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月21日上午,猖狂的美國空軍像往常一樣,出動了20架F-84型戰鬥轟炸機如入無人之境沿朝鮮平壤至新安州一線,對鐵路進行轟炸,企圖阻滯志願軍的後勤供應。
剛於1950年12月21日到達朝鮮前線機場僅一個月的第4師10團28大隊大隊長李漢,奉命率領飛行員宋亞民、李憲剛、張洪清、趙明、趙志財等6人,架駛米格--15噴氣式戰鬥機迅速起飛迎敵。
當李漢等人駕機到達宣川上空時,4號機張洪清發現右上方有2架美機一閃而過。他們警惕地保持著戰鬥隊形,繼續向安州方向搜索前進。快接近安州時,發現美F-84飛機正在1000米高度上對清川江橋進行俯衝轟炸。李漢等駕機突然出現,美機有些慌亂。李漢率隊迂迴到4架美機左側400米處,迅速瞄準開炮射擊,將其擊傷。3號機李憲剛、4號機張洪清先後向其他3架美機開炮,但沒有命中。這是人民空軍在入朝後的首次空戰,就取得了擊傷敵機1架的戰績。從此,揭開了朝鮮戰場上志願軍空軍和美國空軍交戰的序幕。
當時,中國空軍飛行員大多是從陸軍轉過來的,僅有剛組建的2個殲擊機師、1個轟炸機團和1個強擊機團,各型作戰飛機不足200架,飛行員在噴氣式飛機上的平均飛行時間不足20小時,而美國在朝鮮投入了大量的空中力量,共有各型作戰飛機1100餘架,美空軍飛行員大部分參加過「二戰」,飛行時間均在1000小時以上。
兩相比較,差距極其懸殊,這一勝利,為空軍戰史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李漢也成為了空軍第一位英雄。
隨後,在1月29日的空戰中,該大隊又取得擊落擊傷美機各1架、自己無損傷的勝利。當天下午1時34分,一批美機活動於安州、定州上空,企圖襲擊安州火車站和清川江大橋。大隊長李漢奉命率8機配合蘇聯空軍出擊。當機群飛臨戰區上空時,發現16架 F-84 型飛機分上下兩層向目標攻擊,李漢率隊迅速佔據高度優勢,集中攻擊上層的8架美軍飛機,敵機在慌亂中逃散。李漢追趕3號機至300米處3炮齊射,將其擊落。此時位於下層的美機3次企圖反撲,均被擔任掩護的2中隊以猛烈炮火驅散。李漢在追擊中又擊傷美機1架。這次戰鬥,開創了志願軍空軍擊落美空軍飛機的先例。
李漢和戰友們在10天之內連打連勝,擊落擊傷敵機3架。這一勝利,打破了美國空軍「不可戰勝的神話」,證明年輕的人民空軍有著一往無前,不拍犧牲的精神,是有敢和敵人拼刺刀的戰鬥力的,標誌著空軍沿著在戰鬥中成長的道路邁出了重要一步。
年輕的中國空軍在朝鮮戰場上發揚大無畏的精神,採取「邊打邊訓,戰訓結合」的方針,迅速提高戰鬥力,到1952年夏,志願軍空軍改裝米格----15比斯型飛機,其戰術技術性能與美空軍的F---86大體相當,空戰進入了新的階段,在此期間,擊落了美空軍著名的王牌飛行員喬治.戴維斯、愛德華、費席爾等,
人民空軍先後湧現出了包括劉玉堤、焦景文、王海、韓德彩、趙寶桐等王牌飛行員。中國空軍用米格15所取得的戰績,大漲我軍志氣,大滅敵人威風。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上將不得不承認:「中國幾乎在一夜之間就成為了世界上主要的空軍強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