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千裡馬的墊底女孩,也同樣需要一個伯樂
上映於2016年的日本電影《墊底辣妹》在當年沒有進行任何鋪天蓋地的宣傳,也沒有通過製造話題和緋聞來賺取人們的關注度,這部電影就這樣悄無聲息的走進了院線,票房表現也只能算中規中矩,但《墊底辣妹》在影響公眾的方式上就和它片中所想要表達的內容一樣,它的良好口碑依靠的便是口口相傳,它摒棄掉了那些浮華的噱頭,而是用了一種「痴人精神」默默的去達成自己的目標。
我們在觀影的過程當中之所以能夠被這部電影中的故事所打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它的真實,而真實的故事是有人物原型作為依託的。
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高中女生,她的扮演者就是被中國影迷們親切的稱之為「村花」的有村架純,在片中她飾演的角色叫做工藤沙耶加,和人物的原型同名不同姓,穿著時尚而大膽的她看起來和教室裡那些認真讀書的學生們格格不入,她頻繁的出入夜店並交下了一群同樣有些叛逆的閨蜜。
知識對她而言沒有任何吸引力,未來對於她來說也豪不重要,她常常晝伏夜出,而白天則趴在教室的桌子上「養精蓄銳」,本來腦子就不算聰明的她成績自然也「對得起」她的表現,在班級墊底的她大概只能掌握小學生的知識水平。
她對於學校的看法就如同學校對她的看法一樣,她逐漸淪為了邊緣人,成為了被學校和老師放棄的那一個,但這對於沙耶加來說卻未嘗不是件好事,這讓她對於自我的放縱可以更加肆無忌憚。
直到有一次,沙耶加在學校裡吸菸被發現,校方覺得他們已經湊足了「材料」,她在學校的表現終於達到了可以被校方停課的標準。
母親領走了自己的女兒之後,她並沒有選擇放棄,而是為她找到了一家補習班,對她進行了一對一教學,此後沙耶加遇到了那個可以改變她一生的坪田老師。
《墊底辣妹》中所展示出來的教育理念
這位老師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因材施教,他熱衷於從孩子們的興趣點出發,善於從知識當中提煉出和學生們的愛好相對應的元素。對於一些不良的嗜好他並沒有選擇直接封殺,而是疏堵結合,並利用孩子們的愛好和他們最終要獲取的知識建立一種聯繫。為了能夠和眼前的沙耶加建立溝通的平臺,凡是沙耶加感興趣的東西他都會去了解,這樣一來,他們便有了平等對話的橋梁。
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沙耶加頂著一頭金色的捲髮,踩著高跟鞋,上衣著一件露臍裝,腿上裹著一條比褲帶寬不了多少的短褲。但坪田並沒有上來就否定她的穿著,而是對她的時尚品味進行了肯定。
坪田善於發覺學生們身上的發光點,當沙耶加的第一份試卷交到坪田手中的時候,他刻意弱化了卷子上方那個大大的「0」,反而是肯定了她的精神,他認為沙耶加至少具備了一個積極向上的態度,坪田透過填滿錯題的卷子發現了沙耶加身上可能存在的一些成功的潛質,那就是她身上的一種「痴人」特質,她至少肯下功夫,有一顆想做對題的心,這種特質也就為她的成功提供了一個前提條件。
這也使得沙耶加在後來的奮鬥過程當中並不是孤獨的,一路上,她都是伴隨著坪田老師的掌聲與鮮花中前行。
對於沙耶加來說,學習是乏味的,枯燥的,而未來則是遙遠,虛幻的,那些大道理對於她來說可能沒有太多作用力。那麼對於一個處在「花痴」年齡的女孩子來說某些被禁止的思想則對她們有著十足的吸引力。
為何一定要考上慶應大學,坪田老師給了沙耶加這樣的解釋:「去了慶應大學之後你的世界一下子就開闊了起來,從此人生也會更加豐富多彩,成為模特或者女主播的機率很大,說不定還有機會嫁入豪門」。
聽到了這樣的描述之後,沙耶加兩眼放光,和坪田擊了個掌。相比之下,所謂的「實現人生理想,創造自我價值」,這些人生大道理對於一個青春期的女孩子來說遠不如前者的衝擊力大。
而人總會成長,隨著這些看似有些功利和庸俗的目標離她越來越近的時候,沙耶加也將在這個過程當中領悟到知識所帶給自己的真正價值。
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女主的設定是一位學習成績墊底的叛逆少女,但影片當中並沒有用太多篇幅去展示這些過程,也沒有用那些國產青春劇當中那些對於墮落的具體描寫去吸引觀眾們的眼球,刺激觀者的神經。
甚至女主角沙耶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和我們所理解的「小太妹」根本不能相提並論,可以想像,扮演沙耶加的有村架純在塑造人物方面相當克制,她努力的想傳達給我們一個「沙耶加是個好孩子」的信號,以至於就算沙耶加沒有成功,我們也會對她的努力給予肯定。
從影片當中我們看到的更多是沙耶加奮鬥的經歷,她如何「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過程,影片的主創人員非常工整的將正確的價值觀樹立在影片當中。
儘管片中也設置了一位和沙耶加有交集的男生角色森玲司,但影片當中沙耶加和男生森玲司並沒有建立任何曖昧的男女關係,他在片中只起到了一個補習班中互相勉勵,共同努力,到最終實現目標的幫襯過程。
而另一位補課的男生森玲司除了成績差之外,也同沙耶加有著不同的家庭內部矛盾,森玲司對父親有著很深的怨念,為此他自暴自棄,有一次坪田老師看到森玲司在用掌機玩遊戲,他想通過遊戲的話題和森玲司建立聯繫,為此傾聽他的內心世界。
這個時候森玲司告訴坪田老師自己自甘墮落只是為了報復父親,而坪田老師卻告訴他,自己想到了更厲害的復仇方法,他把遊戲裡的情節代入到現實生活當中,以此來讓森玲司接受他的建議。
他意味深長的對森玲司說:「今天你父親不會再去在乎你任何的行為了,你無法傷害到他了,真正的絕望是你努力學習,考上大學,並參加司法考試,最終在你父親對你燃起希望的時候,你卻選擇放棄,那樣的傷害對於你父親來說才算絕望。」
《墊底辣妹》所給我們帶來的反思
我們也能從影片當中看到主創人員對於日本現行教育的批判,學校對待差生的態度是放任自流,對待問題學生他們沒有表示出足夠的耐心和足夠的關愛,他們的處理方式是不斷進行懲罰和驅逐,沒有做出有效的引導,也沒有讓孩子們感受到任何的善意,這是教育界應該反思的。
無論是沙耶加,森玲司,還是坪田老師,他們都是「痴人文化」的具體體現,他們的痴人特質是相互作用的,他們互相信任,互相成就著對方。
坪田老師不相信那些被學校所拋棄的孩子們都是「渣子」,他要親眼看著他們突破自我。面對別人的質疑他說了那句話:「沒有不行的學生,只有不行的老師」。
當我們為劇中沙耶加的「痴人精神」所感動的時候,我們也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的國產青春題材影視作品。
我們不該再去肆無忌憚的去展示那種無擔當、無責任、無使命、無操守的無聊校園愛情故事,也不要再去肆意消費一些不存在的情懷,打著懷舊的幌子去展示一些與青春無關的事情。
那些所謂的三角戀、暗戀、劈腿、備胎、打架、鬥毆、墮胎、女神渣男、車禍、絕症的梗都離青春遠遠的吧,因為青春是單純的,課堂是乾淨的,那是我們最具有理想主義情懷的地方,也是年輕人用以奮鬥的造夢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