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李明國尋親
點上面「李家宗親群」加入李氏大家族
QQ:2306403109
手機:13461618311
微信:蒙恩一家
地址:河南省範縣陳莊鎮北羊 457531
據老人傳我爺爺的老老爺爺是因給家人生氣,離家出走,一輩子沒回老家,去世時也沒給說具體地方,據說是洑陽南樂李集那個方向,我家來到老爺爺叫李鵬久,有家譜的宗親查下唄。切盼老家人聯繫,現在家人在這裡有一百多口人了。
(66)李氏尋宗親
李氏尋找宗親,尋找安政公第十八世孫李帝盛之子李文昌公,李文進公,帝盛公生有三子,有一子留在廣東清遠佛岡黃花中心崗村,李文獻,我就是第三十世孫,字輩看圖,,,望有相同的宗親請留言聯繫我,微信735235019,,希望宗親兄弟能早日認祖歸宗
(65)李雪峰尋親
尋親: 我祖李應公,原名李應棠。李祟公之後,世民公後裔。湖北陽新李氏。清朝康熙三年由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釘耙田村遷入黔(貴州)大定(今大方)經商,生一子先魁公。字輩為_應先芝成水,世代永朝宗。有德天星輔,崇文國運豐。英才齊類翠,雲開現靈龍。芝字輩有五房,芝滿,芝秀,芝元,芝美,芝凡。五房在大定開枝散葉,至今人口萬餘人。其上不知,希望崇公後人及湖北陽新李氏,大方應公後裔聯繫,聯譜修譜,責任重大。謝謝有知道的聯繫微電15685774789
。
(64)李國謀尋找李氏宗親
我家是李氏隴西堂,徴音,原籍貴州省銅仁府金竹灣人氏。後來李興富、李興貴遠移廣西省東蘭州都奕哨管轄弄晚峝居住。字派是(字輩己修改)萬世興隆;邦國慶太平永遠承先進福壽享康寧
祖公李萬):李萬金、李萬起以下失考。李萬餘(鎰)娶蘇氏,生子:李世祿。李世祿娶陳氏,生子:李興富、李興貴、李興才。李興富娶楊氏,李興貴娶張氏,李興才娶劉氏。李興貴、李興才以下失考。李興富生子:李隆海、李隆舉、李隆科、李隆考。李隆海娶黃氏,李隆舉娶妻不詳,李隆科娶談氏,李隆考娶肖氏。李隆海、李隆舉以下失考。如有以上失考後裔及知情者,請聯繫李隆考後裔李國謀(18677896188)、李國瓊(18077868233)、李慶端(18977815372)、李國良(18178876863)、李國永(13977893666)。多謝幫助!
(63)李(庭)綱尋親
家住重慶市城口縣蓼子口。現尋找湖南永州入川廣安李海浪公後裔。
我支祖籍湖南永州,康熙年間由李海浪公遷入四川廣安觀音閣,至第五代,嘉慶年間,派李順益公遷往重慶城口蓼(了)子口,現已繁衍順、大、德、洪、福、開、朝、庭、祥、瑞共十代人,傳至第十四代。家譜因多次搬遷遺失,後附李順益公碑文為證。
現有家族派行四十字(應該是海浪公入川後重新修改過的,可能只能和廣安族人對上):國正天思順,大德洪福開,朝庭祥瑞現,登科友學才,富貴長興發,忠孝傳世代,顯陽廣積善,仁義永遠懷。
現有李順益公碑文(有四個字有損壞,暫未敲定,以符號代替):蓋聞人生無常存之形質君子有不朽之聲稱𢟍觀學士大夫偶有善行而裡巷都邑問~相傳為盛事若,大人者乃其流亞歟緬,大人祖籍楚南永州,康皇間,海浪公遷徙川北廣安州,觀音閣置業居住,派傳五代而及~~~天生有愛賦性模誠且德配楊老孺人亦從容無添裡有賢聲但人繁戶重俯仰無資,嘉皇時始舉家而上葛城之了子口耕織為業貿易養家克勤克儉者有年甫薄置微產不復聞庚癸之呼厥後男婚女配子年愈富而親愈老無方擬日侍庭悼稱觴祝嘏無何青鳥飛來而,公與孺人於丙午庚戍間已先後而作古矣,迄今螽麟志美寢熾寢昌者正未有艾是果天之報施善人耶抑,大人孺人之德有以致之耶,爰刊碑以志其本末述厥尤為又安能贊,大孺人之高深也哉。
