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2014年第五期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

2020-12-11 清華大學新聞網

長城腳下的跨界合作與創新交手

——記2014年第五期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

  6月21-26日,第五期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在長城腳下石門山莊進行集中學習。6月26日上午進行創新項目競賽決賽,並舉行結業儀式,研究生院副院長高虹出席結業儀式並為創新項目競賽優勝小組頒獎。

  該項目由清華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聯合舉辦,旨在提高兩校博士生學術與職業發展相關技能、增強雙方博士生和對方導師之間的聯繫。項目整合清華和帝國理工學院現有的學術與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借鑑帝國理工學院可轉移技能訓練模式,通過互動式學習,幫助博士生提高跨文化的交流、溝通和談判能力,鍛鍊學術表達能力,了解學術研究如何與商業應用結合,提高就業和創業意識,增強個人學術規劃力和領導力,為未來發展提供支持。項目每年一次,由兩校輪流舉辦,2010年籤約以來兩校共有近200名博士生參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跨界體驗式學習

  今年,具有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和不同專業背景的30多位博士生組成跨界學習團隊。參與者按學校、性別、專業等特點混合分組,各小組之間既競爭又合作,通過各種情景互動活動進行體驗式學習。每位同學全程都受到項目導師的具體指導和總結反饋,同時也有機會得到其他導師的交叉指導。每天的訓練課程主要由個人或小組英語報告和戶外團隊訓練組成。

  項目導師團隊由清華經管學院李紀珍、教育學院鍾周老師和帝國理工的3位專家共同組成。對於如此多元背景的跨界團隊,參加項目的美術學院舒怡同學深有感觸:「快速適應各種口音、背景、專業和思維方式成為項目學習中的一種難得體驗和訓練內容。(項目)很快就使我們對國際化的交流情景有所感悟,對差異化的思維觀念有所認知,對跨界交流的實用技巧有所掌握」。

  個人學位論文研究計劃報告是所有參與者的必修環節。在很短的時間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非專業人士介紹博士論文的研究工作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也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任務,每位博士生要總結論文研究目標和可能的工作思路,並分析各自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給出未來研究計劃,通過與團隊成員切磋交流,來提高研究意識、增強研究動力,同時促使博士生用另外一種視角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研究。

  「參與這樣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對雙方的博士生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思想交流機會。帝國理工學院的同學通過與我們的接觸來研究漢語、研究中國,我們也通過活動來認識和了解他們,努力與他們交朋友」,參加本次項目的美術學院舒怡同學談到交流的價值時說。

  作為即將畢業的博士生,她認為此次活動的交流非常有深度,甚至超過她在國外大學數個月的短期訪問。而談到效果,舒怡同學對跨文化交流有了更多的體驗,她認為,「從活動效果上看,雙方都在密切的交流與接觸中獲得了對不同語言文化、思維理念的全新認知,擴大了視野,認識到世界的豐富性」。

 

圖為清華-帝國理工博士生在戶外團隊訓練中。

  「項目中的遊戲、小組報告以及每次活動後的討論反饋,讓我們更加有針對性地改善學習。特別是,大家還一起交流了各項活動對博士課題開展的有益幫助和啟發,使得我能夠跳出自己的課題和研究圈子,來思考規劃博士生涯和以後的學術職業生涯規劃」,精儀系博士生陶永康這樣描述自己的項目收穫,同時,「在與帝國理工學生的日常交流中,對不同文化的思維方式和異國風情也有所體會」。而這樣密集的跨界交流集中碰撞,陶永康認為「和不同院系不同專業博士研究生的交流,從其他實驗室的情況和他人的科研經驗中吸取經驗,對自己的博士課題開展也有所啟發」。

跨界合作 vs 創新交手

  隨著團隊成員相互了解的不斷深入,競爭的氣氛不斷增強。研究項目商業化訓練環節中,同學們逐步了解公眾展示的價值,並設想各種可能的方式推廣自己的創新項目。而最後的創新項目競賽環節是一個虛擬的商業融資申請競賽,所有參與者跨界合作,組成3-4人的創新團隊,向所有成員展示商業計劃,通過層層投票選出最受關注的創新研究項目予以頒獎。所有創新團隊都要製作出自己圖文並茂的商業計劃書海報,並陳述創新項目的市場空間、商業價值、成果形式、所需資金和回報周期等,接受其他團隊的評價。最終有三支隊伍進入最後一天的創新項目競賽決賽,每個組利用5分鐘時間介紹各自項目,接受來自清華、帝國理工9位教師組成的評審組和所有項目參加者的嚴格評審,最終由兩位帝國理工博士生和清華一位博士生組成的「水銀」小組以其良好的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獲得在場評委的一致認可,獲得決賽冠軍。

 

圖為創新項目展示中的決賽冠軍「水銀」小組。

  跨界合作與創新交手,是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的主旋律,也將是所有未來學者們的生活常態,如何深刻理解其中的關鍵、掌握所需的核心技能,是博士生們需要不斷思索的問題。

