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相逢系真情,「壩」山涉水向黔行,「市」必躬親謀發展,「南」來北往為國興。
從今年5月10日開始,青島市市南區10名教師組成團隊,遠赴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支教。92天的支教工作中,他們不辭辛苦,投身教育扶貧,將推進東西部教育協同發展為己任,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人民教師勇擔使命、甘於奉獻的責任與擔當。
山海相牽
教育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任務,是扶貧助困的治本之策,是補齊教育「短板」的重要契機。
5月10日,帶著市南區教育和體育局領導的信任和囑託,帶著對安順平壩一腔炙熱的教育情懷,市南區10名教師歷經長途跋涉,開啟了安順平壩光榮的支教之行。
經過2天的隔離,市南支教團隊以飽滿的精神、全新的面貌,與安順平壩的教育同仁進行了細緻、融洽的座談,拉開了短期支教工作嶄新的序幕。
趁著孩子們還未入校(園),支教團隊分成5組,立即展開了「量體裁衣」式詢訪工作。依據市南區「組團式」支教、「點對點」支教的創新思路,通過深入學校、研討交流、把脈診斷、梳理匯總的「四步走」方式,精準了解到幫扶學校(幼兒園)在文化建設、課程建構、學科教研、制度完善等方面存在的需求。
半個月的時間裡,支教團隊和對口幫扶學校、幼兒園的老師們一起教研、一起核驗、一起演練,把自己在青島防控疫情實戰的好經驗全部和平壩區的學校、幼兒園共享,規劃入校(園)路線、負責晨檢消毒、商討入校(園)流程……
5月28日,10位支教教師一早站在學校、幼兒園門口,迎來了他們期盼已久的孩子們。
山海相牽的五月,支教教師習慣了吃辣;習慣了天天帶雨傘;更習慣了每天在學校(幼兒園)裡看到老師們親切的笑臉……
山海同慶
「跨越兩千多公裡,其實只為來到你們身邊」。支教團隊在「六一」到來之際,驅車一個多小時前往最偏遠、最困難的村小、特教學校和山區幼兒園,用智慧機器人、優質的教育活動、精彩的視頻,帶孩子們領略了山外的世界,還用自己的綿薄之力,為孩子們送去禮物、送去關愛,送去來自千裡之外的祝福和溫暖。
當孩子們把禮物捧在手裡,把愛心賀卡高高舉起時,幸福的淚水浸溼著支教教師每個人的臉頰,他們用實際的行動踐行育人使命,為東西部對口幫扶貢獻自己的愛和力量。
培訓工作按計劃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支教教師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多方位、全方面的向對口支教學校、幼兒園老師們進行課例展示、理論培訓、觀摩評課、教玩具製作等不同形式、不同內容的培訓活動。
一次次用心準備的培訓,得到了學校、幼兒園領導和老師們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認可。「喜歡聽你們的培訓」、「你們講的我們能聽得懂、學得來」……一句句質樸的話語,傾訴著老師們的心聲。
山海同慶的六月,支教教師們習慣了在馬路上碰到孩子們大聲問好;習慣了每夜挑燈準備各種培訓內容;更習慣了在下鄉入校(園)路上的往返顛簸……
山海共鑄
紅色行動踐初心,山海共鑄七月志。
支教工作恰逢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市南區支教團隊以「紅色行動踐初心,組團幫扶再蓄力」為主題,開展了一系列尋初心、鑄童心、入人心的特別活動。
在「七一」來臨之際,市南區支教團隊一行10人懷揣著滿腔的熱忱,來到遵義會議會址,接受「紅色洗禮」。
實景黨課學習中,更加堅定了每位教師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信念。
小學支教團隊的老師們通過黨帶隊紅色知識搶答賽、講紅色故事、賞紅色電影、唱紅色歌曲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帶著孩子們向黨獻禮。
幼兒園支教團隊與市南支醫團隊協同合作,開展了「黨員送溫暖」活動,走進特困幼兒家庭,為孩子們進行視力保護、齲齒預防、幼小銜接等方面的入戶指導,並給孩子們送上了書包、水彩筆、削筆器等學習用品,攜手為市南區扶貧工作盡力。
7月13日,支教團隊迎來了平壩區小學的暑期。「孩子們放假,但我們的支教工作不停歇」,支教團隊立即制定了《市南區赴安順平壩支教教師暑期工作方案》,開展了每周定時間、定數量、定內容的一對一入戶送教工作。
老師們還帶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先後走進平壩區三個街道社區,為120餘名家長開展了科學育兒、防溺水安全等多項內容的義務宣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一名黨員、一名教師光榮的使命!
山海共鑄的七月,市南區支教團隊習慣了每周五晚的工作小結會;習慣了每天在群裡分享自己的支教亮點和心得;更習慣了從早到晚忙碌奔波的每一天……
山海圓夢
最美遇見情共鳴,山海圓夢八月堅。
在為期92天支教工作中,市南區10位支教教師共走訪學校、幼兒園78次,開展集中主題培訓55次,培訓教師達2102人次,課堂教學觀摩、展示148節,評課86次,參加、組織教研活動77次,發放問卷957份,走訪貧困和留守兒童53人,協助學校、幼兒園完善規章制度90餘項,完善園本課程主題8個,幫助幼兒園製作戶外玩具10種,開發室內體育遊戲10個,形成成果展示集12套。
一個個數字後面,傾注的是支教團隊的努力、支教教師的付出,更是對「山海寄情、攜手築夢」這個美好願景最用心的詮釋!
山海圓夢的八月,他們不問收穫、但問耕耘,不問深情、只問初心。
市南區赴安順平壩支教團隊全體教師在支教的92天時間裡,十人同心興致濃,協作幫扶氣恢弘,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定信心!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薄克國 通訊員 王曉彥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