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牙膏市場增速放緩,雲南白藥把新的業績增長點放在了兒童牙膏產品線上。
6月13日,雲南白藥集團將宣布旗下益生菌兒童牙膏在新加坡上市。這是雲南白藥兒童藥膏涉足海外市場的第一步。今年4月,雲南白藥發布了雲南白藥益生菌兒童牙膏,並表示未來將進入美國、新加坡、澳大利亞等市場。此前,這條新產品線上的5款單品已經在中國內地鋪貨。
按照官方產品介紹,雲南白藥益生菌兒童牙膏添加了口腔專屬益生菌CPT,能有效抑制99%的蛀牙有害菌。按年齡段,分為針對3-6歲兒童和6-12歲兒童的兩個系列。前者有草莓、葡萄、香橙三個口味,後者則包括清香薄荷與桃子果茶兩種口味。雲南白藥天貓旗艦店上,益生菌兒童牙膏的銷量排在第七位,月銷近7000筆,適合3-6歲兒童的單只售價48元、6-12歲兒童的為42元。
為了推廣新品,雲南白藥集團跟美國兒童教育節目芝麻街打成合作,在包裝和推廣上藉助了後者的IP元素。活潑的卡通形象、趣味公交車的包裝設計,也讓雲南白藥兒童牙膏從外觀上更容易吸引到家長和孩子的注意。
雲南白藥益生菌兒童牙膏
成人牙膏業務增速放緩,兒童口腔護理市場品牌分散尚無領導品牌、是雲南白藥開闢兒童牙膏市場的關鍵原因。
今年5月24日,雲南白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稱,公司牙膏業務目前國內市場份額居第二位,受市場份額和行業競爭等因素影響,近年來牙膏業務增速出現了下滑的情況。公司2017年財報顯示,健康板塊實現營收43.61億元,同比增長16.09%,對比2012年該板塊45.61%的增幅,其增速明顯放緩。實際上,不僅是牙膏,該板塊近年來在多元化戰略下發展的洗髮水、面膜、衛生巾等品類都表現不佳。
而中國牙膏市場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受中產階層崛起以及消費升級的驅動,預計到2020年涵蓋口腔護理、預防及治療的中國口腔大健康市場有望超過5000億元。區別於競爭越發激烈的成人牙膏市場,兒童牙膏這個細分市場上尚未出現獨大者,這裡品牌分散、產品單價卻很高。據北京商報調查,在各大母嬰社區發現,家長們推薦的兒童牙膏基本以國外品牌為主。撲通親子日前統計推薦的八款熱銷兒童牙膏為德國的Weleda(68元)、日本的和光堂(52元)以及美國的BabyGanics(78元)等。北京市朝陽區一家永輝超市中,國產兒童牙膏品牌青蛙王子、小浣熊、舒客的定價,分別為9.8元/50g、15.8元/70g和20元/40g。
據《2017中國兒童口腔護理白皮書》顯示,超過60%家庭的兒童遇到過口腔問題,5歲兒童患齲齒率達66%,其中97%未經治療。事關兒童健康,家長們更為看重的是產品安全和效果,對價格反而不那麼敏感。這對一直重點拓展高端牙膏市場的雲南白藥來說無疑也是個利好。它此前在成人云南白藥牙膏上的成功,某種程度上也能為它的兒童益生菌牙膏產品背書。
實際上,由於國內牙膏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消費升級下產品需求更加細分等原因,本土本土牙膏品牌中除了雲南白藥外,近年來都被外資牙膏品牌擠壓了市場份額,面臨業績增速下滑的境況。
今年4月,兩面針牙膏業績連年下滑引發了上交所的問詢。公開數據顯示,2007年是兩面針業績的最高點,淨利潤達6.25億元,同比增長316%,但此後便持續下滑。而2017年公司財報顯示,營業收入為14.72億元,同比下滑5.74%;淨利潤虧損1.65億元,同比下降635.26%。兩面針回應問詢時表示,以家用牙膏銷售為主的日化事業部產生的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遠高於毛利率,是導致家用牙膏經營利潤長期虧損的主要原因,此外激烈的市場競爭,也不同程度在導致其出現產能過剩情況。
片仔癀牙膏業務今年來也出現增速下滑。片仔癀日化及化妝品板塊在2014年、2015年、2016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6億元、2.33億元、2.61億元,同比增幅一路從62.57%、32.5%、跌到了11.95%。2017年在渠道持續創新下增速有所加快,營業收入為3.17億元,同比增長21.55%。
中華、田七、黑妹、藍天六必治等國產牙膏品牌市場存在感即可忽略不計。
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口腔市場也經歷著高端化、功能化、細分化的趨勢。根據AC尼爾森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牙膏市場高端(指每百克售價在15元以上的產品)和超高端產品(價格超過品類平均價格140%的產品)加起來的銷量已經佔據市場37%的份額,年銷售額增長率超過40%。
近年來,不少中藥企業也以這一趨勢為切入點進入了牙膏市場。廣州藥企、哈藥集團、三金集團、華素製藥、北京同仁堂等都推出了定位中高端的牙膏品牌;專注口腔護理領域的廣東康王在今年5月推出了定位中高端市場的「皓齒健」小蘇打牙膏。
皓齒健小蘇打牙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