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球知名學府的哈佛大學,一直以來都讓海內外的莘莘學子魂牽夢縈。2020年的9月,又有一批新的哈佛學子入學了。
每年開學的時候,哈佛大學的校報都會對這一年入學的新生展開背景大調查,形式是採用問卷調查。
這次受到疫情影響,哈佛的授課方式全部改為遠程授課,但今年的新生背景調查卻引起了空前的熱度,2020入學的1420名新生中,有1083名學生參與了背景問卷調查。
這個比例達到了76%以上,比2019年的55%可謂高出一大截。
哈佛大學究竟招收怎樣的學生?
頂尖學霸除了會學習還有哪些特異功能?
這能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啟發?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作為全美錄取率最低的大學,哈佛今年的錄取率僅達到4.92%。
這些萬中選一的人才,首先在學業上就有極為出色地發揮。調查中,至少有超過一半的學生在高中的成績維持在年級前2%。
參與調查的新生平均加權GPA(績點)達到3.95(滿分4.0),SAT平均分(美國高考)達到1510分(滿分1600分)。
但是令人略感詫異的是,這屆哈佛新生的學習時間卻是歷年最低。每周學習時長超過50小時的學生比例只有2.6%。假設按雙休計算的話,這個時間相當於平均每天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對於中國高中生來說稀鬆平常)。超過80%的學生平均每天的學習時長不到4個小時。這反映了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社區服務」這項課外活動項目受到了更為廣泛的擁戴。在2020級新生背景調查中,87.1%的人表示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是「社區服務」。
除此之外,體育運動、音樂團體也廣受歡迎。
鼓勵學生參與「社區服務」一直是美國高中學校的傳統,一般來說,美國的高中學生在畢業前都會被要求社區服務時長達到幾十小時以上。美國的社區一般為居民自發維護和構建,學生參與社區服務的形式多種多樣,比如:修建草坪花枝、種植樹木、海邊撿垃圾、給流浪漢派發食物等等。
2016年哈佛大學曾在「扭轉趨勢」報告中明確提出「提倡更有意義地幫助他人,參與社區服務和參與與社會共同利益相關的活動」。
我們不能得知「社區服務」在哈佛新生中壓倒性優勢的票數選擇是否帶有功利性,但不能否認這一活動本身確實具有非凡的現實意義。
與大眾對美國高中生的固有印象不同,哈佛學生的數學成績表現十分優異。
超過90%的學生的數學水平都達到了微積分以上。
這反映了現代社會對邏輯思維能力、數理能力的看重,大數據、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是數學人才被大量需求的催化劑。
大部分學生表示他們曾經擔任過高中俱樂部的主席,只有12.6%的學生表示沒有擔任過領導者。
此外,這次的調查報告還反映出哈佛一些其他的招生傳統,譬如偏愛富裕家庭、哈佛血統,女生比例比男生高等等。
看完了2020級哈佛新生檔案,我們可以發現:高效的學習能力是高等學府最看重的品質,這源於天分、自我驅動力、有效的時間管理等。
這也反映出一個社會對高等人才的要求:優秀的學習能力、良好的底層能力、社會責任感和高精尖的專業能力。
我們雖然不能保證每個孩子都能進入這樣的頂尖學府深造,但從小培養他的這些能力,一定會讓他的成長獲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