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雲南/文 小朱/攝
溼地作為水資源的「貯存庫」和「淨化器」,具有很強的調節地下水功能以及有效蓄水、抵抗洪峰能力,又可以淨化汙水與調節區域小氣候,還是很多野生生物的重要棲息地,通常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又有著「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天然物種庫」等美名。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戰略布局,並明確要求擴大溼地面積,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
5年來,我縣高度重視綠化造林和溼地建設,目前,全縣現有森林面積105.9萬畝,森林覆蓋率49.73%,森林蓄積量164萬立方米,平原綠化面積5.13萬畝;城區綠地率達37.81%、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74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40%;森林村莊191個,其中:省級森林村莊29個、市級森林村莊162個;建成森林公園20個,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2個、市級4個、縣級13個;先後建成濱水公園62座,建成靈溪桃湖、龍港中對口、橋墩八畝後等一批景觀綠化示範村。今年7月,我縣正式申請創建國家森林城市。近日,蒼南縣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經省林業廳推薦,已送國家林業局備案。此次我省共兩個縣被推薦報送,蒼南縣是其中之一。
5年來,我縣還建成兩個省級溼地公園和打造一條市級珍貴彩色森林景觀帶,與蒼南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自然形成亮麗獨特的旅遊風景線,成為久居蒼南的人們心靈停靠休憩的「港灣」。
南大門珍貴彩色森林景觀帶
8月底,《溫州市珍貴彩色森林示範景觀帶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出爐,溫州市要投資總額近3億元的建設資金,在2019年前實施完成12條、總長度260公裡的示範彩色森林景觀帶,「蒼南縣浙江南大門珍貴彩色森林景觀帶」上榜。並要求把每條景觀帶打造成真正可看、可學、可推廣的珍貴彩色森林示範基地和展示「大美」溫州新形象的多彩森林畫卷。
此次是按「一縣一條景觀帶」的建設要求,以城市(鎮)周邊、交通幹線、重要江河海庫岸沿線視野一面坡山體或平原地區可選擇交通幹線、重要江河海岸沿線建設為重點,連片成帶,分別將現有的綠化點通過規模造林、改造提升、定向培育、補植添彩、重點點彩等綜合性措施,整合現有珍貴彩色森林建設成果,經過今後2年時間改造性建設,每個縣(市、區)至少建成一條以上主題突出、特色鮮明、景觀優美,並達到具有視覺衝擊力、震撼力景觀效果的沿路沿江珍貴彩色森林示範景觀帶。在今年10月中旬前完成建設方案編制及其論證評審工作,在落實分年度實施計劃的基礎上,10月底前把任務落實到具體的山頭地塊,按造林和撫育改造時間節點,抓住有利時機全力實施,確保2019年前全面完成。
「蒼南縣浙江南大門珍貴彩色森林景觀帶」建設範圍、規模:浙閩交界分水關沿104國道至觀美高速口,再沿232省道至靈溪桃湖村,分2條線,一條沿橫陽支江綠道至政法橋,另一條繼續沿232省道至礬山鎮兩側山體,涉及橋墩鎮、靈溪鎮、南宋鎮、礬山鎮。景觀帶長度35公裡,面積10000畝。苗木設計:楓香、黃山欒樹、含笑、二喬玉蘭、橘林、茶園、檫木、香樟、紫玉蘭、金桂、茶花等樹種。
蒼南山海溼地公園
「城在山水中,家在花園裡」是不少市民對城市生態環境的美好願望。2012年年初,我縣舉行中心溼地區塊保護控制概念規劃徵求意見會,專門對《蒼南縣溼地區塊保護控制概念規劃》進行介紹和說明。自此,我縣溼地保護工作正式拉開序幕。基地規劃將以維護蒼南北部山海之間自然循環的連續性,恢復和維護蒼南北部水網農田溼地風貌,恢復和展示村莊蛇曲景觀風貌,打造以九龍河蛇曲地質景觀為核心的生態溼地公園為目標,以建造特色蛇曲廊道,打造特色田野活動,營造水文生態體系為內容,把溼地建設成為集觀光旅遊、科普教育、民俗體驗、休閒娛樂等功能為一體的「水鄉田園綠道」的重要節點和旅憩基地。
同年10月,省林業廳傳來利好消息,正式發文同意打造蒼南山海溼地公園,並要求加快溼地公園的規劃建設步伐,儘早把山海溼地公園建設成為全省工業園區的示範工程。自此,蒼南山海溼地公園建設提上日程,此舉將進一步有效保護、修復我縣山海溼地生態系統,保護鄉土水生生物資源,打造特色野外活動基地,併合理利用溼地景觀資源,充分發揮溼地的綜合功能。2014年元旦前夕,我省公布了首批省重要溼地名錄,蒼南山海省級溼地公園也位列其中。
