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地理科普平臺
譚老師地理工作室
高考地理專題設計
精心編選綜合整理
荷姆茲海峽(英文名:Hormuz Strait)是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海峽,亦是唯一一個進入波斯灣的水道。海峽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峽的南岸是阿曼,海峽中間偏近伊朗的一邊有一個大島叫做格什姆島,隸屬於伊朗。
地形地貌:荷姆茲海峽,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裡,最狹處只有38.9公裡;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 水深70米,最淺處10.5米,最深處219米。海峽中多島嶼、礁石和淺灘。
氣候狀況:海峽地處副熱帶,屬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燥,表層水溫年平均為26.6℃,最熱月(8月)達31.6℃,最冷月 (2月)為21.8℃。高溫、乾燥增強了海水蒸發,而年降水量只300毫米,結果增大了海峽內海水鹽度,達37~38,波斯灣鹽度達38~41。
鹽度洋流:荷姆茲海峽,由於蒸發量遠遠大於降水量,結果增大了海峽內海水鹽度,達37~38‰,波斯灣鹽度達38~41‰。海峽和波斯灣鹽度大於阿曼灣,產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發阿曼灣鹽度較小的海水通過海峽表層流向波斯灣,而波斯灣鹽度較大海水通過海峽底層流向阿曼灣。
荷姆茲海峽的得名,有幾種不同的說法。荷姆茲海峽的軍艦群一種說法是,公元1100年阿拉伯人在海峽中的荷姆茲島上建立了荷姆茲王國,海峽由此得名。 另一種說法是,荷姆茲島是波斯薩桑王朝第四位國王的名字,「荷姆茲」在波斯語中意為「光明之神」。 還有一種說法是,遠在古希臘時代,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派大將荷姆茲雅率艦隊出沒於此,並在海峽中的一個無名島上停泊。後來為了紀念這位艦隊統帥,便把他的名字「荷姆茲雅」作為海峽和那個無名島的名字。以後,這個馬其頓人的名字慢慢阿拉伯化,變成了今日的「荷姆茲」。此外,也有人認為「荷姆茲」一名來源於葡萄牙人。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後,發現這一帶貿易興隆,用葡語名之為ORMUCHO,意為這裡金子多,後來ormucho就演變為海峽名。
荷姆茲海峽位於阿拉伯半島和伊朗南部之間,形似人字型,是波斯灣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東西長約150千米,最寬處達97公裡,最狹處只有38.9公裡;南北寬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為通往海灣地區的一條要道,荷姆茲海峽是全球水域中最為重要的一條航道。每天,數以百萬桶計的石油都要通過這條航道運往世界各地。美國能源信息署(EnergyInformationAdministration)統計,荷姆茲海峽承擔著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應。平均每五分鐘就有一艘油輪進出海峽。在去年的5月份,美國能源信息署就估計,通過荷姆茲海峽運出的原油每天可達1340萬桶。除此以外,大約每天還有200萬桶其他的原油產品需要通過該航道運輸,包括燃油、液化天然氣等等。
