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師的故事 | 傳道 授業 解惑

2021-02-19 浙江工商大學金融學院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曾經,韓愈這句對師者的描述於我,只是停留在紙上的方塊字。與她相處的二三年,這行字有了具體的模樣。她便是我們CFA班的班主任「方媽」——方霞。

傳道,她潤物無聲,言傳身教。

作為我們國際貿易、國際金融以及R語言的授課老師,方媽將中國案例揉進課堂,將家國情懷深深根植我的心中。在講規模經濟理論的時候,她會介紹浙江產業集群的成功案例;在講匯率決定理論的時候,她會講述人民幣匯率的演變歷史。經過她的融會貫通,抽象的公式和曲線不再是厚厚英文教材中的記憶,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和觸手可及的生活。作為我們國創項目的導師,她帶領我們聚焦普惠金融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問題,破解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收入結構之道。是她讓我相信,金融並不只有在華爾街和陸家嘴叱吒風雲的西裝革履,更有「待入塵寰與眾悲歡,始信叢中另有天」的滿腔熱血和赤子之心。

同時,在方老師以身作則的帶領下,我們懂得了什麼是責任和擔當。無論是怎樣緊迫的個人原因,她都絕不將之帶到課堂上。我仍記得一次期末考,她拄著拐杖進入考場監考。考試結束後,看到被輔導員老師攙扶著下樓的她,我疑惑又心疼,趕忙上前詢問情況。她回以親切的微笑,說:「動了個小手術,沒什麼事!」後來我讀到一篇關於方媽的採訪,才得知剛動完手術的她瞞著家人悄悄跑出來上課,卻只說「我只是覺得這是我的責任與職業道德所在,是絕不能輕易放鬆的標準」。我還記得另一次,懵懂的我們出於對演講嘉賓的狂熱,曾經向任課老師請假去聆聽講座。事後得知情況的她板著臉走進教室,十分嚴厲地告誡我們:每時每刻都得將學生的本職擺在首位,貿然請假是對任課老師的不尊重,出於追星的心態聽講座更不會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收穫。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們的幼稚,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正是她的這份堅守,照耀著,鼓舞著,鞭策著我們,讓我們在大學生活中時刻保持著清醒、自律與理性。

授業,她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第一次接觸方霞老師的教學是在國際貿易的課上。每節課,她深入淺出的講解輔以眾多的統計數據、實證分析和經濟案例,讓我們在理性掌握經濟原理的同時,對世界的貿易有了感性的認知。課程的大作業並不容易,要求我們對中國與他國的貿易進行分析,而拿到中美貿易的我們小組更是一頭霧水。考慮到我們的青澀,方媽幾乎是手把手地指導我們如何從WDI、IMF等資料庫下載和處理數據。在她細心而耐心的教導下,我們大作業的進展變得十分順利,也從中獲取了寶貴的分析經驗。學期結束,她感慨道:「沒想到你們這些娃做得還有模有樣的。」投之以清泉灌溉,報之以碩果纍纍,方媽與我們何嘗又不是相互給予的關係呢。

國際金融學的課程受到疫情影響,有相當一部分時間處於線上教學狀態。當我還在為網課的學習效率擔憂的時候,方霞老師採用的混合式教學方法讓我們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課前,她要求我們在省平臺進行視頻觀看、PPT課件閱讀、拓展資料研讀;開始上課前,她會打開視頻會議並讓每一位同學相互見面,保證全員的參與感;課中,她利用釘釘直播高效教學,我們也與她在彈幕中積極互動;課後,我們在省平臺進行在線筆記、案例分析討論、在線測驗、在線作業、在線答疑和考試。方老師除了講解主要知識點和邏輯體系外,還放手讓我們瀏覽文字和影像資料,並給我們提出和討論問題的時間。她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真正激發了我們學習的能動性。

R語言的課程中,入門的頭幾節課是最讓我緊張的,但也是最讓我感恩的。第二節課的時候,在方老師清晰的介紹下,我學會了最基本的向量的表示和處理。就在我作答一道簡單的課堂練習時,方媽巡視到我的旁邊,我緊張地敲擊鍵盤。她看了看我的屏幕,拍了拍我的後腦勺,說了一句:「你還挺有學編程的天賦的嘛!」我的心裡先是一怔——這種肯定對於害怕編程的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隨之是深深的感動和感恩。如果在求學的道路上每個人都能遇到方媽這樣的老師,又有什麼是難以學成的呢?那節課後我又跑上講臺請方老師檢查我對作業的解答,她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後再次給予了我肯定。我表達感謝後和她道別,腳步輕快地走出教室,有了學好這門課程的信心。

