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練心意拳樁功的基本要求
心意拳最基本的樁功就是六合乾坤樁。民間稱蹲猴勢,是取此外形而得名。六合是心意拳神形兼修的宗旨,舍其一便不得其要領。六合指宇宙大自然及人體的緊密結合,即:上與下合,左與右合,前與後合。這樣才能使你和宇宙自然溶化為一體,做到天人合一,與日月爭輝,與天地共存。初入門學此藝者,老師便諄諄告誡,「學藝要重德,習武德為先。」並以嶽飛祖師精忠報國的故事使你立志、立德、立業、立言、立行。使你從心靈深處逐步樹立練拳為健身防身,報效祖國的偉大宏願,藉此陶冶情志,學會做人。另外,授藝老師為鍛鍊你練功的鋼鐵意志,首先讓你站樁三年,看你能不能持之以恆。假如你能刻苦練功,經得住嚴峻考驗,老師才會正式開拳授藝,點化成材。倘若經不住考驗,便自行淘汰。這就充分說明,心意拳對授徒要求甚嚴,一開始站樁就要求在「心意」二字上狠下功夫。
心意拳樁功除了習練者與天地人三才做到六合之外,還對人體這個小宇宙本身有六合的嚴格要求,即所謂「內三合、外三合」,內三合就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外三合就是「肩與胯合,肘與膝合,膝與足合」,「心與意合」,就是指練功者在站樁時不能心猿意馬,胡思亂想,要求你必須使心神脾意都處於極靜的練功狀態中,神不外馳則心定,心定才能生慧,練功才能達到無為變有為,這種要求和道家煉丹講的「入靜」,佛家講的「人定」的境界相同,做到「練功先調心」,「放鬆、入靜、恬淡自然」、「虛靜無為」,這樣才能做到意守丹田氣自回,陰陽反覆丹自結。使築基功功果圓滿,龍虎相交水火相濟,河車轉運,任督相通,元氣倍增,靈感產生。
「意與氣合」,指心神脾意相合之後,以意領氣,將離宮之真陽之氣注入下丹田(臍下氣海穴),與先天之氣匯合(五氣朝元),通過調息烹鉛鍊汞,逐漸結成丹氣。下丹田之元氣充盈後,你便順利地跨過了煉精化氣階段,接著便轉入了鍊氣化神的境界,你就會感到隨著身法的起落,元陽之氣通過三關達於泥丸宮(三華聚頂),入玄關一寸二分結聖胎;然後經上鵲橋、下重樓,入絳宮入黃庭結中丹(羶中穴),再經任脈入臍下,達氣海培靈根。這就到了煉神還虛、煉虛合道的高層氣功境界了,心為君,氣為臣,就是講:心為主帥能發號施令,氣為將軍能攻關破陣。練到這個地步,便可以做到意到氣到,兵隨將令草隨風,丹田一動周身動;四肢百骸齊響應,丹田一動如雷鳴。
「氣與力合」,練心意拳和練養生氣功不同,它除了培元養生的功效外,並要運用到技擊上。為了使打出的拳速度快,有威力,氣和力必須緊密結合起來。養生氣功主張用意不用力,用力怕受阻,受阻則不通。那麼練心意樁功就不怕嗎?有些東西只能意會,實在不好言傳。簡要地說,心意拳樁功有它和養生功相似之處,但武術氣功別有千秋,有它獨到之處。譬如,練靜式站樁和養生功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為了做到三調(調心、調息、調形),周天運轉,起到祛病延年,養生健身的作用,心意樁功叫蹲丹田,也稱站樁一步功(五步功:蹲丹田、轉丹田、搬丹田、砸丹田、射丹田)。在練好一步功的基礎上,也就是下丹結成後,接著練動式(原地起落式)站樁功,叫轉丹田;加上步伐叫搬丹田;加上排勁,叫砸丹田;加上發聲叫射丹田。練每步功法,都要求做到氣與力合。因為心意拳是剛拳,具有強大的內在丹田爆發力(爆炸勁),只有以風助氣,以氣催力,力才可以發於四梢末端。光用意不用力,爆發力就形不成,也就是說只練了柔勁的一方面,那就失去了心意拳以剛為主,剛柔相濟的特點。
