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靠什麼能打

2021-02-15 傳統武學


這個帖子純粹探討技術,不想說什麼拋磚引玉的客氣話。

我的心意拳學自河南一系。以前我一直以為常州沒有心意體系的傳承,後來在一些老師的交談中才知常州玩心意的人很多。到公園一轉,確實有人在玩。師承不同不做評論!

我與師傅正式習拳時間很短,老師傳拳教的東西超乎我想像的簡單。世人觀念,練習一門武藝就要學的越多越好,拳術,套路,功法,器械。如漏掉一樣,就會覺得是個遺憾。其實不必,一通百通才是真諦!

心意歷來以出手狠毒著稱,但究竟毒到什麼程度,不是光靠傳說就能讓人信服的。我曾親耳聽到一個在常州自稱練心意的人說,他的東西秘不外傳,因為一出手就能送人命,我問他練了這麼多年實戰過幾次,打死過幾個人了,他聽後十分惱怒。說我無理,我聽後只能苦笑。什麼年代了,居然還有人相信世上有屠龍之術。 但可笑的是這樣的人還真是不少。柔來柔去的玩,中間夾雜震腳呼吸,時不時還發一下所謂的內勁,唬人,真的很唬人!

心意的功夫不在十大形與四把上,而在五藝!雞腿,龍腰,熊膀,鷹捉還有一個虎豹頭。雷聲在我這脈中是內壯練法,是單獨的一個練習內容。其它流派有六藝之說就是指加上雷聲。

我認為與其學一大堆把人練成畜牲樣的動作,不如真正想想到底什麼才是十形真意。古人務實,練拳保命。尤其心意拳是從古代軍拳流傳而來,在古冷兵的戰場上,任何的疏忽大意都會送命,所以原始的東西不會複雜,為何後來出來這麼多的單式,是前輩在傳拳時因為學的人的天賦稟性不同而創出的方便法門,本是渡河之舟, 指月之指。但世人以舟為岸,以指當月。所以慢慢的單式越來越多。以前十形,古人是觀形練影,取其神意而舍其外形。今人練拳偏要弄一堆姿勢把自己練得別彆扭扭。甲師傅能教20個動作,乙師傅能教30個動作。乙師傅就比甲師傅厲害,如此下去真是愧對祖師爺啊!把好好的珍寶糟蹋成了狗屎!

我老師是回民,沒有所謂大師的江湖氣。開頭教我就直指核心,第一步就是明白心意的動力之源。人體力量最大的地方不在四肢,而在軀體。心意真傳就是盤練中節,把人體的身軀練成一個彈簧。如此,方能在激烈的對抗中在對方的重擊下抗的住,打擊對手時擊的重。這些東西都是實實在在有具體的修煉方法與程序的。所謂 內勁所謂內功都是這些練習方法的不同稱呼。我所習的這脈心意,沒有站樁,沒有神神鬼鬼的所謂內功大法,有的只是在明理之後的切身體悟。人練拳而不是拳練人。十人十樣,方為真心意,如果十人一樣,就只是在模仿老師,徒耗時間而已。

身體運動有三,一是左右擰裹,二是上下束展,三是結合前兩樣之後的螺旋。基礎練法有九式。目的是拉開肩胯之間的量,磨練關節之間的筋腱。人的骨架相當精妙,強健的關節支撐與強健的肌肉支撐可能就是傳統武術與其它遠動項目之間的不同之處。熟悉之後取其一式就可練出九式精妙,甚至到後來一式也不要,簡單的揮 手踢腿間有那個意思就行了。心意的一些拳架盤練時身體蹲的很低,大腿與地面平行。很多人說這種低架需要多少年的苦練,具備很強的功力之後才能練習。當年我也抱有這種觀點,現在看來是放屁。

