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省的書寫——陳履生抗疫百字巡展」在貴陽孔學堂開展 天眼新聞...

2020-12-20 天眼新聞

 

4月27日,「自省的書寫——陳履生抗疫百字巡展」第二站在貴陽孔學堂藝文館開展,展出了藝術家陳履生疫情期間禁足在家,經過反覆思考和研究的100個漢字。這些漢字既是他對個人的自我反省,也希望以此激發人們對疫情期間的社會現實、以及中國傳統文化的反省。

藝術家陳履生在展覽現場致辭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主任索曉霞致辭

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主持開幕式

開幕當天,天眼新聞全程直播,陳履生興致勃勃地為收看直播的2萬多名觀眾解讀其中的部分漢字,並為「天眼」讀者題寫團扇,10位幸運讀者將獲得這份特殊的禮物。

反省對疫情的認識

  我們要居安思危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人們在疫情期間的心情,那多數人應該都會選擇「憂」字。其實,藝術家陳履生同樣也如此。他說,宅家確實是一種無奈,迫於這種無奈而想到很多的事情,有的想去做卻沒有心情,心裡很煩很雜亂。正是為了把自己的心平靜下來,才開始重新修訂這100個字,並開始了書寫。

天眼新聞正在直播

自然,他最想寫的第一個字,就是「憂」。但反省之後,陳履生再也不是為這種憂愁所困擾了,而是把它上升到了另一種高度。他說,真正的「憂」應該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需要反省的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相對容易,後天下之樂而樂則比較困難。

與「憂」對應,陳履生寫了另一個字:「安」。他在疫情令人不安的同時想到,居安思危實在太重要了,這不僅對個人意義重大,國家和社會發展同樣如此。正是因為懂得了居安思危,才能在危難來臨時,得以平安度過。

帶領讀者看展的過程中,陳履生特別提到了「忘」字。他說,如今距離2003年的非典才17年,但人們似乎忘記了應對公共衛生的問題,因此才遭遇了如此的災難。如果此次切膚之痛都忘記,那就有可能重蹈覆轍。相應地,他特別寫了「記」字,希望人們要長記性。

 

反省傳統文化

  要以仁者之心對待社會

  

展覽中的許多漢字書法作品,其實是陳履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反省。「仁」、「慈」、「悲」、「愛」等一件件作品,他都賦予了個人的感悟和特別意義。他希望通過「愛」字,能讓人聯想到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對武漢的關愛,以及許多醫護人員所體現出的那種大愛無疆的精神,從而學會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

另外,他對「仁」採取了一種特殊的寫法,希望人們能以仁者之心對待社會。陳履生強調,該字在深圳展出時尚沒有題跋,而展覽之時武漢剛好解封,於是通過題跋記錄了下來,以記錄那個特殊的時刻。

「在貴陽孔學堂舉辦展覽,需要體現貴州和孔學堂的特點,因此想到了心學大家王陽明。」陳履生說,想到王陽明思想的核心是「知行合一」,因此選擇了這幾個字。書寫中,自己不僅對「知」字做了一些考證,對「行」的形式也做了一番探究。想一想,這四個字雖然王陽明已經說得很透徹了,但做起來卻很難。

 反省自己

  還有很多事不夠用心

對個人的反省方面,陳履生帶領讀者所觀的第一個字是「修」。他說,這個字本能地讓人想到修養、修身等意義,而無論是儒家、道家、佛家都格外強調修的功夫,不過是方式不同罷了。對個人而言,「修」是提升個人情操和能力的不二之選,需要持之以恆,是終其一生的過程。

此外,陳履生由疫情期間的各種狀態,想到並書寫了「思」、「恩」、「心」、「雅」、「博」、「勤」等字。如他希望通過「恩」字,表達對疫情期間好的措施和醫務工作者的感恩之情,通過「雅」字表達雅量對社會風氣的重要性,如此等等。

