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膽鹼飲食,或能對抗阿爾茨海默症!

2020-12-19 騰訊網

| 原創編譯,轉載須註明來源!

近日發表在《Aging Cell》在一項新研究中,來自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SU)Biodesign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一種終生的膽鹼飲食方案有助於預防阿爾茨海默症(AD)。

膽鹼是一種安全且易於使用的營養素,它天然存在於某些食物中,可作為膳食補充劑。膽鹼在體內可作為甲基供體,並可作為乙醯膽鹼的前體,後者的失調可能參與阿爾茨海默症的發展。該研究通訊作者Ramon Velazquez及其團隊研究了膽鹼是否能減輕阿爾茨海默症的影響。

今年早些時候,該團隊在母親補充膽鹼的小鼠中發現了AD樣症狀減輕的跨代益處。這項新研究通過探索膽鹼在成年小鼠(非胎兒小鼠)中的作用擴展了這一研究領域。

該研究的重點是AD樣症狀的雌性小鼠。鑑於AD在人類女性中的發病率較高,因此該研究試圖確定膽鹼對雌性小鼠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與接受正常膽鹼含量(1.1g/kg)的小鼠相比,終生通過飲食攝入大量膽鹼(5.0g/kg)小鼠的空間記憶能力得到改善。

圖片來源:《Aging Cell》

圖片來源:Shireen Dooling: Biodesign Institute at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一個研究團隊發表的研究結果表明,終生補充膽鹼對患有AD樣症狀的雄性小鼠也有益處。Velazquez說:「我們的研究很好地將那項研究結果在雌性群體中複製。」

研究發現,終生補充膽鹼的有益作用降低了小膠質細胞的活化。小膠質細胞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可以清除大腦中的有害碎片。雖然它們的自然產生是為了維持大腦健康,但如果其過度活化,則會發生大腦炎症和神經元死亡(AD的常見症狀),從而損害認知功能。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觀察到各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存在的與疾病相關小膠質細胞數量的減少,這一發現為研究提供了令人興奮的新途徑,並為治療包括創傷性腦損傷、多發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病在內的一系列疾病提供了方法。

為大腦補充膽鹼

已知膽鹼通過至少兩種途徑保護大腦免受阿爾茨海默症的侵害,這項新研究對這兩種途徑都進行了探索。首先,膽鹼阻止β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產生,這是阿爾茨海默症的標誌性病理特徵。其次,補充膽鹼會降低小膠質細胞的活性。

從機制上講,小膠質細胞活性的降低是由兩個關鍵受體的變化所驅動的,即α7菸鹼乙醯膽鹼和Sigma-1受體。今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膽鹼可以作為Sigma-1受體的激動劑。這些結果證實終生補充膽鹼可以改變Sigma-1受體的表達,從而降低小膠質細胞的活性。

眾所周知,早在臨床症狀變得明顯之前,阿爾茨海默症就對大腦造成了傷害。一旦發現症狀就為時已晚,該疾病已變得不可逆轉。除了導致定向障礙和記憶喪失外,該疾病還會導致患病者失去運動控制能力。

圖片來源: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為了開發更有效的治療方法,我們首先需要了解疾病本身。女性患阿爾茨海默症的風險特別高。這項研究表明,簡單地在飲食中添加膽鹼可能會減輕受該疾病影響最大人群的AD病理症狀。此外,這些結果對小膠質細胞過度活化的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有重要意義。

膳食膽鹼指南

先前關於阿爾茨海默症的研究表明,並非單一因素在起作用,而是許多因素被認為導致疾病的發展,包括遺傳、年齡和生活方式等。此外,研究表明,飲食可以增加或降低認知下降的風險。

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由於缺乏包括膽鹼在內的重要營養素,植物性飲食可能是決定性因素。另一項研究發現,英國痴呆症病例的增加可能與飲食中的膽鹼缺乏有關。實際上,截至2019年8月,AD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已成為英格蘭和威爾斯的主要死亡原因。

目前確定的成年女性(19歲以上)膽鹼攝入量為425mg/天,成年男性為550mg/天。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即使是當前建議的每日攝入量(RDI)對於正常的衰老過程也可能不是最佳選擇,尤其是對女性而言。考慮到女性的AD發病率較高,所以這一點很重要。這表明飲食中添加膽鹼可能有助於預防與大腦衰老相關的神經病變。

