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暖,眼下正是為春耕做準備的關鍵期,而露天就地焚燒秸稈等現象再次引發關注。大量焚燒秸稈和雜草會產生的濃煙嚴重影響了環境,並容易引發交通事故,大風天氣還易引發火災,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那麼我省目前關於秸稈焚燒如何進行管控規範?出現問題如何查處?各地關於打擊非法焚燒秸稈和秸稈綜合利用又有什麼做法?本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市民反映晚上嗆的睡不著覺
市民趙女士家住長春市二道區萬通小區,從這幾天開始,她就發現每到晚上7、8點鐘時就非常嗆,外面都是煙,持續很長時間。
「剛開始我還很納悶這煙是從哪來的,後來大家在業主群溝通才知道是周邊露天焚燒秸稈傳出來的。現在晚上不敢開窗戶,有時嗆的睡不著,十分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希望這種現象能得到有效控制。」趙女士說。
市民李先生也認為露天焚燒秸稈對環境汙染太大。李先生說,3月30日下午,她乘車從長春前往德惠,這一路就看到有在地裡燒荒的。當天風還特別大,導致濃煙瀰漫,非常嗆人。他到德惠後還聽說當天有人因燒荒引發了火情,當事人被警方帶走。
高速公路燒荒導致多輛車發生事故
3月20日,琿烏高速公路松原市附近發生交通事故,多車連撞後起火。吉林高速公安局松原分局通報稱,因高速公路兩側農田有人燒荒,高速上能見度降低,導致通行該處車輛發生事故,事故共涉及車輛23臺,致1人死亡20人受傷。
3月3月28日09時50分,琿烏高速長春方向597公裡加200米處,高速公路邊溝內的枯草燃燒,導致該路段煙霧瀰漫,火借風勢迅速蔓至高速公路護坡處,幾十米煙霧將給高速公路上行駛的車輛造成極大的安全隱患。事發後,高速巡邏民警立即將巡邏警車停放在煙霧後方閃爍警燈並設好警戒提示,取出車載滅火器進行滅火,用粗樹枝進行扑打,剷除起火點外圍易燃的雜草枯葉,用泥土覆蓋控制火情。在民警的奮力撲救下,明火很快被撲滅。
露天焚燒秸稈危害較多
記者了解到,大量焚燒秸稈和雜草會產生濃煙,造成空氣中二氧化碳及一氧化碳、可吸入顆粒等有害物質增加,對大氣環境帶來嚴重汙染,損害人體健康。而且焚燒秸稈所形成的滾滾煙霧、片片焦土,對地區的環境形象也帶來破壞。
同時目前春季風乾物燥,正是火災高發期,焚燒秸稈非常容易引燃周邊的可燃物,導致「火燒連營」,嚴重威脅人們生命財產安全。
而且焚燒秸稈形成的煙霧,造成空氣能見度下降,可見範圍降低,直接影響民航、鐵路、高速公路的正常運營,容易引發交通事故。
焚燒秸稈還會破壞土壤結構,造成耕地質量下降。秸稈焚燒也入地三分,地表中的微生物被燒死,腐殖質、有機質被礦化,田間焚燒秸稈破壞了這套生物系統的平衡,改變了土壤的物理性狀,加重了土壤板結。
相關規定:
明確將城市周邊、高速公路等區域劃為秸稈禁燒區
記者了解到,2018年,我省出臺了《吉林省秸稈禁燒區劃定及管控規範(試行)》,針對秸稈焚燒問題精準施策。其中明確將城市周邊、高速公路、國省幹道、鐵路沿線及機場周邊等區域劃為秸稈禁燒區,將實行更加嚴格的區域秸稈禁燒政策。
其他區域劃定為限燒區,實行有條件、有組織、有計劃地限制燒除政策,由各縣(市)區選擇氣象條件利於汙染物擴散的天氣,分批分區開展計劃燒除。各地要按照農作物秸稈禁燒區劃定規範,抓緊組織劃定禁燒區和限燒區,禁燒區的劃定範圍要嚴格按照規範劃定,只能比規範要求的大,絕對不能縮水。
未完成禁燒區劃定的地區,要繼續嚴格實行全域禁燒。劃入禁燒區的,要集中人力、物力、財力死看死守,從嚴從重打擊違法焚燒行為,力爭實現「零火點」。劃入限燒區的,要制定計劃燒除工作方案,有計劃的組織好燒除工作,要做到令行禁止,堅決不能出現隨意焚燒和組織燒除時造成區域大氣汙染的問題。
相關會議精神:
壓實監管責任 強化追責問責
3月28日,我省召開秸稈禁燒管控緊急部署視頻會議。我省將搶抓春耕前的有利時機,集中開展為期20天的秸稈管控春季會戰,助力實現全年目標。
會議強調,要持續加強禁燒監管,開展多部門聯合執法,加快推進秸稈離田,按日調度離田進展情況,減少農民搶燒隱患,全力確保燒除安全。要壓實監管責任,省市兩級要強化氣象天氣預判,強化科學燒除指導,縣級要強化燒除方案落地,讓村民知道何時燒、怎麼燒。強化追責問責,各級各部門要嚴格依據《吉林省秸稈禁燒量化責任追究辦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持續保持秸稈禁燒的高壓態勢,真正把秸稈燒除管細、管實、管到位。
公安部門:堅決遏制隨意焚燒秸稈違法犯罪行為
記者從省公安廳了解到,為全面加強秸稈禁燒管控,各級公安機關要進一步加大打擊整治力度,堅決遏制隨意焚燒秸稈違法犯罪行為。要充分發揮基層派出所和駐村輔警工作優勢,廣泛收集隨意焚燒秸稈違法犯罪線索。要強化巡邏防控,特別要注重加強高速公路、機場周邊等重要部位的巡邏力度。對隨意焚燒秸稈行為涉嫌違法犯罪的,要依法快速妥善收集固定證據、嚴厲查處,同時堅持嚴格公正規範文明執法。
據了解,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 50條規定,對不聽勸阻, 故意焚燒農作物秸稈,阻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有上述行為之一的,處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在道路兩側焚燒秸稈,影響道路交通安全活動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4條規定,由道路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並恢復原狀,可以依法給予罰款。致使通行的人員、車輛及其他財產遭受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消防部門:不燒秸稈 不燒紙 不野炊 !