如有相同的家人可以聯繫我:李(庭)綱:微信969436178/13618379396麻煩各位家人了。
(61)李柳根尋親:
請各位宗親幫個忙,我在尋根源,尋明代孟蘭公,家譜在文革時燒毀了,至今失傳,我有在光緒年間縣總祠記錄的牌位是孟蘭公,孟蘭公大概是在二十世左右,他是明朝人士,遷入江西吉安龍泉縣崇德鄉十八都上溪頭大樹下開基,至今繁衍後裔,人丁興旺。有人所知請聯繫13576640945李,請宗親們轉發擴散。
(60)保定市 安新縣 三臺 李博尋親
我保定市安新縣三臺鎮申明亭人,李姓!現尋清朝時期遷往成安柏寺營鄉李姓同族!李夢龍––李祚熙––李童––李體天.李合天.李明天的後人!遷往柏寺營的第一位是李童還有他的三個兒子!以教書為業!李童以理學為長,跟隨理學大師夏峰先生孫奇逢學習理學,為當時孫奇逢得意弟子!在當時理學界小有名氣!如果有知道相關信息的請跟我聯繫!謝謝!李博13933231616
(59)李光芬尋親
微信:13698162350 手機:13698162350 QQ:22O6516923
四川省 瀘州市 古藺縣李光芬尋找,走散的大叔,國民黨,拉壯釘,耒過一封信,因為我爸爸很小沒給他回信,現在,不知道他的後輩人在哪裡望各位家李氏知親者告訴我謝謝
(58)李少龍尋親
《廣東李氏 尋失考根源》 追根尋源,認祖歸宗,是遠離祖籍族人的歷代心願。尋親認親,是尋找祖籍宗親的思親之舉。 鑑於祖藉族人的思親之情日漸高漲,和外遷宗親的尋根心切,為撫思親之情,圓尋根之夢。讓數百年乃至千餘年來遷徙他鄉失聯的宗親理清根系,認祖歸宗。特發此函。 各位宗親:本系只記得:(只記得最老的:李朝元)然後生到「配」字輩到「正」字輩到「恭」字輩到「鬱」字輩到「昌」字輩到「春」字輩到「永」字輩到「應」字輩到「盛」字輩到「初」字輩,:鬱-昌-春-永-應-盛-初;(「鬱」前面的不敢確定是否:朝-配-正-恭-鬱-昌-春-永-應-盛-初);因為當時廣東省-陽山縣-賊殺東山寨!(首先住:犁儒水,然後搬遷到西領山住了一下,再後又搬遷到現今:秀埌村) 若有我一世始祖同胞兄弟後裔請聯繫我們。 聯繫人:李少龍 電話:13432093218(微信同號) 現在聯繫地址: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犁頭鎮-水建村委會秀埌村。 (全村李氏)
(57)李建義尋親
我也是李姓後人,祖上是明朝山西大榆樹村搬遷來的只記得祖上名字李士能兄弟四人來的山東,我們這一支現居山東省青州市,電話,13375369079,李建義
(56)李行福尋親
《蜀黔李氏 尋失考根源》 追根尋源,認祖歸宗,是遠離祖籍族人的歷代心願。尋親認親,是留守祖籍宗親的思親之舉。 鑑於祖藉族人的思親之情日漸高漲,和外遷宗親的尋根心切,為撫思親之情,圓尋根之夢。讓數百年乃至千餘年來遷徙他鄉失聯的宗親理清根系,認祖歸宗。特發此函。 呼我李氏,根在隴西,但因歷史政治、戰亂、自然災害等諸多原因,祖人四處遷徙,至使我李氏一脈始祖以上根源至今未考證,我李氏一世始祖以上根源及同胞兄弟之後裔,我是李氏蜀黔第十二世後裔,尋找我氏一世始祖上輩根源及同一世始祖同胞弟兄後裔。 我李氏一世祖:李剛玉,號:(虎山) 家譜記載,剛玉祖出生於:大明崇禎戊午(1618)年:陝西省平涼府裝榔衛阿巴嶺,(今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 剛玉祖,約順治庚子年(1660年)由南京湖廣一帶調到黔,平復野蠻返亂,後於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戊申歲)任赤水守備。自帶入字輩十八代: 玉,文,草(草字頭),昌,映,人(單人旁) 全,國,祚,尚,功,行 振,中,聲,炳,鴻,仁 若有我一世始祖同胞兄弟後裔請聯繫我們。 聯繫人:李行福 電話:13982722761(微信同號) 聯繫地址: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馬蹄鎮,納盤村,李氏(蜀黔)宗親理事會。 郵編:646506
