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媽媽也不是故意對你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2020-11-05 心理諮詢師滑洋

我又沒忍住吼了孩子——

昨晚兒子不小心打翻了牛奶,把新買的沙發弄溼了一大片,我衝上去劈頭蓋臉衝他一頓大吼:「你到底怎麼回事?跟你過說多少遍了...」

兒子嚇得一哆嗦,眼睛瞪得圓圓的,害怕地看著我,連哭都忘記了。

看到他嚇呆的表情,我才意識到,自己不該那麼大聲地吼他。

收拾完東西,我走過去抱抱兒子:「剛才媽媽不該那麼大聲吼你,對不起。嚇著你了吧?」

兒子在我懷裡,哇地一聲哭了出來。我鼻子一酸,也忍不住掉下淚。

我以前是個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想打孩子就絕不手軟的暴躁媽媽。

每次想發脾氣時,一分鐘之內我還能忍著。
說服自己要做個好媽媽,至少理智還能提醒我要「溫柔」地說話!

可是孩子壓根就不聽啊,一分鐘的假裝溫柔足以把我憋出內傷。

一分鐘之後,暴脾氣立馬就上來了,真的是吼一吼才痛快,打一頓才解氣。

雖然罵的時候是真用了力氣的,但是心疼的時候也是真心心疼,特別後悔的。

天底下吼娃的媽媽都是這樣,沒一個例外。

吼孩子吼到被鄰居投訴

最近在朋友圈裡看到,一位媽媽因為經常大聲吼罵孩子,引起了鄰居的不滿,在小區裡被貼紙條「警告」。

雖然我萬分同意教育孩子不能用任何暴力手段,包括語言暴力和肢體暴力。而且,我也同情鄰居們深夜還被媽媽們「大吼大叫」打擾的遭遇。

但同樣身為寶媽,心裡卻也還有一點感同身受,我多少能理解一點這位「被投訴」的媽媽背後的心酸和無奈!

誰不想當一個歲月靜好的小仙女,現實卻讓我們屢屢破功,化身河東獅吼。總提醒自己,他還是個孩子,要溫柔、耐心,我可以的,但往往一哭一鬧,脾氣的開關就失控了,只想用最快速、最有力的方式「鎮壓「他。

媽媽的耐心就這樣被日復一日,雞毛蒜皮的小事一點點消耗掉,越來越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每天都要吼幾次」,因為「溫柔一點兒、輕聲一點根本不管用」。

「不知不覺中,不知道怎麼就變成了這樣。

真心不是熊家長,卻養成了『熊孩子』……

我是不是應該把他那些故意犯的錯誤視而不見輕描淡寫?還是應該繼續教育?」

都說吼孩子,是一種病,得治!但現實卻如此艱難。

吼孩子≠壞媽媽

近幾年,「媽媽戒吼」、「為愛戒吼」類活動層出不窮,但大部分的人都以失敗告終。

成都150位家長挑戰30天「戒吼」實驗,三期下來,沒有一位成功完成「戒吼」打卡。


湖南某小學,暑假作業是讓全班44名學生和家長完成「21天不生氣「的挑戰,結果只有一對雙胞胎和父母成功。

去年,某教育平臺調研了 59861份家長問卷、1058296份學生問卷,同時交叉分析了4000萬用戶數據後發現,吼叫是90%的家長都會犯的錯誤。

孩子磨磨蹭蹭、愛頂嘴、功課不好、調皮貪玩等等,再加上家長生活、工作壓力大,心裡總有煩不完的事,憋著各種無名火,就像一個隨時都會爆發的火山。

想當「零吼媽媽」,簡直難於上青天,很多媽媽更是陷入了自我的懷疑和否定,覺得不是一個好媽媽!

其實其實不光是我們,光鮮亮麗的明星媽媽也會吼孩子。

小陶虹就曾分享過,女兒把牛奶砸在地上,她下意識大吼孩子,「你怎麼能這樣「,被吼的女兒,一哆嗦,恐懼地楞在那裡,連哭都忘記了~

女兒的反應讓小陶虹很愧疚,意識到傷害了女兒。「一言不合就開吼,吼完就後悔、內傷」,其實,這是很多吼叫媽媽的心聲。

你吼孩子時,孩子聽到的是什麼?

和我有同感的媽媽並不少。

媽媽們說:吼娃之後不怕他哭不怕他鬧,更不怕他跟你頂嘴、講道理。就怕孩子調成了靜音模式: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他心裡在想什麼?