據了解,蒼南山海溼地公園是2014年我縣重點工程之一。該溼地公園項目規劃總面積約1260畝,總投資5.1億元,項目建設目標為,生態補水,水域疏浚消淤,溼地生態恢復總面積為570畝。山海溼地公園由肖江塘河、園區內河和中平橋河所形成的環形河道及兩側緩衝帶構成,是工業園區綠地生態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省內唯一一家在工業園區內建設的溼地項目,建設該項目對改善園區生態環境乃至全縣的生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省財政廳、林業廳對工業園區溼地公園建設項目都非常重視,多次給予建設資金專項補助。
龍港新美洲紅樹林溼地公園
蒼南縣龍港鎮新美洲紅樹林溼地位於龍港鎮新美洲村,鰲江入海口南岸,距離溫州市區43.5公裡,距離蒼南縣城約20公裡,距離瀋海高速公路蕭江出口約14公裡。溼地類型為紅樹林溼地,初步面積為180畝。
紅樹林是海洋與陸地之間一種獨特的生態系統,它在防風護堤、調節氣溫、淨化環境,為陸生、水生生物提供餌料和棲息場所等方面具有巨大的生態價值。隨著紅樹林面積的不斷減少,紅樹林溼地已經成為我國稀缺的生態資源。由於造林成本高、管護難度大,目前全省紅樹林單塊面積8公頃以上的僅有20.11公頃(301.65畝)。
新美洲紅樹林溼地公園經過10多年的建設,現在已經長成高度達到2.5米、綠意蔥蔥的片林,現保存完好的紅樹林面積達180畝,是全省目前紅樹林保存面積最大、生長情況最好的一片,也是全國紅樹林分布較北限的一片,該基地於2008年被省林業廳批准為溼地小區建設項目,2017年3月被列為浙江省第二批重點溼地名錄。
除紅樹林外,該基地灘涂溼地資源豐富,溼地動物活動頻繁,是鳥類的越冬地和遷徙停歇地。如果你喜歡親近大自然的感覺,值得一去,那裡的溼地很綠,鮮豔的綠,還可觀賞到落霞與千鳥齊飛、靜水共長天一色的自然美景。
目前正在創建的省級紅樹林溼地公園,北至蒼南縣界、南至標準堤,西至彩虹大橋,東至瀋海高速複線。突出紅樹林特色,整合多種溼地類型,注重原生態的打造,構建複合型溼地生態系統,同時注重生態安全維護。通過3~5年的努力,把龍港鎮紅樹林溼地公園打造成國內知名、浙南特色的集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考察、科普教育、生態旅遊於一體的省級紅樹林溼地公園,成為浙江省生態名片、紅樹林溼地宣教示範基地。
採取名錄製管理,是《浙江省溼地保護條例》的法定之意,也是浙江溼地保護管理的一大創新,突出重點與動態管理的特色,在全國也屬首創。目前,全省溼地總面積達1665萬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10.9%,建有溼地及與溼地有關的自然保護區11個、自然保護小區30個,建立國家溼地公園8個、國家城市溼地公園4個、省級溼地公園16個。今年10月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溼地保護的兩個階段性目標:即確保到2017年,全省建立省級以上溼地公園30個、溼地合理利用示範區50個、溼地生態教育基地50個、自然溼地保護率達到60%。到2020年,全省各地在兩次溼地普查成果數據的基礎上,按照不少於90%的比例要求,落實溼地保有量,確保全省溼地面積在1500萬畝以上。
相關連結
每年的2月2日為世界溼地日,是溼地國際聯盟組織確定的。為加強對溼地的保護與利用,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籤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溼地公約》。《溼地公約》認為,溼地是指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的沼澤地、溼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淡水或半鹹或鹹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處不超過6米。溼地的主要類型包括:沼澤地,湖泊溼地,河流溼地,淺海、灘涂溼地,人工溼地等。 溼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種獨特功能的生態系統,享有「生命的搖籃」「地球之腎」「物種基因庫」等美譽。它不僅為人類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資源,而且在維持生態平衡、涵養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蝕以及保持物種多樣性和珍稀物種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溼地僅佔地球表面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態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