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律師如何拓展案源,做好這三點,案源「不請自來」

2020-12-20 胖乎律師

最近和很多年輕律師聊天的時候,發現大家普遍都愛問的一個問題:案源拓展的渠道有哪些?

想到自己也是從年輕律師走過來,這裡的「年輕」不是指年紀的大小,而是律師生涯中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的深淺與窄闊。

在我看來,這一部分的年輕律師群體,應該專注的不是案源的拓展,而是專注做好累積和沉澱,簡單說此時的你不需要成為一個專業的銷售人員,而應該是一個專注地學習者。

這裡有三個建議:

1、打鐵還需自身硬。

專注學習,同時注重知識的實踐和應用,做好初始經驗的累積。這首先需要做好的事情。在我看來很多年輕律師,初入行,便著急案源拓展,其實是「使錯勁兒」了。

在律師行業,最理想的模式,或者說最應該出現的模式,不是「拓展案源」,而是「案源找上門」。這不是什麼大話,也不要覺得不可能,真正的大律師,從來都不是自己去找案源。

但是,這裡有一個前提:打鐵還需自身硬

所謂專業能力,這裡主要指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很多初出茅廬的年輕律師,有的哪怕專業知識過關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卻依舊存在很大缺失

我相信很多年輕律師都有這樣的感觸,在接觸一個案件的時候,相關的法律知識點都知道,卻始終整理不出一個完整的辦案思路

我在從業的前幾年時間裡,跟隨行業裡的知名律師學習,學的是什麼,是知識嗎?知識早就應該掌握了,需要的只是不斷鞏固,而更重要的是學習辦案的「經驗」

2、「為人處事」是門技術活。

除了學習辦案的經驗和思路,有一點我認為也很必要:學習為人處事。

「為人處事」實則是門技術活。這裡沒有什麼捷徑,唯有多讀書,多交流,多交往。

這裡我不建議去讀那些關於如何人際交往、提高情商之類的書籍,在交往這件事上,沒有系統的方法論一說。律師不是一個閉門造車的行業,而法律作為一門社會類的學科,也需要你「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所以讀什麼?必要的除了專業書籍,我認為還應該讀經濟學,同時讀一點邏輯學管理學心理學,再讀一些經典文學

書很多,推薦書單也很多,選擇階段內適合自己的。同時記住,在讀書這件事情上:少勝於無,精甚於全。

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多交流,多交往,會說也要會做。人脈圈(朋友圈)同時也是業務圈,這裡不要走進一個誤區:

業務圈不意味著直接案源,少一點功利,多一點真誠。維護好你的人脈圈,同時積攢良好的口碑,那麼總有一天,當你的朋友的朋友圈裡需要一個律師的時候,確保他會第一個想到你。

3. 立足行業,儘可能放寬眼界。

行業往裡鑽,行業往外挖。

就像我總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深耕專業,關心行業。法律+網際網路,法律+教育,法律+人工智慧……不僅意味著業務領域的新天地,對於業務自身的發展,案源的拓展都是一種新的思路。

舉例「網際網路+法律」,懂網際網路的大有人在,懂網際網路的律師卻很罕有

當線下的人脈圈拓展,口碑傳播渠道受到局限之後,網際網路的廣闊天地不失為一個新的開發渠道。

同樣「法律+人工智慧」,一些成熟的律所已經開始嘗試使用人工智慧的技術手段,簡化辦公的流程,節省一定人力和時間成本的支出。

入行之初的新人們,應該發揮自己的優勢,彌補自己的劣勢。現階段不要一味執著於「案源拓展」,而是前期多鞏固專業,學習技能,同時關注行業發展,隨時把握機遇,必要時創造機遇。