師傅教我的第一天就讓我把架子蹲的相當的低,當年我190的體重可單腿起立蹲下60次以上,但在盤架時還是做得相當勉 強。膝蓋的壓力相當大。師傅不說話,只是讓我在他前後左右四個角度各觀察一遍,然後親手在我身體的各大關節處用手引導,當下我的動作就到位了。晚上吃飯,一通談話讓我豁然開朗,古人常年徵戰,不可能閉關十年才上陣殺敵,都是短期見效才能符合實情。

有時一場戰役下來,老兵死的差不多了,但戰役沒完肯定還要繼 續,一些新丁就會不斷的補充進來。在那種環境下讓這些菜鳥先站個樁再摸個勁,然後再教個什麼一路,二路的拳套,估計這樣的混帳教員早被砍頭了。人體很奇妙神經的刺激能讓人產生極強的身體記憶,只有這樣才能在短期之內讓人產生以命相搏的技術與勇氣。心意不練人的頭腦記憶練習的是人的神經記憶。一個正確的單式 在重複千次之後所產生的神經記憶足以讓人在下意識的反應中見效。也許那些動作看起來並不比王八拳漂亮,但打擊力與速度都能極大的提高。
明白身體的運動模式之後,手法的技巧只是身體角度的微調而已。先練根節再從根節往梢節練是心意練習的一大特色。

簡單說一下心意五藝的真實意義。人體大致劃分可以分為,軀體,四肢,頭頸。

軀體的要求是龍腰,熊膀。

四肢的要求是雞腿,鷹捉。

頭頸的要求是虎豹頭。也有虎抱頭一說,那是另一種意思,以後有機會再說。

但到後來應該是五藝合一,一出手不管什麼架子都要有五藝的內在要求含在其中。 最經典的動作就是雞步搖閃把。我當年習拳在這一式上下過苦功,半年盤架十萬次以上。

九式學習都是當下都能見效,基本的要求達到後身體的關節支撐,內臟的鼓蕩立馬就能感受到,所以後來有了內外家分類之後,人們也把心意歸為內家。但我從來就沒把這個當回事。因為以常規的所謂用意不用力,身體放鬆出功夫的內家思維來看,心意是個另類。

九式之後可以學習單式,這個階段各人各樣。動作不可多,多了之後神經產生負擔反而出不了東西。我初學練了四個動作。劍出鞘練斜上發力,熊膀練下發力,單把練中線鑽翻從上到下的劈擊。挑領練由下向上的衝擊。有些前輩喜歡用恨天無環,恨地無把來比喻。其實就是上下左右前後的六個方向的運動發力路線而已。不過剛 開始是練得單一,到後來是六向合一,周身勁整。四個動作雖然少,但我看還是多。後來我最喜歡的就是身體帶手的一提一落,我也不知象什麼,反正玩的舒服就行。這個階段無需太久,但又需要一輩子的時間去玩味。因為功夫無止境,人體潛在能力的開發無底。這個階段就是要把根節勁練到梢節去。

基礎過後必須轉入對抗練習,中間參雜排功靠捶的練習,這個階段在有些喜歡吹祖師天下無敵並得到意淫快感的人手裡,根本不知是何物!在河南周口那邊心意拳必須結合回民的另外兩種拳一起互參練出打鬥的一些基本素質。它們是七式拳與回回十八肘。不是玩招法,而是玩出裡面身體靠打時的一種敏感。對抗剛開始有一些固 定模式,我師傅傳我一套連三把的練習方法。手法有兩,撕打和掖打。方位有五,上下左中右。

兩者結合,招法就是一個排列。但玩熟之後就會發現在高速對抗時, 人的下意識反應就是那麼常用的兩三下。所以後來我看到一些人講招演練,老師說的唾沫橫飛,學生聽得一臉崇拜。尤其是玩徒手奪刀的巧妙技術時,我為那些學生祈禱一輩子無災無難,否則真的拿這些玩意去對付時,就是找死。老虎獵殺羚羊都挑最弱的下手,而一個普通人學了兩手中看不中用的技術就想和敢拎刀玩命的人抗 不是被洗腦就是太天真。

如此練習半年,心意實戰基本能玩出個樣。不說是個高手,徒手對抗中護身保命絕無問題。藝無止境,每個人能練到什麼程度,就看個人的造化了。但要是光想玩什麼大形閉門十年,一出山就能威震天下我看還是省省吧!

