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1】一個大提琴女孩的毀滅:請重新思考孩子為何報興趣班

2021-02-27 育兒周刊官方公眾號

過了這個,孩子們又要重新回到學校,重新回到鋼琴、畫畫、籃球、機器人等各式各樣的興趣班了。關於興趣愛好,此時此刻,各位家長朋友們需要稍稍重新思考一下:孩子學藝,到底是為了什麼?


作者吳維寧

以色列籍華人,三個女兒的母親,曾任臺灣「教育部政次秘書」,十多年前嫁至以色列後做幼教老師。

今天,分享有三個女兒的以色列華人媽媽吳維寧老師的一篇文章:她細數電影《她比煙花寂寞》裡那個全家聯手,不經意間一步步毀掉一個天才大提琴家少女的故事,來給自己警示,來促使自己反思:一定要反覆思考,急匆匆為孩子報各式各樣的興趣特長班,是否正在不經意間犯下大錯!

「要跟姐姐表演,就得一樣好」

這是一個熱愛音樂的家庭,媽媽是一名音樂老師,讓兩姐妹們學音樂,姐姐學長笛,妹妹學大提琴。姐姐可能年紀較大,也可能領悟力比較好,被BBC邀請演出。妹妹硬是要跟,指揮家媽媽就給她一個簡單打鼓的任務。結果妹妹在錄音時因為不停看著姐姐表演長笛而忘了打鼓。

 

生氣的媽媽對妹妹說:「以後再也不允許你上臺,如果你要跟姐姐一起表演,你就要演奏得跟她一樣好。」

 

為了要跟姐姐在一起演出,妹妹開始勤練大提琴,日夜無休。姐妹倆同臺演出,同臺比賽,走到那裡都手牽著手。很快,妹妹在大提琴上竟展現出了極高的天份,成就很快超越了姐姐,又幸得名師教導,年紀輕輕就在國際樂壇上大放光彩。

 

妹妹對於自己才華受肯定後的生活是沒有自覺的。最初接到義大利王室婚禮演奏的邀約,她還拉著姐姐一起去。表演後拉著姐姐一起跳舞,晚上睡在同一張床上,用手電筒窺視壁畫上兩個相依天使,感覺自己像是在天堂一般。


兒時的倆姐妹

 

而隔天早上,妹妹的世界轉了彎。她被叫醒前往柏林表演,臨行前親吻還在熟睡的姐姐。她沒有想到的是,等待著她的不只是柏林的演出,而是兩年期無止盡的全球巡迴演出。

 

「別傻了,你沒法做個普通人」

她趕著從一個陌生國度到另一個陌生國度,演奏完後,寂寞地接受一個又一個讚美,而大提琴的外袋貼了一個又一個航空公司貼紙。在莫斯科表演後,她對於十分讚賞她的大師吐出真言:「我其實並不想變成大提琴家,我恨演奏大提琴。」

 

巡迴表演完後的妹妹興衝衝地趕回家看姐姐,卻發現姐姐有了男朋友,後來甚至答應了對方的求婚。妹妹不滿姐姐「背叛」她們的親情,難以祝福姐姐。她告訴姐姐,她想要放棄大提琴、找份普通的工作,做個普通人。


成名後的妹妹開始陷入極度的孤獨和空虛中

「我們什麼都不會,我只會吹長笛,你只會拉大提琴,」姐姐告訴妹妹,「如果沒有大提琴支撐著你,你則一無所有。」姐姐接著說:「你以為做個平凡人比做個不平凡的人容易,那你就錯了。」

 

成就不能抵換成「愛」或生活能力

當我把上述《她比煙花寂寞》電影劇情告訴我的先生、沒看過這部電影的雅爸時,雅爸聽到這裡,嘆了一大口氣後跟我說:「She(Jackie)is such a baby」。

 

是啊,其實妹妹一直是個大baby。小時候的她其實並沒有熱愛大提琴,她只是熱愛跟姐姐「一起」的感覺。

 

等到出名了,巡迴演出時,在維也納,她連如何打公共電話回家都不知道。

 

在馬德裡,她跟言語不通的飯店打掃人吵了半天,還是沒辦法找到清洗她衣物的辦法(無論是她自己洗或送給別人洗)。

 

在莫斯科,她把髒衣服全部寄回家,然後收到乾淨的衣服時,她抱著衣物大大吸一口氣說:「這是家的味道。」

無論妹妹拉奏大提琴的技巧有多成熟、多感人。她心裡的那個小小女孩並沒有跟著一起長大,她沒有自理生活的能力,情緒與理性也沒有長大。走到那裡,她一直是個生動活潑的小孩,有著討人喜歡的金髮,單純熱情的眼神。


她像孩子一樣求救,卻無人理會

但無止盡的表演生活讓她疲憊而退縮,也讓她離唯一的情感寄託(家庭)更遙遠,讓她更寂寞。

 

可惜的是,當她發出求救訊號時,沒有人聽到,也沒有人聽得懂。姐姐的一句:「如果沒有大提琴支撐著你,你一無所有」把她打回原地。

 

除了繼續拉大提琴,她還有其他的選擇嗎?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的天才女兒才在全球巡迴兩年廣受好評、深受樂界愛戴、大師期待後告訴你她不玩了,你會怎麼反應?

