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患阿爾茨海默症嗎?

2021-02-12 未名腦腦談阿爾茨海默

智商高更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症嗎?

 

在阿爾茨海默症的診斷和測試中,有一個高頻出現的詞語「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是指人大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通常,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會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強、邏輯能力混亂的現象,進而影響、剝奪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認知能力包括人對基本事物的構成、關係以及身邊其他基本事物的理解和判斷能力。知覺、記憶、注意、思維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以及邏輯思維能力都屬於認知能力的範疇。

 

智力是高度遺傳和多基因決定的結果,而且智力的遺傳效力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兒童時期遺傳因素對智力的影響可能只有30%,成年時候遺傳因素對智力的影響可能高達80%。但也有證據顯示,人11歲到80歲之間的智力得分都比較穩定。決定人智力的基因,也並不是單純由某一個基因決定。

 

智力和認知水平,並不是獨立於彼此而存在的。智力可能也會反映一定的認知水平,因為智力測試的過程中,有一部分的智力測試是考察人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的,這些問題不會受到教育水平和大腦中已有知識的影響。推理和邏輯能力,也是認知能力中的一部分。

智力和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

克利夫蘭醫院2005年發表了一項影響較大的研究。他們調查了人青少年時期智力水平、認知活動和身體活動水平與晚年人是否患認知症、輕度認知障礙的關係。他們從上個世紀40年代開始招募了396名被試,根據他們各自的高中課外活動水平以及體育課安排,對他們的身體活動進行0-5分的打分,記錄了他們15歲時候身體活動水平。同時,所有的人都參與了IQ測試,記錄中他們的IQ值為79-149之間。在這些畢業生70多歲的時候,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再次採訪,分析了患認知障礙/認知症和沒有任何認知障礙的老年人們當年的身體活動水平和IQ。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108937/

 

研究結果發現,年輕時候IQ值高、身體活動水平高的那些人,患認知障礙的概率遠低於IQ不高、不愛運動的人。而且,積極運動的人能降低1/3的認知症風險。這項研究認為,智力較低的人患認知症的風險更大,積極的生活方式和運動,能很好地幫人降低這種風險。

 

 

教育和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

英國布裡斯託大學調查了17008阿爾茨海默症和37154名健康人的受教育年限和智力水平,以及他們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研究結果顯示,智力和受教育存在雙向的促進關係,也就是接受教育能夠提高人的智力水平,智力水平也會更好地促進人接受更久的教育。另外,接受教育和智力水平的增長,能有效降低35-37%阿爾茨海默症風險。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003800/

 

2020年發表的一項綜述研究對智力、認知水平和阿爾茨海默症相關認知症風險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梳理,找到了過往了14項研究。最終發現,大多數研究都評價了被試們11-18歲時期的智力,發現年輕時候智力低與阿爾茨海默症等認知症有明顯的相關性。但是,後續的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阿爾茨海默症和相關認知症的風險。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765312/

 

 

在雙胞胎的研究中,智力較低的那個更容易發展為阿爾茨海默症。雙胞胎的遺傳基因一致,生活方式和教育等智力活動對阿爾茨海默症風險的影響。

這項研究認為,高智商的人一開始的認知水平確實很高,但是下降速度和其他人的速度是一致的。智力高可能會幫助他們延遲認知症的來臨,卻並不能保護他們免於認知症的降臨。

在解釋原因時,這項研究認為,高智商人的大腦中網絡連接更短,這讓他們大腦處理信息的速度提高了,認知能力也較高。但是,整個大腦的白質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變小,智力高的人最終也無法避免認知能力下降的宿命。這項研究認為,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一直處於被低估的狀態。如果我們能夠改善生活方式和環境因素,更能有效防止認知水平的下降。

雖然智商對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是最重要的。重視生活方式的健康,養成運動的習慣,積極參與智力活動和體力運動,才是預防阿爾茨海默症的關鍵。