解惑,她無微不至,亦師亦友。

課堂之外,方霞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就像母親——這也許就是「方媽」得名的原因。她願意傾聽我們在學習、生活、心理上的一切困擾,並以她的經驗和理解使我們的煩惱得到疏解。大一的時候,我對未來研究生的方向有些疑惑,於是在一個晴朗的午後,我敲響了方媽辦公室的門。聽完我的困惑後,她輕鬆地笑了:「才剛開始呢,多學些東西之後慢慢就清楚了。」之後她又舉出了一些研究生項目的方向,讓我心裡的石頭落了下來。

對我而言,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與方媽共進午餐了,她一直延續著這個邀請學生輪流共進午餐的美妙傳統。大一時,適逢我短期訪學回國,我興奮地向她介紹經歷與收穫,也與她暢談未來和理想,她都笑著傾聽著。大三恰值許多同學對未來走向作出決定的時候,學業、深造、就業和人際等等問題使得我們感到些許壓力,她再次請我們一起午餐。了解我近期沒有遇到太多問題,對未來的計劃也較為清晰後,她希望我能多與同學交流,做他們的傾聽者,相互分享喜悅,相互解決困惑。

前不久,方媽在給我們召開的班會上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階段、這個當下,我們碰到一些挫折,其實對我們而言,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前面走得太順利,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為沒有遇到坎坷,就很難有所成長。她希望我們擁有抗挫折的能力,直面問題,直面困難。她的言語像是這個寒冬裡最溫暖的手,將我們環抱,託起。

這就是方媽,總是站在我們的角度,理解在先、引導在後,給了我們帶來了許多溫暖和力量。我的笨筆並不能描繪出方霞老師給予我們的全部,但我們的故事的一點一滴都將在我心中珍藏,在我大學記憶的長河中閃閃發光。