 

所以妹妹繼續她的表演生涯,跟被她大提琴琴聲迷惑的天才鋼琴家結婚。有一天她發現她的手開始抖動,她開始擔心終有一天她無法繼續拉奏。所以她問她的另一半:「如果有一天我不能拉大提琴了,你還會愛我嗎?」

 

她的先生回答:「像是舞者與舞蹈是不能分的,如果你不能拉大提琴了,你就不再是你。」那一刻,她理解她老公愛上的是她的才華,不是她。

如果重來,你願意再投入一次嗎?

黯然離開後的妹妹發現自己得了絕症,從四肢無法控制開始,漸漸失去行為能力。病中的她跟丈夫要求再一次上臺演出,丈夫也盡力幫了她——讓她在臺上擊一聲鼓。

 

她坐在輪椅上,在舞臺中央看著大家的彈奏,時光彷佛倒退到兒時,她硬是要跟姐姐去表演,她只能看著別人看到發呆,而忘了輪到她該擊鼓。

妹妹的最後一場表演

當她伸起已不大容易控制的手,奮力地敲下一聲鼓時,看演奏的觀眾熱烈鼓掌,我卻熱淚盈眶——這個可憐的小孩,這個可憐的命運。

 

就算是天才,她自始至終要的,跟所有平凡的人都一樣:平凡的愛,平凡的幸福。而她的天份,卻讓她像是斷線的風箏,愈吹愈高,愈飄愈遠,終究要失速落地。

 

電影的最後,成年的妹妹與自己的童年在沙難上碰面,成年的她告訴自己的童年:「I just wanna to tell you, everything is going to bealright。」

 

事情有好轉的一天嗎?她指的是她最後在姐姐的懷裡獲得親情的救贖嗎?

 

而我,實在很想問問成年後的她,「如果讓你的人生重來一次,你會不會再拿起你的大提琴?」

電影檔案>>


她比煙花寂寞(Hilary and Jackie)

導演:安南德·圖克爾
編劇:Frank Cottrell Boyce
主演:艾米麗·沃森、瑞切爾·格裡菲斯
類型:劇情、音樂、傳記
地區:英國
語言:英語
日期:1998年12月30日
片長:121分鐘
評分:豆瓣8.4、IMDb7.4

↓長按二維碼看電影↓



想分享給朋友?請點擊右上角[…],將我們的內容[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好友],你也可以[分享到騰訊微博],或[複製連結]進行分享。


◎如果您還想瀏覽過去的內容,請點擊育兒周刊的頭像打開我們微信公眾平臺的[詳細資料],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即可瀏覽曾經錯過的內容。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微信,請點擊[詳細資料]右上角的[…],將我們[推介給朋友]。