相關焦點

  • 什麼人更容易患癌症?
    偏吃肉食者有研究發現,每天以豬、牛、羊等畜肉為主食的人,患腸癌的比例比那些每月只吃幾次少量肉食者高2.5倍;患胰腺癌的危險性也隨食入肉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偏食肉者也更容易肥胖,肥胖女性發生結腸癌的危險性比一般女性高2倍。腰部以上特別肥胖的女性患乳癌的可能性高出正常人的4-6倍。所以,體重超標30%以上的人,也是罹患癌症的危險人群。
  • 人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智力是與生俱來的,高天賦的人都是書呆子,這些觀點或許是人們普遍持有的觀點,對於智力這個話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我們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智商能夠高於130,這或許能夠讓我們認識甚至加入到具有高天賦人群的俱樂部中,那麼這種觀點有沒有真正的研究依據為基礎呢?人的智商到底有多高?
  • 【科普課堂】遠離百年孤獨 阿爾茨海默症的唯一黃金治療時間
    它和患者的種族有關嗎?和職業有關嗎?和社會地位有關嗎?甚至於和性別有關嗎?我可以告訴你,通通無關。」高楠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曾經我也和千千萬萬的青年科研工作者一樣,每天過著兩點一線的生活,在實驗室期望著自己有一天能夠拿到職稱、基金、CNS(《細胞》《自然》《科學》三大世界級學術期刊),或者是它們的全部。
  • 2種睡姿對老人有傷害,1種睡姿不易患阿爾茨海默症,你睡對了嗎?
    人每天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覺中度過的,睡得香不香,晚上有沒有失眠固然是衡量睡眠質量的一個標準,但是睡姿是否正確也很重要,尤其是對於中老年來說,睡姿不好毀全身,今天就來跟大家一起聊聊睡姿的問題,以及1種睡姿不易患老年痴呆症。
  • 九旬老人患阿爾茨海默症迷路,幸好遇到了他們
    一些老人伴隨年紀增長會感到記性大不如前,甚至患上健忘症。9月17日,在貴陽花溪,一名九旬老人乘計程車外出買東西時迷路,幸好司機報警,民警及時幫助,成功將老人安全送回家。民警攙扶老人到派出所經了解,老人姓羅,今年91歲,現住貴陽,患有輕度阿爾茨海默症。17日上午11時許,羅大爺想出門買貓糧,便趁家人出去拿東西的時間,「偷偷」出來到路邊打車去花鳥市場。
  • 心理學家岸見一郎的新書告訴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子女:別逞強照顧
    是的,爺爺患了阿爾茨海默症,他越來越像個孩子不會自理,記憶也越來越差,,但是大家都知道,孩子是一天天在成長,而爺爺是走向落葉歸根。父輩們互相通氣,也互相開導,平靜接受爺爺的變化,並且輪流照顧,即便如此,直到爺爺去世大家也耗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這個過程的心理建設在我看來是很成功的。
  • Neurology:關注「自我感知」有助於及早發現阿爾茨海默症
    其中,有240人通過這些大學醫院的記憶門診被招募。這些人通常在轉診之後去諮詢記憶門診,從而對持續性主觀認知障礙進行了明確診斷。然而,在常規的測試中,他們被評估為認知正常,因此被確診為SCD。另外通過報紙廣告報名參與研究的209名受試者根據訪談結果和相同的認知測驗,被歸類為認知健康。
  • 阿爾茨海默症是什麼,阿爾茨海默症的初期症狀有哪些,只是失憶?
    阿爾茨海默症是什麼,阿爾茨海默症的初期症狀有哪些,只是失憶?之前看了一檔節目《忘不了餐廳》,這個節目中記錄了一些特殊的老人,他們都是阿爾茨海默症,這種病症俗稱老年痴呆,它是一種隨著年齡而記憶力衰退的病症,今天我們就跟隨RSHWHO渡氧專項項目研究,來了解一下阿爾茨海默症是什麼,阿爾茨海默症的初期症狀有哪些,只是失憶?
  • 高膽鹼飲食,或能對抗阿爾茨海默症!
    膽鹼在體內可作為甲基供體,並可作為乙醯膽鹼的前體,後者的失調可能參與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該研究通訊作者Ramon Velazquez及其團隊研究了膽鹼是否能減輕阿爾茨海默症的影響。 今年早些時候,該團隊在母親補充膽鹼的小鼠中發現了AD樣症狀減輕的跨代益處。這項新研究通過探索膽鹼在成年小鼠(非胎兒小鼠)中的作用擴展了這一研究領域。
  • Nature醫學:運動或預防阿爾茨海默症,是因為它……