這些漢字中,「獨」、「閒」、「心」等,引起了不少參觀者共鳴。陳履生說,之所以寫「獨」字,其實是想到了獨處及獨立性的價值。同樣,「閒」字則想表達如何處理閒暇的問題。典型的是,疫情期間的人們都很閒,也由此產生了各種文字垃圾,甚至是混淆視聽的謠言。由此可見,防「閒」很重要,而最好的方式就是讀書。

另外,展出的一個「心」字,同樣引起了參觀者的興趣。為了寫好這個字,陳履生考證並書寫了從甲骨文以來的各種字形演變,並用小篆寫了「用心一世」。他說,用心很重要,很多問題的出現,就是因為不夠用心。

 觀者觀感——

李建軍(貴州大學黨委書記):這100個字真是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很多都在裡頭了。韓愈的《師說》、《史記》、《荀子》《孟子》等,簡直就是一個學術史的梳理,關鍵是還有個人的感悟。

諶宏微(貴州省美術家協會主席):形式上是書法,但實際上是綜合文化的體現,是借新冠疫情來表達對個人、社會、人生的感悟。而且,這也是對中國 會的提煉,如果以後每年這麼做一次,其實也很有意思。 

趙宇飛(貴州省政協常委、教科衛體委主任):熟悉的陌生感。這是一個藝術大家,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當下疫情結合起來,讓我們感到很驚喜。孔學堂做這樣的活動非常好,這樣一流的活動傳播出去,真是功德一件。當然,如果能把這批作品留下來,讓全世界喜歡藝術的人都來分享,那也是功德圓滿。

耿翊(貴州大學美術學院院長):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展覽,而是對人生的思考。陳先生不僅從書法、人文、歷史的角度梳理,而是從社會和人類文明的角度思考,具有特別的意義。