再露點底,心意打鬥沒有招法,妄想用所謂的招法打人,先機已失。心意打鬥是激發人體本能的獸性,旁人觀之如瘋漢,自身感覺是神經極度興奮。這些東西如不能理解,請看猛獸對搏,如沒機會就看一下野貓打架。那一瞬間貓全身的毛髮是根根豎起的,聲音極度瘮人。周身七拳貼身而入,碰到那打那,那一瞬間就是忘掉自己 是個人。這才是大形真意,觀形練影露真形!而不是用所謂的動作把自己囚禁住。

 

頂, 特別是下面部分:

1.開頭教我就直指核心,第一步就是明白心意的動力之源。人體力量最大的地方不在四肢,而在軀體。心意真傳就是盤練中節,把人體的身軀練成一個彈簧。

2.身體運動有三,一是左右擰裹,二是上下束展,三是結合前兩樣之後的螺旋。到後來應該是五藝合一,一出手不管什麼架子都要有五藝的內在要求含在其中。

3.其實就是上下左右前後的六個方向的運動發力路線而已。

4.心意打鬥沒有招法。

相關焦點

  • 心意拳靠什麼能打?
    以前我一直以為常州沒有心意體系的傳承,後來在一些老師的交談中才知常州玩心意的人很多。到公園一轉,確實有人在玩。師承不同不做評論! 我與師傅正式習拳時間很短,老師傳拳教的東西超乎我想像的簡單。世人觀念,練習一門武藝就要學的越多越好,拳術,套路,功法,器械。如漏掉一樣,就會覺得是個遺憾。其實不必,一通百通才是真諦!
  • 心意拳的七拳釋疑
    頭打必近敵身,步法要疾行如風,並以手法裹住敵梢節方可施用。中門頭即一頭碎碑,為心意門鍛鍊中節功夫之關鍵拳勢,能使身腰靈便、腦清目健。練時可斂氣立於牆邊,然後以頭部正頂壁面,身斜似柱之支撐將危房屋,兩手附於大腿外側,純以頭部力量行之,傾斜角度與盤練時間視個人體力而定。收勢後需以雙手摩頂散其血氣,或以藥酒擦洗。亦可用頭撞擊沙袋,惟力不可猛,否則無益而有損。
  • 戴氏心意拳樁功內涵初探
    另外,授藝老師為鍛鍊你練功的鋼鐵意志,首先讓你站樁三年,看你能不能持之以恆。假如你能刻苦練功,經得住嚴峻考驗,老師才會正式開拳授藝,點化成材。倘若經不住考驗,便自行淘汰。這就充分說明,心意拳對授徒要求甚嚴,一開始站樁就要求在「心意」二字上狠下功夫。
  • 形意拳與心意拳共用的《武穆拳譜》不過是個目錄
    形意八訣,不是狹義的形意拳八字訣,而是整個心意形意拳體系,形與意合之八綱要。最初的拳譜上《五行》只是理法理論,且沒有《四把》內容。心意拳與心意把也正是由此分家,一脈循著《六藝》演變為十大真形,一脈循著《八訣》發展出心意把錘。後來心意拳一脈又演化出四把錘與五行拳,再次分了兩支三脈。
  • 江南船拳、打花棍、盧式心意拳……這些非遺項目你了解麼?
    「上海體育」歷時三年,根據上海非遺名錄,精心收集整理了滾燈、打花棍、盧式心意拳、舞龍舞獅等11項上海體育非遺項目,舞草龍等5項傳統體育也在緊鑼密鼓採集攝製中。 體育+非遺,是不是很期待! 請跟隨小體,一同走近傳統體育,體薈非遺、體薈魔都,了解非遺傳承,樂享健康生活。
  • 武林中有句話「一力降十巧」心意拳不是吃素的(能打300斤巨漢)
    武林中,強調進攻性的拳法不多,內家拳基本以中庸為主,進攻與防守並重。太極拳,當然也一樣,不過全國能打出進攻型太極拳的師傅很少了。被套路太極拳和公園大媽健身太極拳所取代。就連最現代化的拳種「詠春」來說,也是內外兼修。
  • 心意拳大師怒了:太極拳可以實戰
