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孩子興趣班「鄙視鏈」,英語圍棋排倒數,中產家庭都學馬術

2020-12-11 跳跳媽媽談教育

文/悅姐

中小學生減負問題一直是社會所關注的,總是吵著減負,但卻未見成果,學校從作業、放學時間上減負了,家長又在興趣班方面給孩子增負,結果下來都是一樣的,孩子還是沒放鬆下來。

北京孩子周末一天的生活

在一部叫做《起跑線》的紀錄片中,記錄了一位叫湯笑嫣的女孩子,她周末一天的生活,周末從早上7點起床,慌張的刷牙洗臉吃飯,然後趕著去上尤克裡裡課,上完尤克裡裡,女孩還趕著去上聲樂課、舞蹈課、西班牙語課,4個興趣班相離有一段距離,遇上堵車連午飯都吃不上。

上面就是北京市女孩周末最平常的一天,當然了湯笑焉家庭條件不錯,在首都北京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有房有車,是名副其實的中產家庭的孩子,而「聲樂課、西班牙語課」都是專屬於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

從前兩個互相認識的孩子父母,見面都會問:「你家孩子洗完作業了嗎?今天吃啥啊?」而現在父母見面必須要問的是:「你家孩子上了哪個興趣班?」如果上的班不夠小眾,不夠高大上就會遭到鄙視,這也就是所謂的「興趣班鄙視鏈」

學生興趣班鄙視鏈等級

第一等:中產家庭都學馬術

上面北京女孩湯笑焉是地地道道的中產階級,她學習的興趣班中,西班牙語和聲樂課相對來說比較小眾,需要投入很大的資本,才能得到回報,因此排在興趣班鄙視鏈的第一檔,說出去有面子,且高大上。

而中產階級家庭最愛給孩子報的興趣班其實是馬術,首先手術的受眾群體非常小,只有非富即貴的人才會學習馬術,家長送孩子去學馬術,接觸的人等級高,開闊眼界,增加見識,為以後進入上流社會鋪好路。

第二等:小康家庭學習鋼琴、小提琴、管風琴

比馬術、聲樂第一等的就是管風琴,在此之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什麼是管風琴,小編也一樣從未接觸過,下圖就是管風琴,看這恢弘龐大的氣勢,就能表現出地位,而它相對來說也是比較小眾的樂器,說出去也感覺高人一等。

比管風琴第一等的是大提琴,接下來是小提琴和鋼琴,順序是管風琴>大提琴>小提琴>鋼琴,鋼琴因為比較大眾化,普及性比較高所以在興趣班鄙視鏈中排位並不高,僅僅是小康家庭的最後一名。

第三等:普通家庭學習圍棋、英語

現在普通家庭只要父母雙方有一方有穩定工作,就會送孩子去上英語班,英語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語,家長怕孩子剛開始接觸跟不上,所以大多都會送孩子去英語班。

而好一點的家庭同時還會給孩子報圍棋班、舞蹈班或者繪畫班,雖然圍棋班和英語班都排在興趣班鄙視鏈的倒數,但是圍棋班還是要比英語強,如果你說你家孩子上英語班,會遭到鄙視,如果上英語班的同時還上了圍棋班,就會感覺好一些。

分析:

生活在唯成績論英雄的時代,家長都卯足了勁讓孩子變得優秀,不過有時候家長所謂的優秀並不是孩子想要的。

身邊有這樣一個孩子,從小被媽媽逼著學習小提琴,每天練琴都鬼哭狼嚎的,就這樣一直被迫著學到上高中,高中為了專心學習就放棄了,誰能想到這一放棄再撿起來啥也不剩了,以前學的都就飯吃了,這也許就是逼迫著上興趣班的結果吧。

所以父母給孩子報興趣班要注意什麼?