相關焦點

  • 律師營銷:不是「找案源」,而是案源「來找你」
    最近聊了很多律師,發現大家普遍認可「律師營銷」的重要性,不過在幾點共識裡面,我們也產生了一些認知上的差異。今天就來聊一聊律師營銷。談談幾個觀點。1、「律師營銷」不完全等同於「案源拓展」。「律師營銷」這個詞從出現以來,似乎就和「案源」掛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很多律師,尤其是一些在執業之初的年輕律師,面對稀缺的案源,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拓展案源。如果我們理解營銷就是打廣告的話,那麼廣告確實可以成為案源拓展的一種途徑。但是如果僅此理解律師營銷,實在是片面了。
  • 單飛的年輕律師沒有案源怎麼辦?
    很多年輕律師跟著團隊磨練幾年後,就動了獨立執業的心思。跟著團隊不僅收入有保障而且還能經常獲得資深律師的指導,為什麼年輕律師仍然想獨立執業?贏火蟲訴訟投資服務平臺收集了部分律師的回答,不外乎以下2點理由:1、工作沒有成就感。雖然以團隊承接的案件都是比較優質的案件,但是在團隊裡面,年輕律師資歷比較靠後,在團隊工作中更多起的是輔助作用,比如查找資料,起草相關書面文件等。雖然能積累很多經驗,但是沒有成就感。
  • 青年律師如何尋找案源
    對每一位年輕律師來講,案源都是第一頭疼的問題,尤其對於剛出校門便進入律所的人,在執業後,面臨著社會交際面窄、考慮問題不成熟、溝通技巧有缺乏、擔當意識不足等問題,以至於在案源開拓方面,可能長時間依賴老師,自己更多負責一些事務性工作,並不單獨和直接面對客戶。
  • 初入職場的年輕律師案源如何開展工作,擴展案源
    我想大多數年輕律師都考慮過應該怎樣拓展業務,幾乎所有的律師都思索過、實踐過、也向老律師們請教過如何開拓案源的問題。 一般來說概括業務開拓方式主要有兩類,即橫向發展和縱向發展。從橫向發展來講,主要取決於律師是否擁有良好的社會關係和較好的社交能力。 本人認為初入職場的律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擴展案源: 1、尋求與媒體的合作機會。
  • 何川:「律師如何在網絡拓展案源」總結幾個重要知識點
    7月28日晚,由大律科技COO何川老師主講的【律師如何在網絡拓展案源】直播課已結束,近400位律師觀看直播互動和學習,律師網絡知識點雲集,掃海報二維碼查看直播回放。其次是全網品牌暱稱統一:名字+律師,比如張三律師,如果重名,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地域,比如:深圳張三律師。最後是品牌介紹,最好是一句話,30個字以內。簡要概括這個品牌是做什麼的,比如菁誠律師團隊的品牌介紹:匯聚誠公菁英律師,分享原創實務文章和典型案例。
  • 律師雷達APP——律師獲取案源最好的武器
    案源,永遠是律師營銷的第一話題。律師線下營銷,案源基本是等、靠、要,很不穩定;百度買關鍵詞,需要組建專業營銷團隊,投入很大;傳統法律網站廣告位,大量無效諮詢,效果越來越差……那麼,律師應該如何獲取案源呢?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律師獲取案源,需要藉助一定的工具,才能脫穎而出!律師雷達APP,便是助力律師拓展案源,提升個人知名度的一款APP。
  • 律師缺案源怎麼辦?這幾個尋找案源的方式非常有效
    對於律師來說,案源就是立身之本,沒有案源,如同巧婦無米。由於中國律師行業的大環境所致,律師從實習到轉為正式執業律師,期間少則一年,多則兩三年,這期間對於那些在大型的紅所實習律師還算友好,有穩定的基本薪資。但大部分律師其實是在小型的律所,沒有基本薪資,即使有也就一千多塊錢。
  • 最牛的律師居然是這樣開拓案源的?
    對年輕律師來說,若想成為大律師,堅持是必備要素,然後是不斷的積累,積累是一個小律師變成大律師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年輕律師的經驗積累,是不斷的接受委託,代理案件,在實踐中鑽研、學習和成長的過程。對年輕律師來說,最好的推廣平臺當屬網際網路。
  • 律師如何開拓案源?
    在平民老百姓看來,律師就代表著法律,法律又是如此神聖,似乎社會公眾與律師之間有著天然的隔層。若需要找律師諮詢一些法律信息,大多是通過熟人或朋友介紹,缺乏對法律一個全面清晰的衡量和了解,從整體而言,律所與公眾的接觸程度還不夠深入,當然這也與律所宣傳上的局限性有關,若沒有網際網路,我們遇到法律問題時只知道要向專業人士諮詢,卻不知道要從哪找專業人士。
  • 案源匯:顛覆律師行業傳統,為年輕律師插上雙翅!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案源匯最新資訊 > 正文 案源匯:顛覆律師行業傳統,為年輕律師插上雙翅!