 貴州當代融媒體記者 趙毫

  圖 張杰

  編輯 鄔建玲 瞿浩然

  編審 李屹

相關焦點

  • 藝術家陳履生宅家書寫「人生百字」
    如果選擇影響自己人生的一百個字,你會怎麼選擇?在庚子年初,因疫情被迫宅家兩個多月的藝術家陳履生,認真思考並書寫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百字」。近日,「自省的書寫——陳履生抗疫百字巡展」在深圳、貴陽等地陸續開展,並將推出畫冊。這些字既是他對個人的自我反省,也是對抗擊疫情的特別表達。
  • 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
    2020年5月22日,中國文化報以《貴陽孔學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貴州實踐》為題,以兩個整版篇幅,系統地對貴陽孔學堂在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方面所做的各項工作進行了報導。孔子雕像利用周末及節假日開展「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通過報刊、電視、網絡等媒體發布公告,聽眾自願、免費參加。
  • 本周三,「世界的老子」國際漫畫展在貴陽孔學堂開展
    序言貴陽孔學堂繼成功地在全世界首次舉辦《「世界的孔子」國際漫畫展》和《「世界的陽明」國際漫畫展》後,在2020年又成功舉辦了《「世界的老子」國際漫畫展》。在貴陽孔學堂所展出的這些來自四大州五大洋的作品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我們既可欣賞到南美藝術家濃墨重彩、色彩鮮明、線條奔放的作品,又可感受到西班牙、義大利、捷克等國的藝術家以立體、抽象表現手法所呈現作品的視覺衝擊力;俄羅斯、伊朗、印度、印度尼西亞、哈薩克斯坦等一帶一路等國藝術家筆下的老子使我們聯想到自古以來,中國藝術與這些國家藝術的相通之處。
  • 一場經典民樂古箏的視聽盛宴,貴陽孔學堂「溪山踏歌行」舞臺公益...
    冰冷的凍雨,擋不住貴陽市民熱愛傳統民樂的熱情。12月12日晚,貴陽孔學堂「溪山踏歌行」系列舞臺公益演出再次重磅亮相,邀請到中國著名箏團組合「翡翠箏團」,為廣大市民奉上了一場精彩絕倫的古箏視聽盛宴。當晚7點半,演出正式開始。
  • 在貴陽孔學堂孔子像前,他們許下莊嚴諾言
    「我是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莊嚴宣誓,為全體學生美好未來,我願奉獻全部智慧和力量......」9月11日,中天幼兒園旗下的7所幼兒園、託育園的300餘名幼兒教師走進貴陽孔學堂,感受至聖先師孔聖人與心學大師王陽明的講學、遊學之道,並在孔子像前莊嚴宣誓,表達人民教師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為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決心
  • 有盡人生無盡詩|貴陽孔學堂「新六藝國學研習班」詩詞班開班
    7月16日,2020年貴陽孔學堂「新六藝(成人)國學研習班」詩詞班正式開班。此次詩詞班將從7月持續至10月,30餘名繪畫愛好者將在貴州師大文學院副教授葉露的指導下,學習如何欣賞和創作中國古典詩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 中韓語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孔學堂舉行
    貴陽網訊10月11日,中韓語言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貴陽孔學堂開幕。來自中韓兩國的語言學、文學、文獻學等相關領域50餘位專家、高校學者匯聚一堂,圍繞兩國語言文學進行深入探討。此外,本次研討會收到四十多篇論文,涵蓋了領域內最新的研究成果。
  • 孔學堂啟動春聯徵集大賽
    2017年(丁酉雞年),貴陽孔學堂成功舉辦首屆迎新春徵聯大賽,得到了全球楹聯愛好者的積極響應,投稿者近1400人,參賽作品近2000副。2021年(辛丑牛年)春節將至,以「牛氣沖天氣象新」為主題的「我們的節日·春節、元宵」貴陽孔學堂2021(辛丑)年春節文化廟會系列活動即將拉開帷幕,為傳承中國年俗文化和楹聯文化,營造吉祥喜慶的新春節日氛圍,特舉辦第二屆迎新春徵聯大賽。
  • 頒獎詞裡是孔學堂的優秀!貴陽孔學堂獲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
    其中,國學傳播獎面向社會公開評選,歷時六個多月,經提名及評選,貴陽孔學堂、馮驥才、中國文化書院榮獲了「國學傳播——公共建設力獎」。第四屆全球華人國學傳播獎·公共建設力獎——貴陽孔學堂頒獎詞:文化建設之要,恆在崇善明德,覺民行道。
  • 中國科協首次以「抗疫」為主題開展全國性系列巡展
    中國科協 供圖   2020年12月31日從中國科協獲悉,由中國科技館牽頭聯合多家地方科技館,於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共襄戰疫·共享未來——中國科協抗疫主題展覽全國巡展活動」。
  • 貴州孔學堂廟會年味濃 辦國學講座講春節禮俗