相關焦點

  • 男孩跆拳道、女孩舞蹈班?給孩子報興趣班時擦亮眼,報錯影響發育
    文|秘籍君如今孩子到了三五歲的年齡,報不報興趣班、怎樣報,就成了家長需要考慮的普遍問題。但就算家長在興趣班上再糾結,舞蹈班和跆拳道班,也幾乎是女孩和男孩的標配。聽我一個會正骨的中醫朋友說,她接診了不少八九歲的小女孩,都是練舞練出了高低肩,要麼就是各種筋膜炎。我這才知道,給孩子報舞蹈班、跆拳道,也並是不是看看離家遠近、收費高低就行了。裡面還是有門道的。男孩跆拳道、女孩舞蹈班?給孩子報興趣班時擦亮眼,報錯當心影響發育。
  • 寒假報班高峰期來了!這3種「興趣班」費錢還沒用
    在綜藝節目《老師請回答》中,一位姥姥為6歲小孫女報的培訓班,3年就花費了120萬!為了培養孩子,姥姥甚至還賣掉了一套房! 02 面對眼花繚亂的興趣班,很多家長也很懵,不知道該如何下手,選擇興趣班也成了一門學問。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老師提出了三點建議,可供家長們參考:
  • 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三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費時間,得不償失
    看過一個教育節目——《老師請回答》,有一期來了一個家庭,3年為了孩子上興趣班賣了北京的一套房,一共花了120多萬。有一個叫晴晴的女孩,今年七歲,三年的時間家人竟給她花了120萬的課外培訓費!!!費用:跟公司籤約13.8萬,一對一聲樂表演40萬,工體演出30萬,紐約2次T臺20萬,還有各種興趣班的費用,共計120萬。
  • 說說這兩年給孩子報興趣班踩過坑及思考
    現在的教育環境下,家長都給孩子報興趣班,自己也不能免俗,孩子喜歡什麼就給孩子報了。最初的想法是孩子上興趣班可以多交朋友,後來也確實在每個興趣班都交了朋友,變開朗很多。但後來上著上著就出現了一些問題。先說說孩子都報了些什麼興趣班,有鋼琴、合唱團、畫畫、機器人、書法。
  • 給孩子報興趣班注意:三種興趣班不僅費錢還費時間,得不償失
    去年看過一個教育節目——《老師請回答》,有一期來了一個家庭,3年為了孩子上興趣班賣了北京的一套房,一共花了120多萬。有一個叫晴晴的女孩,今年七歲,三年的時間家人竟給她花了120萬的課外培訓費!!!1.孩子不感興趣的興趣班的本質就是以孩子興趣作為基礎,從而培養他們的特長和天賦。在學習能力的過程當中,孩子只有自己有一定的興趣,有主動性學習的過程才會更加的順暢。孩子如果對於興趣班沒有任何興趣的話,讓他們學習只會浪費孩子時間,也浪費自己的錢。
  • 給孩子報興趣班是浪費錢?李玫瑾教授直言:這3種興趣班沒必要報
    而一個則是攀比心理,父母看到周圍的孩子都給孩子報了班,自己也絕不會讓孩子落後,所以也沒有考慮孩子是否喜歡就斷然的給孩子報了名。以下這三種興趣班不建議給孩子報,又費時間又費力1) 孩子完全不感興趣的興趣班所謂興趣班,就是孩子真的感興趣的一個事情,如果孩子對於這項事情根本一點興趣都沒有,只是家長的興趣所在,那麼這種強制的學習,對於孩子的興趣發展毫無意義,沒有興趣點
  • 又一個被興趣班整廢的孩子,簡直喪心病狂!給娃選興趣班考慮6點
    最近看了網上的一段小視頻,說的是一位女孩在參加舞蹈培訓班的時候,因為下腰導致癱瘓,母親痛心的向興趣班的負責人和老師哭訴。孩子脊柱適不適合下腰?老師是否專業?這些均可能是導致癱瘓的原因。不管怎麼說,孩子的身心已受損,一個家庭從此也將蒙上陰影。看了心裡很難受,本來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更加的優秀,然而在這個媽媽和女孩身上發生的事情卻是終身的遺憾。網友:看完這個,我立馬取消了女兒舞蹈課,太可怕了。
  • 當代孩子興趣班「鄙視鏈」,英語圍棋排倒數,中產家庭都學馬術
    比管風琴第一等的是大提琴,接下來是小提琴和鋼琴,順序是管風琴>大提琴>小提琴>鋼琴,鋼琴因為比較大眾化,普及性比較高所以在興趣班鄙視鏈中排位並不高,僅僅是小康家庭的最後一名。而好一點的家庭同時還會給孩子報圍棋班、舞蹈班或者繪畫班,雖然圍棋班和英語班都排在興趣班鄙視鏈的倒數,但是圍棋班還是要比英語強,如果你說你家孩子上英語班,會遭到鄙視,如果上英語班的同時還上了圍棋班,就會感覺好一些。
  • 給孩子報興趣班,請先想好這些事
    她說,有次幼兒園讓家委會組織秋遊,結果好幾個家長在群裡公開反對,說孩子周末要上英語課、圍棋課、畫畫課、編程課……不能缺課!這時候她才意識到,原來,孩子班裡的同學周末都會上興趣班。再回頭看看在小區裡玩水槍的兒子,焦慮馬上如潮水般淹沒了她:「我的孩子是不是落後了?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嗎?該報什麼班?該報幾個呢?」
  • 6歲前別給孩子報這些興趣班,浪費錢,沒好處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為這句話,家長們想盡辦法幫助打基礎。甚至有家長還覺得:「沒給孩子報過幾個早教班興趣班,都不好意思說自己生過娃!」菌嫂也是,早早地就開始給小小菌規劃興趣班了。但!!!硬生生被本菌給叫停了。原因就是,有些興趣班,真的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啊。興趣班不合適 對孩子影響有多大?
  • 給孩子報鋼琴班卻被「鄙視」?興趣班鄙視鏈,凸顯家長的攀比之風