荷姆茲海峽自古就是東西方國家間文化、經濟、貿易的樞紐。特別在海灣地區成為世界石油寶庫之後,每天有400萬噸石油通過海峽運往世界各地,約佔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平均每8~10分鐘就有1艘海輪駛過海峽。是波斯灣石油通往西歐、美國、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稱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經濟和戰略地位 。荷姆茲海峽位於亞洲西部,介入阿曼的穆桑達姆半島和伊朗之間,東接阿曼灣,西連波斯灣(簡稱海灣,阿拉伯人稱阿拉伯灣)。由於它是波斯灣進入印度洋的必經之地,因此有「海灣的咽喉」之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阿曼的穆桑代姆半島突出於海峽水域,海峽呈彎弓形狀。海峽連波斯灣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島西側的謝赫、馬蘇德角向北延伸至伊朗海岸以南的亨加姆島為界;接阿曼灣的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島東側的代巴角延伸至伊朗海岸的達馬蓋山為界。海峽中分布著格什姆島、荷姆茲島、亨加姆島(屬伊朗)和賽拉邁島、埃奈姆島、穆桑代姆島(屬阿曼)等。海峽不經常漲潮,這主要與波斯灣口形狀有關。自古以來,荷姆茲海峽就是交通、戰略要地。16世紀初葡萄牙開始入侵,其後成為英國、荷蘭、法國、俄國等爭奪的重要目標,現仍為霸權主義者所覬覦。
荷姆茲海峽正扼波斯灣出口,是盛產石油的波斯灣的門戶,在戰略上和航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灣沿岸產油國的石油,絕大部分通過這個海峽輸往西歐、澳大利亞、日本和美國等地。這些產油國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還有科威特、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巴林和沙烏地阿拉伯,它們共同負擔著西方石油消費國的60%的供應量。目前,每天都有近200條油輪運載這些國家的大約2000萬桶的原油通過海峽。由於它是油船來往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斷,西方經濟就會遇到致命威脅,因此,它被視為西方國家的「生命線」也歷來是帝國主義列強企圖控制的重要目標。
這段時間,美伊兩國互相較勁,雙方都想控制有海上生命線的荷姆茲海峽,這也讓荷姆茲海峽再次引起世界矚目。
荷姆茲海峽,被稱為「世界油閥」、「海上生命線」。因為海灣地區90%以上的石油,要從這條狹窄的水道運往世界各地,平均每5分鐘就有一艘油輪經過荷姆茲海峽。
如果誰掌控了荷姆茲海峽,就等於握住了世界油閥的開關。荷姆茲海峽利害關係不言而喻。
從地緣上來講,荷姆茲海峽被伊朗所控制。荷姆茲海峽形似人字型,東西長約150公裡,南北寬56~125公裡。荷姆茲海峽南岸是阿曼的一塊飛地海塞卜,海岸線狹小,戰略空間小;北岸是伊朗,海岸線長,戰略縱深大。
阿曼是個阿拉伯小國,沒有能力控制荷姆茲海峽。而伊朗是世界大國,有一定的軍事實力,足以能控制這條「海上生命線」。因此,伊朗就利用這個世界油閥威脅美國,如果美國對伊朗動武,伊朗必將封鎖荷姆茲海峽。
但是,這條「海上生命線」不是那麼輕易封鎖的。首先美國不會答應,美國目前已經集結了多艘航母進入附近海域,就是做給伊朗人看的。只有伊朗有封鎖荷姆茲海峽跡象,美軍就會發動戰爭,保障荷姆茲海峽暢通無阻。
另外,一旦伊朗封鎖荷姆茲海峽,必將導致全球石油價格飛漲。這是包含中國、日本等石油進口大國不願看到的。
高考地理專題設計——荷姆茲海峽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單選題
1.從科威特海運石油至阿拉伯海之前,依次途經( )
A.波斯灣 曼德海峽 阿曼灣
B.波斯灣 荷姆茲海峽 亞丁灣
C.波斯灣 荷姆茲海峽 阿曼灣
D.波斯灣 紅海 阿曼灣 荷姆茲海峽
【答案】C
【解析】科威特位于波斯灣沿岸,該國石油向外運輸先經波斯灣,然後過荷姆茲海峽進入阿曼灣,然後進入阿拉伯海。
2.圖中各海峽名稱的搭配,正確的是
A.A-直布羅陀海峽 B-土耳其海峽 C-曼德海峽 D-荷姆茲海峽
B.A-直布羅陀海峽 B-曼德海峽 C-荷姆茲海峽D-土耳其海峽
C.A-荷姆茲海峽 B-土耳其海峽 C-曼德海峽 D-直布羅陀海峽
D.A-曼德海峽 B-直布羅陀海峽 C-荷姆茲海峽 D-土耳其海峽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
本題主要是圍繞幾個著名的海峽地理位置進行考查,主要是檢驗考生地理定位和地理識圖能力。
考點:世界區域地理。
讀圖,完成下列問題。
