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寶國、馮雷、劉樺、秦海璐主演的《老酒館》正在熱播,該劇講述的是民國年間,發生在大連好漢街山東老酒館的故事。對於這部劇我個人認為,出彩的地方不僅僅是老戲骨雲集,而更多是對於市井小民的刻畫入木三分。
不論是生活潦倒,但是還是很講原則的老二兩,還是為人仗義,但是骨子裡忠君思想嚴重的那正紅,亦或者是酒館喝醉了愛吹牛的醉客等等,這些小人物都給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尤其是老二兩離開的背影,讓人唏噓不已。
《老酒館》杜先生落寞下線,消瘦的背影讓人感到悽涼
可是《老酒館》隨著劇情的發展,鞏漢林的杜先生來到酒館,酒館的客人看到杜先生,想讓其來一段評書,可是杜先生並沒有接受,並且點了跑舌頭,當然我們並不知道現實中是否真的有跑舌頭這種酒,但是跑舌頭顧名思義喝了就會滿嘴跑火車,作為說書人杜先生怎麼會點這樣的酒呢?
這就為劇情的發展埋下了伏筆,隨後陳懷海看到後,本不讓杜先生喝跑舌頭,問是否有難事,可以說出來,可是杜先生並沒有開口,而是讓拿著筆,隨後一口悶了跑舌頭。陳懷海看後眼含熱淚,說讓杜先生留下,但是杜先生還是依然離開,留下的是自己消瘦的背影,鏡頭切回桌子上的紙張,上面寫著「舌頭惹禍了,沒了」,自此杜先生落幕下線,其背影讓人感到悽涼。
杜先生是《老酒館》的暗線,起到對劇情解說引導的作用
鞏漢林的杜先生在老酒館中,雖然只是一個說書先生,但是卻起著對劇情鋪墊解說和引導的作用。比如劇中的金小手單元。金小手最早是通過程昱的老警察引出來的,只是說此人是慣偷,舉報有賞。
但是這樣的描述不足以讓觀眾對金小手有深刻的印象,而這時候,杜先生的評書就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通過杜先生對金小手行為的介紹,我們就有了很直觀的印象,比如金小手是個高手,而且是那種神龍見首不見尾之人。其次金小手是個俠盜,所做之事都是劫富濟貧的行為等等,杜先生對金小手劇情的推進起到了很明顯的鋪墊作用。
其次就是楊老爺中毒事件。單純從老警察、陳懷海、二姨太的談話中,劇情就顯得比較單薄,而且也有很多說不通的地方。但是這時候將杜先生的解說加入其中,不僅豐富了劇情,而且清楚地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是二姨太與情夫心生貪念,想栽贓嫁禍給老酒館。可以說杜先生在這一單元中,起到明顯的解說劇情的作用。
杜先生雖然是暗線,但是其性格註定了結局的不幸
《老酒館》開篇就是杜先生在飯館說書,引得滿堂彩。隨後杜先生因為喝酒耽誤了說書時間,由此可以見,杜先生是個愛酒的人。更為嚴重的是酒後說書將「武二郎醉打蔣門神」說成「武松怒殺潘金蓮」這讓跑得夠遠,讓很多觀眾難以接受。
恰好段老闆今天有生意要談,想趁著評書拿著,結果讓杜先生直接氣走了生意夥伴,最終段老闆打了杜先生,並且放話說要摘了其舌頭。
其次對於救了自己韓先生滿口答應請客吃飯,事後又不認帳。韓先生當街叫住杜先生,提起請客吃飯的事情,杜先生一口否決。最後看推脫不掉,只能硬著頭皮答應。最後想憑藉江湖手法吃霸王餐,遺憾被陳懷海識破。最終兩人成為朋友。通過這件事我們可以得知,杜先生是酒後口無遮攔之人。正如老二兩說的,酒後豹子膽,酒醒兔子膽。
綜上所述杜先生就是愛喝酒,酒後口味遮攔之人,而這樣的人在但是社會很容易得罪人,至於到底是誰拔了杜先生的舌頭,我想這個只能自行腦補,而杜先生沒有留在老酒館,而是直接離開,說明杜先生對自己的行為認識的很清楚。
其實放到現代社會用時髦的話說,杜先生的這種行為就是在蹭熱度,增加自己的知名度,引導其他人關注自己。而這些人往往比較浮躁,流於表面的東西。但是《老酒館》中高先生為人處世卻值得我們很多人學習。比如高先生明知酒兌水的情況下,並沒有當場翻臉,而且在請客的時候,雖然也是很憤怒,但是卻選擇新酒沒有用兌水的酒,給老酒館眾人留足了面子。
高先生是那種看破不說破的人,而且會給你幫助之人,在現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中,這樣的人已經很少了,很多人往往因為一點小事就掐著不放,甚至鬧得滿城風雨,而高先生告訴我們應該做怎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