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網紅主播在直播間售賣即食燕窩,被消費者指出產品為「糖水」後,事件越炒越熱,一方面是消費者的質疑,另一方面是網紅主播的「闢謠」,到底孰是孰非?
為得到有力的證據,有「職業打假人」之稱的王海將產品送檢,並貼出專業檢測報告,直指網絡主播欺瞞消費者,「燕窩」實為糖水:
該網紅所售燕窩是風味飲料不是燕窩;
風味飲料屬於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可要求退一賠十;
若進價4.2元,忽悠消費者說賠錢賣、貼錢賣屬於欺詐。
一石激起千層浪,這次,消費者又被收割智商稅了嗎?燕窩到底有沒有功效?
為什麼說該「燕窩」是風味飲料?
根據產品的外包裝信息顯示,該產品的配料為純化水、冰糖、燕窩、海藻酸鈉、乳酸鈣。根據食品標籤通則,配料表以添加量由多至少依次排列,可見糖水為該產品的主要成分。
燕窩主要成分有:水溶性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鈣、磷、鐵、鈉、鉀及對促進人體活力起重要作用的胺基酸。然而從營養成分表中可以看到,該產品的蛋白質含量為零,脂肪含量為零。這與燕窩本應含有的水溶性蛋白相悖,不得不令人質疑,這款不含的蛋白質的「燕窩」是燕窩嗎?
再仔細看標籤上的產品類別,風味飲料,這可是商家根據自家產品特性標註的,所以提醒消費者購買商品時多看一下標籤,就沒那麼容易被騙了。
圖片來源網絡
質檢報告中的唾液酸怎麼解釋?
因一紙檢測報告被曝光的「燕窩」實為糖水,質檢報告中顯示「除了冰糖燕窩製品本身應含有的糖分外,還有唾液酸成分」讓很多人不解。
因為過去鑑別燕窩和其它的一些仿冒的材料,常常就是檢測唾液酸。不少商家宣揚燕窩中的成分對提高免疫力,尤其是胎兒腦神經發育有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2018年年底,阿里健康和天貓應需要推出《即食燕窩天貓優選標準》,根據100克即食燕窩內含有幹燕窩的含量,從低至高分為經典型、濃稠型、濃縮型三大類。同時,還對即食燕窩中的營養物質唾液酸成分做了量化規定,即1克燕窩當中,唾液酸成分必須大於等於0.5毫克,事件中檢測報告結果顯示,每克燕窩的唾液酸含量僅為每千克74毫克。
圖片來源網絡
另外,唾液酸並不是燕窩中獨有的,甚至人體自身也會分泌唾液酸,完全不需要通過飲食攝入,即使想攝入,吃奶酪、豬腦也可以。曾經就有不法商家通過加工豬腦之類的原料,使得假冒的燕窩製品中也能檢測到唾液酸。
國內目前對於「即食燕窩」並沒有一個量身定製的強制性的標準,往往都是一些團體標準,而比較有權威性的一個非強制的標準是《燕窩質量等級》,但是該標準實際上主要是針對的幹制的燕窩原料,對於打開就能喝的「即食燕窩」確實沒有對應的國標要求。
固形物是燕窩嗎?
如果不是燕窩,那麼直播間實驗時所展示的漏勺中的固形物又是什麼呢?且商品上標示的「固形物不低於XX」代表什麼意思呢?
專業人士表示,由於配料裡加了海藻酸鈉和乳酸鈣,海藻酸鈉屬於增稠劑,鈣劑會導致海藻酸鈉形成凝膠,視覺上很多人誤以為的燕窩。雖然名稱為「即食燕窩」,但是其固形物並不意味著全部為燕窩成分。
此外,根據我國的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2014),乳酸鈣只能添加在固體飲料中,是不能在普通的飲料當中添加使用的,超範圍使用食品添加劑「乳酸鈣」並不符合規定。
隨著該事件引起廣大網友的熱議,「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有專家表示燕窩營養不如牛奶雞蛋」等觀點讓#即食燕窩是收割智商稅嗎?#話題衝上榜單前列,不少網友認同該觀點,認為購買即食燕窩僅僅圖個心理安慰。
燕窩原產於東南亞地區,是雨燕科動物金絲燕(Collocalia esculenta)及其同屬燕類,用唾液與絨羽等混合凝結所築的巢窩,經深加工後可供人類食用的部分。由於燕窩的去除雜質的工序非常繁瑣,因此價格居高,為降低成本,冰糖燕窩多選擇燕窩含量更低的邊角料,甚至使用漂白劑。
直播帶貨已經成為一種購物方式,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翻車事故」,這種購物形式將會面臨更嚴格的監管,保障商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