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隨著國內教育理念的轉變,少兒美術已經成為了當下主流的教育方式之一,通過我們多年的教育背景及調查,卻發現除了一些社會原因,也因為一些老師和家長的誤區讓孩子接受的少兒美術教育課堂質量參差不齊。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報了美術教育班卻沒有什麼太大的進步與發展,進而對美術教育失去信心。
對於這種現象的出現,我們非常痛心,那麼主要的誤區在哪裡?今天我們來一一解答:
誤區一
「少兒美術很簡單,有點美術基礎的人都能教。」
在很多人的觀念裡,給孩子掛上了「簡單」、「幼稚」的標籤。
認為給孩子做教育並不需要多深的專業知識,也不需要博廣的知識積累,做少兒美術教育行業只要自己學過畫畫就能教。
基於這樣的觀念,很多少兒美術班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採用的就是簡單粗暴的教學方法,比如只教孩子簡筆畫、讓孩子照貓畫虎。
然而這樣的教學方法產出的結果是孩子的特性和想像力得不到發揮,畫出來的畫僵化虛假。
孩子只學到一些簡單的技能,而喪失了可貴的童趣特質和藝術特性。
誤區二
「少兒階段的孩子不用專門學美術,讓他們自由發揮,隨便畫就好了。」
有這樣觀念的老師或是家長,往往具備一定的知識背景,甚至有些在教育行業的專業人士也是這麼認為。
在這種觀念背景下,不少的少兒美術培訓機構又走向另一個極端:所謂創意美術,只注重孩子的自由體驗,缺少系統的培養和引導,缺少必要的審美指引。
其實孩子的畫亂七八糟,不成面貌,沒有章法、缺少美感,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接受這種教育模式的孩子是得不到有效的能力和素質系統提升的。
這兩種誤區,都是由於沒有深刻研究兒童時期繪畫的本質和意義,沒有把兒童繪畫做為一個獨立完善的體系來看待造成的。
他們只把兒童繪畫做為專業寫實繪畫的一個啟蒙階段來對待,沒有充分認識繪畫在兒童發展階段的重要性和獨立性。
畫加少兒美術培訓認為,孩子的美術教育是一套獨立的自我完善的體系,有自己的系統,有獨特的表達語言,更有自我的色彩體系,有獨特的造型方式,更有獨立的審美價值,也應該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和教育方法。
畫加少兒美術為了讓每一個加入到希望大家庭的孩子受到最專業、最有價值的少兒美術培訓,先讓每一個專業院校畢業的美術老師參加少兒美術教育的培訓課程。
先學習再教學,對每個孩子負責,對每位家長有交代。
自由、大膽、稚拙、天真是孩子繪畫的天性,畫加少兒美術的老師們將專業的技巧轉化,通過好的引導和幫助,以專業技巧為基礎引導孩子們獨特的審美價值,讓他們能通過技術和語言表達出來,這才是一名優秀的少兒美術老師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
其實我們可以不難的發現,少兒美術不單單學的是美術技巧,而是對孩子的發現、啟發、引導和修正,從心理上到技術到,老師和學生之間應當是互為補充的互動關係,而不是老師的單項灌輸。
我們認為,單單美術技巧的教學成功不叫成功,讓一個孩子能夠在品格和素質、藝術與文化、思維與能力齊頭並進才是少兒美術教育的成功。
孩子就是純潔的白紙,任由家長和老師怎麼塗都可以,他們無法辨別。
但是,任何東西都有價值的大小與好壞。
畫加美術一直堅持用責任、愛心、學術精神投入到少兒美術教育事業中,堅持引領少兒美術教育往高水平和健康的方向發展,讓中國的孩子用最好的藝術教育提高綜合素養。
太原畫加少兒美術培訓學校,17年專注少兒美術培訓,8大校區,總有一家在您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