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車不像以前一樣亂停亂放了,停車位一划上,大家的自覺性明顯提高了。」文明城市創建以來,許多環翠居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停車位規劃、交通秩序引導帶來的可喜變化。無論是機動車還是非機動車,都有了固定的「家」,也為城市增添了一道文明新風景。
走在環翠樓街道東北村社區,不少市民都有這樣的新感受:以往亂停亂放的電動車不見了,每隔一段距離,都劃有一個非機動車停放區,市民尤其是外賣小哥的非機動車統一歸置,讓步行街的環境和秩序有了明顯提升。
對於新規劃的非機動車停車位,幾乎每天都要來這裡送快遞的周成最有發言權:「以前,我們快遞員來小區送快遞,會習慣性地把車停到門口,影響了居民通行。現在統一規劃停車位後好多了,大家都不亂停了,都會把車停在停車區裡。」「停得整整齊齊的,我們看著心裡感覺舒服,環境秩序也整潔了。」在附近開店的李先生表示,車停整齊了,環境更「養眼」。
社區居民更是滿意,居民梁秉華說:「有了新規劃的這些停車位,大家都規規矩矩地停放車輛,誰看著都好。文明城市就該是這樣!」東北村社區共劃設了53處非機動車停車位,主要分布在主路兩側以及小區裡面的區間路旁。對於規劃非機動車停車位給小區環境帶來的改變,東北村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戚麗麗十分欣慰:「以前,大家把車隨意停在店鋪門口,怎麼方便怎麼停,現在我們通過加強文明交通宣傳和引導,規劃非機動車停車位,非機動車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家』了。絕大部分非機動車駕駛人都會把車停到規定區域,顯得格外整齊劃一。」
同樣是老商業區,在鯨園街道大世界步行街北側的古陌路上,道路兩側藍色、白色的劃線區域斷斷續續分布數百米。沿街商鋪的室外餐桌椅和攤位規範地擺在藍線以內,非機動車停放在白色區域,商鋪經營和停車秩序井然,人行道上的盲人通道也暢通無阻。大世界的餐飲商鋪很多,到了飯點,來這裡取餐、送餐的外賣騎手特別多。以前,他們經常會把車停在古陌路上,既阻礙了消防通道,又佔用了盲道。社區規劃了專門的停車位後,外賣騎手們都很自覺地按照要求停在線內,再也沒有亂停亂放的現象發生。
看到商鋪周圍環境一天比一天整潔有序,在大世界開店多年的店主張秀英感慨道:「機動車和非機動車都有固定停放位置了,我的店門口再也沒有出現車堵路的情況,感覺現在非常文明規範。」「大世界是老商業區,以前各種車輛停放比較亂,我們通過這次『劃線』,進一步規範了停車秩序,在每座樓前以及商業街區部分人行道上規劃了一百個停車位,而且避開了消防通道和盲道。」北門外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叢翠霞說。
竹島街道文昌社區是一個老舊開放式小區,居民多且租戶佔比大。隨之帶來的車輛亂停亂放問題曾困擾居民已久,如今,得益於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社區重新規劃停車位,緩解了這一難題。文昌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戚惠詠說,社區共規劃機動車停車位590多個,非機動車停車位220多處,有效緩解了社區內原來的停車壓力,業主們和外來人員也不再隨便停車了,社區環境進一步改善。
因地制宜、規劃周全,施劃停車線、停車區,既規範了環境秩序,又彰顯了城市文明。據環翠區創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環翠區8個鎮街已劃設機動車停車位19424個、非機動車停車位8814處,下一步,根據實際情況,計劃再劃設部分機動車和非機動停車位,進一步優化城區環境,方便市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