我的一位閨蜜有一次輔導孩子作業,當時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在吼的階段了,無意間開了手機錄音,後來發現回放了一下,被裡面自己的聲音嚇到了。

她發現自己怒火上頭時,數次打斷了孩子的話,包括換著不同的聲音叫媽媽。

她沒有停下來,反而用更大的聲音蓋住孩子的話。

再後來孩子就不說話了……朋友內疚地問孩子:「媽媽發火時你想說什麼?」

孩子回答道:「你衝我發火的時候,我覺得你想把我從20樓扔下去,但我攔都攔不住。」

孩子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了她!

吼孩子之後,媽媽都會很內疚,害怕傷害孩子,陷入一種自虐的情緒,但媽媽也是人,也有情緒。

事實上,媽媽只是偶爾對孩子大聲喊叫,對孩子不會有很大傷害。

最怕的是把大吼大叫當成與孩子日常溝通的方式,進入吼娃-後悔-再吼娃的惡循環。

媽媽的脾氣從來不是用來消滅的

人非聖賢,誰都有脾氣,媽媽當然也有自己的情緒。

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因為你吼了孩子,你就是個壞媽媽,只要你吼完孩子後有冷靜、反思、道歉、梳理自我的過程。

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後,比起自責,更重要的修復大吼給孩子帶來的傷害。

小陶虹在意識到自己不該吼孩子後,第二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採用了完全不同的處理方式,她的第一反應是過去抱住她,對女兒說,「害怕了吧?沒事,沒事!」

小陶虹之所以這樣做,是想改正那一次的吼叫,要女兒的記憶裡,不留下媽媽不允許我犯錯的印象。最後孩子哭了,何嘗不是一種委屈之後的釋然呢?

給孩子最好的愛,是看見他的情緒。

如果實在沒有忍住,吼了孩子,請一定記住:吼完之後跟孩子道個歉,跟他聊一聊他的感受。

這樣孩子被壓抑和沒機會表達的情緒才會宣洩出來。

你和孩子之間坦誠地談話,也有助於對自己的行為模式做個反思,提醒自己下一次更好的表達是什麼樣的,努力做出改變。

但往往父母們都比較羞於和孩子心平氣和地溝通自己的錯誤。因為可能上一代就是這麼教育我們的。

因為自己的情緒傷害到孩子,真誠地告訴他們「媽媽不應該衝你大喊大叫」、「你做得不對,但媽媽發火也是錯的」非常必要。

含混過去或「這件事愧疚那件事補償」的方式都不能讓孩子明白正確的處理問題的方式。

每個父母都渴望有個完美小孩,可現實是他們會磨蹭、會頂嘴、會貪玩、會調皮搗蛋,這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只能接受。

