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革命先驅者為國、為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們秉持著雷鋒的信念: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他們將一切都奉獻給了祖國,包括身心和靈魂!然而不論在哪個時代,並不是人人都熱愛著自己的祖國,也並不是人人都時刻準備著為自己的祖國奉獻心、靈魂。「先揚後抑」是她人生起伏的大致寫照。
她為我國帶回第一塊奧運金牌的女選手,射擊女王吳小璇。
刻在歷史上的金牌
1958年出生於射擊世家的吳小璇因父親是射擊教練對射擊情有獨鍾,1974年進入國家射擊隊,天賦與努力並存,這時的她才16歲,很快成為了國家隊的金字招牌。1980年,她參加了亞洲射擊錦標賽,一舉奪得女子50米氣步槍冠軍。
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打破了我國沒有女奧運冠軍的桎梏,眾望所歸成為國家的女英雄——第四屆亞洲射擊錦標賽中,在允許女選手參加的男子氣步槍項目上獲得冠軍。第九屆亞運會上,以584環的成績獲男子氣步槍冠軍,並創造亞洲紀錄。對於這樣的人才,國家自然給予極高的尊重與待遇,回國後國家為她頒發了榮譽獎章,她成為家喻戶曉的體育健兒。
榮譽的回報與努力的程度對等
退役後成為了杭州體育局副處級幹部副處長,可以說是前途無量,但是她在副處級崗位上只工作了兩年,便辭職,原因是她認為自己沒有得到相應的尊重和知名度,可是尊重不是別人施捨的,是我們自己獲得的。自尊心強的人不是認為自己比別人優越,而只是對自己有信息,相信自己能夠克服自己的缺點。由於當時國內體育管理知識相對欠缺,國家公費贊助她留學美國。
不可否認吳小璇進入國家隊,為國家取得了奧運射擊女冠軍的榮耀,為國爭了光;與此同時,國家也給予她之榮耀十倍的回報——極高的禮遇、頒發榮譽獎章、紅遍全國,讓我們這些身為同胞的中華人民為她驕傲自豪、退役後讓其擔任杭州體育局局長、為她公費留學。在奧運會上取得好成績是國家的榮譽,也是運動員自己的榮譽。
同時也因整個國家作為運動員們的後盾,給他們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比賽環境。國家與人民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吳小璇為國家掙得了這份榮譽,國家也為吳小璇守住了這份榮譽。然而留學結束換來的不是她回國報效國家,而是拋棄祖國,居家定居美國。
不過吳小璇沒有移民美國的機會,於是她便以前往美國學習管理學知識為由,向國家申請了公費,達到定居美國的目的,除此之外幫助家人一起移民美國的也是這筆公費。就這樣,吳小璇無意間又創造了一個記錄——中國第一位女奧運冠軍成了一個「美國人」。
國家是我們的「根」
移居美國,並沒有她想像的光鮮亮麗。記者採訪到吳小璇定居美國期間的生活:在大學畢業後,在一家衣帽工廠做工,幾乎沒有人知道她奧運冠軍的身份,日子過得清閒平淡。她也曾透露了自己留學的原因,她說到:上大學一直都是她的夢想。對於她來說,如今能夠繼續幹回老本行,才是顯得更為有價值吧!吳小璇現早已回到了國內,目前正擔任杭州某家射擊學校名譽校長一職。
在2008年,中國舉辦萬眾矚目的北京奧運會的契機下,以及國內體壇的歷史地位,吳小璇成為了奧運會的火炬手之一,同時又有原單位杭州體育局的邀請,藉此她答應回國任職。國民對於她成為火炬手之一的決定有些反感,吳小璇公費移民的做法不太令人理解,但她的實力是毋庸置喙的,她對我國體育事業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吳小璇創造了中國第一位女子奧運奪冠的記錄,她的確有資格成為火炬手。
然而多年後,吳小璇在面對對她公費移民美國一事的質疑時,她表示:自己並沒有叛國,也沒有做過對不起國家的事,移民只是為了和家人追求更好的生活,自己只不過是愛上了美國的生活罷了,談不上叛國。
不可否認我們無法去評斷吳小璇的選擇是對是錯,她有選擇的自由。只是,在用著國家公款在國外留學去為別的國家貢獻時,她會不會覺得焦慮?只是,每次踏上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土時,她會不會覺得辱沒了這片土地?只是,在國外努力地貢獻自己的價值時,她會不會覺得沒有國內舉國上下給予的尊重而後悔、會不會因國外或明或暗的無法消除對國人的歧視而後悔?這些我們無從得知,只希望我們能通過這件事發人深省。
國外總是對國人有著非一般的誘惑,或許總是覺得國外的風景更好看,殊不知中國的大好河山也是如畫如夢;或許是覺得國外的文化更吸引人,殊不知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厚蘊更是博大精深……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力,不論是定居國外或是國內,不論什麼理由,只要自己的選擇不愧對國家就行。
國家在進步
不可否認我國國力相較國際上其他幾個發達國家來說相對弱勢一點,但是我們的國家一直在努力、我們的人民也一直在努力,努力林立於世界之林。正如國家領導人所說,中國是一個多災多難的國家,但是在那麼多的「難」面前,老一輩的人都艱苦奮鬥、拒絕外在條件的誘惑,努力發展中國、建設中國,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為中華崛起而奮鬥;正是他們的努力才有我們今天的安逸平和的生活。
當代不少人,選擇出國留學,面對國外優越的待遇,他們選擇的是國家,他們選擇回國發展國家,把國外的知識用來更好地建設我們的國。正是他們的努力我們的國家發展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好。國家為人民服務,人民建設國家,國家是人民的,人民是國家的。即使國家法律沒有規定不能定居國外,但是起碼我們要給自己道德的約束,不能對不起祖國是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