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自己家的女兒能夠好好吃飯,這些日本的主婦在家也是拼了。打開今天的文章分享,就有一位日本主婦給娃製作的「精緻早餐」又火了!
每天研究菜譜,提升廚藝,用自己製作出來的精緻早餐,讓女兒愛上了吃飯這件事,也養成了好的飲食習慣。
如圖所示,這樣一份營養齊全,造型又美觀的早餐,簡直令人垂涎三尺。難怪網友們看後直呼:「羨慕別人家媽媽」!
如圖所示,她家的孩子,喜歡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她在每天的早餐製作中,就會把眼前的食物,製作成各種各樣的動物圖案,看著討喜,又能夠提起孩子的胃口。
例如這一道「小熊煎蛋蓋飯」,就是利用可愛的小熊造型,打造的精緻早餐,媽媽在努力提升廚藝的同時,也努力提升著食物的造型,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也是操碎了心。
就算是沉浸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之中,也要把眼前的生活,過出一種高於柴米油鹽的「品質」。對於這位主婦而言,每天早起給孩子準備「精緻早餐」,也是迎接新的一天,最好的儀式。
作為父母,通過美好的食物,傳遞出來的也是生活的儀式,讓孩子每天早起的時候,都能夠面對著美好的食物,也是開啟新生一天的「儀式」。
這份「儀式感」不僅是藏在早餐裡面,也藏在特殊節日的紀念裡面。例如:孩子生日這天,她也會運用不一樣的食物造型,來給孩子精細,營造節日的氛圍,賦予儀式。
我們時常會覺得眼前的生活很枯燥,有的時候,我們並沒有認識到這一點,那就是真正的生活詩意,有的時候,恰好就是在這循環往復的枯燥日常中實現的。
所以,在柴米油鹽的生活之中,多一些講究,運用精美的食物造型,開啟每一天的新生,這才是一份生活的「儀式感」,讓枯燥變得有了詩意。
很多時候,我們在羨慕別人家媽媽的時候,也需要學習她們製作精美早餐的秘籍,除了營養搭配,烹飪口味之外,還有食物的造型,以及精美的食器。
有的時候,一份精美的食器,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藉助這些精美的食器,也就可以實現食物的精緻造型,讓人從視覺上,得到賞心悅目的體驗。
吃飯這件事,不僅僅是為了滿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填飽肚子;更是為了實現審美需求,提升生活的品質。
對於主婦而言,能夠從這些日常小事入手,在培養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同時,提升他們的生活審美,也是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
對於主婦而言,給娃製作精緻早餐,也是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美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亞於課堂上知識的學習。
如果我們能夠在日常生活中,在飲食文化中,帶著美學的眼光來對待,那麼不管物質條件是富裕還是貧窮,精神生活都是飽滿的。
對於她家的孩子而言,能夠從精緻的早餐中,開啟一天的生活美學,何止是賞心悅目?更多的也是,生活詩意都在眼前。
看了這位主婦給娃製作的精緻早餐,才明白,原來網友們「羨慕別人家媽媽」的背後,其實也是在羨慕這樣的一種生活美學。
認真對待每一頓飯,好好吃飯的同時,也獲得了好好生活的美學。
最後,看了以上的美食分享,希望每位讀者都能夠認真對待自己的胃,以及自己眼前的生活,再忙,也要記得好好吃飯,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