成年女性和男性膽鹼的耐受上限(TUL)為3500mg/天,比女性的推薦量425mg /天高出8.24倍,比男性的推薦550mg/天高出6.36倍。Velazquez說:「我們的膽鹼補充飲食方案僅是RDI的4.5倍,遠低於TUL,所以它是一種安全的策略。」

膽鹼存在於多種食物中。根據美國農業部(USDA)的數據,在雞蛋(1個雞蛋含有膽鹼47mg)、花椰菜(44mg/100g)、蘑菇(51mg/100g)、深色綠葉菜(42mg/100g)、小麥胚芽(1盎司吐司含有膽鹼51mg)和牛奶(8盎司含膽鹼38mg)等食物中都含有大量膽鹼。另外,含有膽鹼的維生素補充劑,例如膽鹼酒石酸鹽和氯化膽鹼,價格不貴,可被廣泛使用。含膽鹼的維生素補充劑對那些以植物性飲食為主的人特別重要。

膽鹼的作用

所有動植物細胞都需要膽鹼來維持其結構完整性。長期以來,人們已經認識到膽鹼對大腦功能的重要作用。人體利用膽鹼產生乙醯膽鹼,這是負責功能記憶、肌肉控制和情緒調節的神經遞質。膽鹼還用於構建細胞膜,在調節基因表達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水迷宮來確定接受終生補充膽鹼具有AD樣症狀的小鼠是否表現出空間記憶的改善。他們發現確實如此,並在隨後檢查了從小鼠大腦海馬體中提取的組織,證實了毒性β澱粉樣蛋白的變化和小膠質細胞活性的降低,從而減少了大腦炎症。

圖片來源:《Aging Cell》

由於膽鹼誘導小膠質細胞的關鍵受體發生改變,所以認知行為的改善可能在於小膠質細胞的活性降低。

這項研究的意義確定了膽鹼補充對女性一生的有益影響。Velazquez說:「我們的工作很好地補充了最近那項研究,該研究顯示終生膽鹼補充療法對雄性AD小鼠的益處,但沒有人驗證在雌性AD小鼠中補充膽鹼是否有益。」

膽鹼與許多藥物相比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替代方法,因此它成為預防AD很具吸引力的候選藥物。RDI(建議的每日攝入量)的4.5倍仍然遠低於我們可耐受的上限,所以膽鹼是一種安全的預防性治療策略。