面對焚燒秸稈的危害,記者從消防部門了解到,目前春季風乾物燥,正是火災的高發時期,所以日常生活中務必做好防火工作。要避免焚燒秸稈行為,尤其切勿在高速公路附近燒。不要隨意在馬路邊燒紙。不要在樹林草叢中燒紙,更不要在公共場所、旅遊景點處燒紙。要加強用火管理,及時清理家中陽臺的可燃物,不要在房前屋後存放過多的柴草等可燃物。外出旅遊踏青,不要帶火種上路,不要點火野炊,不要隨意亂丟菸頭,教育兒童不要拿打火機和火柴玩火。
焚燒秸稈引發火災要承擔法律後果:《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64條明確規定:過失引起火災,尚不構成犯罪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並處500元以下罰款。焚燒秸稈造成火災,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處罰,嚴重者或被追究刑事責任。
專家:加強農作物秸稈的綜合利用
關於焚燒秸稈一些農戶也有著自己的難處,比如秸稈過多不焚燒無法處理,或者其他處理方式成本過高等。對此吉林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陳光老師曾提出,秸稈綜合利用研究動態及展望的相關科研可行性分析,秸稈是世界上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其高效利用為維護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秸稈可以生產沼氣、秸稈可以發電、秸稈可以生產燃料乙醇或者固體燃料,完全可以「變廢為寶」一名相關專業人士也表示,要綜合利用好秸稈,也要做好秸稈利用的組織、協調和轉化工作,制定秸稈工業利用的引導和扶持政策。
比如建設秸稈收儲加工體系,以秸稈能源化為重點,帶動秸稈打包收儲、秸稈成型燃料加工上下遊產業鏈條發展。還有可積極拓展秸稈有機肥料,秸稈優質飼料等現代化生產利用領域。
各地打擊非法焚燒秸稈情況和做法:
前郭:針對非法焚燒秸稈行為 已行政拘留33人
針對春季天氣乾燥和春耕備播的特殊時期,前郭縣公安局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主動作為,重拳出擊,將加強春季秸稈焚燒管控作為當前重點工作來抓,全力做好秸稈禁燒執法工作,對焚燒秸稈行為露頭即打,增強執法震懾力。截止目前,全縣公安機關共查處案件34起,刑事拘留1人,行政拘留33人。
公主嶺:禁燒區一發現火點 嚴厲追責問責
要堅決杜絕禁燒區發生火點。特別是高鐵、高速沿線地塊,屬地鄉鎮一定要派出精幹力量,落實看管網格,落實看管責任,嚴密追查措施。要切實落實限燒區計劃燒除。各有關鄉鎮要認真研究限燒的政策措施,快速及時上報燒除計劃,適時進行燒除,科學燒除。
成立督查督導組,對全市秸稈禁燒工作實行全覆蓋、不間斷、地毯式督導督查,一經發現火點,直接核查追責問責,決不姑息遷就。
輝南:曝光秸稈離田工作不力的地區和個人
保持秸稈禁燒工作高壓態勢,防控因秸稈集中露天焚燒造成的大氣環境汙染問題,有力推動禁燒區秸稈禁燒管控。結合秸稈禁燒宣傳工作,積極宣傳秸稈離田政策,讓民眾理解和支持秸稈離田工作,不僅加大宣傳秸稈離田工作中好的經驗做法,還要曝光秸稈離田工作不力的地區和個人。
各地關於秸稈綜合利用的做法
梅河口:建立秸稈顆粒加工廠
2018年以來,在全市實施了玉米秸稈固化顆粒利用試點工程,在山城鎮保興村、曙光鎮羅家村、牛心頂鎮小河北村改建新建3個秸稈顆粒加工廠。在農戶自願的前提下,本著「農民不花錢,秸稈換顆粒」的原則,農戶可以用3噸秸稈免費換取1噸秸稈顆粒。同時全市19個鄉鎮24個試點村進行了秸稈炊具使用示範推廣試驗,每個農戶需要的生物質炊事採暖爐由政府免費提供。農戶用換取的秸稈顆粒放入採暖爐中,不僅能取暖,還能做飯。
舒蘭:採取秸稈壓塊等方法
舒蘭市朝陽鎮秸稈離田作業主要是採取秸稈壓塊等方法。據介紹,秸稈經過粉碎、壓縮、壓塊,變成牛、羊飼料,雨季之前可銷售到周邊及內蒙古等地。雨季之後,可加工成燃燒顆粒,銷售到周邊供暖公司及遼源等地。秸稈收入所得,為貧困戶分紅。
公主嶺:推行秸稈還田技術
大力推行秸稈離田機收撿拾打捆、粉碎翻壓還田、保護性耕作、腐化漚肥等秸稈還田技術,最大限度利用秸稈。
城市晚報記者 呂闖 王耀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