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高速上三個孩子的教養差異立現,有教養的孩子到哪都能成焦點

2020-10-08 飯飯媽媽育兒

文丨飯飯媽

很多父母平時工作都比較忙,所以當國慶小長假來臨的時候,家長們都希望帶著孩子出一趟遠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是給自己放鬆放鬆,二來也能夠讓孩子增長見識。

周先生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在國慶假期的時候,就帶著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一起駕車出遊。

但是很悲催的是,他們才上高速沒多久,就遇上了大堵車,看來這樣的情況一時半會兒也得不到解決,於是只好無奈的等了起來。

一段時間過去了,堵車的情況似乎並沒有任何的緩解,於是,周先生就準備下車活動一下,畢竟在車裡面坐的久了,感覺有點不舒服。

而就在周先生剛下車的時候,看到旁邊的車上,也下來一個男孩子,這個孩子似乎是因為堵車時間過長而尿急了,正當周先生以為這個孩子會走到高速邊上撒尿的時候,誰料男孩子竟然直接就在原地小便起來,簡直有點太不文明了,畢竟這裡有很多人在,男孩子的尿液很容易被別人踩到或是濺到別人的車上。

更令周先生不解的是,男孩子的家長就在車上坐著,並且對於孩子的行為沒有任何的表示,似乎是家長示意孩子原地撒尿的,這讓周先生直嘆素質低下。

原本周先生還想對這個男孩兒說教一下,但是想到男孩子家長的反應是這般,感覺自己根本沒有必要和這樣的人有什麼交集,說不定好心還會被說成"找事兒"。

頓時,周先生下車放鬆的心情也沒有了,於是就準備返回車上。而碰巧了,就在這個時候,周先生前面一輛車的車窗裡,突然被人扔出來一袋垃圾,周先生看到之後,直嘆現在的人教養太差了,小孩子尿尿,雖然不文明不衛生,但是於安全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垃圾可不同,高速路上的一袋垃圾,很可能會造成重大事故。

於是,周先生就準備走上前去將垃圾拾起來,但是周先生還沒動身,就看到那輛車的後面,有一個小女孩正從車上下來,小女孩走到了那袋子垃圾旁邊,彎腰將垃圾撿起來,並且對著車內扔垃圾的人說:"亂丟垃圾是不對的",然後拿著垃圾重新回到了車上。

此時此刻,這種場景讓周先生感到欣慰不已,因為周先生根本沒想到,還有孩子能夠有這樣的覺悟,實在是難得。

分析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卻有著不同的表現,展現著兩個孩子不同的教養。

其實,孩子的教養表現,也是家長家教以及個人教養的延伸,孩子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教養高的孩子,關鍵還是在於家長。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只有對比才盡顯差距"。"熊孩子"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熊孩子"的,多半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錯誤導致的,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而案例中的小女孩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彰顯出了她父母的教養,才會讓周先生欣賞,同時在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這樣的孩子也是比較受大家歡迎的,讓人印象深刻的,而且今後走到哪都會成為人人眼中的焦點。

孩子教養差,往往和家長有關,別不當回事

只要是接受到正確、良好的家教,孩子一般都不會出現素質較低的情況,除非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採用了錯誤的家教方式,或是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的不當行為對孩子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那麼,孩子的素質教養不足,主要是因為那些原因造成的呢?

1)家長經常對孩子發脾氣

人都是有情緒的,家長也不例外,但是好的家長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釋放不好的情緒。

但是,很多家長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負面情緒對孩子造成影響,常常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將自己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將孩子當成了情緒垃圾桶,而這種行為所造成的結果,就是讓孩子的心理逐漸的發生扭曲。

因為在遭受了過多的負面情緒之後,孩子本來健康的心理環境已經變得非常畸形了,可能會產生抑鬱的情況,也可能變得暴躁,或是變得暴力等等。而這些情況的外向表現,就會給人一種素質較低的感覺。