(55)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廟頭裡李家村李氏尋親信息
晟公—憲公—遊公—丕公—邁公—暹公—泊公—僖公—進公—家章—方公—新公—忠弼—鼎二—原十—銓二—和光—春保—丙八—良順—子貴—德綸—永安—任六—彥初—仕暹—志海—李(應)璋—廷珪—仲給—繼訓—良X—守X —啟X—國梓
字輩:(源流)良子德永任 彥仕志應廷 仲繼良守啟 國正天心順,官清民自安;以下新議 (2008年)洪繼源培後郡業裕人寬 道德家升尚 骨遞僕開前 宗宅佔龍境 文武世化先 豫苦衍普地 矛筆定華圖 學異興木子 潤恤長恩福
祖 源 地: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廟頭鎮廟頭裡李家村(與湖南永州零陵區邊界相連)
入川始祖:國梓公
入川時間:康熙22年
插佔地點:重慶合川縣銅溪鎮棗壩場村(草壩場)。
尋親名單:
1、李國相、李國桂、李國柱 吊脈圖同上,國梓公後裔尋長房國相、二房國桂、四房國柱,均入川。
2、李國珄、李國瑐 吊脈圖:晟公—憲公—遊公—丕公—邁公—暹公—泊公—僖公—進公—家章—方公—新公—忠弼—鼎二—原十—銓二—和光—春保—丙八—良順—子貴—德綸—永安—任六—彥初—仕暹—志海—李(應)璋—廷珪—仲給—繼語—良純—守杭—起銘次子國珄、三子國瑐往川
3、李國珊 吊脈圖:晟公—憲公—遊公—丕公—邁公—暹公—泊公—僖公—進公—家章—方公—新公—忠弼—鼎二—原十—銓二—和光—春保—丙八—良順—子貴—德綸—永安—任六—彥初—仕暹—志海—李(應)璋—廷珪—仲給—繼語—良純—守杭—起鎮長子國珊往川。
4、李起鑑、李起鏡、李起錫 吊脈圖:晟公—憲公—遊公—丕公—邁公—暹公—泊公—僖公—進公—家章—方公—新公—忠弼—鼎二—原十—銓二—和光—春保—丙八—良順—子貴—德綸—永安—任六—彥初—仕暹—志海—(應)璋—廷珪—仲給—繼語—良純—守枝,長子起鑑、次子起鏡、三子起錫俱入川。
5、李國章 吊脈圖:晟公—憲公—遊公—丕公—邁公—暹公—泊公—僖公—進公—家章—方公—新公—忠弼—鼎二—原十—銓二—和光—春保—丙八—良順—子貴—德綸—永安—任六—彥初—仕進—志明—(應)德—廷元—仲六—繼壽—良儒—守初—起聯第六子國章入川。
6、李正科、李正開、李天葵 吊脈圖:晟公—憲公—遊公—丕公—邁公—暹公—泊公—僖公—進公—家章—方公—新公—忠弼—鼎二—原十—銓二—和光—春保—丙八—良順—子貴—德綸—永安—任六—彥鎮—仕富—志堯—曙—廷鴻—仲昌—繼全—良接—守模—起虎,起虎長子國榮,國榮之子正科往川;起虎次子國富,國富之正開往川;起虎之子國晉—正由—天葵往川。
7、李邦鵝 吊脈圖:晟公—憲公—遊公—丕公—邁公—暹公—泊公—僖公—進公—家章—方公—新公—忠弼—鼎二—原十—銓二—和光—春保—丙八—良順—子敬—德洪—興榮—志仁—文虎—邦鵝往川。
聯繫人:李洪權(重慶渝中區雙鋼路1號14幢鋼院村) 電話13617651935
李洪民 (合川區政府)13399877055
支持李家文化,敬請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