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美女來中國,回國後找朋友訴苦,實在搞不懂中國人的「那裡」

2020-12-14 筆揮江山

科技的發展,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相對比之前更加頻繁了。尤其是在出行上,交通工具的改善,讓很多人在幾個小時內,就可以實現從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的移動。

飛機也就成為了很多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出行工具,出國的人大部分會選擇飛機,即便是遠一點的距離,飛行一天的多時間,基本上也是可以到達的。

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也讓中國和世界的交流變得更便捷了。不僅僅是中國人方便去外國了,也方便外國人來中國。

不過,不管到哪一個國家,其實最大的障礙就是語言溝通了。這一個世界上,每一個國家的語言都是不一樣的。

即便是同一個國家,也是有不同的方言的。

相信在這一方面,我們是最深有感觸的,就好比我們聽到過普通話之外的,粵語、吳語、閩南語等等。

事實上漢語博大精深,同一個字詞用在不同的地方,也表示不同的意思。若是有學漢語的外國人,肯定在這方面是有遇到過很多苦惱的。

這不是有一個瑞士的美女,她在中國留學的時候,就遇到了讓她百思不得其解的詞句。其中讓她最為困惑的語言就是「那裡」。

不得不說這個詞的用法太多了,甚至意思都是不一樣的。但是,當說這個詞的時候,大部分人他還知道是什麼意思。

就好比別人幫你忙,當你感謝他,表示他辛苦的時候,他就會說「那裡那裡」。

又好比同學之間經常說的,周末是去你「那裡」,還是去我「那裡」。到了晚上吃飯的時候,甚至會說還是去上次吃飯的「那裡」吃飯吧。

「那裡」人真多,以後再也不去了。

這些話讓人家聽得雲裡霧裡,都是什麼「鬼」?

當然了「那裡」還有很多用法,相信不僅僅外國人會被這個詞弄暈,不少中國人應該分不清那裡和哪裡吧?

「那裡」往往說的是動詞,在哪裡都能用得上,比如,你那裡,我那裡,咱們那裡。若是去一個想要去的地方,也可以說成去那裡。

「哪裡」是不確定性的,往往用在疑問句,是疑問代詞。比如:哪裡的美食好吃?那裡的美食好吃。

所以說這個那裡,外國友人搞不懂就不難理解了。當瑞士小留學生回到他們國家,別人問她到了中國之後,最大的感受是什麼?

她給朋友訴苦的就是「那裡」,實在搞不懂中國人的「那裡」,怎麼能在很多地方,都用這個詞呢?

簡直就是把人給弄得暈頭轉向。

可見,她被這個詞傷得有多深。

事實上想要搞明白這些詞,只有置身於我們生活的大環境當中,時日久了,不用解釋也就明白了。

像這樣的詞,中國還有很多。不說別的,就說「方便」這個詞吧。用法最多了,而且表達出來的意思差距很大,甚至是相反。

就好比當你上廁所的時候,就會說是去方便。

外國友人第一次聽到方便,就以為是上廁所的意思。當你再次用「方便」,告訴她。等你方便了來我家找我。

這個時候她就有點懵了,我上「廁所」為何去你家找你呢。其實這裡的「方便」,已經不是上廁所的意思了。

更要命還有一句話,什麼時候方便,我們一起吃一頓飯。老外聽到之後,是不是都要暈倒了。

只能說漢語博大精深,同樣的詞組,用在不同的語言環境當中,它的意思就是不一樣報導。你還知道哪些有意思的這樣的詞組,說出來讓大家那個那個!