2)家長本身的個人品德較低

孩子的品行如何,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於家長的影響。畢竟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對於這個世界的品德修養評判標準是一無所知的。

所以,孩子就會跟身邊的人學習,而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孩子就會學習父母身上的一些品德。

如果家長自己沒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那麼孩子就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從而呈現出沒有素質的一面,他們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因為這都是家長"教"的。

3)家長過於懶惰,不思進取

另外,家長本身的勤奮程度,和孩子的素質高低也有很深的聯繫。

有些家長比較懶惰,雖說在外面的時候,言行都非常的文明有素,但是回到家裡之後,就變得儀態不整、行為粗俗、懶散怠慢等等。

要知道,自己的孩子並不知道家長在外面的表現如何,大部分時間只能夠看到家長在家裡是什麼樣子,所以,孩子就會學到家長比較不好的一面。

如果自己沒有覺悟,不懂得糾正,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有樣學樣,最終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素質低下的狀態表現。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教養?

有些家長覺得,高素質的小孩子是很難培養的。其實不然,孩子就是父母的"照妖鏡",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很注重這方面的培養,也很注重自己的行為,那麼孩子也會變成一個有素質的人。

當然,正確方式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經典因素:

1、做好榜樣作用,讓孩子能夠有一個正確的學習對象,從而獲得立體的素質教育。

2、當孩子有什麼低素質言行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明確的幫孩子指出來,讓孩子認識到什麼言行是屬於低素質的,讓孩子知道低素質的言行會遭到他人厭煩和不喜歡。

3、可以適當給孩子講述,或是播放一些關於素質教育的故事兒歌等等,讓孩子對於素質培養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

4、儘量避免讓自己的孩子與一些"熊孩子"接觸,減少孩子被同化的機率。

5、當孩子表現出一些高素質言行時,家長要及時表揚或稱讚,讓孩子體驗到高素質帶來的快樂。

總之,孩子的言行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那麼在平時的教育就要多多注意,儘量將自己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才能讓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焦點