感受和收穫

  2014年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集中學習已經結束。「在活動中,既學到了全新的溝通技能和方法,又認識了新朋友、好老師,充實而愉快。項目結束時,組員們都異口同聲地說『要是還能繼續下去多好』」。法學院博士生郭蔚同學如是說。

  而經管學院博士生王悅亨認為,「這門課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我們從單純的專業研究中抽離出來,通過參加一系列生動、看似簡單卻有富含挑戰的活動,然後將所得所想再投射到研究中去,從而加深對於研究本身的理解和認識」。項目中學習和實踐的各種可轉移技能可以讓學習者在今後的各種場合遊刃有餘,各種活動「從本質上很像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對一個科研問題進行分析、試錯和解決」,王悅亨認為。

 

圖為合作登頂之後。

  研究生院副院長高虹出席結業儀式並和雙方師生座談,高虹指出,項目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的長城腳下舉行,選擇清華博士生學術論壇基地作為場所,非常契合這個項目的宗旨,即希望通過這樣的項目加強跨學科、跨文化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激發學術熱情,為博士生後續的學術成長提供幫助。

  為了進一步促進雙方的學術合作,2014年項目採取了兩個創新舉措,帝國理工博士生在集中學習後進入我校相關課題組從事為期3周的研究工作,我校博士生和帝國理工學院建立合作聯繫後,在出訪時將獲得我校短期訪學基金的優先資助。此次在長城腳下的項目活動只是個良好的開端,更多的跨界合作和創新交手正在進行中。

