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布斯公布了2020年全球企業前2000強榜單,今年福布斯榜單上有51家醫療器械相關企業入榜,其中有8家中國的醫療器械相關企業進入福布斯榜單前2000名。具體排名如下:
在這份最新出爐的福布斯榜單中,強生表現依舊強勢,領跑醫療器械領域,西門子、羅氏、美敦力、雅培等行業巨頭表現穩定,緊隨其後。在這份榜單中,美國的醫療器械企業佔了較大的比重,在榜單前十中有六家企業來自美國。
1. 強生
強生(Johnson & Johnson)是一家醫療保健產品、醫療器材及藥物的製造商,成立於1886年,總部位於美國新澤西州。在醫療器材方面,強生針對領域包括:女性健康護理、糖尿病、微創手術、傷口縫合、心腦血管健康、骨骼健康、器械消毒、診斷類產品及服務。
2020年, 強生的銷售額為206.91億美元,同比增長3.3%。受疫情影響,全球門診量和手術量大幅下降,強生手術耗材等業務收入「縮水」,因此將全面下調2020全年業績指引,預期2020全年公司的運營銷售額在792-805億美元之間,同比降低3.5%-0%。
2. 西門子
西門子股份公司成立於1874年,在新冠病毒疫情的顯著影響下,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仍然保持穩健表現。營收基本保持不變,淨收益與去年同期的強勁表現相比有所下降,為6.97億歐元。
3. 羅氏
羅氏集團始創於1896年,總部位於瑞士巴塞爾,在製藥和診斷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羅氏在2020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51億瑞士法郎,上年同期為148億瑞士法郎,以不變匯率計同比增長7%。其中,診斷部門銷售額為28.8億瑞士法郎,同比增長5%。作為最早研發出新冠診斷試劑的公司之一,羅氏受新冠疫情影響相對有限。
4. 美敦力
美敦力公司成立於1949年,目前為全球150多個國家的醫院,醫生,臨床醫生和患者提供服務。該公司的產品主要包括針對心動過緩起搏、心律失常管理、心房心室纖維顫動管理、心力衰竭管理、心臟瓣膜置換、惡性和非惡性疼痛及運動障礙的產品。
按業務劃分,美敦力在心臟與血管業務(CVG)營收28.19億,同比增長1.2%,低於此前預期。美敦力表示增長低於預期的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響,心血管手術量減少。微創治療業務(MITG)營收21.76億美元,同比增長2.4%,低於預期。修復療法業務(RTG)營收21.11億美元,同比增長4.2%。糖尿病業務營收6.1億美元,同比增長0.8%。
5. 霍尼韋爾國際
霍尼韋爾是一家在多元化技術和製造業方面佔世界領導地位的跨國公司。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銷售額為84.63億美元,儘管受疫情的影響,霍尼韋爾第一季度內生式銷售額下降,但霍尼韋爾立即採取相應措施以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因此依然獲得強勁收益增長。
6. 雅培
雅培掌握緩解慢性疼痛和改善行動能力的技術,在醫械領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銷售額為77.26億美元,同比增長2.5%,淨利潤為5.64億美元,同比下降16%;運營利潤為7.58億美元,同比增長2.6%。 此前雅培推出的ID Now新冠檢測儀號稱可以在5分鐘內檢測出新冠病毒,美國總統川普為此背書。但近日有報導稱,ID Now的檢測準確率不達標,假陰性率可能高達50%。
7. 賽默飛
賽默飛主營醫用光學器具、儀器及內窺鏡設備,醫用超聲儀器及有關設備,醫用高頻儀器設備,醫用磁共振設備,醫用X射線設備,臨床檢驗分析儀器,手術室、急救室、診療室設備及器具等。
賽默飛每股收益為2.94美元,總營收為6.23億美元。作為PCR儀器的主要生產商,隨著全球新冠檢測的需求不斷上漲,賽默飛的業績預計持續向好。
8. 3M
3M公司創建於1902年,總部位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聖保羅市。在醫療器械領域,主營醫療和外科用品、給藥系統、預防感染、牙科產品等。
3M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淨銷售額為80.75億美元,市場預期為79.1億美元,去年同期為78.63億美元。新冠疫情爆發之後,3M口罩一度斷銷,口罩的熱銷是3M成功抵禦疫情帶來的消極影響的主因。
9. 日立
日立(HITACHI),是來自日本的全球500強綜合跨國集團,事業領域涉及能源系統、交通系統,大數據信息系統,以及通過健康管理、診斷、醫療技術等提供健康生活的醫療保健等等。
2019年12月17日,富士膠片宣布計劃收購日立的醫學成像業務,收購金額1700億日元,折合人民幣約109億元。
10. HCA Healthcare
成立於1968 年的HCA公司,主要經營醫院、獨立的外科診療室、透視成像診療中心、腫瘤放射治療中心、康復理療中心等美國各種不同的保健設施。
2020年第一季度的營收為128.6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25.17億美元增長2.7%,但低於預期的131.5億美元。
總的來說,2019年全球醫療器械市場規模近4463億美元,呈穩步上升趨勢,醫療器械市場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