首先尊重要孩子喜好,其實不管是上興趣班,還是孩子長大一點選擇文理科,還是上大學報考專業,畢業後找工作,都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選擇,如果自己打心底裡不喜歡,學了也是白學。

其次明確上興趣班的目的,給孩子報興趣班是讓孩子學到東西,豐富孩子的內涵,而不是炫耀的工作,父母一定要明確這一點。

最後報有價值的興趣班,在報考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實地考察一下,看看任教老師有沒有教師資格證,興趣班是否正規,明確學習班有沒有報的價值,再帶孩子去上課。

總結:

天天嚷著給孩子減負,家長卻一而再再而三給孩子心理身體施加壓力,報興趣班是時代使然,但是適合、感興趣 才是根本,不要跟風盲目報,浪費錢又讓孩子累。

你家孩子報了哪幾個興趣班?歡迎留言交流分享。

專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學生的日常,解讀教育中遇到的點滴瑣事,如果你也對教育那些事感興趣,請關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給更多喜歡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普通人睜大雙眼:這媽瘋了吧?孩子太累了。中產爸媽搖搖頭: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排最後?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很多中產爸媽報興趣班的初衷是為了開發孩子潛能,一不小心變成了名利的角逐場。孩子的興趣班,是父母的眼界、能力和階層,是幫孩子構築自己的朋友圈,而興趣卻成了最不重要的。
  • 當代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鋼琴墊底,榜首全是「冷門」
    01當代中產家庭孩子的興趣班鄙視鏈:1.樂器類鄙視鏈: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鋼琴2.運動類鄙視鏈:馬術>高爾夫>冰球>花滑>其他提到「馬術」這個詞,大家應該都想到了前段時間熱門的電視劇《三十而已》裡的情節吧。
  • 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他們的孩子往往就讀於優質的公立或國際學校,10歲之前就去過三到五個國家,英語、鋼琴、畫畫、舞蹈、遊泳……都是標配。不過,中產不能滿足於標配。他們臉上永遠寫著三個字: 不能輸。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只能墊底
    家庭年收入50萬以上,父母是高知、企業管理層或體制內人群,家庭年消費30萬以上,才能稱得上中產。他們的孩子往往就讀於優質的公立或國際學校,10歲之前就去過三到五個國家,英語、鋼琴、畫畫、舞蹈、遊泳……都是標配。不過,中產不能滿足於標配。他們臉上永遠寫著三個字:不能輸。
  • 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孩子太累了。  中產爸媽搖搖頭: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越冷門越高貴?
    但是在高消費的一線城市,中產家庭的要求也相對更高,家庭年消費在30萬以上,才算得上是中產。中產家庭經濟略有富餘,因此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像是舞蹈、遊泳、畫畫,都是興趣班的標配。興趣班本來是孩子的「加分項」,培養孩子的興趣,掌握一些新技能,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演變成家長的「攀比」「角逐」。甚至在中產家庭中,還出現了「興趣班鄙視鏈」,其特點就是越冷門、越高貴、越難學、越費錢。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馬術第一,鋼琴墊底,越冷門越高貴?
    但是在高消費的一線城市,中產家庭的要求也相對更高,家庭年消費在30萬以上,才算得上是中產。中產家庭經濟略有富餘,因此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像是舞蹈、遊泳、畫畫,都是興趣班的標配。甚至在中產家庭中,還出現了「興趣班鄙視鏈」,其特點就是越冷門、越高貴、越難學、越費錢。
  • 馬術在最頂端?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出爐
    ——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孩子太累了。中產爸媽搖搖頭: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 中產家長們的焦慮,不停讓孩子學各種興趣班,還學出了鄙視鏈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本世紀最毒的迷魂湯。如果你還不是為人父母,會覺得這事無所謂,可一旦有了孩子,你就不得不信。中產焦慮,其中有一項就是對孩子的教育焦慮。在一線城市,中產家庭的門檻是年收入50萬元以上,年消費30萬元以上。中產家庭的孩子,學習各種興趣班,包括英語、鋼琴、繪畫、舞蹈等等。
  • 中產家長們的焦慮,不停讓孩子學各種興趣班,還學出了鄙視鏈
