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2018年,泰順縣下轄12個鎮、7個鄉。年末,全縣戶籍總人口37.35萬人,當年出生人口5679人,死亡人口2596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8.27‰。
全縣地區生產總值98.97億元,比上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0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6.03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64.8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調整為8.2 ∶26.3∶65.5。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8767元,增長6.8%。
全縣財政總收入13.75億元,比上年增長20.3%。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6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支出47.30億元,其中民生支出39.79億元,增長9.2%,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84.1%。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13.23億元,比上年末增長17.0%,其中人民幣存款餘額212.82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124.9億元。
全縣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80億元,比上年增長4.6%。其中農業產值8.14億元,林業產值0.80億元,牧業產值2.63億元,漁業產值0.10億元。農林牧漁業增加值8.17億元。全年農作物種植面積1.52萬公頃,糧食總產量3.55萬噸,茶葉總產量0.35萬噸,蔬菜總產量8.74萬噸。全縣有農業龍頭企業31家,其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5家。省級示範合作社7家,生態循環農業示範區3個。
全縣工業增加值9.66億元,比上年增長6.4%。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家,總產值12.28億元,同比增長6.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58億元。規模以上工業新產品產值4.25億元,增長56.5%,新產品產值率為34.6%。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11.94億元,其中出口交貨值下降2.9%。建築業總產值153.68億元,建築業增加值16.37億元。全年全社會用電量4.77億千瓦時。年末,全縣科技型企業134家,其中省級科技型企業70家,專利示範企業5家,高新技術企業5家。全年專利申請授權量461項,其中發明專利授權20項。
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29億元,比上年增長11.2%。按區域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6.16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4.13億元。全年接待國內外遊客553.33萬人次,旅遊綜合產值35.94億元。年末有各類市場13個,其中消費品市場12個。全年各類市場成交額6.99億元。全年外貿進出口總額36202萬元,比上年增長30.5%。其中出口總額36167萬元,增長30.4%。全年市外引進項目11個,其中省外引進項目8個,「泰商」投資項目5個。市外引進項目資金16.14億元,其中省外引進項目10.99億元,「泰商」投資項目8.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比上年增長11.8%,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增長37.4%。
年末,全縣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15.19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33.81萬人。全縣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0588人,全年列支低保(補助)金5379萬元。醫療救助3088人,發放醫療救助金1244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人數262人。全縣提供住宿的養老服務機構7個。全年縣慈善總會共募集善款1812萬元,支出1530.3萬元。全縣有殘疾人7910人,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就業安置率68%。
全縣有全日制學校55所,專任教師2756名,在校學生36092人。幼兒園48所,在園幼兒9856人。初中畢業生升學率98.23%,學齡兒童入學率100%。有醫療衛生機構151家,各類衛生技術人員1763人,醫療機構床位1218張,醫療機構診療病人182.57萬人次。
全縣有文化站19個,文化館1個,公共圖書館8個(含鄉鎮圖書館分館7個),博物館1個,藝術表演團體244個,電影放映單位3個。全年藝術團體演出1975場次,觀眾30.4萬人次;數字電影放映2624場次,觀眾21.67萬人次。年末全縣有公共體育場館3個,體育場地設施面積54.02萬平方米,獨立設置的業餘體校1所。建成社區健身廣場25個,健身苑點443個,籃球場225片,羽毛球場22片,門球場9片,地擲球場10片,桌球室50個。全年體育彩票銷售額1722.93萬元。
項目投資全面推進 2018年,泰順縣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8%,增速位列全市第一。4個省重點項目、14個市重點項目、30個縣重點項目均超額完成年度投資任務。52省道至烏巖嶺景區公路、新包公路等項目建成通車,開工建設華東大峽谷氡泉旅遊度假區、垃圾無害化綜合處理等項目。全力做強投融資平臺,完成土地清理3021畝、宅基地整治復墾834畝、旱改水和墾造水田立項1017畝、建設用地盤活315畝。深入實施招商引資「五大清單」攻堅行動,召開第六屆全國泰商大會和世界溫州人大會泰順分會,省(市)外浙商回歸到位資金16.4億元。
生態產業發展 2018年,泰順縣啟動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和烏飛等重點區塊專項規劃編制,開展省級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廊氡國家級旅遊度假區通過省級初評,創成國家AAA級旅遊景區2個、A級景區村莊42個,獲評「中國石雕小鎮」,全年接待遊客553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產值35.9億元。發展農林產業,新認定國家級農民合作示範社2家、市級示範性家庭農場17家,建成省級美麗生態牧場5個,提標改造糧食生產功能區9個,新增國家綠色食品3個、省無公害農產品9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1枚,雅陽鎮創成首批省級特色農業強鎮,泰順獼猴桃院士專家工作站獲評全國模範工作站。推進工業轉型發展,加快羅陽、彭月等小微園建設,加強畝均稅收1萬元以下企業整治,培育「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8家,完成企業股改5家、擬上市「三所」籤約3家、「小升規」3家、「個轉企」45家,列入市領軍企業1家、市高成長型企業1家,推動企業上雲458家。推進新經濟快速發展,建成農村電商新零售產業園和郵政物流倉儲中心,實現網絡零售額15.2億元,增長50.5%。
