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馬還有一個名字又被稱為牛羚,在生物學分類上屬於偶蹄目-牛科-狷羚亞科-角馬屬下的成員,共包含兩種物種白尾角馬和斑紋角馬,從其名字就可以設想出出來它們的形象,特點就是白尾和斑紋。
我們通常所說的馬在生物學分類上是奇蹄目-馬科-馬亞科-馬屬下的成員;而牛一般是指偶蹄目-牛科-牛亞科下的成員,還包含牛屬和水牛屬,例如黃牛、水牛、瘤牛等。
因此說從生物學分類上來看角馬和牛的親緣關係更為接近,屬於相同目和相同科下的成員,而和馬的關係就要遠一些,因為不在同一個目下。
角馬是非洲大草原上的大型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一環,角馬的主要天敵是非洲獅和鬣狗等,尤其是每年的遷徙季節,角馬的數量都會大幅度減少。角馬是一種非常挑食的食草動物,它們只對鮮嫩多汁的嫩草情有獨鍾,因此每年非洲動物大遷徙中角馬都是主要的成員。
每年的6月份來臨,坦尚尼亞大草原上的青草逐漸減少消耗,迎來了旱季。這個時候食物量是不夠的,因此食草動物需要遷徙尋找食物。它們會長途跋涉3000公裡,從坦尚尼亞境內的塞倫蓋蒂公園,遷徙至肯亞境內的馬賽馬拉野生動物保護區。近百萬頭的角馬、斑馬、羚羊會組成龐大的隊伍。
在這個過程中它們需要渡過馬拉河,在這裡角馬會遭遇新的強大對手,那就是鱷魚家族中的巨無霸-尼羅鱷。每年都會有大量的角馬葬身於此,甚至非洲獅都因為它們的遷徙,可以得到更多的獵物,從而第二年會出生很多的小獅子,這就是動物季節性繁殖的本質原因。
這群遊蕩在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供養了很多食物鏈上層的掠食者,它們的存在對於非洲草原上食物鏈至關重要。牛和馬是跟我們生活很貼近的動物,但是角馬確實離我們很遙遠的物種,雖然從名字上來說偏向於「馬」,但從親緣關係上來說與牛更接近。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