    研究表明,體育鍛鍊還可以降低患阿爾茨海默氏症的風險。但是研究人員一直不明其中緣由。 幾年前,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名為鳶尾素(irisin)的激素,這種激素在運動時被釋放到血液循環中。起初,人們認為它只在能量代謝中起作用。然而,最新的研究發現,這種激素還可能促進大腦海馬區的神經生長。
  • 神經生物學家葉玉如|與阿爾茨海默症的戰爭,我們能贏嗎?
    葉玉如:目前,我們對阿爾茨海默症了解的還是太少,所以就需要做很多基礎研究,來查明它發病的機理在哪裡。我們實驗室就希望能找出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因子,以及一些早期診斷方法。比如我們建立的測序平臺,就是用來檢測你患病的風險是高,還是低的。
  • 帶你走進阿爾茨海默症的世界
    導語:阿爾茨海默症也被稱之為「老年痴呆症」,患者會出現認知功能下降以及行為障礙的情況,自身的生活能力也無法完成。通俗的意思就是記不清事情,常常忘記自己在幹嘛,到了晚期的時候,甚至連自己最親愛的人也會忘記。
  • 夫妻是這種血型組合,即使自己智商不高,也很容易生出學霸寶寶
    周圍人都感到詫異,怎麼平平無奇的小兩口卻生下了一個神童寶寶。 再者這類血型的孩子大腦腦顳葉和邊緣、以及左海馬體含量都比其他血型高,不僅思維邏輯性更強,記憶力更突出,也會大大降低患上阿爾茨海默症的機率
  • 智商高的人情商不會太低
    情商和智商有沒有一定的關係?很多人認為,智商和情商沒有關係,因為智商高的人情商可能很低,他們最常舉的例子就是《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的,說明你並不真正理解什麼叫情商。
  • 為什麼很多人的心理問題不斷?源於他的智商高
    第一,他們中一些人沒有把聰明用在該用的地方。他們要麼矛盾分裂,要麼偏激極端,再不然陷入局部因小失大,又或者自認為高人一等,就偷懶懈怠,最終又接受不了連普通人都追不上的現實……第二,正因為他們的智商高,對自我的期待也會提高。
  • 關於阿爾茨海默症,我們需要知道的一些事兒
    關於阿爾茨海默症,我們需要知道的一些事兒前幾日,火遍全國的電視劇《都挺好》迎來了大結局,劇中一直讓人恨的牙痒痒的「作爹」蘇大強,在劇末卻因患上了阿爾茨海默症而成功「洗白」,惹出了不少人的眼淚。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患有阿爾茨海默症的「蘇大強」就在我們身邊。
  • 阿爾茨海默症新藥難在哪
    最新的好消息來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醫藥公司渤健和衛材推出的阿爾茨海默症藥物將會被送至FDA的評審臺,時隔17年之後,FDA會再次批准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嗎?股價創新高的背後,是渤健在AD領域傳出來的喜訊。當天,FDA在官網上公布了諮詢委員會提供的背景資料。其中,FDA審評員指出,渤健的實驗性AD藥物被證明有效,增加了其迅速獲得批准的機會。「申請人已經提供了大量的有效性證據來支持批准」,FDA工作人員在該機構網站上發布的一份審查該藥物的文件中表示。
  • 智商高就好嗎?智商高的人容易有的這 9 個問題
    你們先看智商高容易有的那 9 個問題。看完了,我再給你們看一段話。智商高就好嗎?智商高的人容易有的這 9 個問題by Lachel(L先生)& Owl of Minerva @Lachel(L先生)生活中,你也許見過很多這樣的人。他們腦子很活,思維敏捷,學習一樣事物時往往很快上手。
  • 研究表明:阿爾茨海默症和癌症與深度睡眠不足有關
    為什麼睡眠是最好的藥?最令人震驚的是阿爾茨海默症早期階段和後來最嚴重的時候,澱粉樣蛋白在大腦中積累的模式。這些蛋白質會聚集在額葉中部,而額葉正是非快速動眼睡眠產生所必需的。英國神經學家馬修·沃克(Matthew Walker)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阿爾茨海默症研究權威威廉·賈古斯特(William Jagust)合作發現,大腦額葉中部區域積累的澱粉樣蛋白越多,深度睡眠的質量就越差。
  • 西部阿爾茨海默症愛心康復基地落戶重慶,溫暖讓患者不再迷失家的方向
    (上遊新聞記者 梁呈蔚 攝影 李驥)如果自己或家人患上阿爾茨海默症,你的第一想法是如何面對?剛剛過去的2019年「世界老年痴呆日」的主題正是應對這個問題——「從容面對,不再迴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