清華新聞網7月3日電

供稿:研究生院 編輯:襄樺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現代日本研究博士生項目第五期開學典禮舉行
    10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學現代日本研究博士生項目第五期開學典禮舉行,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日本文化中心北京事務所所長藤田安彥,北京大學研究生院副院長劉明利和現代日本研究博士生項目資深主任教授國際關係學院李玉教授及相關負責任人出席。
  •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校長訪問清華
    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校長訪問清華  清華新聞網7月22日電 (記者 李含)7月22日上午,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校長凱斯•奧尼斯(Sir Keith O』Nions)教授訪問清華大學。清華大學副校長姜勝耀在工字廳會見了奧尼斯教授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兩校合作進行了探討交流。
  • "職業小達人"中小學生暑期職業體驗活動開啟
    其實,孩子由於缺乏相應的職業啟蒙,對360行了解較少才導致為數不少的孩子選擇了表面上「光鮮」的網紅、明星等職業。 上海市教委自2014年起舉辦了「上海市學生職業體驗日」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通過了解職業教育、體驗職業樂趣、展望職業前景、樹立職業理想,提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幾年來成效卓著。
  • 暑期在讀:32位博士的100本歷史讀物
    說到歷史讀物,我們不想按部就班的就媒體人視角推薦大路貨,還是看看博士生的暑期在讀書單吧,32位博士的100本書,學術範走起!趙玉明(社科院博士生)沈志華:《脆弱的聯盟:冷戰與中蘇關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
  • 暑期在讀:36位博士的100本歷史書
    於是,從利物浦大學勒高夫的大徒弟的再傳弟子,到哈佛大學、華盛頓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京都大學,到復旦、華東師大、北大、清華等著名高校的莘莘學霸,無私分享他們的暑期讀物。在此,小編特別感謝諸位的支持。主體由五章構成:「算命文化的轉折」、「風水文化的發展」、「卜算書籍的流通」、「水陸法會、黃籙齋與送亡儀式的競爭」、「女鬼、情慾與男性的身體」。
  • 2019年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物理與材料暑期交流項目選拔通知
    ,2019年夏季,我校將選派指定名額的優秀在校本科生前往美國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參加物理與材料暑期交流項目。截至 2019 年為止,物理系和材料系就有四位教職員獲得過諾貝爾獎,分別是材料系電子與光子材料研究領域教授中村修二(2014 年物理獎),物理系的教授戴維·格婁斯(2004 年物理獎),物理系的艾倫·黑格(2000 年化學獎)和物理系的沃爾特·科恩(1923 年 3 月 9 日 – 2016 年 4 月 19 日)(1998 年化學獎)。
  • 清華不再強制要求博士生在學期間發表論文 透露了什麼信息?
    《規定》是清華大學博士生培養的指導性文件,明確了博士生的培養目標以及學習年限、培養方案、培養過程等基本要求。該文件於1983年成為學校一級制度,此後歷經九次修訂,最近一次修訂是2014年。在清華大學發布的《規定》中,提到: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並且不再將博士在學期間發表論文達到基本要求作為學位申請的硬性指標。
  • 背景提升丨暑期實訓項目合集,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暑期實地&遠程實訓項目,課題豐富多樣,快來pick適合你的項目,讓自己在這個暑假收穫滿滿吧!EPQ項目受到牛津、劍橋、帝國理工、倫敦政經、倫敦大學學院等多所世界名校的官方強烈推薦,數十所英國名校可憑藉EPQ成績降分錄取。
  • 倫敦帝國理工國際夏令營
    帝國國際夏令營學生課間活動為期兩周的帝國理工國際夏令營 (Global Summer School) 項目將為出國留學學生提供一個在倫敦市中心生活和學習的機會!你可以從我們開設的三個理工方向選擇一種來學習兩周,這些行業研究項目都將由帝國專家學者授課!屆時,你將有機會親自體驗真實的臨床或實驗室環境,用以幫助您探索理論知識並加以實踐 – 這將會是你步入帝國理工大學校門的最佳選擇之一!
  • 深入推進博士生教育綜合改革 全面提升博士生培養質量高度
    引導博士生正確認識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激勵博士生承擔科技創新重任的社會責任感。落實培養環節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2014年起將學術規範和職業倫理教育課程納入研究生培養方案必修課要求,實現全覆蓋。鼓勵博士生結合國家重大戰略、人類重大問題和新興產業創新進行論文選題,將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
  • 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西安賽點項目開啟徵集
    匯智清華,創新中國。近日,第五屆清華校友三創大賽(以下簡稱「三創大賽」)西北賽區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交叉核心院」)賽點初賽項目徵集啟動。徵集項目涵蓋TMT(Technology,Media,Telecom)| AI | 大數據、健康醫療、先進位造、城市創新與健康人居、文創體育、集成電路等領域,以及2020年新增的創意產品設計類別。
  • 清華五道口金融專業碩士專題 | 職業發展:實現自我 服務社會
    近年來,金融專業碩士項目立足當下,著眼未來,通過多種舉措,不斷進行培養方式的創新和改革,形成了前沿金融理論與金融實踐技能結合、清華教學資源與校外導師指導共育、國家建設需求與個人職業發展匹配、國內市場經驗與國際視野擴展互補的創新培養模式。
  • 寧德職業技術學院2014年招生指南
    機電工程系依託區域特色產業優勢,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創新,每個專                 業以典型工作崗位所需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能為目標學生在校期間參加高等學校應用英語考試、計算機等級考試以及一種以上的職業技能鑑定,全力打造動手實踐能力強、適應市場需求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歷屆畢業生就業率達96%以上。
  • 2020年康奈爾大學CICER暑期項目圓滿結束
    2020年8月7日,伴隨著同學們的歡聲笑語,康奈爾大學CICER暑期項目為2020屆暑期班學員舉辦了畢業典禮;在這個史上最短的暑假裡,今年的康奈爾大學CICER暑期項目圓滿結束了。今年是如此的特殊,因為疫情的原因,CICER原計劃的實地項目無法成行,必須在短時間內將項目重新設計並改為線上進行。
  • 清華在讀博士生辭職修電動車
    他說「北大學生賣肉」是被動的,「清華博士修車」是主動的,他沒有給清華丟臉。面對質疑,他說打出「博士」的招牌,不是炒作,是資源合理利用,他認為,捧他的是媒體,殺他的也是媒體。博士修車究竟是怎樣一回事?■對話博士生一生存模式不成立了 決意辭職記者:從清華辭職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 清華大學2020年全球暑期學校圓滿閉幕
    他說,2020年全球暑期學校是清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線上舉辦的暑期學校,克服了跨越15個時區的學生共同學習、參與和溝通的障礙,獲得較大範圍的關注。來自全球79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名優秀學生參加暑期學校,並與國內外各個領域的頂尖學者交流。
  • 推薦|2017年清華本科生特獎答辯票選前十名出爐(附答辯精彩語錄)
    1989年設立的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旨在表彰全面發展或是在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特長或貢獻的優秀學生。對清華學生而言,特等獎學金是最高榮譽。入選 UGVR 史丹福大學暑期科研項目。紫荊五星級志願者。曾任學習發展指導中心答疑坊隊長,學生致知協會會長。校健美隊,校合唱隊一隊成員。「大一上21次滿分的陽光長跑我跑了90次,引體向上從0個拉到滿分。」「為了練習音準和和聲,我每次打哈欠的時候都特意打出音高。」「如果我能用與合唱相同的方法,讓不同的分量難以區分,豈不是能獲得最優的解嗎?」
  • 積沙成塔 踐行於思——2020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成功...
    6日當天上午,暑期學校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會計系麻志明教授的主持下正式開幕,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會計學系吳聯生教授致開幕詞。吳教授表示,會計與公司財務全國博士生暑期學校由光華會計系創辦至今已是第十三個年頭,其首要目的是為從事會計研究的青年學者建立一個專業的交流平臺,切實促進會計學科發展,期望與全國會計青年學者共同進步。
  • 「全國網絡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能力培訓班」第五期在杭州開班
    12月4日上午10:00,央廣視訊全國網絡節目主持人職業素養能力培訓第五期班在杭州開班。來自主管部門、直播與短視頻行業的嘉賓和學員共400餘人參加了此次培訓開班式。
  • 高大銜接|優促會高大銜接特色課程暑期營第五期即將開幕
    自2015 年暑期起,四川省優質教育促進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