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空軍:7月起觀測朝鮮地區氣象並進行天氣預報

2021-01-15 環球網

中新網7月26日電 韓聯社援引韓國空軍26日消息稱,空軍氣象水文部隊——空軍氣象團構築專門針對朝鮮地區的天氣預報體系,從7月1日起氣象觀測和天氣預報覆蓋範圍擴大至朝鮮地區,氣象團向陸、海、空軍和政府機構提供高質量的朝鮮氣象信息。

過去,韓國軍方通過世界氣象組織(WMO)的天氣預報了解朝鮮地區的氣象水文情況,但WMO的朝鮮地區氣象預報不夠準確和及時,如果朝方不向WMO提供氣象資料,WMO甚至不能進行天氣預報。

今後,空軍氣象團將用雷達和衛星觀測朝鮮地區的氣象狀況,用超級計算機對其進行分析,推算出軍用氣象信息。空軍方面表示,氣象團提供的朝鮮地區氣象信息將有助於判斷朝軍的作戰計劃執行情況和飛彈發射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新知| 天氣預報是如何誕生的?智慧氣象揭秘風雲變幻
    天氣預報的誕生:雨水與人類的邂逅  6月以來,我國南方地區出現7次大範圍強降雨過程,64%的縣(市)出現了暴雨天氣。那麼,這麼多雨究竟下在哪兒了呢?  「梅姑娘」原地轉圈,小夥伴們的內衣都不夠用了,出門更是養成必看天氣預報的習慣。如今的天氣預報幾乎可以做到實時更新,時間可精確到半小時內所在區域是否下雨颳風,那天氣預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呢?  「天氣預報的結果很簡單,但是製作過程非常複雜繁瑣。」江蘇省氣象臺預報技術研發科劉安寧說,天氣預報簡單分為五個步驟:氣象觀測、數據收集、綜合分析、預報會商、預報產品發布。
  • 【科技】天氣預報精確到一小時,氣象自主創新的路走對了!
    將閃電的實時、連續觀測數據與雲圖疊加起來,就能實現對強對流天氣的監測與跟蹤,從而進行閃電災害預警。空間「監視器」——空間天氣儀器包,能夠對地球靜止軌道的帶電粒子輻射和磁場環境進行實時監測,空間天氣預報員可據此開展空間天氣預報和預警;同時,還可對衛星的空間天氣效應進行監測,有助於甄別衛星異常狀態。
  • 臺灣的氣象業務及科研情況
    一、業務工作情況  (一)氣象觀測1.地面氣象觀測。臺灣省共有24個綜合氣象觀測站,13個氣象合作觀測站(與其它部門合作建立),觀測項目與祖國大陸基本相同。自1984年起在各氣象站建立「地面自動測報系統」,到1998年,除了能見度、雲和天氣現象以外,目前已全部實現自動化作業,每分鐘自動定量觀測各種氣象要素,每兩分鐘一次將觀測資料自動傳回臺北氣象預報中心。
  • 150年間,7大科技改變天氣預報!你猜中了幾個
    NWS列舉出了7項改變美國天氣預報的重大技術進步。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NO.1 飛機有個有趣的事實是:萊特兄弟在決定從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進行測試飛行之前,曾諮詢了氣象局。1925年,飛機首次被用於觀測天氣。
  • 南海氣象觀測網絡初具服務保障能力
    本次巡檢還組織技術骨幹對西沙水域七連嶼等島礁進行勘察,調研了解船舶航行水域導助航設施建設需求。   左圖:5月9日,「海巡171」船抵達西沙永興島。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攝   據新華社北京6月19日電 記者19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截至目前,我國南海區域已逐步建立多種觀測設備、手段相結合的氣象觀測網絡,初步具備對我國南海區域關鍵天氣氣候要素的觀測和服務保障能力。
  • 天氣預報:準確率追趕期望值
    例如,北京7月8日氣象預報顯示,7月9日至10日,北京城區和南部將有大暴雨天氣,局地降雨量可能會達到或超過歷史同期極值。結果北京的降雨強度遠沒有預計的嚴重。  天氣預報是怎樣製作出來的,為什麼會出現空報或漏報,應該怎樣用好天氣預報?記者最近採訪了多位專家。
  • 揭秘航空天氣預報:每天起得最早 預報精確到1小時
    很多人認為空管隸屬機場,其實這是一個獨立存在的行業,他們在候機樓旁高高的塔臺之上,萬裡高空之下,24小時不間斷地為航班指引出一條安全、順暢的「天路」……天氣是複雜多變的,什麼樣的天氣會影響飛機起降?航空氣象預報與一般的氣象預報有何區別?