    6月5日,心意拳大師、泰戈武道掌門馬勝利就傳統武術到底能不能打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不過,馬勝利也沒有完全否定武術的實戰功能,只不過現在的人把武術複雜化了,而輕視了一些基本的元素:「不能把太極拳一棒子打死,完全否定太極拳的技擊功能是不理智的,在否定之前,你確定你真的了解太極拳了嗎?如果說太極拳不能上臺跟搏擊類技術比賽,但至少它在推手上獨樹一幟。如果你承認中國跤是能實戰的,那麼就應該同時承認太極推手是能實戰的。」
  • 第二編:心意拳經拳論04心意拳十法摘要(六合十大要序)中05曰「步法」06曰「手法」「足法」07曰「上法」「進法」
    第一編:心意六合拳之源流02心意拳術論:戴文勳第一編:心意六合拳之源流04範氏區區筆記 (範氏家傳六合心意拳譜,又悟謂守洞塵技)第一編:心意六合拳之源流05六合心意拳之由來第一編:心意六合拳之源流06祁縣忠守六合心意拳者範·戴兩家第一編:心意六合拳之源流07安大慶序第二編
  • 姬龍峰在《倚山武論》中,把心意拳的「真傳」講的通俗易懂
    心意拳譜中有兩篇著名的序,一個是《十法摘要》前的《拳譜質疑序》,一個是戴龍邦作的《心意六合拳●序》。這兩篇文章都有著非同尋常的各種價值。其中戴龍邦的序中,共千餘文字,三分之二在講拳的源流、師承相關問題,三分之一的內容,在說什麼是心意拳的真傳。
  • 嶽飛是形意拳的始祖?到底靠不靠譜
    形意拳是我國三大著名內家拳拳種之一,歷代名人輩出,影響極大,流傳甚廣,其各派拳法雖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卻淵源頗深。在歷史上,形意拳諸多武術前輩曾憑著精湛的技藝,譜寫了一曲曲扶正祛邪,保家衛國的正義之歌。當前,形意拳術及其精神以其強大的生命力日益普及和光大。
  • 半步崩拳:從心意到形意,真東西都在動手裡
    然而心意拳家的斬錘還沒出來,形意拳家一個崩拳已經擱到他心口了。半步崩拳,有個特別的站姿,半步就把下盤防禦住了。手上是個特別手法,就把望眉躦破了,而同時崩拳就上去了。兩下罷手,心意拳大師表示佩服。高手切磋,點到為止,心下都是敞亮的,痛快的。過程就這麼簡單。如果放在一些人手裡,這故事不定要如何的炫耀。我們講這種事做什麼呢?
  • 從周口走出來的心意六合拳大師蘇訓魁
    自幼師從心意拳大師尚學禮、楊殿清、盧嵩高研習心意拳、查拳,又兼得李守真、答老恩等師父指導,深得周口心意門諸師真邃,在心意門內聲望極高。精通查拳、心意拳以及三節棍、小鐮子、杜家槍(即後所謂六合槍)等器械。武漢市地方志對蘇訓魁及其心意拳有記載。
  • 鐵萼堂功法課前:關於薛顛+虎豹雷音+鬼魅身法+拳打三節不見形+遇敵好似火燒身……
    【心意拳也有特別發聲,發聲來自內部,與外部需要高度協調的,硬喊出來的是單獨發聲,完全失去了功法意義。(我猜)做完後,非常舒服,可如果有意的重複這種動作時,卻沒有這種效果,這是什麼原因呢?8-骨骼密度需要靠「扣齒」來提升嗎?9-九式功法和薛顛的「象形術」有什麼關係嗎?
  • 清朝末年一武痴,一拳能打飛5個壯漢?
    人生在世很少有人能順風順水,絕大多數都是在中間跌倒,忘掉了初心,能夠撐到最後才成為時代的象徵,只是想想也知道,這樣的人屈指可數,我們彼此敬仰,但放在自己身上可怎麼也學不會。今天我們來介紹一位大俠,他本來是清末的死囚,但身為武痴,在獄中自創拳法,打一拳飛五壯漢都不在話下,被赦免後,他的拳法被列入了非物質遺產,這人就是中國形意拳的代表人物之一郭雲深。出生於晚清末年的郭雲深,到了晚清這一代,已經衰退很明顯,百姓的日子一點也不好過,何況還是貧家的郭雲深。只是出生並沒有遮掩他的眼界,郭雲深從小就夢想著能成為一名武林高手,並且堅持不懈地為此奮鬥著。
