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做老師的本真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做老師的本真

趙春青 畫

  某天,在網絡上看到了央視《面對面》一期名為「志願者盧安克」的節目。猶記得當時看完那一瞬間,像心裡突然被打進了一束亮光,伴隨著久久不能忘懷的感動和欽佩之情。盧安克這個名字,就這樣開始被我記住。

  節目中,他就那麼靜靜地坐在山頂上,對主持人講述著他對教育的一些看法。他是一個德國志願者,2001年來到廣西農村的大山深處,從此在這裡義務支教了10年。素來躲避媒體的他,是因為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一句話才決定接受採訪的。那句話的大意是說,你做的事情要讓別人看到,這樣別人便會相信,他們也可以聽從自己的內心意願選擇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他在大山終日和孩子們在一起,過著最簡樸的生活:不喝酒、不吃肉、不抽菸、不賭博。支撐這一切的,是他的一個最為本真的夢想:改善中國教育的現狀。於是,他帶領學生一起修村裡的路,給學生免費上自然、體育、美術等課程,帶著學生共同拍攝電視劇……在這個過程中,他會發現孩子們的才能,從而使他們身心全面發展。面對外界對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的疑問,盧安克說,他不知道什麼是素質教育,但是教育應該要讓孩子發現自己的才能,進而再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大山深處的這些孩子中,有不少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這些孩子就成了大山裡的留守兒童,陪伴他們的只有家裡年邁的老人。盧安克看到了這種現狀,他不僅是他們的老師,更是他們生活中的大朋友。在日常的生活中,他會和孩子們一塊幹農活、爬樹、放牛、在泥地裡打滾……日子久了,這些孩子都把盧安克當成自己的爸爸。也正是有了他,這些孩子才不會感到孤單,才不會在失去歸屬感的過程中變壞,才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而不會簡單地重複他們的父輩外出打工的命運。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盧安克見證了農村的很多變化。農村的新房越蓋越多,同時農村與過去相比也文明了很多。但是,在盧安克眼中,農村即使再有錢,孩子們最需要的,永遠是大人的關懷和教育。

  2012年,在央視《看見》節目中得知,因為種種原因,盧安克最終還是在支教後選擇離開,承受命運加諸他的結果。面對他的離去,我們自然可以想像孩子們的不舍之情以及盧安克心中的複雜。他們之間形成的師生情感,堪比血濃於水的親情。在我眼中,盧安克不僅僅是一個懷著大愛的支教老師,更是一個充滿智慧、對人生理解得很通透的一個人。從他的教育舉動、到他關於教育的言論,哪怕是隻言片語,都閃爍著智慧之光,充滿禪意。也正因此,盧安克更多了一份人格魅力。

  如今的我還在求學。有一次和導師談心,她說:「真正的高人,他不僅是有很多知識的,最重要的是他也是平易近人的。」想想確實如此。一名教師只有放低姿態,樹立更為平和的為人處世的態度,才能更好地傳遞自己的思想,影響更多的人。盧安克就是這樣的教師,他將希望寄托在自己的行動上,用自己的一舉一動去為中國農村的教育事業做出點滴改變。他對孩子的影響不僅體現在知識的傳遞上,更體現在他對孩子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樹立上。正如他在他創作的歌曲《留守》中所寫:「我想做的只有陪伴著你一起在尋找的路上,一起去感受生活的滋味,共同經歷。」而恰恰是這份真誠的教師情懷,給了螢屏前的我們一份措手不及的心靈的觸動。教育,是一代又一代人都要接受的,它是信念的傳遞,是靈魂的喚醒,而且永不止歇。但是,只要教育不停止,盧安克的精神就會永存。(唐冉)

(來源:工人日報)