3.圖中兩個半島的有關地理特徵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兩個半島的西部地區均有高大山脈②兩個半島的地形均以平原為主,河網密布
③a點所在半島受冰川作用影響,海岸線曲折④b點所在半島氣候由南向北大陸性漸強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兩個半島地區均有豐富的( )
①.太陽能資源 ②水力資源 ③勞動力資源 ④鐵礦資源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5.讀世界著名海峽圖。下列選項中,排序與圖序相同的是( )
A.①白令海峽 ②荷姆茲海峽 ③多佛爾海峽 ④馬六甲海峽
B.①荷姆茲海峽 ②馬六甲海峽 ③白令海峽 ④多佛爾海峽
C.①多佛爾海峽 ②馬六甲海峽 ③荷姆茲海峽④白令海峽
D.①多佛爾海峽 ②荷姆茲海峽③白令海峽④馬六甲海峽
【答案】
3.D
4.D
5.D
【解析】
【分析】
試題分析:
3.甲半島是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該山受冰川作用影響在西北部多形成峽灣,海岸線非常曲折;朝鮮半島的北部是長白山,該半島南部被海包圍,氣候受海洋影響很大,由南向北大陸性逐漸增強;兩個半島都以山地為主,平原面積狹小。
4.兩個半島氣候上都受海洋影響較大,多山地而水力資源豐富,由於降水較多,太陽能資源較差;北歐人口多為負增長則勞動力資源不足,兩島鐵礦資源都比較豐富。
5.根據海陸輪廓可以確定相應的位置,據圖可知選D。
考點:本題組考查世界區域地理、世界主要地區。
讀「沙烏地阿拉伯鐵路規劃全圖」,回答下列各題。
6.影響圖中鐵路走向的因素是( )
①資源 ②宗教 ③河流 ④地形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波斯灣沿岸地帶,其石油出口線路走向正確的是( )
A.荷姆茲海峽-印度洋-巴拿馬運河-日本
B.荷姆茲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紅海-美國
C.荷姆茲海峽-好望角-曼德海峽-西歐
D.荷姆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中國
8.在沙烏地阿拉伯,男子的傳統打扮是穿長袍、戴頭巾。長袍多為白色,十分寬大。這種服飾與下列哪種因素有關( )
A.美觀休閒能保暖B.地形崎嶇宜行走
C.炎熱乾燥多風沙D.狩獵探險真方便
【答案】
6.C
7.D
8.C
【解析】
6.圖示為沙烏地阿拉伯,從圖中可以看出,影響圖中鐵路走向的因素是資源、宗教、地形,所以C正確。
7.沙烏地阿拉伯石油資源主要集中在波斯灣沿岸地帶,其石油出口線路走向正確的是荷姆茲海峽-印度洋-馬六甲海峽-中國,所以D正確。
8.沙烏地阿拉伯男子的傳統打扮是著長袍、戴頭巾,長袍多為白色,十分寬大主要是為了防沙散熱,所以C正確。
【點睛】交通運輸布局指交通運輸業的空間分布和地域組合,包括交通線網的布局和客、貨流的布局兩個相互有密切聯繫的部分,是整個生產布局的有機組成部分,其任務是通過合理布局,實現運輸合理化,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讀圖,回答問題。
9.下面的海峽示意圖中,代表荷姆茲海峽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0.伊朗軍演有「威脅封鎖」荷姆茲海峽之意,以美國、法國等為代表的歐美國家大為緊張。其原因是該海峽是( )
A.鐵礦資源運輸的重要通道B.石油資源運輸的重要通道
C.連接波斯灣與黑海的重要通道D.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的重要通道
【答案】
9.D
10.B
【解析】
【分析】
本題考查世界主要海峽和中東地區
9.①是英吉利海峽,溝通北海與大西洋,②是白令海峽,溝通北冰洋與太平洋,③是馬六甲海峽,溝通太平洋與印度洋,④是荷姆茲海峽,位于波斯灣的出口處.選D。
10.波斯灣地區是世界上石油產出的主要地區,石油資源豐富,進出波斯灣必須經過荷姆茲海峽.故選:B.
【點睛】
中東地區戰爭不斷的原因:優越的地理位置、緊缺的淡水、複雜的宗教、豐富的石油資源.
