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
給寶寶洗澡原本是爸爸媽媽們與寶寶親密交流的美好時刻,但是可能就是因為家長們稍微不在狀態,就會釀成悲劇,那麼家長在給寶寶洗澡時,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寶媽獨自給2歲寶寶洗澡,轉身拿衣服回來後崩潰
童童是霞姐的心肝兒,丈夫在孩子兩個月大時就因病去世,霞姐邊工作邊帶孩子,很是辛苦。
轉眼童童就2歲了,學會了走路,每天都很有活力,但讓霞姐最頭疼的事就是給他洗澡,這個年紀的娃很喜歡玩水,特別不讓人省心。
那天霞姐給孩子洗澡,發現衣服忘了拿進去,她只好把娃抱出浴缸,告訴他自己沒回來之前不要進去,童童懵懂著點了幾下頭,於是霞姐就轉身回房間拿換洗衣服,等到回來的時候卻發現孩子滑倒在水中溺水了。
她崩潰大哭,趕緊去撈陷入昏迷狀態的童童,並快速按壓胸口和進行人工呼吸,所幸在童童連續吐了幾口洗澡水後就醒了過來,劫後餘生的霞姐抱著娃大哭起來。
事實上我國每年都有幼童溺水身亡的事例,但是還是沒能引起家長們的高度重視,所以導致悲劇頻發。
給寶寶洗澡時的「禁忌」
1、寶寶身邊不留人
寶寶最容易發生溺水的地方就是在浴室,據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在統計嬰兒浴椅事故時發現,許多嬰兒的死亡原因都是在洗澡時身邊無人照看。
因此在給寶寶洗澡的過程中一定不能中途離人,讓其一個人呆在浴盆內,容易造成悲劇的發生。
2、「一心二用」,監管不到位
前不久,美國德克薩斯州裡諾市就發生了一起悲劇:一位年輕的媽媽在給8歲大的女兒洗澡時,只顧著自己上網刷臉書,而沒有監管寶寶的狀態,導致寶寶溺亡在浴缸裡。中國有句古話說「一心不能二用」,家長照顧寶寶更應該打起十萬分注意力。
3、使用成人浴缸
危害:(1)不衛生。因為寶寶身體較弱,抵抗力差,若是浴缸在使用後沒有及時清理消毒,寶寶可能會出現交叉感染。
(2)安全隱患。大多數浴缸的材質都是由陶瓷、不鏽鋼,表面光滑,寶寶在浴缸內無法被家長安全地掌控著,若是手滑,容易造成溺水的悲劇。可見,成人浴缸並不適合寶寶使用,家長應選擇寶寶專用的浴盆。
洗澡時應注意的幾個方面
1、注意水溫
寶寶皮膚嬌嫩,大人鍾愛的「高溫淋浴」卻不適合他們,他們洗澡水的溫度應為38℃~40℃。此外在寶寶下水之前,家長應該用對溫度感知更為敏感的前臂測試水溫高低,確定後再將寶寶放入水中更加穩妥,如果不能確定,可在浴盆內放入溫度計以確定。
2、注意看護
在給寶寶洗澡前,將所需要的東西一次性準備完全,開始洗澡後,家長一定要注意看護,不能讓他們脫離大人視線,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
因父母看護不當或短時間離開而發生兒童溺水事件的事例非常多,根據我國公安部和衛健委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溺水身亡的人數約為6萬人,其中高達56.04%的溺亡者是兒童,而一半以上的兒童溺水地點離父母僅2~3米遠。
3釐米深的水對於家長而言完全可以忽略掉,但是就這3釐米就足以將寶寶溺亡,因此家長們一定要提高監管意識,使其遠離溺水的危險。
3、注意防滑
沐浴產品會讓寶寶身體變得格外光滑,因此家長在給他們洗澡的過程中,一定要保證自己的手一直扶著寶寶,萬一寶寶滑倒也能立馬抓住。
洗完澡後準備出浴的寶寶,身上有多餘的水分,也容易出現滑落的情況,所以最好是兩個人給寶寶洗澡,這樣就能一人抱出,另一人立馬用浴巾接住寶寶。
給寶寶洗過澡的家長都知道,整個過程就像打仗一樣,講究「快準穩」,雖然辛苦,但是看著白白淨淨的寶寶又十分有成就感,不過幸孕姐還是想多囉嗦一句:洗澡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寶寶的看護。(fj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