    「文/暮沐媽咪育兒日記,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對於父母而言,最關注的就是孩子的前途,於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便成了所有父母的教育理念,爭先恐後地給孩子報興趣班。為了讓孩子更出類拔萃,什麼冷門報什麼,什麼貴報什麼,不管孩子的興趣不說,甚至還存在「興趣班鄙視鏈」,而曾經一度熱門的鋼琴居然成了這條鄙視鏈的最底層。
  • 孩子要不要報英語興趣班?
    孩子要不要報英語興趣班?這是很多家長糾結的問題。報英語興趣班有哪些益處呢?首先,孩子通過英語興趣班的額外學習,能夠提高英語成績,在中考和高考取得相應的好成績,給升學和工作提供保障。這應該是大部分家長最看重的地方。其次,為孩子將來出國作準備。
  • 要不要給孩子報興趣班?如何給孩子報興趣班?不妨從3個方面著手
    最近萌萌媽媽特別發愁,雖然她才剛上小班,但是班級裡已經有很多孩子報了興趣班,有些甚至報了三四個。在萌萌媽看來,孩子的童年只要健康和快樂就好,至於興趣班,純粹就是額外的壓力。只是看著其他孩子不斷的展示自己在興趣班學到的本領,萌萌媽有些動搖了。要不要報興趣班,還是需要結合孩子的身心發育情況。
  • 什麼年齡報什麼興趣班?常見的興趣班匯總,一個比一個燒錢
    昨天我跟大家分享了一篇關於中產階層興趣班鄙視鏈的文章 ,好多朋友都在分享自己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事情,也都在問我孩子在什麼年齡段選什麼興趣班比較好。的確現在對於很多孩子來說,興趣班都是很重要的補給,我也會給我家兩個孩子報班的,這幾年沒少花時間在上面去做研究,也對很多興趣班的種類和特點瞭然於胸了,所以今天就結合昨天的文章,繼續跟大家分享下我所了解的不同興趣班,今天上榜的興趣班名單是昨天留言區在下午5點前告訴我的,包括:
  • 當代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只能墊底,排名第一的聞所未聞
    中產爸媽們還有一句話常嘴邊:「輔導班不是在培養你家孩子,就是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因此,不管多麼稀缺、多麼冷門的興趣班,只要有可能成為孩子未來進入名校的入場券,爸媽們擠破頭皮也要給孩子報。十年前學鋼琴的孩子,還是班上少有的小天才,如今鋼琴卻只能處於興趣班鄙視鏈的最底端。一個班級幾十個孩子,一半以上都是學鋼琴的。當代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只能墊底何為中產?
  • 給孩子報興趣班,一定要考慮年齡是否合適,切忌揠苗助長
    為了讓孩子更夠贏在起跑線,家長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不惜燒錢地給孩子報興趣班。很多家長的內心os都是:我或許無法給孩子最好的,但我要儘可能給孩子更好的。報多個興趣班,幫助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力,也能讓孩子擁有一技之長,實在是兩全之美。但家長們一定注意:啟蒙≠學習!如果你只是幫助培養孩子的興趣,保護孩子的好奇心,鍛鍊孩子的精細運動,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那自然問題不大。
  • 鋼琴竟然排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最末?
    這一代父母,公認的捨得為孩子花錢。曾經有一條新聞火爆網絡,一位上海媽媽為升小學一年級的孩子一口氣報了20個課外興趣班,一暑假的開銷達到了32萬元,瘋狂程度令人咋舌。最近,又有一種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說法在社會上流傳開:運動類: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桌球>遊泳>跑步樂器類:管風琴>豎琴>大提琴>
  • 寒假急著給孩子報興趣班?沒想清楚這3個問題,報班只是浪費錢
    "不小了,孩子可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楊姐跟我說:她給正在上幼兒園小班的兒子報了2個興趣班,"一個是早教英語班,一個是平衡車培訓班,花了快兩萬元。"楊姐既希望兒子能夠早些接觸到英語,培養語感。也想讓孩子能多運動,增強體質。
  • 給孩子選擇興趣班,鋼琴居然成了墊底,排首位興趣班讓人意外
    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最重視的應該就是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家長都秉承著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對他們報以重大的希望。
  • 寶寶慢慢長大了,5-10歲女孩報什麼興趣班比較合適?
    寶寶慢慢長大了,5-10歲女孩報什麼興趣班比較合適?現在如果哪個孩子沒在外面上個興趣班,出去大多都會被人說這個家長不負責。整個社會都是這樣,大家都在讓孩子上興趣班,導致了很多家長的人焦慮。5—10歲的女孩,目前學的最多的就是鋼琴、古箏、舞蹈、畫畫、走在大街上問,10個孩子有八九個都學過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