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考試的結束,今年的高考作文題也公布了出來。其中,全國III卷的高考作文為看圖寫作。圖片是一幅漫畫,漫畫中有老師和學生,並且配字「畢業前最後一節課。老師說:『你們再看看書,我再看看你們』」。
全國卷中,三卷是最簡單的,而這一次全國三卷也為偏向於個人的生活和個人的情感。更為準確地說,相比於今年全國二卷的「民族危亡」,全國三卷則深入到了考生的生活,相比較而言也更為好寫。但題目好寫,也就意味著內容質量的要求更高。
對於考生而言,畢業前最後一節課剛剛過去,自己的回憶也很清晰。而且生活中的素材比比皆是,我們可以拿來就用。而且這個題目更適合寫記敘文,而不是議論文。但怎麼構思卻成了一大難點,因為自己必須比別人寫得更好。
相比於寫個人的經歷,我更傾向於寫過去的經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無問西東》,裡面講述的是過去的課堂,過去的記憶。考生不妨將自己帶入到過去某位歷史人物之中,在民族危難之際,面對畢業前的最後一節課,他會做何感想?
這樣寫完全可以讓改卷老師眼前一亮,在這麼多寫自己生活,打催淚牌的考生中,突然改到了這樣一份思維宏大,有家國情懷的作文。如果你是改卷老師,怎麼忍心給低分。而且這樣寫的話還會和全國二卷的內容聯繫起來,可謂一箭雙鵰。
當然了,如果你沒有宏大的視野,或者對歷史知識的掌握,其實最好寫的還是自己的親身經歷。但自己要在諸多相似內容中突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總而言之,還是要打感情牌。我們看一下下面一段話。
言汐:記得很多年前高三最後一節課,沒有告別也沒有感慨,依稀記得老師還在講題。考試那幾天下了很大的雨,考完最後一科走出試室,雨停了天也藍了,一個同學跟我說「風雨過後定有彩虹」。我笑著點了點頭,腦子裡卻一直想著那道我最終還是沒能完整答出來的歷史題。後來到學校列印成績單,老師說語文超常發揮,我盯著成績單,腦海裡又出現那道歷史題……
上面這段話只是一個思路,當然是不可以直接拿來用的。但我們可以從小事著手,從細節著手,從自己的情感著手,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老師的情感。
「記得高考前一天最後一節課,自戀的老六又唱了一支歌,我從早上到了學校就開始對著班主任依依不捨,她一直笑,我最後卻哭了。還有我前一天晚上聽見隔壁班班主任說,讓大家把三年來沒收的手機拿走。之前打不開了的那個手機,裡面有一張照片,忘了是從誰的空間裡偷來的。考前一天班長寫在黑板上的大字,好像寫的凱旋歸來什麼的,覺得這張照片太燃了。」
這就是一個細節描寫,用事件烘託情感,當然這個也不能直接用在考試中。
如果是你,你會怎麼來寫今年全國三卷這篇作文呢?同時也歡迎大家討論其他試卷的高考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