  • 更精準的天氣預報是這樣「煉」成的
    郭靜原攝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氣象觀測實時業務平臺上,工作人員正分析觀測數據。郭靜原攝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氣象觀測實時業務平臺上,工作人員正分析觀測數據。郭靜原攝「受偏南暖溼氣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12月15日,本市將有大雪、道路結冰和大霧天氣。
  • 我國氣象觀測有更精準「尺子」:天氣站間距縮小一半
    中青在線北京6月2日電(實習生 蘇琬茜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今後,我國進行氣象觀測有了一把更為精準的「尺子」。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天該局發布國家天氣站布局優化方案,選出平均間距為30公裡的地面氣象監測布局,比原先的71公裡的間距縮小了一倍。
  • 【科普閱讀】空氣汙染氣象條件如何預報?
    8日以後,將有一股勢力更強的冷空氣來襲,華東地區霧霾情況有望好轉。建議繼續做好相關監測預報。」針對從11月底開始的華東地區長時間霧霾,中央氣象臺除了進行例行會商外,還密切與地方氣象臺溝通,做好霧、霾及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空氣汙染氣象條件預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與常規預報相比,難度在哪裡?
  • 氣象加密觀測半小時一次 時刻洞悉進博會「風雲變化」
    氣象加密觀測每半小時一次 時刻洞悉進博會「風雲變化」進博會現場,移動觀測車中上海氣象工作者正在加密觀測 來源/上海公共氣象服務中心一天7份24小時逐小時天氣預報,每半小時一次雲高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而3日起,氣象應急觀測車就進入現場進行氣象保障服務,每分鐘將風向風速、氣壓、溫度、溼度、雨量等氣象要素傳回上海市氣象局,將進博會期間的「風雲變化」悉數記錄,並及時變成「精細化天氣服務專報」。開幕式曾有小雨「助興」昨天上午進博會正式開幕。
  • 揭秘冬奧延慶賽區氣象預報:肩扛騾背建氣象站 可觀測「秒級風」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一支由11名成員組成的冬奧氣象現場服務團隊已經紮根4年。他們收集賽場風速和風向等數據,一遍遍進行模擬預報,以期在冬奧賽場作出準確預報。 高山滑雪起源於歐洲的阿爾卑斯地區,也稱阿爾卑斯滑雪。「我們這裡與阿爾卑斯山脈不同,沒有非常強的降雪,以乾冷天氣為主,所以天氣預報最為關鍵的是風速。」延慶賽區冬奧氣象服務團隊隊長時少英說。 在北京冬奧會延慶氣象服務分中心,一塊塊大屏幕全景展示賽場風向、風速等數據。
  • 北京城市氣象研究所範水勇:數值天氣預報介紹 | AI 研習社87期大...
