速,整個研究報告是基於全球300家頂尖醫療器械生產商的公開數據而得出。
  • 強生
    本次召回產品中有一個批次產品在國內有售,共計13盒,每盒6副,並且基本都在北京。2010年召回2010年,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對強生公司蘭開斯特的藥廠進行檢查後再次發現了藥物製造問題。這已經是強生召回多批非處方藥物後,監管機構在其第三家藥廠發現製造問題。強生日前公布的201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受到多款產品召回的影響,消費產品營收下滑5.4%至36億美元。
  • 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企業十強公布
    近日,Proclinical最新發布了一份《2020年全球醫療器械企業十強榜單》。據介紹,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達到了近4569億美元的規模,增長來源于越來越多的醫療設施、醫療支出、技術進步和人口老齡化。
  • 嬰兒爽身粉含滑石粉可致癌 強生被判賠償7200萬美元
    作為一家日化和醫藥行業的跨國巨頭,強生早已不是第一次被曝「有毒」了。強生標誌性產品之一嬰兒洗髮水,2009年曾被美國的「安全化妝品運動聯盟」查出含有毒物質,包括可致癌的二惡烷及釋放出甲醛的季銨鹽-15。2010年,強生曾三次召回非處方藥。2013年,因生產時鑑別有誤,強生公司在美國召回20萬瓶可能含有微小塑料顆粒的嬰幼兒布洛芬藥物。
  • 波士頓科學召回4批醫療器械 血管造影導管頭端現斷裂
    Catheter主動召回的公告,兩次公告召回產品共涉及4批次醫療器械。     本次召回的產品為血管造影導管,該產品用於向包括頸動脈在內的血管系統中的選定部位輸送造影劑的通道。  經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波科國際醫療貿易(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10月8日,註冊資本380萬美元,Arthur Butcher為法定代表人、董事長,該公司為波士頓科學遠東公司(荷蘭)全資子公司。   波士頓科學創建於1979年,總部設在美國麻薩諸塞州,是全球領先的醫療科技公司。
  • 強生羅氏飛利浦醫療器械被召回 護眼燈九成不合格
    [本期聚焦]  食藥監局:召回強生、羅氏、飛利浦等10款醫療器械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方網站連續發文,召回包括強生、羅氏及飛利浦等企業生產的10款醫療器械。但其中有9款產品未在中國銷售,而飛利浦醫療(蘇州)有限公司生產的X射線計算機斷層攝影設備,雖在中國有售,但至今無傷害事件報告。
  • 強生嬰兒爽身粉有致癌物,緊急召回
    強生公司周五表示,將在美國召回約3.3萬瓶嬰兒用爽身粉,此前美國衛生監管機構在網上購買的嬰兒爽身粉樣本中發現微量石棉。 J&J shares fell more than 6% to close at $127.70. 強生股價下跌逾6%,收於127.70美元。
  • 強生嬰兒爽身粉竟致癌?美國法院判罰4.69億美元
    近日國際衛健巨頭強生公司被22名女性指控,自家嬰兒因使用強生旗下的嬰兒爽身粉導致身患癌症,向美國密西根法院提起訴訟密西根法院判定此項指控成立,在經過漫長的調查取證後,法院判定強生公司敗訴,將支付高達46億美元的巨款,其中5.5億是補償性賠償、41.4億是懲罰性賠償。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2期:史賽克取栓支架被I級召回 Garmin...
    康帆醫療主動召回15萬隻口罩   雲南省藥監局發布一則召回公告。公告指出:由於雲南康帆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生產批號:20200302)因耳帶可能存在質量隱患,影響使用。故云南康帆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對其生產的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批號:20200302)主動召回,此次共計召回口罩150000隻,召回級別為三級。
  • 2020全球醫療器械百強 研發排行榜相繼出爐
    新快報訊記者梁瑜報導由MDO雜誌統計得出的《2020年度全球醫療器械公司研發排行榜》日前發布,共統計了77家醫療器械公司的研發投入排名情況,前十為美敦力、飛利浦、強生、西門子醫療、雅培、波士頓科學、GE醫療、史賽克、愛德華生命科學和富士。
  • 2018年全球10大骨科醫療器械公司:史賽克居榜首
    以下是具體詳情:1、史賽克2018年收入:136億美元史賽克(Stryker)是全球最大的骨科醫療器械公司,2018年利潤增長2倍多,達到了36億美元;銷售增長了9.3%,達到136億美元。2、強生——Orthopedics2018年收入:89億美元根據強生的年度報告,該公司骨科設備銷售額在2018年下降1.9%,至89億美元。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50期:「急救神器」來了!北京市所有...
    飛利浦醫療主動召回移動式數位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據國家藥監局消息,飛利浦醫療(蘇州)有限公司報告,該企業在內部檢測中發現其生產的移動式數位化醫用x射線攝影系統(產品型號:MobileDiagnost wDR)未粘貼2類中文雷射說明標籤,現主動召回,召回級別為三級。
  • 全球醫療器械三十強在中國的投資情況
    2006年,百特中國的銷售額達到1億3千萬美元。6、飛利浦醫療東軟飛利浦醫療設備系統有限責任公司(PNMS)是由東軟集團與荷蘭皇家飛利浦共同出資組建的合資企業。8、美國卡地納健康集團美國卡地納健康集團(CardinalHealth),是全球百強企業,專業從事健康營養品、保健食品科研、生產及醫療健康的全球性銷售的跨國集團。2010年,卡地納以4.7億美元收購中國最大藥品進口企業之一的永裕醫藥管理公司,以擴大在中國業務,此收購案也是美國大型藥品批發企業在亞洲的首次重大投資。
  • 藥物致90後男性乳腺發育,強生被判賠償該男子570億元
    80億美元(約570億人民幣)的懲罰性損害賠償金。據了解,這是強生公司接到的13000多起訴訟中,懲罰金額最高的一項裁決。而這一裁決的罰款金額也是美國今年最大的一筆,接近第二位罰款金額的4倍。今年5月,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陪審團判給一對夫婦20.55億美元的補償性和懲罰性賠償,他們聲稱自己因接觸拜耳公司的Roundup除草劑而罹患癌症。
  • 召回日誌|剛罰47億美元又被查出致癌物 強生召回3.3萬瓶爽身粉
    召回日誌|剛罰47億美元又被查出致癌物 強生召回3.3萬瓶爽身粉  黃琨 • 2019-10-27 14: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