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下屬的美國國家氣象局(NWS)成立第150年。NWS列舉出了7項改變美國天氣預報的重大技術進步。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NO.1 飛機
有個有趣的事實是:萊特兄弟在決定從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進行測試飛行之前,曾諮詢了氣象局。
1925年,飛機首次被用於觀測天氣。飛機是獲取高空數據的一種昂貴而危險的方式,在惡劣天氣裡,經常不能飛,從而錯過觀測時間。
今天,NOAA為商業和通用航空提供天氣預報,迅速向飛行員通報天氣的劇烈變化。此外,NOAA「颶風獵人」飛機在颶風研究和預報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NO.2 氣象衛星
1960年4月1日,名為電視紅外觀測衛星(TIROS-1)的首顆氣象衛星發射升空。它只運行了78天,但發回了19389張有用的地球照片。大多數早期氣象衛星都是低軌道衛星,可以觀測地球表面小而範圍不同的區域。20世紀70年代,地球同步氣象衛星發射升空,為氣象學家提供了西半球大部分地區的連續觀測。
NO.3 電腦
20世紀40年代,美國氣象科學家開始利用計算機預測天氣,這使得20世紀提出的數值天氣預報成為可能。今天,NOAA使用超級計算機,收集、處理和分析來自全球氣象衛星、氣象氣球、浮標和海面站的數十億次觀測數據。
NO.4 自動地面觀測系統
1991年,NWS開始與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和國防部合作,部署自動地面觀測系統。它們位於全國各地機 場,每個站均能獲取天空條件、能見度、降水、氣壓、溫度、風速風向數據。這些臺站為氣象學家提供寶貴信息。
NO.5 氣象氣球
無人氣球攜帶氣象儀器進入大氣層的測試始於1906年。1909年,NWS開始使用探空氣球。當年10月12日,探空氣球從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升到了15英裡的高度。
實際上,大約在1900年,NWS開始用風箏測量高層大氣的溫度、相對溼度和風,這一觀測持續了約20年左右,並且建成了風箏觀測網絡。
1931年,NWS用飛機站取代風箏站,但隨著探空氣球的誕生,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就停止了飛機觀測。
每天進行氣球觀測這項業務始於20世紀40年代。今天,NWS在全美92個探空站每天放兩次氣象氣球,為天氣預報提供有價值的數據。
NO.6 雷達
1946年,美國海軍向NWS捐贈了25部航空雷達,用於氣象觀測。這些雷達中的第一個WSR-1,於1947年初部署到當時的華盛頓特區國家機場。今天,NWS使用新一代雷達NEXRAD,為預報員提供更深入的信息,更好地預估降水類型和來襲天氣的嚴重性。
NO. 7 NOAA全風險天氣廣播
1900年,美國首次開展使用無線電報廣播進行天氣預報的試驗。1951年,NWS首次使用航空無線電廣播進行天氣預報。在1965年的棕枝主日龍捲風大暴發之後,一項建立全國性廣播網絡來發布警報的建議被提出。隨後「ESSAVHF天氣無線電網絡」誕生,該網絡在1970年更名為NOAA氣象廣播無線電網絡。現在有超過1000個發射機24小時不間斷地播放官方氣象服務警告及其他危險信息。
異常氣候引發「超級蝗災」?會否影響我國?答案全在→疫情有望6月結束?鍾南山再次給出關鍵判斷!突發!北極科考團一名大氣科研人員確診感染新冠病毒
中國氣象報社出品
審核:段昊書
文章來源:NOAA官網
翻譯:孫楠
圖片來源:網絡
微信編輯:文科
投稿諮詢:010-58993075(段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