  • 3歲寶寶在地鐵上成焦點,有教養的孩子到哪都受歡迎,你家娃有麼
    導讀:3歲寶寶在地鐵上成焦點,有教養的孩子到哪都受歡迎,你家娃有麼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3歲寶寶在地鐵上成焦點,有教養的孩子到哪都受歡迎,你家娃有麼!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教養,成就人的一生!一個孩子「有教養」的15個表現!
    有教養的孩子,都自帶「氣場」。一個人的教養,其實就是他靈魂的樣子。孩子的教養,更是折射出父母的修養。有教養的孩子,都自帶氣場。同齡人佩服他,長輩喜歡他。從小有教養的孩子,一生的運氣都不會太差,因為「教養」就是最好的護航員。有的父母為孩子打下了「金山銀山」,但孩子或傲慢無禮,或懶散成性,早晚有一天,定會「坐吃山空」。有的父母,平凡無奇,但讓最珍貴的「教養」,在孩子心裡紮根、生長,終有一日,孩子的人生定會「枝繁葉茂」。
  • 3歲地鐵寶寶火了,有教養的孩子走到哪都是焦點,看看你家娃有嗎
    引言很多家長都說孩子從小活潑一點好,這確實沒錯,我也不反對這一點,但是正所謂物極必反,現在很多的孩子已經脫離了活潑的範疇,而具體給人的感受就是沒教養。我們經常能夠在網上看到一些視頻,孩子在地鐵上猶如猴一般,在本該是人坐著的位置上走來走去,爬來爬去,甚至有的家長此時不但不制止孩子,反而還說著,孩子還小不懂事正常,再說了孩子活潑一點也好。
  • 有教養的孩子,會被世界溫柔以待,走到哪都受歡迎!
    這樣的孩子,最可愛!二、孩子的教養,都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裡。紀錄片《鏡子》中有這樣一句孩子的自白:「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想讓孩子有教養,父母自己首先得有好修養。不懂得以身作則的父母,帶給孩子更多的不是愛,而是傷害。有些父母可能會覺得孩子還小,等大了再教育也行。那就大錯特錯了!每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世界都會溫柔以待,走到哪都受歡迎。
  • 不把熊孩子培養成沒教養,一頓飯看出孩子的教養,餐桌上教育孩子
    而這些行為在餐桌上都能體現出這個孩子有沒有教養。為什麼說在餐桌能體現出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這不只是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餐桌文化特別濃鬱的國家,而在餐桌上更能體現出一個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小孩子有沒有修養和教養在與外人吃飯的各種行為中都能體現得淋漓盡致。就在前幾天我親身經歷過了一個沒有教養的熊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那是在閨蜜結婚宴席的餐桌上,我在旁邊住著一位媽媽帶著一個小男孩,在吃飯的時候小男孩表現出來的不只是調皮搗蛋了,整個就餐的時間就是他個人的表演。他不只在每個菜裡都挑三揀四,用筷子在菜盤裡打轉。更有甚的是他在期間不止打了一個噴嚏,噴的全桌都是。
  • 孩子的教養,是父母最高級的炫富
    帶孩子享受一頓豪華午餐之前,趕緊拍一些圖曬個朋友圈;給孩子買了一身名貴的衣服,迫不及待的曬照想引起他人關注;買了一輛接送孩子的好車,巴不得一下子讓整個朋友圈的人都知道。看到了這些信息的其他父母,知道了比不過自己的,心裡竊喜,覺得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發現超過了自己的,心裡發急,發誓自己一定找機會反擊;而自己什麼都沒有的,心裡百感交集,覺得自己沒用,讓孩子受了委屈。
  • 有教養的孩子,來自有教養的家庭,這是關鍵因素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僅在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禮貌和修養,而且能夠在很多事情上處理得當。同樣一件事情,有教養的孩子會讓周圍人覺得很懂事,而沒有教養的孩子總是「橫衝直撞」「目無規矩」,被人們稱呼為「熊孩子」。教養,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是孩子後天發展必備的好習慣之一。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事件。
  • 孩子言談舉止上的教養,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
    孩子的富養,是讓他們的內心更充盈;培養孩子有良好的教養,是教育當中最好的投資。一個孩子的教養體現在言談舉止,而這也是家長行為的映射。並且在小卡片上寫著:「我剛剛一歲半,獨自帶我的媽媽擔心我的哭鬧會打擾到您,這裡有耳塞和小糖果,希望能減輕你的困擾」。
  • 孩子的起跑線,就是父母的教養
    最近朋友圈被一張地鐵偷拍照刷屏了,照片上的母親非常疲憊,抱著孩子,但仍本能性的把孩子的腳護在手心裡,以免踢到別人,讓人感覺到撲面而來的教養,以及不打擾到別人的善意。特別是在現在這種交通特別發達的時代,在公共場合為他人著想,給他人應有的尊重和體諒,才能收穫到善意和讚許。
