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一個孩子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親子關係就像一場拉鋸戰,父母管教孩子越嚴格,孩子也會越叛逆,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重學習一些技巧。
但是孩子的成長經歷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對一些事情的發生也會感到無能為力,有些父母甚至會發現孩子越大越管不住,這又是為什麼呢?
父母管不住孩子,最終原因不僅僅出在孩子身上,還可能是父母的原因。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就解答了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現實生活中,這3類父母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孩子越大父母越管不住。
堪稱反面教材的3類父母
不懂得給孩子立規矩的父母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要注重給孩子立規矩。
不懂得從小給孩子立規矩的父母,教育出來的孩子自然也會淘氣又難管教。
孩子天性愛玩,父母不從小約束孩子的行為的話,孩子也會像沒有修剪過枝葉的小樹苗一樣,容易長歪。
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有規則意識,其實也是為了讓孩子日後進入社會能有更強的適應能力。
人的一生本就需要被各種規則約束,所以提前讓孩子有一些規則意識,是為孩子健康成長打下一個預防針。
只管養不管教育的父母現在社會,養育一個孩子已經不像以前一樣讓孩子吃飽穿暖就好。孩子們需要一定物質條件的同時,父母也需要肩負起教育孩子的責任。
有不少父母都認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長大之後很多事情自己就明白了。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
父母如果不能夠盡到教育孩子的責任,萬事讓孩子自己摸索的話,孩子成長之路自然會分外艱辛。
作為過來人,父母應該不吝嗇於指點孩子,父母多在生活上點撥孩子,孩子未來擺弄少走彎路。
對於現在的孩子而言,養而不教的父母,比起生而不養的父母有過之而無不及。
再者只生養卻不教育孩子的父母,和孩子的關係也不會太親密。
孩子成長的光景就這幾年,父母一旦缺席,日後也再難彌補。
父母和子女沒有一定的感情基礎,日後想要管教孩子更是難上加難。
溺愛,無條件包容孩子的父母還有一些父母總是對孩子無限包容,父母在家對孩子越寬容,孩子的行為便會越放肆。
孩子年幼的時候不知分寸,不懂得什麼該去爭取,什麼不能隨便破壞情有可原,但是父母應該有分寸有原則。
雖然現在仍然有不少獨生子女家庭,但是即使孩子是家中獨苗,父母也不能過於溺愛孩子。
要知道父母將孩子保護的越好,孩子的內心也會越脆弱。父母不能將孩子養的像玻璃娃娃一樣說不得罵不得打不得,不然年老後有得是罪受。
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這幾類父母發揮榜樣作用
第一類:自律的父母自律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大多數時候也比較自律。
自律的孩子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有自己的獨特優勢,更容易獲得成功。
但可惜的是,很多夫妻成為父母之後,反而開始頹廢了下來,這是因為成為父母后,年輕夫妻要面臨更多的經濟壓力。
不過工作和生活,父母還是要分開,父母的一些好習慣要儘量延續下來,這樣才能夠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作用。教育起孩子才能有底氣。
第二類:有進取心,生活樂觀的父母父母生活中有一定的進取心,生活態度比較樂觀的話,孩子也會受到父母積極情緒的感染,孩子會對未來的生活更嚮往,也更有競爭的勇氣。
父母在孩子眼中就是外界的象徵,父母對孩子的回饋總是積極樂觀向上的話,孩子想事情的時候也會有朝好的方向去想。
第三類:有行動力的父母生活中很多機遇轉瞬即逝,父母猶豫就會敗北,很多父母在工作中都有一些比較好的想法,但是因為沒有執行力,總是猶猶豫豫,導致錯過了很多機遇。
父母如果不想要自己的孩子像自己一樣一生碌碌無為的話,就要克服自己的拖延症,要保證一定的行動力,有什麼想法可以儘快帶孩子去實施。
這個世界上沒有這麼多的不可能,很多事情只是看起來難,只要父母肯邁出第一步,後續的事情自然也水到渠成。和孩子相處的過程也是父母完善自己的過程。
有很多父母有了孩子之後才知道:原來自己為了孩子可以這麼勇敢,可以做到這麼多不可思議的事。
今日話題討論:
在座的寶媽,生活中,你能管住自家孩子嗎?歡迎屏幕下方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