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曾經,韓愈這句對師者的描述於我,只是停留在紙上的方塊字。與她相處的二三年,這行字有了具體的模樣。她便是我們CFA班的班主任「方媽」——方霞。
傳道,她潤物無聲,言傳身教。
作為我們國際貿易、國際金融以及R語言的授課老師,方媽將中國案例揉進課堂,將家國情懷深深根植我的心中。在講規模經濟理論的時候,她會介紹浙江產業集群的成功案例;在講匯率決定理論的時候,她會講述人民幣匯率的演變歷史。經過她的融會貫通,抽象的公式和曲線不再是厚厚英文教材中的記憶,而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歷史和觸手可及的生活。作為我們國創項目的導師,她帶領我們聚焦普惠金融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問題,破解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收入結構之道。是她讓我相信,金融並不只有在華爾街和陸家嘴叱吒風雲的西裝革履,更有「待入塵寰與眾悲歡,始信叢中另有天」的滿腔熱血和赤子之心。
同時,在方老師以身作則的帶領下,我們懂得了什麼是責任和擔當。無論是怎樣緊迫的個人原因,她都絕不將之帶到課堂上。我仍記得一次期末考,她拄著拐杖進入考場監考。考試結束後,看到被輔導員老師攙扶著下樓的她,我疑惑又心疼,趕忙上前詢問情況。她回以親切的微笑,說:「動了個小手術,沒什麼事!」後來我讀到一篇關於方媽的採訪,才得知剛動完手術的她瞞著家人悄悄跑出來上課,卻只說「我只是覺得這是我的責任與職業道德所在,是絕不能輕易放鬆的標準」。我還記得另一次,懵懂的我們出於對演講嘉賓的狂熱,曾經向任課老師請假去聆聽講座。事後得知情況的她板著臉走進教室,十分嚴厲地告誡我們:每時每刻都得將學生的本職擺在首位,貿然請假是對任課老師的不尊重,出於追星的心態聽講座更不會給我們帶來深刻的收穫。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們的幼稚,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正是她的這份堅守,照耀著,鼓舞著,鞭策著我們,讓我們在大學生活中時刻保持著清醒、自律與理性。
授業,她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第一次接觸方霞老師的教學是在國際貿易的課上。每節課,她深入淺出的講解輔以眾多的統計數據、實證分析和經濟案例,讓我們在理性掌握經濟原理的同時,對世界的貿易有了感性的認知。課程的大作業並不容易,要求我們對中國與他國的貿易進行分析,而拿到中美貿易的我們小組更是一頭霧水。考慮到我們的青澀,方媽幾乎是手把手地指導我們如何從WDI、IMF等資料庫下載和處理數據。在她細心而耐心的教導下,我們大作業的進展變得十分順利,也從中獲取了寶貴的分析經驗。學期結束,她感慨道:「沒想到你們這些娃做得還有模有樣的。」投之以清泉灌溉,報之以碩果纍纍,方媽與我們何嘗又不是相互給予的關係呢。
國際金融學的課程受到疫情影響,有相當一部分時間處於線上教學狀態。當我還在為網課的學習效率擔憂的時候,方霞老師採用的混合式教學方法讓我們掌握了學習的主動權。課前,她要求我們在省平臺進行視頻觀看、PPT課件閱讀、拓展資料研讀;開始上課前,她會打開視頻會議並讓每一位同學相互見面,保證全員的參與感;課中,她利用釘釘直播高效教學,我們也與她在彈幕中積極互動;課後,我們在省平臺進行在線筆記、案例分析討論、在線測驗、在線作業、在線答疑和考試。方老師除了講解主要知識點和邏輯體系外,還放手讓我們瀏覽文字和影像資料,並給我們提出和討論問題的時間。她讓我們感受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體,真正激發了我們學習的能動性。
R語言的課程中,入門的頭幾節課是最讓我緊張的,但也是最讓我感恩的。第二節課的時候,在方老師清晰的介紹下,我學會了最基本的向量的表示和處理。就在我作答一道簡單的課堂練習時,方媽巡視到我的旁邊,我緊張地敲擊鍵盤。她看了看我的屏幕,拍了拍我的後腦勺,說了一句:「你還挺有學編程的天賦的嘛!」我的心裡先是一怔——這種肯定對於害怕編程的我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隨之是深深的感動和感恩。如果在求學的道路上每個人都能遇到方媽這樣的老師,又有什麼是難以學成的呢?那節課後我又跑上講臺請方老師檢查我對作業的解答,她指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後再次給予了我肯定。我表達感謝後和她道別,腳步輕快地走出教室,有了學好這門課程的信心。
解惑,她無微不至,亦師亦友。
課堂之外,方霞老師對我們的關心就像母親——這也許就是「方媽」得名的原因。她願意傾聽我們在學習、生活、心理上的一切困擾,並以她的經驗和理解使我們的煩惱得到疏解。大一的時候,我對未來研究生的方向有些疑惑,於是在一個晴朗的午後,我敲響了方媽辦公室的門。聽完我的困惑後,她輕鬆地笑了:「才剛開始呢,多學些東西之後慢慢就清楚了。」之後她又舉出了一些研究生項目的方向,讓我心裡的石頭落了下來。
對我而言,最幸福的事莫過於與方媽共進午餐了,她一直延續著這個邀請學生輪流共進午餐的美妙傳統。大一時,適逢我短期訪學回國,我興奮地向她介紹經歷與收穫,也與她暢談未來和理想,她都笑著傾聽著。大三恰值許多同學對未來走向作出決定的時候,學業、深造、就業和人際等等問題使得我們感到些許壓力,她再次請我們一起午餐。了解我近期沒有遇到太多問題,對未來的計劃也較為清晰後,她希望我能多與同學交流,做他們的傾聽者,相互分享喜悅,相互解決困惑。
前不久,方媽在給我們召開的班會上說,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階段、這個當下,我們碰到一些挫折,其實對我們而言,不一定是一件壞事。前面走得太順利,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因為沒有遇到坎坷,就很難有所成長。她希望我們擁有抗挫折的能力,直面問題,直面困難。她的言語像是這個寒冬裡最溫暖的手,將我們環抱,託起。
這就是方媽,總是站在我們的角度,理解在先、引導在後,給了我們帶來了許多溫暖和力量。我的笨筆並不能描繪出方霞老師給予我們的全部,但我們的故事的一點一滴都將在我心中珍藏,在我大學記憶的長河中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