    我們對天氣預報的定義,是應用大氣變化的規律,根據當前及近期的天氣形勢,對未來一定時期內的天氣狀況進行預測。預測主要根據對衛星雲圖和天氣圖的分析,結合有關氣象資料、地形和季節特點、群眾經驗等綜合研究後作出的。
  • 寧波天氣預報!浙江省寧波市7月17日至7月23日未來一周氣象預報
    今天2020年07月17日農曆五月廿七,星期五。今天一早雖然蟬聲陣陣,但是天空依舊稍顯陰沉,不時還會有陣雨或雷雨來擾,好在夜裡轉陰到多雲。今天最高氣溫較昨日有所抬升,預計在32℃上下。當你在興奮地等待出梅的時候,小編告訴你一個壞消息,我們即將迎來高溫天氣,雨天沒得出去玩,高溫天也沒得出去玩哦。雙休日環流形勢有所調整,副高加強北抬,甬城主打高溫+午後雷陣雨的天氣格局。請做好防暑降溫工作,並注意防範局地強對流的不利影響。
  • 數值天氣預報的起源
    它遵循著一系列自然物理規律,可以根據某一時刻觀測到的大氣狀態,用數學的方法求解方程,從而得到未來一個時刻大氣的狀態,也就是「天氣」的狀態。當時沒有找到失敗的原因,理查遜強調,由於資料缺乏和觀測誤差太大,而導致了結果不準確。事實也確實如此,當時他們只能得到歐洲地區地面的一些及其稀疏的資料,完全沒有高空資料,由此構造的模式初值很不協調,計算方法使用也不得當,最終導致預報失敗。
  • 氣象控第三期:天氣預報的「前世今生」
    時光回溯到三百多年前,我國才出現了連續的氣象記錄和專門從事氣象工作的部門——「欽天監」。   欽天監設立於清康熙十六年,即1677年,類似現在的政府氣象部門。他們統一製作了測雨器,並且令直隸地區(相當於今天的省),逐日記錄晴雨,觀測雨、雪、風、雷等天氣現象。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地面氣象觀測網。
  • 氣象圖_氣象圖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指根據同一時刻測得的各地天氣實況,用數值或符號按一定格式填在空白地圖上,反映廣大地區天氣實況和形勢的圖。氣象圖主要有地面氣象圖和高空氣象圖兩種。通過對地面氣象圖、高空氣象圖的分析,預測未來天氣的變化。世界上第一幅歷史地面氣象圖是德國H.W.勃倫特斯(1777—1834)於1820年利用1773年3月6日歐洲一些測站的氣壓、風向記錄繪製的。1851年英國J.格萊謝爾運用當時氣象資料繪製了第一幅正式地面氣象圖。1856年法國萊伐爾(181—1877)把地面氣象圖首次正式運用在天氣預報上。
  • 天氣預報的前景
    天氣預報的前景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發布時間:2014年01月15日   天氣預報的技術是不斷在進展著的,這與全世界氣象觀測網密度的加強
  • 預報準確率提高40%,百度智能雲加持的重慶天氣預報來了!
    7月18日,在重慶市氣象局舉行智慧氣象發展媒體見面會,通報了與百度智能雲共同打造的智慧氣象「四天」系統建設成果。經過一年多的探索,雙方目前在天樞?智能探測系統、天資?智能預報系統、知天?智慧服務系統、御天?智慧防災系統等方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2018年,在氣溫降水趨勢預測上,相對傳統預測,智能預測的月氣溫評分提高了4分,月降水提高了12分。短時預報短時預報的正確率提高了40%。
  • 世界氣象日專家科普知識 天氣預報是咋製作出來的
    劉勇向市民介紹氣象預報平臺 本報記者陳飛波實習生王雨蒙攝一部手機上有3個不同的天氣預報,到底該信哪個?3月23日是世界氣象日,省氣象臺對外開放,並回答市民提問。 李先生打開手機對記者說,蘋果手機自帶的天氣預報顯示當時西安大部多雲,溫度是11℃;手機QQ天氣顯示多雲,溫度是8℃;手機上下載的墨跡天氣軟體,顯示晴天,溫度是6℃。 氣象專家表示,首先要知道一點,天氣預報是如何製作出來的。首先是氣象信息採集,包括高空、地面、衛星、雷達等氣象觀測資料以及數值預報等;其次進行氣象信息處理;第三是進行天氣預報製作;最後通過氣象局、媒體等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