雖然這些結果提高了我們對這種疾病的理解,但作者建議研究人員應該進行臨床試驗以確認膽鹼在將來是否可以作為可行的治療方法。

中國生物技術網誠邀生物領域科學家在我們的平臺上,發表和介紹國內外原創的科研成果。

本公眾號由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辦

微信公眾號:中國生物技術網

相關焦點

  • 高膽鹼飲食可抗擊阿爾茨海默病!
    一旦腦內長期處於持續性低膽鹼狀態,會導致膽鹼能神經元缺失,進而發生乙醯膽鹼酶缺乏,同時導致大腦記憶區細胞發育異常,這些都是AD患者認知功能減退的元兇。也就是說,想要延緩甚至阻斷AD的發展,維持腦內膽鹼的正常水平至關重要。高膽鹼飲食與AD/FAD如何維持腦內膽鹼水平?既然膽鹼可以通過血腦屏障,自然選擇最安全的方式—飲食。
  • 阿爾茨海默症是什麼,阿爾茨海默症的初期症狀有哪些,只是失憶?
    阿爾茨海默症是什麼,阿爾茨海默症的初期症狀有哪些,只是失憶?之前看了一檔節目《忘不了餐廳》,這個節目中記錄了一些特殊的老人,他們都是阿爾茨海默症,這種病症俗稱老年痴呆,它是一種隨著年齡而記憶力衰退的病症,今天我們就跟隨RSHWHO渡氧專項項目研究,來了解一下阿爾茨海默症是什麼,阿爾茨海默症的初期症狀有哪些,只是失憶?
  • 神經生物學家葉玉如|與阿爾茨海默症的戰爭,我們能贏嗎?
    她是國際頂尖神經生物學家,從1983年在哈佛大學獲得藥理學博士至今,專注神經科學領域近40年,致力於找出阿爾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神經系統疾病的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法。葉玉如:阿爾茨海默症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神經退行性疾病,現在還沒有藥物可以進行治療。而且,通常等病人選擇去醫院診斷,都已經進入晚期階段了。
  • 專訪中國老年護理聯盟秘書長: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能感受到愛與被愛
    新京報訊(記者 馬瑾倩)「阿爾茨海默症老人認知能力會減退到像幼兒園的孩子一樣,但仍能感受到愛與被愛。」中國老年護理聯盟秘書長、北京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孫超說。國際阿爾茨海默症協會報告顯示,每3秒鐘,全球就有一位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產生。
  • 《忘不了餐廳》第二季回歸,阿爾茨海默症預防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目前全球約有4750萬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症,而中國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高達600萬,居世界首位,且每年新增約30萬患者,這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公共衛生問題。
  • 智商高的人更容易患阿爾茨海默症嗎?
    智商高更容易得阿爾茨海默症嗎? 在阿爾茨海默症的診斷和測試中,有一個高頻出現的詞語「認知能力」。認知能力是指人大腦加工、儲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通常,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會出現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強、邏輯能力混亂的現象,進而影響、剝奪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認知能力包括人對基本事物的構成、關係以及身邊其他基本事物的理解和判斷能力。
  • 健康飲食:全球公認的最佳飲食法
    原標題:全球公認的最佳飲食法 原標題:全球公認的最佳飲食法 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營養科營養師 宋 新 健康飲食不僅要求食物攝取方式健康,更強調營養搭配合理。近日,《美國新聞雜誌》評選出三種世界上最好的飲食方式:得舒飲食(DASH diet)、MIND飲食以及TLC 飲食。
  • 幾經波折,這款阿爾茨海默症在研新藥上市希望有多大?
    雖然患者們急需一款對阿爾茨海默症有效的藥物,但在由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組織的外部專家評審會上,絕大多數專家認為沒有充分證據證明阿杜卡瑪單抗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有效性。 那麼,阿杜卡瑪單抗接下來的命運將會如何?
  • 【科普課堂】遠離百年孤獨 阿爾茨海默症的唯一黃金治療時間
    加西亞·馬爾克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他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家族式遺傳阿爾茨海默症的患者。曾經有人問我:「我的父母得過阿爾茨海默症,我的姐妹也曾經得過,我也會嗎?」我告訴他:「不會,因為家族式遺傳的阿爾茨海默症發病率連5%都不到,更多的仍然是散發的。」所以,不要因為家裡面有親屬得了這個病,擔心自己也重蹈覆轍,不會的,家族式阿爾茨海默症的發病率非常低。
