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Tina育兒 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
全文1758字,閱讀需要3分鐘。
手機——人手一部,方便了你我他,方便了生活。在2020年的今天,若是您沒有手機,那就是妥妥的「另類」。
但是,手機原本是通訊工具,而現在,顯然它已經是集通訊娛樂休閒賺錢學習等等多元化的「生活必備工具」了。
坐地鐵時,坐公交車時,無聊的時候,手機可以緩解我們百無聊賴的時光。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如法炮製,用來形容手機的話,就是:何以有聊,唯有手機。
凡事有利就會有弊端。
說個讓我很驚訝的事情吧。昨天,我6歲多的小侄子用我弟弟的手機,在我們家群裡,發了一段視頻……發視頻原本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情。但是小侄子發的內容,讓我感到一些不安。
小傢伙發的視頻內容是:我小侄女,也就是小侄子剛4歲的親妹妹,沒穿衣服準備去洗澡的一小段視頻。一邊拍視頻還一邊說,妹妹要去洗澡啦!
我趕緊跟弟弟打電話,想跟他說下孩子亂發視頻的問題。結果,直接掛斷了。我估摸著,手機在小侄子手裡,他不接電話也不接語音消息。
今天就想跟大家聊聊,孩子使用手機的那些事兒。
孩子使用手機,一定在大人監管下合理使用。
亂發視頻,讓我想起了前幾年的一個故事。
一位小學生,因為沒寫作業,被爸爸訓斥了一頓。結果,小朋友很生氣。做了一件特別匪夷所思的事情。他趁著爸爸洗澡,拿著爸爸的手機,給爸爸拍了一張沒穿衣服洗澡的照片,並且發布到了班級群裡……
這件事兒,被網友曝光後,大家無一例外的紛紛表示:真的是「實力坑爹」的「熊孩子」,沒有之一了。
這就是為什麼一定要監管孩子使用手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手機普及的今天,想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反而建議家長給孩子準備一個自己的手機,安裝上他必須要用的學習軟體。同時,跟孩子溝通好使用手機的時間。
對於孩子來說,使用手機無非就是玩遊戲、刷視頻、學習其他的功能孩子暫時都用不到。家長都整理好各種軟體,反而可以更好的監管。
小學生因不當使用手機導致的問題頻頻發生。
說起來有點感嘆,很多孩子因為沒有家長引導導致玩手機遊戲,將父母血汗錢花光的案例幾乎每年都會發生。
舉個例子吧,上個月,我的某寶突然收到一條消息,您的弟弟請求您代為支付一筆款項我點開一看是一套超炫酷的兒童玩具,價格是1488元,我很疑惑。跟弟弟打電話確認此事,弟弟說「不要管,那是孩子弄的。」
我回復弟弟:「我感覺也是小侄子弄的,他都已經知道找人代付款了,你更要把你的支付密碼等等都保存好,別讓他知道啊!然後,也不要兇他。耐心引導他哦!
弟弟說:嗯嗯,我知道了,大姐!
這裡不得不說的是:有些小朋友對金錢沒有概念,他們對玩具、對遊戲十分感興趣,並且只要能獲得玩具和遊戲,他們可能會為此「買單」。
當父母發現的時候,往往都是已經完成了交易。來舉一些列子吧:
2019年1月,12歲孩子玩遊戲充錢,花了家裡30萬……2019年4月,河南南陽市臥龍區法院通過調解方式對一起網絡合同糾紛案結案,經調解,孩子4個月時間花掉的1.8萬元,網路遊戲公司同意退回家長1萬元。2020年2月17日,陳先生發現自己帳戶裡的2萬元「不翼而飛」,查了半天才在華為應用市場的「已購買」項目中發現了這筆錢的去向——原來,孩子在短短的半個月裡分數十次給遊戲充值,最高單筆充值648元。2020年1月12日,重慶的李女士對新快報記者表示,她發現了自己微信錢包裡的錢少了很多,問了才知道,14歲的兒子在手機上玩遊戲進行了多次充值。40萬打賞主播,家長急到大哭,孩子卻一臉無辜,這3個原因扎心了
除了財務上的損失,還能有補救,可是,今年河北邯鄲申大哥夫婦倆的孩子,一兒一女,一個11歲,一個9歲,從四樓樓頂,縱身跳下,直接被送進了ICU。事情發生後,很多人都不解。孩子甦醒後,道出實情:跳樓不會死,因為遊戲裡就是這樣的。
造成這些問題的背後,其實是家長的疏忽和陪伴,尤其是媽媽的愛可能缺失比較嚴重。作為媽媽,一定要多陪伴孩子,鼓勵孩子才能給與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如果媽媽陪伴孩子時間少,孩子勢必要在遊戲裡、手機虛擬世界裡尋找安慰。
所以,媽媽們,每天花時間陪伴孩子吧!這種和孩子一起成長的感受,其實也是很美好的。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希望看完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成為更好的自己。
關注我@Tina育兒,查閱更多精彩熱文。
養了5年的兒子非親生,爸爸懷疑媽媽給自己戴綠帽子,結果傻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