  • 微課堂筆記|三個行動,開始你的正向教養!
    孩子鬧情緒要怎麼合理應對?懲罰、獎勵、吼罵...到底哪一種才是正確的教養方法?當父母,有欣喜、有感動、有滿足,但也免不了有困擾。從成為孩子的父母的那一刻起,我們便註定是孩子一生的領路人。如果你也想教會孩子自律和自信?如果你想成長在孩子的前面,而不是後面?
  • 孩子有教養才會受歡迎,這些關於教養的誤區,很多家長都中過招
    有教養的人會讓別人如沐春風,很受歡迎。而缺乏教養的人常常會被別人嗤之以鼻,也會因此喪失很多良好的人生機會。教養不是生來就具備的,也不是靠自己逐漸摸索就能有的,而是與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緊密相連的。從一定程度上來講,自己的孩子有沒有教養是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
  • 教養孩子的四種方式 看看你是屬於哪一種
    如何教孩子?用什麼方式教養,這些話題由來已久,大家都在討論教養的方式。在決定如何教孩子之前,先來了解一下您的教養現狀。下面我來分享一下我學習和總結的觀點,看看您是屬於哪一類型的教養方式。大概分有四種最主要的教養方式第一種教養方式叫忽視型忽視形是最糟糕的教養方式,就是完全不管。
  • 有教養的孩子是怎樣養成的?
    「教養」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那麼什麼樣的孩子才能被稱為有「教養」;而怎樣的孩子又會被我們稱為「熊孩子」,也就是沒「教養」的代名詞呢?有「教養」讓世界更美好前段時間有個新聞報導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小學生著急上學,在路上不小心刮花了一輛車,由於急於上學,就留下了電話號碼。車主看到後表示很感動,最後決定索賠一元錢。這樣的舉動無疑就是有「教養」的體現,讓我們看到了以德報德的佳話。
  • 千萬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教養」上
    這個時候孩子媽媽一臉不屑的發話了:「你們大人怎麼這樣跟一個小孩計較呢?」父母可以寬宏大量,不計較孩子言行,難道整個社會都要原諒孩子的失禮?何況也不是三歲的小孩。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什麼樣,塑造出來的孩子往往就是什麼樣子,這種薰陶的力量往往超乎我們想像。千金難買一教養,這不僅僅是禮貌更是一種尊重、一種分寸感。
  • 孩子,有教養比優秀更重要
    一個孩子的教養是成功的基本因素,而教養是從小就要開始培養的,是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影響的。因此,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都需要關注孩子的教養問題。當你帶著孩子出門,給孩子帶上小書包、小水壺的時候,別忘了給他帶上教養。有教養的人在哪裡都會受到尊重,而沒教養的樣子,真的很醜。
  • 教養,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因為最近雨很多,所以如果有坐公交車的人會發現,車坐上或多或少都會水跡,前段時間看到網絡上很爆的一段視頻,事情發生在青島,一輛公交車上有很多人,有一個空座,坐上有水,很多人都選擇站著,也不主動去擦一擦座位上的水。
  • 每個孩子的模樣,都是原生家庭的教養
    朋友為這個聚會一直在忙碌,到了吃飯的點,大家坐在桌子前面,朋友把菜一盤盤端上來,有2個人去搭把手,其他人也就邊聊著天邊等著他們。而這期間有一個孩子一直拿筷子敲著碗碟,不停跟他媽媽抱怨著肚子好餓,這裡不好玩之類的,叮叮噹噹的聲音也實在影響到大家。這時候朋友端上了一盤烤雞腿,他就大喊著:媽媽媽媽,我要吃雞腿!!!
  • 每一個孩子的身上,都帶著父母的教養
    可以想像,在這種母親的言傳身教下,這個孩子長大了優秀的機率又會有多大呢?這段時間在醫院住院,醫院病房本身應當是一個安靜的、有利於病人養病的地方。我本身睡眠又極度不好,血壓又很低,很需要安靜。可隔壁病房家屬帶的竟然有四個學齡前孩子,在醫院走廊裡嘻笑、追逐、打鬧,一直能鬧騰到夜裡快十點都不消停。
  • 孩子教養還在分誰白臉誰黑臉?其實,爸媽應該要有這三點共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在親子教養上有個觀念,就是雙親中有一方要扮演黑臉,另一方則扮演白臉。在許多傳統的家庭裡,父親的形象是嚴肅而有威嚴的,很自然地,黑臉由父親來扮演;母親的形象則是柔和而慈祥的,白臉便由母親來扮演。
  • 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是父母的重要責任,教養是孩子的人生名片
    有這樣一句話:窮養、富養,不如給孩子教養。教養的好壞,跟貧富沒有直接關係,教養家庭的鏡子,能夠映射出這個家庭成員的素養,就像血液一樣,流淌在人的身體中,融合在人的思想中,顯現在人的行為中,是一個人行走社會最好的名片,影響著一個人生命層次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