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飯飯媽
很多父母平時工作都比較忙,所以當國慶小長假來臨的時候,家長們都希望帶著孩子出一趟遠門,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一是給自己放鬆放鬆,二來也能夠讓孩子增長見識。
周先生也是這麼想的,於是在國慶假期的時候,就帶著自己的愛人和孩子,一起駕車出遊。
但是很悲催的是,他們才上高速沒多久,就遇上了大堵車,看來這樣的情況一時半會兒也得不到解決,於是只好無奈的等了起來。
一段時間過去了,堵車的情況似乎並沒有任何的緩解,於是,周先生就準備下車活動一下,畢竟在車裡面坐的久了,感覺有點不舒服。
而就在周先生剛下車的時候,看到旁邊的車上,也下來一個男孩子,這個孩子似乎是因為堵車時間過長而尿急了,正當周先生以為這個孩子會走到高速邊上撒尿的時候,誰料男孩子竟然直接就在原地小便起來,簡直有點太不文明了,畢竟這裡有很多人在,男孩子的尿液很容易被別人踩到或是濺到別人的車上。
更令周先生不解的是,男孩子的家長就在車上坐著,並且對於孩子的行為沒有任何的表示,似乎是家長示意孩子原地撒尿的,這讓周先生直嘆素質低下。
原本周先生還想對這個男孩兒說教一下,但是想到男孩子家長的反應是這般,感覺自己根本沒有必要和這樣的人有什麼交集,說不定好心還會被說成"找事兒"。
頓時,周先生下車放鬆的心情也沒有了,於是就準備返回車上。而碰巧了,就在這個時候,周先生前面一輛車的車窗裡,突然被人扔出來一袋垃圾,周先生看到之後,直嘆現在的人教養太差了,小孩子尿尿,雖然不文明不衛生,但是於安全方面並沒有太大的影響,但是垃圾可不同,高速路上的一袋垃圾,很可能會造成重大事故。
於是,周先生就準備走上前去將垃圾拾起來,但是周先生還沒動身,就看到那輛車的後面,有一個小女孩正從車上下來,小女孩走到了那袋子垃圾旁邊,彎腰將垃圾撿起來,並且對著車內扔垃圾的人說:"亂丟垃圾是不對的",然後拿著垃圾重新回到了車上。
此時此刻,這種場景讓周先生感到欣慰不已,因為周先生根本沒想到,還有孩子能夠有這樣的覺悟,實在是難得。
同樣的時間,同樣的地點,兩個年齡相仿的孩子,卻有著不同的表現,展現著兩個孩子不同的教養。
其實,孩子的教養表現,也是家長家教以及個人教養的延伸,孩子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教養高的孩子,關鍵還是在於家長。
都說:"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只有對比才盡顯差距"。"熊孩子"也不是生下來就是"熊孩子"的,多半是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錯誤導致的,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將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而案例中的小女孩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也彰顯出了她父母的教養,才會讓周先生欣賞,同時在心裡留下深刻的印象。
當然,這樣的孩子也是比較受大家歡迎的,讓人印象深刻的,而且今後走到哪都會成為人人眼中的焦點。
只要是接受到正確、良好的家教,孩子一般都不會出現素質較低的情況,除非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的時候,採用了錯誤的家教方式,或是家長在平時生活中的不當行為對孩子造成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那麼,孩子的素質教養不足,主要是因為那些原因造成的呢?
1)家長經常對孩子發脾氣
人都是有情緒的,家長也不例外,但是好的家長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釋放不好的情緒。
但是,很多家長卻完全沒有意識到負面情緒對孩子造成影響,常常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甚至將自己的情緒轉嫁到孩子身上。
這種行為,其實就是將孩子當成了情緒垃圾桶,而這種行為所造成的結果,就是讓孩子的心理逐漸的發生扭曲。
因為在遭受了過多的負面情緒之後,孩子本來健康的心理環境已經變得非常畸形了,可能會產生抑鬱的情況,也可能變得暴躁,或是變得暴力等等。而這些情況的外向表現,就會給人一種素質較低的感覺。
2)家長本身的個人品德較低
孩子的品行如何,其實很多時候都在於家長的影響。畢竟孩子出生在這個世界上,對於這個世界的品德修養評判標準是一無所知的。
所以,孩子就會跟身邊的人學習,而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孩子就會學習父母身上的一些品德。
如果家長自己沒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那麼孩子就會受到家長的影響,從而呈現出沒有素質的一面,他們甚至還覺得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因為這都是家長"教"的。
3)家長過於懶惰,不思進取
另外,家長本身的勤奮程度,和孩子的素質高低也有很深的聯繫。
有些家長比較懶惰,雖說在外面的時候,言行都非常的文明有素,但是回到家裡之後,就變得儀態不整、行為粗俗、懶散怠慢等等。
要知道,自己的孩子並不知道家長在外面的表現如何,大部分時間只能夠看到家長在家裡是什麼樣子,所以,孩子就會學到家長比較不好的一面。
如果自己沒有覺悟,不懂得糾正,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有樣學樣,最終呈現出來的就是一種素質低下的狀態表現。
有些家長覺得,高素質的小孩子是很難培養的。其實不然,孩子就是父母的"照妖鏡",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深遠的。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很注重這方面的培養,也很注重自己的行為,那麼孩子也會變成一個有素質的人。
當然,正確方式也是不可缺少的,在培養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經典因素:
1、做好榜樣作用,讓孩子能夠有一個正確的學習對象,從而獲得立體的素質教育。
2、當孩子有什麼低素質言行的時候,家長要及時、明確的幫孩子指出來,讓孩子認識到什麼言行是屬於低素質的,讓孩子知道低素質的言行會遭到他人厭煩和不喜歡。
3、可以適當給孩子講述,或是播放一些關於素質教育的故事兒歌等等,讓孩子對於素質培養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
4、儘量避免讓自己的孩子與一些"熊孩子"接觸,減少孩子被同化的機率。
5、當孩子表現出一些高素質言行時,家長要及時表揚或稱讚,讓孩子體驗到高素質帶來的快樂。
總之,孩子的言行和父母的教育息息相關,如果父母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高素質的人,那麼在平時的教育就要多多注意,儘量將自己好的一面展現給孩子,才能讓孩子往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