城鄉環境優化 2018年,泰順縣啟動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新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和開發利用機制,要素生態化配置綜合改革經驗在全國生態保護與修復現場會上交流推廣,空氣品質、PM2.5均值、出界斷面水質等生態環境指數位列全省第一,創成「中國天然氧吧」。開展「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專項行動,推進中央環保督查反饋意見整改,獲省五水共治「大禹鼎」,創成省「無違建縣」、省危舊房治理改造優秀縣和省「四邊三化」優秀縣。加強城鄉建設和管理,啟動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創建,加快縣域總規修編和文祥湖版塊等專項規劃編制,推進文祥湖水庫、縣委黨校遷建、縣殯儀館遷建等項目和天關山路、東入城口公園等基礎配套建設,提升縣城品位。加快推進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9個鄉鎮通過驗收,獲評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優秀縣,竹裡創成省級旅遊風情小鎮。實施鄉村振興「五百五萬」行動,建成民族鄉村振興示範帶,完成「四好農村路」建設268千米,通過美麗經濟交通走廊達標縣驗收,獲評省農村公廁改造優秀縣、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範縣。
民生福祉提升 2018年,泰順縣嚴格落實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累計投資17.6億元,完成十大民生實事項目全部52個子項。開展生態大搬遷,創新實施共有產權房、廉租房制度,完成搬遷4951戶16460人,承辦全省「除險安居」現場會,生態搬遷機制改革獲評省公共管理創新十佳案例。全面啟動低收入農戶高水平全面小康計劃,深化「扶貧六法」,集中開工村集體經濟項目104個。堅持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縣創建和「縣管校聘」、校長職級制改革,羅陽二小建成投用,高考一段率再創新高。加快「健康泰順」建設,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和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完成縣中醫院新院搬遷,創成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加快文化體育事業發展,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完成縣文化藝術中心選址,新增文化禮堂、百姓書屋等文化設施43個,舉辦《採茶舞曲》誕生60周年紀念活動、首屆「介堪·去疾杯」全國泰順石篆刻大賽、美麗鄉村·環浙騎遊自行車賽、美式撞球國際公開賽等賽事活動。
行政效能增強 2018年,泰順縣推進營商環境建設,成立縣營商環境服務監督局,制訂出臺營商環境建設「雙十條」,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審批「開工前100天、竣工驗收30天」。縱深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創新「房小二」、再生育審批「刷臉辦」等便民舉措,開通「一證通辦」事項168項,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開通率100%,實現「辦事不出村、審批零上門」行政村全覆蓋。全面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有序推進全科網格,實現「基層治理四平臺」鄉鎮全覆蓋,創成市「無欠薪縣」,奪得「平安銀鼎」。嚴格落實普法責任制,創新「兩官兩師」鄉賢調解機制,建立鄉賢調解室19個,創成省級民主法治村3個、市級民主法治村16個。
泰順縣全年空氣優良率位居全省第一 2018年,在浙江省38個縣級城市環境空氣品質排名中,泰順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環境空氣品質、PM2.5濃度等生態環境綜合指標全省領跑,其中出界斷面水質達標率100%、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100%、PM2.5均值21微克/立方米,均排名全省第一,取得全年空氣優良率全省第一名。
泰順縣被授予「中國石雕小鎮」稱號 2018年,泰順縣立足泰順石資源和石雕人才優勢,推進「中國石雕小鎮」建設,以打造「中國名石」為目標,把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作為「龍頭項目」,實施「資源、機構、平臺、人才、市場、宣傳」鏈條式培育,全面打造泰順石文化創意產業,逐步形成原石供應、人才培育、研發設計、工藝創作、產品營銷、宣傳展示、品牌推廣等生態循環產業鏈,探索走出一條「點石成金」的文化產業發展新路。泰順石創作和銷售企業138家,從業人員1400餘人,年產值1.65億元。
泰順竹木全產業鏈成為省級示範 2018年,泰順竹木全產業鏈被認定為省級示範性農業全產業鏈,是泰順首個省級示範性農業全產業鏈。泰順是全國生態縣,擁有林地面積217.1萬畝,森林覆蓋率76.58%,是浙江省重點林區縣,境內竹木資源豐富。泰順縣充分利用豐富的竹木資源發展竹木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形成完整的產、加、銷、研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產品涉及竹家具、玩具、工藝品等六大類200餘種,產品遠銷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發展竹製品加工企業20餘家、竹子種植專業合作社100餘家,帶動農戶就業3萬餘人,全年總產值22億餘元。
泰順飛雲湖入選省十大運動休閒湖泊 2018年9月,泰順飛雲湖入選浙江省十大運動休閒湖泊。飛雲湖位於泰順縣內和文成縣交界地帶,面積54.8平方千米,其中三分之二在泰順境內,是浙江南部最大的湖泊。泰順縣抓住國家推進體育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利用百丈鎮境內湖泊優勢,以引進國家青年賽艇隊、創建國家水上運動中心為突破口,推進體育與農業、旅遊、養生等產業相融合,打造「時尚體育小鎮」,申報國家水上運動後備人才基地和國家體育訓練基地,列入首批省級運動休閒小鎮創建名單、溫州市第一批特色小鎮創建培育名單。2018年,接待遊客35萬餘人次,旅遊產值1.35億元,入選國家體育產業聯繫點經典案例,為全國體育改革貢獻泰順方案。
泰順縣開出全市首筆農村集體資產股權質押貸款 2018年9月,泰順縣開出全市首筆以「農村集體資產股權」為抵押物的質押貸款20萬元,貸款期限為1年,利率按基準利率3.63%執行。為幫助農民破解創新創業融資難題,近幾年,該縣推出林權、農房、公益林補償收益權等抵押貸款產品,將農村「沉睡的資產」變成「致富資金」。該縣299個行政村均成立村集體經濟股份合作社,擁有股民8.5萬戶,村民持有股份價值約800億元,該資產的盤活有力推動鄉村振興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