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生完寶寶後,總有許多難以接受的產後問題...
身材走樣?長妊娠紋?瘋狂脫髮?
以上情況固然會尷尬,但和這些相比,產後漏尿更加難以說出口,而且還給生活帶來許多麻煩。
女人月經每個月只有那麼幾天,這已經就給生活造成不便了。
而產後漏尿的媽媽,可能時時刻刻都要帶著成人尿不溼。她們不敢大笑、運動、咳嗽、下蹲……因為任何一個動作都可能讓她們無法自抑地尿出來。
最近韓國喜劇《產後調理院》熱播,它講述產婦生育前後會遇到的種種不易和難以啟齒的痛苦。
劇中一個產後時刻保持貌美的媽媽,居然因為打了一個噴嚏漏尿了,場面極度尷尬。
在更早之前,Ella陳嘉樺曾因產後漏尿公開發文,一度被推上了熱搜:
而女人產後「漏尿」也並非個例,有位網友媽媽回覆說到:
「你好棒,我忍了16年才去動手術,你講出來了,會造福更多女性,這真的沒什麼,可是以前都不敢。關於當媽後,脫垂這檔事,真的也是我無法啟齒和就醫的事,至今仍延宕多年的…女人好辛苦啊!」
1
為什麼會產後漏尿呢?
產後之所以出現漏尿,其實都是盆底肌鬆弛作祟。
女性的盆底肌就像一張「吊網」,緊緊吊住尿道、膀胱、陰道、子宮、直腸等器官,固定其正常位置,並具有多項生理功能:如控尿控便、支撐盆腔器官、維持正常的性功能等。
但在懷孕過程中,不斷增大的胎兒擠壓牽拉盆底肌,並且在分娩過程中,盆底肌肉和神經會有一定的損傷。
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之下,使得產婦的控尿能力減弱。到生完寶寶後,如果你恢復得不好或沒有及時恢復,就容易尿頻、漏尿、腰酸、下腹墜脹等。
2
剖宮產也會損傷盆底肌嗎?
很多人認為,只有經陰道分娩才會直接損傷盆底肌從而出現產後尿失禁,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剖宮產並不能避免妊娠過程對盆底肌的損傷。
隨著妊娠時間的推移,子宮重量的日漸增加,腹腔壓力和盆腔臟器的重力都指向盆底肌肉,會導致盆底肌持續受壓而逐漸鬆弛。
因此即使剖宮產,也有可能會發生產後尿失禁。
3
產後漏尿,該怎麼辦?
產後漏尿,千萬不能「忍一忍風平浪靜」,這是自個兒盆底肌受到了損傷,無法自行復原的。
若是拖久了,還可能導致子宮脫垂。所以,媽媽們在生產後,也要關注一下自己的身體情況,一旦有不適的地方,需要及時就醫複查。
如果情況不是特別嚴重,媽媽們還可以在閒暇之餘多做做鍛鍊盆底肌的動作,比如說凱格爾運動等。
凱格爾運動要這樣做哦:
1、找到盆底肌
◆ 尿尿過程中,突然憋住,再恢復,你能感受到變化的那部分肌肉就是盆底肌了。
◆ 或者可以藉助鏡子,通過不斷收縮、放鬆,來找到變化的那部分肌肉,就是盆底肌。
2、排空膀胱
3、選擇舒適位置
選擇自己舒服的位置,站姿坐姿都可以。收縮盆底肌,此時腹部、大腿、和臀部的肌肉放鬆,保持呼吸順暢,不要刻意屏氣。
4、鍛鍊盆底肌
一開始做的話大家可以先慢速收縮。
◆ 先收縮盆底肌5秒,如果不適應的話也可以先收縮2~3秒,然後放鬆盆底肌10秒。
◆ 這樣一收一縮,算1次,重複10次算一組。每次做1組,一天練習3~4次。
◆ 等慢慢適應後,可以延長收縮的時間,逐漸達到收縮10秒,放鬆10秒哦。
除了漏尿,尿頻尿急也得多注意啊!
產後媽媽所要面臨的難題,除了漏尿,還有尿頻尿急,嚴重者甚至會引起尿路感染。所以媽媽們一旦發現自己尿頻尿急尿痛,千萬不要大意,應當儘快就醫,按照醫囑進行治療哦~
在這裡,小初想告訴各位媽咪。
產後有異樣並不羞恥,應當及時用科學的方法去治療。別再因為過去的道德枷鎖,不去正視眼前的問題,讓自己再受二次傷害了。
早發現、早治療,是對自己的負責。
免責聲明:
*本文配圖源自網絡。
*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代替任何個人醫學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