    貴州孔學堂廟會年味濃 辦國學講座講春節禮俗 發表時間:2014-02-08   來源:貴陽日報 滿頭白髮的花甲老人攜帶印有「龍鳳呈祥」的花紋紅紙來祈求書法家揮墨書寫春聯;朝氣蓬勃的中學生得到上聯為「矢志不移,學業有成心願了」,下聯為「精誠所至,寒窗不負勤讀書」的新春佳聯;為市民書寫「福」字的書法家,還仔細地為市民講起了「倒貼福」的由來;還有一些孜孜以求的業餘愛好者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和書法家們交流起書畫心得……「書法本就是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精華,希望今後能多在孔學堂這種中華文化氛圍厚重的地方開展寫春聯活動
  • 行大揖禮、敬花、頌祭孔文……貴陽孔學堂舉行2020(庚子)年祭孔典禮
    活動現場9月28日,在孔子誕辰2571周年之際,貴陽孔學堂2020(庚子)年祭孔典禮暨開筆禮活動舉行。活動現場當日上午9時28分,祭孔典禮在孔學堂禮儀廣場的厚重鼓樂中,以「祭禮、頌禮、開筆禮、市民祭拜」四個篇章依次進行。來自省內外的專家學者、孔子後裔代表、學生代表、市民代表等600餘人,在尚饗、行大揖禮、敬花、頌祭孔文、獻樂獻舞等莊嚴肅穆的儀式中致敬聖賢。
  • 貴陽孔學堂舉行「勤學·修德·明辨·篤實」成人禮活動
    學生正在進行「三謝禮」   一拜家國,感謝高天厚土;二拜雙親父母,感謝養育之恩;三拜師長,感謝辛勤培育……昨日,「勤學·修德·明辨·篤實」2015年貴陽成人禮活動在貴陽孔學堂舉行   當日上午,來自貴陽市民族中學的540名學生代表統一著裝,在孔學堂禮儀廣場,傾聽長者聆訓後,參禮同學鞠躬行三謝禮。參禮同學集體宣誓,表示作為華夏子弟將儉以養德、勤以修身、志存高遠、敏言慎行,任重道遠、慨然前行。宣誓後,參禮老師為學生佩戴成人禮紀念章,並頒發成人證書。
  • 貴陽孔學堂「尋找新六藝小小傳承人」詩詞誦讀大賽 決賽現場邀請函
    孔學堂作為傳承和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為進一步加強未成年人文化傳習,庚子年推出「尋找新六藝小小傳承人」——詩詞誦讀大賽。比賽期間,組委會收到近300份參賽作品,評出98位選手入圍複賽。經過網絡的傳播,複賽累計訪問量13647428人次,累計網絡投票6763495票。綜合網絡投票與專家評審意見,最終20位選手入圍到了總決賽。
  • 快來報名,孔學堂線下公益講座複課啦!
    貴陽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公告由《陽明賦》認識王陽明「念念不忘,必有迴響」,孔學堂線下傳統文化公益講座終於複課啦!上半年,應新冠疫情防控需要,傳統文化公益講座均以線上形式開展,不少聽眾朋友表示期待現場講座的參與感及沉浸式的氛圍。鑑於目前貴陽市疫情防控形勢平穩向好,孔學堂將於7月25日重啟線下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每周一期,全面滿足大家的需求及期待!同時,將持續推出線上傳統文化公益講座。本周六,將推出陽明文化系列講座之「由《陽明賦》認識王陽明」。
  • 聚焦| 「冬遊貴陽·溫暖如初」冬季度假旅遊主題推介會走進長沙
    聚焦 | 「冬遊貴陽·溫暖如初」冬季度假旅遊主題推介會走進長沙 2020-12-23 19: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19年第四屆全國哲學倫理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貴陽舉辦
    8月10日,2019年第四屆全國哲學倫理學博士生學術論壇在貴陽孔學堂開幕。來自全國各高校哲學倫理學領域的專家學者及博士生80餘人,圍繞「中華傳統倫理與當代道德問題」主題,展開為期2天的學術研討。此外,專家學者與青年博士們們,還走進孔學堂,參觀貴州道德大講堂、陽明大講堂、西南大學(孔學堂)中華傳統倫理文化研究院等,通過實地參訪,感受傳統倫理在當代的發展建設。
  • 「貴州省2017年度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十大新聞」揭曉
    原標題:「貴州省2017年度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十大新聞」揭曉 「貴州省2017年度傳統文化創新發展十大新聞」評選日前揭曉。評選由貴州日報報業集團、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貴州省文史研究館、貴州大學中國文化書院、中國文化書院貴陽國學大講堂聯合主辦。 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是當今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客觀要求與現實需要。
  • 孔學堂研發讀本《禮樂文明習慣養成》走進校園 師生回應熱烈
    9月15日晚,當貴陽孔學堂特聘禮樂文化講師朱珠老師向清鎮博雅學校小學部的100餘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提出這些問題時,得到了孩子們熱烈的響應。這是貴陽孔學堂中小學生研學課程研發讀本《禮樂文明習慣養成》裡的內容,也是孔學堂此次《禮樂文明習慣養成》推廣活動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