二、綜合題
11.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巴基斯坦政府2013年1月30日批准將瓜達爾港的營運控制權移交給中國公司。取得瓜達爾港營運權對中國具有重大價值。屆時,中國可利用在瓜達爾的影響力,鋪設中東輸往中國西部的石油管道。瓜達爾港毗鄰巴基斯坦和伊朗邊界,靠近荷姆茲海峽,把海灣地區的石油出口到國際市場的船隻多數要從荷姆茲海峽通過。下圖為中巴鐵路模擬線路圖。
(1)試分析瓜達爾港口建設的區位條件。
(2)簡述修建中巴鐵路對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中的意義。
(3)列舉修建中巴鐵路過程中要克服的困難。
【答案】
(1)港闊水深,有利於船舶靠岸避風;陸地地質條件穩定,地形平坦,坡度適當,有利於建設港口的設備;背靠亞歐大陸,緊鄰中國、南亞、中亞,經濟腹地廣闊,客貨流量大;周圍城市眾多,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對外開放政策有利於形成自由貿易港。
(2)有利於加強我國與南亞、中東的聯繫;有利於我國新疆地區經濟發展;有利於我國國防安全;有利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有利於我國石油資源進口的安全。
(3)乾旱、缺水、風沙、地震、滑坡、泥石流、高寒等
【解析】
試題分析:
(1)從水域條件分析,瓜達爾港港闊水深,有利於船舶靠岸避風。從陸域條件看,港口陸地地質條件穩定,地形平坦,坡度適當,有利於建設港口的設備。背靠亞歐大陸,緊鄰中國、南亞、中亞,經濟腹地廣闊,客貨流量大。周圍城市眾多,人口稠密,交通便利,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的支持。對外開放政策有利於形成自由貿易港。
(2)交通線路建設的意義,主要從經濟聯繫、發展、國防安全、石油安全等方面分析。中巴鐵路建設有利於加強我國與南亞、中東的聯繫,有利於我國新疆地區經濟發展。有利於我國國防安全,有利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有利於我國石油資源進口的安全。
(3)中巴鐵路要穿過沙漠、高原、高山地區,要克服的困難有乾旱、缺水、風沙、地震、滑坡、泥石流、高寒等。
【考點定位】區域港口建設發展的條件,交通線路建設的意義,面臨的困難。
【名師點睛】港口發展條件要從水域、陸域條件分析,還要分析腹地的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交通建設主要意義要從經濟發展、區域聯繫、貿易發展、國防安全、進口渠道安全等方面分析。線路建設的困難,主要根據通過地區的環境特徵分析。
12.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2015年4月出訪巴基斯坦,就穩步推進中巴經濟走廊(圖中虛線示意)建設進行了磋商。中巴經濟走廊是指連接位於中國西部和貫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鐵路主幹道,將從新疆的喀什一直通至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達爾港。
材料二 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的終點,和從巴基斯坦向中國新疆油氣運輸管道起點的瓜達爾港是巴基斯坦難得的深水良港,毗鄰巴基斯坦和伊朗邊界,臨阿拉伯海,靠近荷姆茲海峽。
(1)簡析中巴鐵路和經濟走廊建設中需要客服的惡劣自然條件。
(2)中巴經濟走廊建設是具有針對性的「雙贏」戰略。分析該經濟走廊的建設貫通將對中巴經濟產生的積極影響。
(3)有人探測瓜達爾港以後將替代喀拉蚩成為該國經濟中心,對此觀點你是否贊同,請表明你的觀點,並闡述理由。
【答案】
(1)(地形地質條件複雜)地勢起伏大,多地震、滑坡等紙質災害發生;部分地段多風沙、春季融雪性洪水(或夏季暴雨)等氣象災害發生。(4分)