  • Nature醫學:運動或預防阿爾茨海默症,是因為它……
    「這項研究結果有助於解釋,為什麼體育鍛鍊改善記憶,並且似乎在阿爾茨海默症等腦部疾病中發揮保護作用。」 Arancio說道。 阿爾茨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鳶尾素含量降低 在最新的研究中,Arancio和同事們首先觀察鳶尾素和阿爾茨海默症之間的聯繫。
  • 兩種血液分子可「追蹤」和「預測」阿爾茨海默症進展
    目前,人類對阿爾茨海默症依然束手無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致病原「缺位」,導致難以展開預防和「追蹤」。這樣一種起因不明、無法治癒的病,卻很常見,數據顯示,全球約有5000萬阿爾茨海默症患者,佔所有痴呆病例的50%—70%,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阿爾茲海默症患病率還將迎來大的增長。
  • Neurology:關注「自我感知」有助於及早發現阿爾茨海默症
    這些發現將有助於早期診斷和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當一個人自我感覺到記憶退化,但根據客觀標準衡量的智力水平仍然屬於正常範圍時,這種情況被稱為「主觀認知下降」(SCD)。該研究第一作者Steffen Wolfsgruber博士解釋說:「我們能證明那些因SCD而求助於記憶門診的人具有儘管很輕微但可檢測的認知缺陷。調查結果基於廣泛的測試、完善的數據分析以及相對大量的受檢人員。這顯著提高了測量靈敏度。因此,我們發現,被認為健康的受試者在智力方面的表現通常要好於SCD患者。這些差異很難通過標準的分析方法和少量人群樣本發現。
  • 阿爾茨海默症新藥難在哪
    最新的好消息來自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醫藥公司渤健和衛材推出的阿爾茨海默症藥物將會被送至FDA的評審臺,時隔17年之後,FDA會再次批准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新藥嗎?諾普曼參與了這款藥物的臨床試驗,上周日,他在一篇論文中寫道,「阿杜卡奴單抗治療阿爾茨海默症認知功能障礙的功效無法通過臨床試驗得出不同的結果」,並呼籲渤健進行另外的第三階段試驗。除了諾普曼的質疑之外,FDA也有統計專家稱渤健的分析數據存在缺陷,並不能證明阿杜卡奴抗體的有效性。事實上,在研發路上,渤健也經歷了挫折。
  • 歐洲科學家首次發現兩種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
    歐洲科學家首次發現兩種血液分子可「追蹤」阿爾茨海默症進展 科技日報 | 2020-12-02 09:23:39 據英國《自然·衰老》雜誌30日發表的一項醫學研究,歐洲科學家團隊首次發現,血液中兩種分子的水平或能預測輕度認知損害:患者未來的認知衰退和阿爾茨海默症痴呆的發展
  • 中國科學家發現世界首例朊病毒,我們能最終攻克阿爾茨海默症嗎?
    就在1月21日,新華社公布了一條震驚科學界的消息:中國科學家發現世界首例病毒中的朊病毒,這一發現或為阿爾茨海默症的防治帶來曙光。小編可以很負責任的向大家保證,這條消息絕對屬實,新年快到了 新華社童叟無欺。   當然,對多數人來說,這條消息也基本沒什麼用處。
  • 曼聯傳奇查爾頓患阿爾茨海默症,疑因頭球所致!1月後沒現場看球
    曼聯名宿過去一周接連傳出壞消息,在諾比·斯泰爾斯患癌病逝後數日,83歲的英格蘭傳奇球星博比·查爾頓被證實罹患阿爾茨海默症,即過去俗稱的「老年痴呆症」。
  • 孕期飲食:這些食物準媽媽千萬不能吃
    特別是在飲食方面,「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到底這些飲食禁忌有沒有道理呢?究竟哪些東西實在孕期不能吃呢? 寶寶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珍寶,只要寶寶能接觸到的,我們都要嚴格把控,特別是入口的東西,一定要選好。選擇奶粉要看重奶粉的成分,奶粉的市場也是讓人很惆悵,因為奶粉問題總是不斷地被報導出來,所以我傾向於進口奶粉的選擇,看好多寶媽都在給寶寶喝美贊臣安嬰媽媽A+,我也想給寶寶嘗試一下,結果寶寶也喜歡喝。如今不少準媽媽都會選擇喝孕婦奶粉來汲取孕期所需營養,這樣做真的有效嗎?答案是肯定的。
  • 傅申先生,鍾漢良嶽父李銘順,「阿爾茨海默症」引關注
    然而傅申先生的夫人卻在現場遺憾地宣布,傅申先生已被確診阿爾茨海默症的初期和帕金森症初期。無獨有偶,在東方和江蘇衛視熱播,由鍾漢良,江疏影,炎亞綸主演的電視劇《一路繁花相送》中,李銘順飾演的小叔辛開宇也被確診為了阿爾茨海默症。
  • 孕期飲食有大講究,這些食物別吃,不利於保胎!
    下面一起來看看到底哪些是在孕期應該注意的飲食。 孕期飲食的禁忌 一、避免吃過多的糖:若經常食用高糖食物,常常會引起糖代謝紊亂,甚至成為潛在的糖尿病患者。
  • 施一公最新研究為治療阿爾茨海默症提供策略
    (原標題:製藥巨頭在阿爾茨海默症上燒錢無果?西湖大學校長、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施一公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正在將其始於十幾年前的阿爾茨海默症研究進一步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