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腳下的跨界合作與創新交手
——記2014年第五期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
6月21-26日,第五期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在長城腳下石門山莊進行集中學習。6月26日上午進行創新項目競賽決賽,並舉行結業儀式,研究生院副院長高虹出席結業儀式並為創新項目競賽優勝小組頒獎。
該項目由清華與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聯合舉辦,旨在提高兩校博士生學術與職業發展相關技能、增強雙方博士生和對方導師之間的聯繫。項目整合清華和帝國理工學院現有的學術與職業技能培訓資源,借鑑帝國理工學院可轉移技能訓練模式,通過互動式學習,幫助博士生提高跨文化的交流、溝通和談判能力,鍛鍊學術表達能力,了解學術研究如何與商業應用結合,提高就業和創業意識,增強個人學術規劃力和領導力,為未來發展提供支持。項目每年一次,由兩校輪流舉辦,2010年籤約以來兩校共有近200名博士生參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跨界體驗式學習
今年,具有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和不同專業背景的30多位博士生組成跨界學習團隊。參與者按學校、性別、專業等特點混合分組,各小組之間既競爭又合作,通過各種情景互動活動進行體驗式學習。每位同學全程都受到項目導師的具體指導和總結反饋,同時也有機會得到其他導師的交叉指導。每天的訓練課程主要由個人或小組英語報告和戶外團隊訓練組成。
項目導師團隊由清華經管學院李紀珍、教育學院鍾周老師和帝國理工的3位專家共同組成。對於如此多元背景的跨界團隊,參加項目的美術學院舒怡同學深有感觸:「快速適應各種口音、背景、專業和思維方式成為項目學習中的一種難得體驗和訓練內容。(項目)很快就使我們對國際化的交流情景有所感悟,對差異化的思維觀念有所認知,對跨界交流的實用技巧有所掌握」。
個人學位論文研究計劃報告是所有參與者的必修環節。在很短的時間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非專業人士介紹博士論文的研究工作是一項非常有挑戰性,也是非常有必要性的任務,每位博士生要總結論文研究目標和可能的工作思路,並分析各自的優勢、劣勢、機會和挑戰,給出未來研究計劃,通過與團隊成員切磋交流,來提高研究意識、增強研究動力,同時促使博士生用另外一種視角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研究。
「參與這樣的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對雙方的博士生來說都是一次難得的思想交流機會。帝國理工學院的同學通過與我們的接觸來研究漢語、研究中國,我們也通過活動來認識和了解他們,努力與他們交朋友」,參加本次項目的美術學院舒怡同學談到交流的價值時說。
作為即將畢業的博士生,她認為此次活動的交流非常有深度,甚至超過她在國外大學數個月的短期訪問。而談到效果,舒怡同學對跨文化交流有了更多的體驗,她認為,「從活動效果上看,雙方都在密切的交流與接觸中獲得了對不同語言文化、思維理念的全新認知,擴大了視野,認識到世界的豐富性」。
圖為清華-帝國理工博士生在戶外團隊訓練中。
「項目中的遊戲、小組報告以及每次活動後的討論反饋,讓我們更加有針對性地改善學習。特別是,大家還一起交流了各項活動對博士課題開展的有益幫助和啟發,使得我能夠跳出自己的課題和研究圈子,來思考規劃博士生涯和以後的學術職業生涯規劃」,精儀系博士生陶永康這樣描述自己的項目收穫,同時,「在與帝國理工學生的日常交流中,對不同文化的思維方式和異國風情也有所體會」。而這樣密集的跨界交流集中碰撞,陶永康認為「和不同院系不同專業博士研究生的交流,從其他實驗室的情況和他人的科研經驗中吸取經驗,對自己的博士課題開展也有所啟發」。
跨界合作 vs 創新交手
隨著團隊成員相互了解的不斷深入,競爭的氣氛不斷增強。研究項目商業化訓練環節中,同學們逐步了解公眾展示的價值,並設想各種可能的方式推廣自己的創新項目。而最後的創新項目競賽環節是一個虛擬的商業融資申請競賽,所有參與者跨界合作,組成3-4人的創新團隊,向所有成員展示商業計劃,通過層層投票選出最受關注的創新研究項目予以頒獎。所有創新團隊都要製作出自己圖文並茂的商業計劃書海報,並陳述創新項目的市場空間、商業價值、成果形式、所需資金和回報周期等,接受其他團隊的評價。最終有三支隊伍進入最後一天的創新項目競賽決賽,每個組利用5分鐘時間介紹各自項目,接受來自清華、帝國理工9位教師組成的評審組和所有項目參加者的嚴格評審,最終由兩位帝國理工博士生和清華一位博士生組成的「水銀」小組以其良好的創新技術和商業模式獲得在場評委的一致認可,獲得決賽冠軍。
圖為創新項目展示中的決賽冠軍「水銀」小組。
跨界合作與創新交手,是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的主旋律,也將是所有未來學者們的生活常態,如何深刻理解其中的關鍵、掌握所需的核心技能,是博士生們需要不斷思索的問題。
感受和收穫
2014年清華-帝國理工學術與職業發展博士生暑期項目集中學習已經結束。「在活動中,既學到了全新的溝通技能和方法,又認識了新朋友、好老師,充實而愉快。項目結束時,組員們都異口同聲地說『要是還能繼續下去多好』」。法學院博士生郭蔚同學如是說。
而經管學院博士生王悅亨認為,「這門課程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讓我們從單純的專業研究中抽離出來,通過參加一系列生動、看似簡單卻有富含挑戰的活動,然後將所得所想再投射到研究中去,從而加深對於研究本身的理解和認識」。項目中學習和實踐的各種可轉移技能可以讓學習者在今後的各種場合遊刃有餘,各種活動「從本質上很像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要對一個科研問題進行分析、試錯和解決」,王悅亨認為。
圖為合作登頂之後。
研究生院副院長高虹出席結業儀式並和雙方師生座談,高虹指出,項目在具有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的長城腳下舉行,選擇清華博士生學術論壇基地作為場所,非常契合這個項目的宗旨,即希望通過這樣的項目加強跨學科、跨文化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激發學術熱情,為博士生後續的學術成長提供幫助。
為了進一步促進雙方的學術合作,2014年項目採取了兩個創新舉措,帝國理工博士生在集中學習後進入我校相關課題組從事為期3周的研究工作,我校博士生和帝國理工學院建立合作聯繫後,在出訪時將獲得我校短期訪學基金的優先資助。此次在長城腳下的項目活動只是個良好的開端,更多的跨界合作和創新交手正在進行中。
(清華新聞網7月3日電)
供稿:研究生院 編輯:襄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