「肩與胯合、肘與膝合、膝與足合」是指站樁功的外三合而言。要想做到外三合,就必須做到:頭頸正直,兩眼平視,舌抵上顎,意守下丹田,抱肩縮胯,鼻尖、膝尖、腳尖三尖對齊。按身法的要求應做到:雞腿、龍身、熊腰、猴背、鷹膀、虎豹頭。沒練過心意樁者,猛看心意樁功就是個蹲著的毛猴,實則非也。它只取了猿猴的一個弓背。因為心意拳講「束展」勁節,猴背的弓就意味著展勁在裡面。取其它動物之形都是採取了動物搏擊之特長而薈萃於此,這樣的外形很引人注目,遠看好像天然按在那裡的一個煉丹爐鼎一樣,實在耐人尋味。要真正做到比較標準的外三合,離開各種動物之形態是辦不到的。因此,這種世上少有,獨一無二的內家拳站樁功,令人迷感,但又令人神往。
二、淺談練心意樁功的氣血運行
心意拳樁功的氣血運行基本和道家煉丹的原理相似,其站樁的姿勢身似猿猴,形如丹爐。一個下蹲姿勢使你的身長縮短了1/3。其勢有利於氣血沿周身十二經絡和奇經八脈順利運行。打個通俗的比方:臥如弓的睡覺方式比 180 度的大平展仰臥要舒服的多。什麼道理,就是人們的口頭語:「舒服。」為什麼?「氣血順。」因為人的心臟離腳的距離較遠,氣血往往不容易順通,年老的人腿先老的道理也在於此。加上心意樁功採取了各種動物的優秀技擊形態溶於一體,它便可以起到一箭雙鵰的作用。其一,便於煉丹養氣,培養靈感;其二,為將來行拳和技擊做好了許多必要的準備。因此,心意拳樁功如不精心研究,會認為沒有什麼了不起,甚至有的人會誤認為是「活受罪」。前一種說法,只能說對該拳不甚瞭然;後一種說法雖然難聽,卻也無意中道出了練心意拳難度較大的苦衷。學此拳必須有樂於吃苦的精神,以後你掌握了才會覺得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收益非淺。
反回來講,心意拳樁功的氣血運行,簡明扼要地說,就是一句話:「氣血全升全降,周身覆蓋。」一開始練功,就把內氣從湧泉一口氣提到百會穴,再從百會穴回收到丹田(下丹田)直達湧泉,和混元硬氣功的練法相差無幾,它所採用的呼吸方法有幾種:自然呼吸、腹式呼吸、毛孔呼吸、不呼不吸等方式。既講任、督二脈溝通,又講養氣歸丹,吸氣時精、氣、神貫頂,沉氣時五臟六腑之氣統統朝元(歸下丹田),煉丹田爆發力射丹田功時發快勁,要求瞬間將氣血猛提猛降就會產生不可估量的爆發勁,此步功夫務必在鍛鍊有素的情況下才可進行,否則就會造成某一臟器的內傷,甚至口吐鮮血,或衝壞某一部分腦神經而導致殘廢,不過也不要害怕,在明師的耐心指導下是不會出問題的。
練心意樁功對強身健身大有益處,內臟經過大幅度的升降運動,就會增強其彈力和韌性及抵抗各種疾病的能力。凡是練心意拳功夫比較好的人,一般是不得什麼大病的,傷風感冒也極少。因為他脾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強,心臟張縮力量大,肝膽輸血功能好,腎氣足,肺活量大。所以對於防病治病,延年益壽比一般氣功見效快,耐久力強,也就是既練了精、氣、神,又練好了筋骨皮,對於提高健康水平意義十分深遠。練心意拳樁功,歸根結蒂就是四句話:「乾為鼎來坤為爐,烹鉛鍊汞培元神,煉就混元一口氣,氣貫泥丸通湧泉。」
三、心意拳站樁歌訣
手抱丹田身軀正,二目平視腳平行;
身立心寧無雜念,輕鬆自然講虛靈:
虎視眈眈不轉睛,盯住對方看眼神;
涵胸拔背肩內扣,沉肩垂肘氣下沉;
收臀提肛如忍便,腹部內凹呈圓形;
兩手下垂至膝面,邊垂邊翻見手心;
手託相挨臂貼臂,兩腿彎曲深縮頸;
重心勿偏身脊正,三尖對齊最要緊;
舌抵上顎周天通,額頭微仰頜內傾;
牙齒合緊嘴要閉,背弓腿屈為束身;
展身也要講輕靈,徐徐直起勁不停;
提氣挺胸頭要頂,視點不移眼出神;
收胸弓脊腳底蹬,雙手抱丹氣呼盡;
氣出兩心為釘頂,若打快勁發呵音。
註:兩心,即百會穴(頂心),湧泉穴(腳心)。呵音:發此音對強健脾胃功效大。脾胃屬土,萬物土中生。脾胃乃五臟之主,脾胃健康,其它臟腑也不會失調,脾胃不好,其它內臟均虛弱受損。首先練脾音「呵」,就是壯土培元的道理。(文:董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