    中產家庭的孩子,學習各種興趣班,包括英語、鋼琴、繪畫、舞蹈等等。曾經有位媽媽在朋友圈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周一鋼琴,周二圍棋,周三英語、周四書法、周五跆拳道、周六作文,只有周日可以自由活動。很多人覺得,這個媽媽實在喪心病狂,卻不曾知道,這樣的安排已經是不少孩子的日常。孩子學得壓抑,中產父母卻不厭其煩,甚至還有興趣班鄙視鏈,這個鄙視鏈,可真是有意思。
  • 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鋼琴排倒數第一?別讓教育「變了味」
    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悄然興起:鋼琴只能排倒數第一每年到了暑假,興趣班都是家長們繞不開的話題,這樣的現象在中產階級的家庭中更為常見。今非昔比,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一條中產家庭孩子興趣班的鄙視鏈,正在悄悄然興起,從前能彈一首鋼琴曲,在我們眼裡都是「小公主」級別的存在了,如今,在這條鄙視鏈上,鋼琴只是排倒數第一,是個墊底的!
  • 學鋼琴太低端?中產孩子興趣班隱形鄙視鏈
    最近,周圍朋友全在瘋狂安利《三十而已》,看過的都表示「太扎心了『』!劇中的顧佳,為孩子爭取貴族幼兒園的入學名額,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班引發討論。顧佳式焦慮只是中國三千萬中產家庭的冰山一角。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曾經有位媽媽在社交網絡上曬出孩子的一周安排。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普通人睜大雙眼:這媽瘋了吧?孩子太累了。中產爸媽搖搖頭: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
  • 中產孩子運動類興趣班鄙視鏈:馬術>高爾夫>網球>足球
    直播吧8月23日訊 《中國新聞周刊》撰文評論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現狀,運動類鄙視鏈為: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文章指出,近年來馬術突然火了起來,一節課500-1000塊錢。除了馬術,名校敲門磚高爾夫、冰球和擊劍也備受中產媽媽青睞。學高爾夫的,俱樂部入會費在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學費還要另算。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但家長們卻越發焦慮,前幾天,「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成了微博熱門話題。01 中產階級興趣班鄙視鏈在這條鄙視鏈中,馬術排第一,鋼琴只能排在最後?而為了讓孩子不輸其他人,中產家庭咬咬牙也要讓孩子周末安排上一節馬術課、高爾夫球課。但這些昂貴學費的興趣班,大多只是為了讓孩子不輸其他人,中產階級迫於當下的環境,逃不開這些興趣班鄙視鏈的怪圈,最後讓孩子的興趣成為名利的犧牲品。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的存在實則是孩子的比賽,父母的戰場
    孩子還未出生,父母的胎教就提上了日程,讓孩子在孕期就接受音樂胎教、童話胎教等,以此促進孩子各方面能力的發育。孩子出生後,早教班、興趣班從小抓起,早中晚排滿課程,還沒到上學的年齡卻比學生還忙。現在哪個孩子還沒學過一兩門特長呢?近日,一條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在網絡上引起眾人熱議。
  • 中產的孩子興趣班都出鄙視鏈了
    (數據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2020.8.22)中產鄙視風云:不能輸前陣子爆火的《三十而已》中,顧佳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只為給孩子報馬術班,在網絡上引發不小的爭議。
  • 趣讀丨鋼琴只能排最後?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
    孩子太累了中產爸媽搖搖頭: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價格是呈指數倍增長不過,大部分送孩子學馬術的中產爸媽看重的不是結果而是——學過首先,馬術夠酷別人問孩子有什麼技能的時候琴棋書畫歌舞球搞不好就要當場表演一段唯獨馬術兩個字從嘴裡蹦出來就贏了
  • 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現狀:鋼琴只能墊底,第一名太「冷門」
    但是在高消費的一線城市,中產家庭的要求也相對更高,家庭年消費在30萬以上,才算得上是中產。 中產家庭經濟略有富餘,因此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像是舞蹈、遊泳、畫畫,都是興趣班的標配。
  • 「兒童興趣班鄙視鏈」出爐,鋼琴排倒數,排前幾名的卻很冷門
    現在的孩子學習壓力和競爭力也越來越大,除了學習的課內學習以外,父母還會給孩子報很多的興趣班。而最近"兒童興趣班鄙視鏈"出爐,排前幾名的卻很冷門,一起來看看吧。1、運動類鄙視鏈想要孩子在學習中取得好的成績,那麼孩子的身體素質是重要的前提,所以現在很多父母也越來越重視運動類興趣班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