相關焦點

  • 瑞士美女來中國,回國後找朋友哭訴,實在搞不懂中國人的「那裡」
    瑞士美女來中國,回國後找朋友哭訴,實在搞不懂中國人的「那裡」。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增長,現在的人們能夠十分便捷的去到另外的國家。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在學習了一定程度之後,去其他國家進行留學。在不一樣的學習氛圍和大環境之中學習他國的專業知識,有利於人們增長自身的知識。
  • 瑞士留學生搞不懂,中國人說的「那裡」到底是哪裡?
    現在說起老外,很多人都知道我們跟外國人的一些文化差異,隨著科技的進步,人民生活的提高,有很多人都或多或少有機會接觸到外國人,而一些老外也願意來到中國,中國的很多變化都讓他們覺得大開眼界。而一位瑞士美女來到中國留學的時候,就遇到了一個比較讓人尷尬的問題。這位瑞士美女回去她的國家之後,就向朋友哭訴,說實在搞不懂中國人口中的「那裡」。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這位瑞士美女在來到中國留學的時候,一開始不知道教學樓的位置,就問路過的中國同學,那位中國同學就指著一棟樓告訴她去「那裡」就行。
  • 瑞士美女來到中國旅遊,問出難題:中國人說的「透」是什麼意思?
    現在提起外國人,很多人都知道跟我們中國有著比較大的文化差異。而如今中國慢慢發展到一個非常強的地步,很多外國人也開始正視起了中國的崛起。而隨著中國城市建設的發展,機場的修建和跨國航運的發展使得很多外國人都有機會來到中國,跟中國人友好相處。
  • 德國美女來中國,回國後跟朋友哭訴:不要信中國人的「這個不苦」
    隨著科技水平與交通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的出行變的更加的便利,而各國之間也經常深入的友好往來,達成合作,這不,就有一位德國的美女到了中國的廣東地區,回國後跟朋友哭訴:不要信中國人的「這個不苦」,究竟是什麼讓這位德國美女要跟朋友哭訴。
  • 美國美女在中國生活兩年,回國後直呼:中國人真的「很可怕」
    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聲望越來越大,可以發現,是有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湧入我國來工作,旅行的。還不,就有一美國美女因為工作原因,是在中國生活了兩年,回國後直呼:中國人真的「很可怕」!這是怎麼一回事?據了解,她是因為工作調動才來的中國。
  • 烏克蘭女孩來中國旅遊,回國後向朋友哭訴:別信中國人「喝兩杯」
    在眾多的中國遊客中,烏克蘭女孩給人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很受中國人的喜愛和歡迎。因為烏克蘭的女孩不僅熱情、大方,並且非常有禮貌,來到中國旅遊之後,相處的過程都讓人覺得很愉快。這位烏克蘭的女孩非常受人歡迎,在中國旅遊的這幾天也很開心。因為她們都是遠道而來的客人,中國人向來都是熱情好客,所以就會邀請她們來自己家裡吃飯,這都是中國人的待客之道。
  • 美國人在中國工作,5年後回國向朋友訴苦:中國簡直有毒
    文/妍眾所周知,中國的發展無論是經濟還是科技方面,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生活質量也變得越來越高。很多外國人看到了中國的發展潛力,於是紛紛跑到中國追求發展。但是有一位美國小夥,因為工作的調動被派到了中國。
  • 日本美女到中國當交換生一年,一年後不想回國了,留在中國太幸福
    隨著經濟的發展,跟科技的進步,語言跟種族之間的溝通基本不是問題,中國濃厚的歷史文化,也吸引了很多外國人到中國留學,交換生可以讓很多學生感受一下國外的歷史文化,前段時間,一個日本姑娘當交換生被送來中國學習,呆了一年的時間表示自己不想回國了。
  • 德國美女在中國學做菜,回國後父母懵了:女兒怎麼變成這樣?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相信大家都知道,近些年來中國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在教育方面更是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教育體系。為國家的各行各業創造了不少人才,使得全國人民文化素養不斷提高。因此吸引了不少外國學生來到中國留學。
  • 印度美女來中國打工,半月後抱怨:不要相信中國人說的「慢慢來」
    出國就能見了世面,能學到自己國家學不到的東西,出國的人認為在外國歸家後有一種榮譽感,各個方面就有優越的待遇,其實打工人員無非就是幾個原因,有一部分人認為,我出國可以學習到外國的知識,海納百川不斷地 豐富自己提升自己,不斷的學習外國文化取長補短,另一方面就是有些家庭賺錢比較困難,不得已出國賺錢會比較多一點。