相關焦點

  • 傳道,授業,解惑,禮敬天下老師
    又逢一年一度的教師節,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啊,不僅僅學校的教師是我們的老師,大凡有一技之比我所長者,皆可以稱為老師。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對知識心生敬畏的人,他的人生是不會差的。,曾賜予我們知識和精神啟迪的老師們。
  • 劉豐老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
    傳道、授業、解惑三維的山,用二維表達的時候,可以投影出來畫等高線;三維空間的山和二維空間的等高線,就是智慧與知識之間的關係。能夠觀到山、看到山和等高線之間的關係是合格的老師;但是弟子沒有看到山,只知道等高線,換做他當老師會怎麼教?小圈是山頂,大圈是山腳。稀的地方是陡坡,疏的地方是緩坡。
  • 傳道,授業,解惑,一條久違的成功之路!
    所以更多的時候,我是把一些實用的配方分享出來,儘量提供一些直接的價值,但這幾天和朋友們交流聽到的一些事,讓我感覺如鯁在喉,還是想說一說傳道、授業、解惑,這三個幾乎已被遺忘的詞。我只記起了我一位叔叔,一位老廚師告訴我的,為人之師的6個字:傳道、授業、解惑。所謂傳道,就是對一個剛想踏入餐飲界的新人,既然決定教人家,就要先教給他做人之道、做事之道和處世之道,這些是安身立業的基礎。
  • 尊師重道,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而在近年來,教師這份職業卻慢慢的不再是以前那樣的美好了,師生關係,不尊重教師的事件在頻頻的上演,君不見,批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中學老師,被其家長暴力毆打到右耳膜穿孔;君不見,五蓮縣的教師稍微體罰學生,被當地教育部門追加處罰;君不見,讓學生交卷的老師,被學生無端辱罵,直到心肌梗塞猝死。
  • 尊師重道,方能傳道、授業、解惑
    而在近年來,教師這份職業卻慢慢的不再是以前那樣的美好了,師生關係,不尊重教師的事件在頻頻的上演,君不見,批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中學老師,被其家長暴力毆打到右耳膜穿孔;君不見,五蓮縣的教師稍微體罰學生,被當地教育部門追加處罰;君不見,讓學生交卷的老師,被學生無端辱罵,直到心肌梗塞猝死。
  • 「傳道」「授業」「解惑」這三項任務,你完成了幾項
    這一句如此有名,是因為他提出了作為老師的三項任務,即:「傳道、授業、解惑」。「傳道」,就是老師要傳授給學生以做人的道理,這是為師者的首要任務。要想成才,請學生先學習做人。傳道,也可以理解為我們現在的思想品德教育,這是學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韓愈的《師說》曰: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 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也是教師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
  • 2020年教師考編結構化「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的理解
    問「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是出自韓愈的《師說》。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我認為,這句話已經深刻地將教師的職業要求體現出來。2.傳道,也就是要求教師要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
  • 傳道、授業、解惑,顛倒這三個詞會怎樣?
    傳道、授業、解惑,此至今為教師之重任。
  • 面試問答 |【古詩句理解】「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談談你的理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這句話是出自韓愈的《師說》。意思是,老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的道理與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我認為,這句話已經深刻地將教師的職業要求體現出來。2. 具體分析。(1) 傳道,也就是要求教師要言傳身教,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
  • 傳道授業: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教師被譽為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一直都受到人們的歌頌,以至於有很多原本並不是形容老師的詩句,也總是被我們用來讚美老師,比如說那句最有名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還有「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而說起老師的言傳身教和對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則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做老師的本真
    原標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做老師的本真猶記得當時看完那一瞬間,像心裡突然被打進了一束亮光,伴隨著久久不能忘懷的感動和欽佩之情。盧安克這個名字,就這樣開始被我記住。  節目中,他就那麼靜靜地坐在山頂上,對主持人講述著他對教育的一些看法。他是一個德國志願者,2001年來到廣西農村的大山深處,從此在這裡義務支教了10年。素來躲避媒體的他,是因為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一句話才決定接受採訪的。
  • 「傳道」「解惑」重於「授業」-光明日報-光明網
    從這個意義上講,在大學教育階段,「授業」是基礎,但「傳道」、「解惑」比「授業」更能提高學生未來發展的創新力、凝聚力與競爭力為重要。    「仰望星空」是對宇宙真理矢志不渝的追求。培養仰望星空忠誠報國的人才,是各級各類教育共同的目標。
  • 拜師禮|傳道授業,繼往開來
    尊師重教是中國的優良傳統,「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為加快青年教師的成長步伐,進一步打造一支品德高尚、業務精良的高素質教師隊伍,促進學校和諧全面持續發展,9月23日晚,西大兩江實驗學校舉行「傳道授業,繼往開來」師徒結對儀式。
  • 傳道授業是知識的傳遞,是文化的傳承
    傳道授業是知識的傳遞,是文化的傳承李凌飛  古往今來,中國人歷來都是最為重視教育的民族,古有「一日為師,
  • 【教育世家】三代承前啟後 百年傳道授業
    來源:泉港區融媒體中心  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聆聽他們這個書香門第的平凡故事。概述:在泉港區界山鎮界山村,有這樣一個教育世家,三代人承前啟後、矢志育人,用熱情和生命詮釋著「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真諦。
  • 雲中課堂—「傳道、授業、解惑」,一個都不能少
    「霍老師教學能力十分出眾,話語形象條理,對重點知識的講解十分清晰易懂,在理解知識的時候也變得更加容易。老師講課時的激情會感染我們,課堂氣氛很好。對課堂課後的作業總是認真批改,並且能及時、準確的發現同學們存在的問題並認真解決問題。霍老師不僅僅是授業解惑,而且常常開導我們,勸告我們努力學習、刻苦奮進,珍惜今天的時光。並且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己。」
  • 傳道,授業,解惑敬師尊長還需解讀《師說》
    每日一則歷史文化故事,帶你穿越千年,解讀聖人。《師說》聽師,問師,是對老師最好的回報古之學者必有師。 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又到一年寒假時節,上學的小夥伴即將要離開學校,回家過年.新的一年又要到臨,這一年也要隨時間過去。
  • 樂在傳道授業解惑中-光明日報-光明網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師說》一文中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電影《燭光之約》一改影視界熱衷於表現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的流弊,把視角定格在一位紮根海島、從事教育事業的楊老師身上。其中既沒有盪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又沒有刺激感官的快意恩仇,而是展現一位教師對傳道、授業、解惑職業本分的堅守。
  • 教師,除了教課本知識還應傳道解惑,回憶我所遇到的武漢好老師們
    小編當然理解官方的良苦用心,他們怕的是家長攀比,如果大家都是單純地表達敬意和節日祝福,送點小禮物給老師也未嘗不可,但遺憾的是,中國的家長習慣湊熱鬧,搞攀比,一個人送了,其他人必然擔心我不送的話,老師會不會不管我的孩子呢?於是,為省去麻煩,乾脆一禁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