很多時候,不是因為我們在發火前壓下了情緒,而是越理解孩子,越知道如何與孩子相處,越不容易對孩子發火。

多一分耐心、細心與用心,孩子就少接觸一些因情緒失控帶來的不良後果。努力成為不靠吼叫和孩子相處的父母,一起加油吧!因為

而這篇《孩子,媽媽也不是故意對你發火》,我也會留到兒子長大了再給他看看。讓他知道,媽媽一直在試著克服自己的弱點,改掉自己的壞脾氣,學做一個好媽媽。

因為做個好媽媽,是我一輩子的修行。

相關焦點

  • 《孩子,媽媽也不是故意對你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真心不是熊家長,卻養成了『熊孩子』……我是不是應該把他那些故意犯的錯誤視而不見輕描淡寫?還是應該繼續教育?」都說吼孩子,是一種病,得治!但現實卻如此艱難。,很多媽媽更是陷入了自我的懷疑和否定,覺得不是一個好媽媽!
  • 《媽媽,不要對我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我不是豬。別人以為你可以百毒不侵、刀槍不入。可你又不是機器人,你也是眾生芸芸的一人。有血有肉、有傷心難過時、有脾氣時、有病有痛。你多麼希望得到至親至愛的認可,可我又何嘗不是?我好想聽你說:「以前媽媽衝你發火,是媽媽不好,讓你難過了,對不起。
  • 夜讀丨《媽媽,不要對我發火》,看完心都碎了
    你多麼希望得到至親至愛的認可,可我又何嘗不是?我也很想懂事,像別人的孩子一樣又乖,學習又好。得不到媽媽的肯定的我,始終站在原地等媽媽轉身抱抱自己。媽媽你能誇誇我嗎?我好想聽你說:「以前媽媽衝你發火,是媽媽不好,讓你難過了,對不起。媽媽好愛你!你是媽媽最好的孩子,是媽媽的驕傲。」你的焦慮和一些負面情緒傳到了我的心裡。
  • 《媽媽,不要對我發火》,看完心都碎了,好好說話,是父母的修行
    可是,我依然還是那個孩子。從上學開始嗎?一到寫作業,就成了我的噩夢。你嫌棄我不聰明,你嫌棄我笨。從上桌吃飯開始嗎?你嫌棄我吃飯弄的到處都是,你罵我不吃這個不吃那個。從什麼時候開始?你變得容易生氣。我的行為似乎總是不如你意。
  • 孩子哭著說:媽媽,請不要對我發火!數百萬網友看完心都碎了
    ,我不是豬。你多麼希望得到至親至愛的認可,可我又何嘗不是?我好想聽你說:「以前媽媽衝你發火,是媽媽不好,讓你難過了,對不起。媽媽好愛你!你是媽媽最好的孩子,是媽媽的驕傲。」媽媽,我不討厭你,我很愛你。因為你也是第一次做母親。今生,能做你的孩子,我無比的幸福。
  • 「寶寶被罵哭,為啥還伸手讓媽媽抱」?看完心都要化了
    導讀:「寶寶被罵哭,為啥還伸手讓媽媽抱」?看完心都要化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被罵哭,為啥還伸手讓媽媽抱」?看完心都要化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每個媽媽都愛孩子,可是愛不是用罵體現的
    為了轉移兒子的注意力,牧師將一幅色彩繽紛的世界地圖撕成了許多小碎片,對兒子說:「你如果能把這張世界地圖拼起來,我就帶你去迪斯尼樂園。」沒想到,不到10分鐘,小約翰就拼好了。每一片碎紙片都整整齊齊地排列在一起,整張世界地圖又恢復了原狀。牧師很吃驚,問道:「孩子,你怎麼拼得這麼快?」小約翰回答:「很簡單呀!
  • 你知道嗎?樂壇大佬寫給前任的歌曲竟如此悲傷,聽完心都碎了!
    導語:你知道嗎?樂壇大佬寫給前任的歌曲竟如此悲傷,聽完心都碎了!而在愛情中受了傷的人往往都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走出陰影,失落的心情與生活的壓力縱使一個人沉入谷底,而有一類人卻可以把情感經歷用歌聲表達的淋漓盡致,下邊小編就給大家說說3首耳熟能詳的歌曲,但有一點你可能不知道,這些歌曲都是樂壇大佬寫給前任的歌曲,到底是誰這麼痴情呢?《為你我受冷風吹》,這首歌曲想必很多人都聽過,但是你知不知道這首歌曲背後卻有一段愛情故事呢?
  • 孩子很膽小,寶媽發火了,是你該怎麼做
    相信很多父母,都是怕寶貝被欺負,很多擔憂!我也是!孩子能在你看得見的範圍還好,你能幫忙處理,可是脫離了你的視線範圍呢,你是不是和我一樣有這樣的煩惱呢?最近我也是做了一件事,雖然發火了,內疚了,可是看見孩子更勇敢了,心裡還是蠻欣慰的,希望很多跟我一樣有這樣煩惱的父母可以借鑑下。
  • 「都怪媽媽害我摔了平板」,孩子犯錯反發火,媽媽高智商回應亮了
    ,依偎著媽媽,甜甜地說「想媽媽了」,這一刻讓每個媽媽心都化了,所有疲憊和煩惱都一掃而光。「都怪媽媽害我摔了平板」,孩子犯錯發火,媽媽高智商回應前幾天去朋友晴晴家做客,晴晴的女兒正在自己的房間玩遊戲,看到我時非常熱情,開心地和我問好,還給我介紹了她的各種「毛絨玩具朋友」。
  • 讓我教你三招,包你不成為孩子眼中的「咆哮媽媽」,行動起來吧!