  • 中國駐瑞士使館發布經瑞士轉機回國須知
    本文轉自【領事直通車】;前段時期,有個別經瑞士轉機赴第三國中轉回國的中國公民因不符合第三國中轉條件而被拒絕登機、滯留機場,也有個別在瑞中國公民因健康碼等問題未能順利乘機回國。鑑於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依然複雜嚴峻,為避免感染風險,如非必要請儘量避免長途旅行。
  • 駐瑞士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謹慎規劃經瑞士回國路線
    來源:海外網 海外網7月23日電據「領事直通車」微信公號消息,前段時期,有個別經瑞士轉機赴第三國中轉回國的中國公民因不符合第三國中轉條件而被拒絕登機、滯留機場,也有個別在瑞中國公民因健康碼等問題未能順利乘機回國。
  • 從瑞士酒店管理大學畢業後,回國就業優勢大嗎?
    去瑞士讀酒店管理學校還是去英國選個更出名的綜合大學的酒管專業?我身邊的人都說,瑞士的學校好像都不太出名。會不會影響以後回國就業?」「名校畢業=去好的單位」這種想法大家應該不陌生了。多少大企業都在招聘要求上寫著必須是 211,985 學校的畢業生。一般的大學畢業生連簡歷的審核資格都沒有。
  • 英國美女到中國工作,上班一個月後發出感嘆:中國人的廚藝非常好
    中國現在的發展前景是比較好的,因此每年也有許多的跨國項目。於是在一些工作調動中,也會有一些外國人來到中國工作。就像是在中國一些比較發達的一線城市,像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些地方每天都能夠看到有許多外國人的面孔。
  • 中國北方的「美女村」:隨處可見的白人美女,卻稱自己是中國人
    而在北方一些與其他國家相鄰的城市也有很多的外國人,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中國北方的白人"美女村"。這個村莊是非常奇特的,如果你來過這個村莊你就會發現,這個村莊雖然位於我國東北地區,地處黑龍江省黑河市,是我國邊境城市之一,但是它和俄羅斯之間僅僅相隔著一條江。看到這個地理位置人們已經不難猜出為什麼這個村莊稱之為白人"美女村"了。
  • 韓國人到中國做客,回國後崩潰:不要相信中國人的「不要客氣」
    如中國人大多是比較謙虛的性格,而美國人大多個性張揚,他們會樂此不彼地向他人展示自己,且說話直率有什麼說什麼。但中國人就是恰恰相反的,我們多餘他人會比較有所保留,且會更多地考慮他人感受不會亂說話。中國人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我們向來就是一個好客的民族,俗話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 學外語、促交流、謀創新——三代中國人留學瑞士的故事
    中瑞兩國建交67年來,秉承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互利共贏的精神不斷深化各領域合作。留學作為兩國人民交往的重要渠道,從中瑞建交之初一直延續至今,幾代中國留學生的留學記憶編織出了別樣的中瑞情誼。新中國成立初期,中國留學生赴瑞士學習外語,他們不負祖國的期望,成為了新中國外交事業的中流砥柱。改革開放後,中瑞兩國在教育領域的交流合作進一步發展,通過學術研究增進了兩國之間的對話、包容與理解。
  • 挪威美女來中國旅遊,餐廳吃飯看到這幕後直呼:中國人都這樣?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自然也孕育出了很多璀璨文化。像漢服文化,飲食文化,戲劇文化等等,都吸引了許多熱愛旅遊的外國友人來到中國一探究竟。這不,前不久就有位挪威美女來到中國旅遊。
  • 法國留學生來中國三年,回國後感慨:中國人根本不在乎我們
    以為法國留學生來中國三年後,回國後就非常的感慨:中國人根本不在乎我們。法國也是一個擁有悠久文明的國家,並且在歷史上有非常絢麗的文化成就,古代歐洲更是以巴黎為藝術聖地,在這裡誕生了許多優秀畫家、音樂家、雕塑家等等大師。
  • 非洲小夥來中國旅遊,回國後向朋友吐槽:一點也不會享受生活
    如今,隨著中國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了提高,許多城市步入了一線城市的行列,中國經濟的提升也變相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畢竟旅遊能帶來的好處還是非常多的,是非常值得一試的事情,今天說的是非洲小夥來中國旅遊,回國後向朋友吐槽:一點也不會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