  • 陳照丕《太極拳見解》(手抄本)
    打拳一日之中什麼時候都可以練,什麼時候有空就什麼時候練,但最好是每天清早練,因為清早空氣新鮮,環境安靜,練拳收效最大,「披星戴月五更天,起床練習太極拳,世人不知餘心意,八旬老翁學少年」。打太極拳目的要明確,就是為革命而練,療病保健。增長體質的目的,是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 形意拳的數字奧秘
    據說姬際可曾於河南少林寺學習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槍法。後又得到嶽武穆拳譜,以嶽飛拳譜為理論,把大槍術化為拳法,心意把,創出此拳。姬際可門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傳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 著名狠人範德彪,其拳法大有來頭,人不行不代表拳不行
    在趙本山早期影視作品馬大帥中,範德彪的搞笑形象深入人心,在劇中,範德彪在回鄉的炕上給鄉親們表演了一手他壓箱底的虎爪功,讓全村男女老少摸不著頭腦「彪哥這打得什麼玩意?」但當時範德彪坐著虎頭奔,手下還有小弟,大家都當範德彪為成功人士,其境界很高自己看不懂也很正常。
  • 風雲生 從形意拳的外三合聊點真傳的東西
    很多不負責的言論不是沒有道理,但是往往被人得出極端的結論,好比李小龍,喜歡李小龍的人,李小龍必須是天下第一,必須無敵,必須打敗阿里,泰森,而不喜歡李小龍的,就因為李小龍沒有真正參加過職業拳賽,所以,李小龍就必須不能打!他們自己也承認,李小龍就是一個開館教拳的,而且李小龍不教套路,教的是實戰,那麼,李小龍怎麼就不能打?
  • 李洛能形意拳論之一
    李洛能先生從師戴龍邦先生習練心意六合拳,經其手發展出十二形並更名為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可以說是現代形意拳的祖師爺,所以先介紹李洛能先生的拳論。李洛能先生的拳論特點是通篇講周身各部位合一,應該說是內家拳中最好的拳論之一。 (原文)形意拳術之史,本乎天地之大端與夫造化之原理,蓋天地之闢於一無氣也,萬物之生於無知,形意之成本於無意。
  • 八卦拳中的勁與法
    陳澤勤先生拳械照筆者自幼酷愛武術,先後學過少林拳、心意拳、八卦拳,並研習截拳道、散打、摔跤、空手道、泰拳等,30年來一直從事專業訓練的教學。人體巨大的能量,只有靠鍥而不捨的正確修煉,才能發揮出來。八卦拳的發力原則是三空、四催、十二緊。三空者,身心空、手心空、腳心空,即寓上中下三盤皆成圓空之意,因空則圓滿無間而正氣從之。氣乃血之帥,氣乃人體物質之基礎,鍊氣生神,煉神生精,煉精生勁,氣與力合多一力,因此,氣勁合拳術作矣。四催者,以腰催肩,以肩催肘,以肘催腕,以腕催指,是為上四催。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膝催踝,以踝催足是為下四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