    在三個月前,我就是孩子眼裡不折不扣的咆哮媽媽,就是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所以導致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出現了問題。所以當我們進家門之前,就得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情,當關上門的那一刻,你就應該勝任起孩子好媽媽的角色。第二:對孩子的要求過高,總愛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很多媽媽會覺得,為什麼人家小朋友可以你不可以呢?這個思維邏輯真是害死人。
  • 孩子,媽媽為什麼會發火
    最近《媽媽,請不要對我發火》文章很火,文章中孩子從她的角度,描述了孩子面對母親發火時內心的想法和無奈。而我今天想說一說,孩子,為什麼媽媽會對你發火。孩子,當你剛出生時,你的一切都依靠你的母親,你餓了你渴了你困了,你都只能以哭泣來向媽媽表達,在你尚不會翻身、坐立、走路和說話時,你的媽媽不得不在懷胎十月一遭分娩後,在自己尚還只是大孩子時,開始日夜不分地餵奶、換尿布、哄睡,這期間還可能面對丈夫和婆婆的不滿和批評。
  • 看完心都化了
    看完心都化了不管男人還是女人隨著歲月的流逝容顏見老 ,身體機能開始下降。在某種程度上,青春與年齡無關,與心態有關。曾有一個廣告片令人印象深刻,一個兩鬢斑白的老人,在玩籃球,充滿了活力;一個年輕的男子,卻被生活的壓力搞得面容憔悴。用「六十歲的人,三十歲的心臟;三十歲的人,六十歲的心臟。」來形容再貼切不過。「越老越可愛?」
  • #經驗榜#《媽媽發火了》,送給控制不住洪荒之力的你
    當我的孩子不聽話的時候,我體內的洪荒之力也會被激發,累計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也會暴走。所以,這本媽媽發火了,推薦給控制不住自己體內洪荒之力的你我。 多數時候我會告訴自己,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可是孩子調皮的時間多了,總忍不住要爆發。 三幅圖中媽媽的形象:叉腰→頭疼→爆發,形象的描繪了媽媽怒氣值上升,體內洪荒之力不斷積蓄的過程,而寶寶表情的變化,也清楚的展示了寶寶面對媽媽發火的不同階段的感受。
  • 不管多愛孩子,還是忍不住發火?那是因為你沒有做好這件事
    她說,我最近發火主要集中在晚上睡覺前,害怕孩子睡眠不夠,總催促孩子早點睡。她睡前總喜歡跟我聊天,這都沒問題,我也耐心滿滿。孩子沒睡著也不是她故意的,我一廂情願認為她睡著了,那是我自己的問題。這種情況肯定還得發生,我得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了。 每次發火時都忍不住,發完火又後悔,覺得對不住娃。
  • 請不要再對你的孩子發火了,看了真心酸
    孩子小的時候老纏著我們,我們感覺到煩。但是等到孩子長大了,逐漸有了自己的生活,有時候說話的機會都很少;然後孩子去遠方求學,一年見面的機會都很少,思念的時候也只能打打電話;畢業後在遠方工作,也許接電話的機會都很少了。所以在擁有孩子時應當有一顆感恩的心,當小傢伙來煩我們的時候,不要動不動就發火,多聽聽他們的哭鬧,有時候這也是一種幸福!
  • 小奶狗不肯回窩睡覺,還朝媽媽發火,狗媽媽一招讓它老實
    小奶狗不肯回窩睡覺,還朝媽媽發火,狗媽媽一招讓它老實剛剛出生不久的小奶狗總是奶生奶氣的。軟萌又可愛讓很多人都對它們愛不釋手,恨不得將所有的寵愛都給予這些小奶狗。然而小奶狗長大一些之後脾氣隨之長了不少。動不動就會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打上一架。
  • 「我的一句話,毀了孩子的一生」,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媽媽無奈地一邊收拾一邊責罵:「我不是叫你不要玩嘛?很危險的!手劃破了怎麼辦?!!」曉倩不是無理取鬧的家長,她看了很多書,用了很多辦法:鼓勵法、拆分目標法,甚至用過暴力……還是一點效果都沒有誰都知道大吼大叫沒用,都知道爆發情緒會傷害孩子。
  • 媽媽,不要對我發火了
    然而,隨著孩子慢慢的長大,我好像就變了,變的易怒、愛發脾氣,一切都變得那麼陌生了……我還記得你剛生下來的時候,很小很小一個,我是那麼細心的照顧你,怕你餓了、哭了、尿了……那時候我滿眼都是你。看你吃奶、睡覺,各種萌萌的動作。那時候的媽媽,一點兒不覺得你煩,反而覺得你是我人生中的一束光,讓我快樂、開心。那時候媽媽的臉上總是洋溢著幸福的微笑。當你開始學走路、學說話的時候,我是那麼細心、耐心的教你,時刻鼓勵你。這時候的你帶給了媽媽更多的歡聲笑語。當你會走了,會說話了,爸爸媽媽開心的像一個孩子一樣,對你不停的說:寶貝好棒呀,寶貝好聰明呀。
  • 孩子一不聽話就發火?父母學會這幾招,可以有效降低發火的頻率
    一、你的情緒失控,都是因為本能的傻瓜式反應周末,幾個朋友帶著孩子一起聚餐,7歲的明明突然鬧起來要吃薯條。明明媽媽開始耐著性子和他說,「這裡是中餐廳,沒有薯條,你別鬧,晚上再帶你去吃薯條,好不好?」聞言,明明一臉憤怒,「媽媽騙人!昨天明明說好今天中午給我吃薯條的。我現在就要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