(2)可以擴大中巴兩國的貨物進出口從而促進中巴貿易發展;能有效增加中國能源的進口路徑,(可以繞過傳統咽喉馬六甲海峽和存在主權糾紛的南中國海)把中東石油直接運抵中國西部腹地 (同時也能降低對中緬油氣管道的依賴);對巴基斯坦來說,鐵路和公路建設將會帶動其西部山區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帶動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終點的西南部港口的發展。(4分)
(3)觀點一:贊同瓜達爾港口區位更有優勢,比喀拉蚩更靠近荷姆茲海峽;是難得的深水良港,而喀拉蚩是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積嚴重,不利於大型船舶停泊;國家政策支持;連接著中巴經濟走廊,交通便利,腹地更廣闊,毗鄰巴基斯坦和伊朗邊界,國際貿易量更大。(4分)
觀點二:不贊同。瓜達爾港地形不平坦開闊,不利於港口建設和發展;喀拉蚩比瓜達爾港經濟發達,歷史悠久,基礎設施完善;連接瓜達爾港的中巴走廊沿線以山地為主,地勢起伏大,所以腹地自然條件惡劣,經濟不發達;而喀拉蚩是巴基斯坦最大河流入海口,腹地廣闊且經濟發達。(4分)
【解析】
試題分析:
(1)中巴經濟走廊是指連接位於中國西部和貫穿巴基斯坦南北的公路和鐵路主幹道,將從新疆的喀什一直通至巴基斯坦的西南港口城市瓜達爾港。據圖可以看出其位置,結合該經濟走廊的位置和地理環境,可以得出中巴鐵路和經濟走廊建設中可能面臨以下幾方面問題:(地形地質條件複雜)地勢起伏大,多地震、滑坡等紙質災害發生;部分地段多風沙、春季融雪性洪水(或夏季暴雨)等氣象災害發生。
(2)分別針對中國及巴基斯坦兩個國家進行分析。對中國而言,積極影響主要從促進兩國貿易、增加進口石油的輸入線路等方面分析。具體來講,可以擴大中巴兩國的貨物進出口從而促進中巴貿易發展;能有效增加中國能源的進口路徑,(可以繞過傳統咽喉馬六甲海峽和存在主權糾紛的南中國海)把中東石油直接運抵中國西部腹地 (同時也能降低對中緬油氣管道的依賴);對巴基斯坦的積極影響主要從促進資源開發和帶動西南港口的發展角度進行分析。具體來講,鐵路和公路建設將會帶動其西部山區資源開發和經濟發展;帶動作為中巴經濟走廊終點的西南部港口的發展。
(3)該問是開放性問題,首先需要表明觀點,然後闡述支持觀點的理由。如果贊同,可以從瓜達爾港建設的有利條件入手,如瓜達爾港口區位更有優勢,更靠近荷姆茲海峽,是深水良港,同時有政策支持,連接中巴經濟走廊,交通便利,對外貿易更加便利,而喀拉蚩位於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積嚴重,不利於大型船舶停靠。以此來支持同意「瓜達爾港將替代喀拉蚩成為該國經濟中心」的觀點。如果不贊同,則可以從瓜達爾港建設的不利條件入手,如該城市地形不夠平坦開闊,雖連接中巴經濟走廊,但仍以山地為主,沿線經濟腹地自然環境惡劣,經濟落後,而喀拉蚩港經濟發達,歷史悠久,位於河流入海口,經濟腹地廣闊。以此來作為不贊同「瓜達爾港將替代喀拉蚩成為該國經濟中心」的理由。
【考點定位】本題旨在考查南亞地區自然地理特徵,考查南亞地區經濟發展
【知識拓展】港口的區位條件
1.自然條件
水域條件(航行條件):等深線密──江闊水深,空間大,便於航行和停泊,無結冰或結冰期短。
港灣:避風浪、背風地帶。
陸域條件(築港條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適當,地質穩定,有較大的拋錨空間。
2.社會經濟條件
經濟腹地:(港口服務的區域)經濟發達,輻射範圍大,客貨集散量大(影響港口的興衰)。
依託城市:以單一大城市或某個城市群為依託,為港口提供人、財、物的優勢。
國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貿易港,對外開放港。
目前39999+人已關注加入我們
如果您覺得我們的內容不錯,請分享給更多人
聲明:文章素材來源網絡,由譚老師地理工作室(Tan-GeographicStudio)綜合整理,轉載請註明出處,更多高考地理專題設計下載方法如下:關注譚老師地理工作室回復公眾號消息:高考地理專題設計
覺得不錯,請點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