相關焦點

  • 劉豐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今天是教師的節日,教育的本質是喚醒本自具足的智慧。心能緣平臺祝大家節日快樂,以覺為師,願你無憂也無惑。傳道、授業、解惑三維的山,用二維表達的時候,可以投影出來畫等高線;三維空間的山和二維空間的等高線,就是智慧與知識之間的關係。能夠觀到山、看到山和等高線之間的關係是合格的老師;但是弟子沒有看到山,只知道等高線,換做他當老師會怎麼教?小圈是山頂,大圈是山腳。稀的地方是陡坡,疏的地方是緩坡。
  • 傳道,授業,解惑,禮敬天下老師
    又逢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啊,不僅僅學校的教師是我們的老師,大凡有一技之比我所長者,皆可以稱為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對知識心生敬畏的人,他的人生是不會差的。如今離校數十載,想起昨日的校園,老師的背影歷歷在目,曾經的那間教室,是否還有歡聲笑語?曾經的那個講臺,老師是否還在孜孜不息?您的叮嚀飽含溫情,啟迪著懵懂的人生。……一切都像在昨日,卻已經遠去!我很幸運,遇到了好的老師,古人常說「飲水思源」。
  • 2020年教師考編結構化「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的理解
    問「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是出自韓愈的《師說》。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我認為,這句話已經深刻地將教師的職業要求體現出來。2.傳道,也就是要求教師要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
  • 面試問答 |【古詩句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的理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是出自韓愈的《師說》。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我認為,這句話已經深刻地將教師的職業要求體現出來。2. 具體分析。(1) 傳道,也就是要求教師要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韓愈的《師說》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 傳道授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教師被譽為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一直都受到人們的歌頌,以至於有很多原本並不是形容老師的詩句,也總是被我們用來讚美老師,比如說那句最有名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還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說起老師的言傳身教和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則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傳道」「授業」「解惑」這三項任務,你完成了幾項
    這一句如此有名,是因為他提出了作為老師的三項任務,即:「傳道、授業、解惑」。「傳道」,就是老師要傳授給學生以做人的道理,這是為師者的首要任務。要想成才,請學生先學習做人。傳道,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的思想品德教育,這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 我和老師的故事 | 傳道 授業 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曾經,韓愈這句對師者的描述於我,只是停留在紙上的方塊字。與她相處的二三年,這行字有了具體的模樣。她便是我們CFA班的班主任「方媽」——方霞。傳道,她潤物無聲,言傳身教。作為我們國際貿易、國際金融以及R語言的授課老師,方媽將中國案例揉進課堂,將家國情懷深深根植我的心中。
  • 平天下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老師肩負著培養下一代的重要責任。正確理想信念是教書育人、播種未來的指路明燈。不能想像一個沒有正確理想信念的人能夠成為好老師。
  • 怎麼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怎麼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參考分析】「師者,傳道授業解惑」這句話的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世的道理與主動學習、勇於質疑等可貴的品質。「傳道」要求老師言傳身教,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授業」要求老師要傳授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惑」要求老師能有效地解決知識或者人生的困惑,並教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價值觀。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要求教師的根本任務是教書育人,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不僅要言傳,更要身教。
  • 尊師重道,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近現代史上民國有一個有名的「賄選」總統曹錕,此人可以說是臭名昭著,本身是一個推著小推車賣布人,跟著袁世凱才一路高升,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尊師方面做的比在座的很多人都好,他新建了河北大學,對教師的待遇好到極致,他說過:「俺一個推車賣布的老粗,什麼都不懂,大學得靠教授。」
  • 尊師重道,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而在近年來,教師這份職業卻慢慢的不再是以前那樣的美好了,師生關係,不尊重教師的事件在頻頻的上演,君不見,批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中學老師,被其家長暴力毆打到右耳膜穿孔;君不見,五蓮縣的教師稍微體罰學生,被當地教育部門追加處罰;君不見,讓學生交卷的老師,被學生無端辱罵,直到心肌梗塞猝死。
  • 「師者」的本質——傳道!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也可解釋為: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當今社會,又有哪類教育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大學畢業、社會失業,上大學、考研究生、考博士成為學生的標配。為什麼大學畢業、社會失業,為什麼我們的家庭觀和社會觀都蕩然無存?
  • 「師者」的本質——傳道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也可解釋為: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當今社會,又有哪類教育做到傳道授業解惑。唯一的解釋是:缺了傳道。想想看,從小學學習開始,無論是學習什麼科目是不是都在授業、解惑,而忽略了傳道。
  • 傳道,授業,解惑,一條久違的成功之路!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是把一些實用的配方分享出來,儘量提供一些直接的價值,但這幾天和朋友們交流聽到的一些事,讓我感覺如鯁在喉,還是想說一說傳道、授業、解惑,這三個幾乎已被遺忘的詞。但學了技術去開店,味道怎麼也不行,去問原來的師傅,師傅說技術反正教給你了,做不好是你自己悟性不行,這個我們就管不了了。不知有多少剛踏入餐飲業的朋友有類似的經歷,也不知道「師傅」二字現在到底是個什麼含義?我只記起了我一位叔叔,一位老廚師告訴我的,為人之師的6個字:傳道、授業、解惑。
  • 傳道授業是知識的傳遞,是文化的傳承
    傳道授業是知識的傳遞,是文化的傳承李凌飛  古往今來,中國人歷來都是最為重視教育的民族,古有「一日為師,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寫在第34個教師節到來之際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語出韓愈《師說》為人師表,最重傳道,傳道——傳授做人的道理。這是為師者最重的事情,評判一個老師是否真的盡到為師者本分,看的不僅僅是學生的成績,學生是否明白做人的道理才是最重要的。一個人連怎樣做人都搞不不清楚的話,他擁有再好的學習成績都是空中樓閣。
  •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自保也!
    想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韓愈,在《師說》一文中總結的很好: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傳道。授業。解惑。老師只要把這三點做好,就是一名好老師了,既然如此,我們仔細分析一下,老師做到了沒有?傳道,即傳授道理。試問一下,哪個老師,沒有對自己學生,滔滔不絕的擺事實講道理?
  • 拜師禮|傳道授業,繼往開來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進一步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促進學校和諧全面持續發展,9月23日晚,西大兩江實驗學校舉行「傳道授業,繼往開來」師徒結對儀式。
  • 傳道、授業、解惑,顛倒這三個詞會怎樣?
    傳道、授業、解惑,此至今為教師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