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吉拉特邦位於印度河平原南側向阿拉伯海過渡地帶,吉爾森林動物保護區正設置在這裡,吉爾森林動物保護區之所以聞名世界,是因為這裡生活著一種珍稀野生動物——亞洲獅。
亞洲獅曾廣泛分布在地中海至印度一帶,近幾十年來,由於棲息環境遭到人為破壞,加上人類的過分捕獵,目前,其數量銳減到僅400隻左右,瀕臨滅亡。
吉爾野生動物保護區是野生動物的天然棲息地,一些孟加拉虎、亞洲獅、羚羊、白斑鹿、藍牛與印度野牛生活在茂密的叢林中,是目前少有的同時擁有獅子和老虎野外生存的保護區。
為護幼虎,母虎遭公虎鎖喉
大家知道,孟加拉虎是世界上分布範圍最廣的虎亞種,除了分布在孟加拉國與印度之外,在中國西藏墨脫縣等地也有幾十隻分布。它們經常出沒在森林、灌木叢生的山地,沒有別的動物敢傷害它們。
這隻小孟加拉虎剛滿月不久,是一隻雄性,走路還搖搖晃晃的,更不用說跟著母虎去捕食了,由於孟加拉虎沒有固定的巢穴,走到哪裡,哪裡便是家,母虎怕幼虎走丟了,無論走到哪,都用嘴叼住它。
一天,母虎聞到了另外一隻老虎的味道,立即警覺起來。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不論雌雄,老虎對自己的領地向來是誓死捍衛的,一旦有入侵者(不論是同伴)進入其領地,它便會迅速進入備戰的狀態。
果真,在母虎的地盤上,出現了一隻身強力壯的公虎,它已經跟蹤它們好些天了,想要對幼虎下手。為了保護自己的孩子,母虎先把幼虎藏在一個樹洞裡,決定和這隻公虎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
公虎還比較狡猾,先是躲在大樹後面,慢慢匍匐前進到了母虎後面,覺得有把握抓到母虎時,它就躥了出來,一頭便撲到母虎的背上,哪知母虎早有覺察,躲了過去。
公虎氣急敗壞,站了起來,快速出拳拍打著母虎。雖然這招不致命,但公虎鋒利的爪子,撓得母虎面目全非。最後,公虎不顧同伴情面,竟然使出了鎖喉絕招,直接咬破了母虎的頸部大動脈,母虎因失血過多昏死過去,公虎也傷得不輕。
發現幼虎,母獅並沒有傷害它
在老虎戰場的不遠處,一隻亞洲獅藏在密林中,正在觀戰。它並沒有上去幫母虎的忙,也沒有趁火打劫。這可不是獅子的性格呀!試想一下,這時獅子要是衝上去,這隻傷痕累累的公虎估計早就沒命了。
公虎殺死了自己的同伴後,並沒有滿足,還跟著氣味找到了藏在樹洞裡的幼虎。失去了媽媽的小老虎,躲在樹洞裡瑟瑟發抖,看來今天是兇多吉少了。幼虎也許想不通的是,為何同是老虎,媽媽捨身保護它,而這隻老虎卻要殺死它?
正當幼虎閉上眼睛,等著被屠殺的時候,亞洲獅出現了。也許連獅子都看不下去了:公虎這傢伙太沒品了,連幼虎都忍心下手,實在不配留在這個世界上。獅子衝上前去,大吼一聲,嚇得公虎屁滾尿流,立馬跑掉,獅子也沒去追。
幼虎看到這一現象,也許是驚呆了,老半天都沒有緩過來,難道說幼虎最終是要葬身在獅子的嘴中嗎?當幼虎張開眼睛的時候,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獅子並沒有傷害它,相反,還幫它舔了舔毛。
叼回幼虎,當自己親生兒子養
獅子伸頭看了看四周,發現沒有什麼危險,就像曾經的虎媽媽那樣,用嘴叼起了幼虎,帶它回家了。還讓別的獅子來熟悉幼虎,似乎在告訴它們,如今它決定收養這隻幼虎,它就是自己的兒子了,大家要對它友好一些,原來這是一隻獅王呀!
從此,幼虎有了新家,有了一群獅子媽媽,還有了很多獅子姐姐妹妹、哥哥弟弟,在叢林裡生活了下來。白天,它經常與獅子哥哥弟弟們玩,晚上就抱著它們睡覺,餓了就吃獅子媽媽的奶,生活得有滋有味,從此再也不擔心那只可惡的公虎了。
獅子媽媽與獅群撫養著這隻幼虎,還把抓回來的羚羊丟在它面前,讓它去捕捉,讓它學會一些捕獵技巧,以及一些生存技能。至於獅子為何這樣做,還有待科學家去研究。
這時的幼虎,好像忘記了自己是一隻老虎。不過,也許等它長大了,它會離開獅群,去尋找那隻殺它母親的那隻公虎。君子報仇,十年不晚!
本文根據紀錄片《野性印度》撰稿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印度時報、印度動物學雜誌、人與自然雜誌、科學大觀園雜誌、生活科學網、Wild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