  • 律師入行兩年就轉行 年輕律師案源不足流失
    眾所周知,要獲得律師執業資格需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因通過率僅在15%左右,而被稱為「天下第一考」。去年,湖南報名考生突破1.3萬人,長沙共有4553人報名參加,再創報名人數歷史新高——而就是這些通過司考的幸運兒,卻在擁有律師執業資格之後,因為案源等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放棄了這份看上去很美的職業。
  • 律師傳統方法獲得案源的幾種途徑
    每位律師經過十幾年的寒窗苦讀,拿到了本科畢業證,奮力為司法資格考試背水一戰。面對一年只有10%的通過率,天未明,摸黑起床複習,挑燈熬夜無數次,背誦、理解數不清的法條、做了無數道習題、模擬題,日復一日,知識點過了一遍又一遍。通過法考只是實現律師夢想的一塊敲門磚,未來的路仍需堅持不懈的努力。
  • 那些業務繁忙的律師,是如何獲取案源的?
    這是負面的、消極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們不能一看到某個律師業務很忙,就以為他一定很成功、很多案源、律師費收入很高。忙與成功並不劃等號。我們要客觀地、辯證地看問題和分析問題。譬如陳群律師在汽車法律服務方面特別是給汽車經銷商提供法律服務方面就有豐富的經驗和很多成功案例,一些大的汽車經銷商的法律服務就非她莫屬、非她不聘。再譬如左殿勇律師,雖然年紀輕輕,但他在智慧財產權特別是專利權的訴訟與非訴法律事務方面有獨到的優勢,被認為是年輕的智慧財產權專業律師。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律師如何打好案源「爭奪戰」?這幾點很重要
    這種情況,有些律師忽略了一個潛在拉動案源轉化的因素:在網際網路一側,向客戶傳遞信息不對稱、不到位形成的。這個時候,律師沿用原來的技法去說服客戶,案源直接轉化的難度在加大。只有掌握這些不同的「點」運行的共性規律,才能夠提高案源轉化的概率,不止於新媒體運營,律所官網升級及運營。
  • 盈科動態丨盈科廣深公共案源團隊拓展動員會順利召開
    2021年2月23日下午,盈科廣州、深圳公共案源團隊拓展動員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召開。
  • 想緩解案源焦慮?律師需要抓住這7個「葫蘆娃」
    這種情況,有些律師忽略了一個潛在拉動案源轉化的因素:在網際網路一側,向客戶傳遞信息不對稱、不到位形成的。本文中的部分故事及案例,由不同階段和層級的律師提供,為幫助大家理解,後續的論點闡述將引用該劇的部分劇情。總結了九點,希望為市場型的律所及律師團隊帶來一點「圈」外視角。
  • 一個擁有海量案源的平臺,關鍵是免費!
    律師們忙著從「線下」到「線上」,從「PC端」到「移動端」,但對於大部分的律師,尤其是新入行的律師們,案源拓展依然是沒門路、錢不多,投入大,收效微。於是有人說,網際網路時代對於律師來說,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而今天起,律師們再也不用擔心了!一個擁有海量免費案源的平臺——案多多,再也不愁案源,從此訴訟無憂!
  • 薪資收入、案源轉化……「二八定律」下青年律師的困與傷
    即便工作過程中遭遇挫折,也不妨礙李瑤瑤熱愛自己目前的工作,因為對於她來說用喜愛的東西謀生即「魚和熊掌兼得」是一件只要想想就會感到開心的事。律師隊伍生力軍生存現狀堪憂2020年6月22日,司法部網站公布了《2019年度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統計分析》。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執業律師47.3萬多人。
  • 律師開拓案源的16條方法助您快速成長
    為什麼律師這種職業在總人群中佔比很低?因為在以前,律師完全是靠關係吃飯的,有這方面資源的人少之又少,加上法律不夠全面,人們的思想比較狹隘等,從事律師職業的人自然就很少。如今的社會,法治當道,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的合法權益,律師人數自然越來越多,加上獲取案源的渠道越來越多,律師開拓案源不再單一。
  • 薪資收入、案源轉化「二八定律」下青年律師的困與傷
    調查顯示,深圳超過三成青年律師稅前年收入不足10萬元,部分律師的實際收入甚至低於深圳的平均工資標準;超過六成青年律師年收入不足20萬元;僅一成左右的青年律師年收入達到或者超過45萬,達到深圳律師行業平均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