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聲明:本文為新華網客戶端新媒體平臺「新華號」帳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華號的立場及觀點。新華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
如果選擇影響自己人生的一百個字,你會怎麼選擇?在庚子年初,因疫情被迫宅家兩個多月的藝術家陳履生,認真思考並書寫了屬於自己的「人生百字」。近日,「自省的書寫——陳履生抗疫百字巡展」在深圳、貴陽等地陸續開展,並將推出畫冊。這些字既是他對個人的自我反省,也是對抗擊疫情的特別表達。
早在2013年任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時,陳履生便開始醞釀人生百字書寫計劃。那時,因為比以前更多接觸到歷史和歷史文物,許多與傳統文化關聯的字縈繞在眼前,他突發奇想:能否選擇出100個影響自己人生發展的字?他反覆考量每一個字與自己的關係,以及在中國文化中的重要性。然而,因為這一計劃需要一段比較完整的時間來完成,不覺便擱置下了。
時隔七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居家的陳履生心情無奈而煩悶,忽然想到了那個被擱置的百字計劃,打開了電腦找到原來的文檔,結果發現當時想的100個字與當下所想有一些不同,因此他開始重新修訂這100個字。
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陳履生的畫室裡到處都是鋪的、掛的字,他輾轉在對於百字的思考、書寫、研究中,反反覆覆卻倍感充實。區別於傳統的書法作品,陳履生的書寫是意在表現對於這100個字的研究,並以此來反省自己。他用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等不同字體,把一個字的主體寫在紙張中間,在其周圍參照了古人對字的注和疏,用題跋書寫古籍上的摘錄,或者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感想等。
由疫情期間的社會各種狀態,陳履生想到並書寫了「思」「恩」「心」「雅」「閒」等字。他希望通過「恩」字,表達對疫情期間好的措施和醫務工作者的感恩之情,通過「雅」字表達雅量對社會風氣的重要性。其中也有一詞多義的漢字,如「難」字,既是困難的難,又是災難的難。在戰疫中有很多的困難,疫情對於整個人類都可以說是災難深重。
在書寫過程中,陳履生考證了各種字形演變,溫習傳統文化經典,也藉由漢字回望了社會歷史的發展。在100個字裡有一個「忘」字,陳履生說,距離2003年的「非典」才17年,但人們似乎忘記當年的教訓。如果此次切膚之痛被忘記,那將來還有可能重蹈覆轍。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王廣燕
來源:新華號 新華書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