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遷廢棄的門芯板製成了書架、破舊的門框變成了條凳、裝飾牆面的精美藝術品來自於塑料瓶廢紙箱……這是江蘇省徐州市太行路小學的「無廢書屋」樣板間。而這樣的「無廢書屋」已在徐州市區的35所中小學及幼兒園內建設起來。下一步,徐州市將在全市推廣「無廢書屋」建設,讓「無廢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把「無廢文化」滲透到課程之中
隨著徐州市成為全國「無廢城市」試點城市之一,「無廢城市」在全市各中小學中逐漸成為流行詞。為將綠色種子播撒到孩子們的心田,徐州市還啟動了「無廢文化」建設。
徐州市太行路小學把「無廢文化」滲透到課程之中。在美術教室,孩子們用廢棄的紙品創造出美麗紙世界。「紙愛太行」「紙愛運動」「紙愛書畫」「紙愛手工」「紙愛自然」五大主題展,通過回收利用讓孩子體會到生活的美。
「無廢城市」理念在音樂課程中體現得更加淋漓盡致,徐州市太行路小學結合自身「太行鼓」特色課程打造了一批採用廢舊物品改造的樂器,這個主題有一個可愛的名字——「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
將「無廢校園」建設與科技創新結合
徐州市第一中學將「無廢校園」建設與科技創新相結合。在學校的自然生態館內,老師帶領同學們製作的真實動物標本讓學生們切實感受到與自然的零距離接觸,電子顯示屏中設置了「垃圾分類」小遊戲,讓學生可以在娛樂的過程中了解垃圾分類知識。
在徐州市第一中學的「無廢書屋」內,學生的自主創新性得到了極大的體現。這裡有很多學生自己製作的手工藝品,在美術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們用廢舊快遞盒製作的兩座大型紙雕格外醒目。
「變廢為寶」,滲透「無廢城市」理念
徐州市彭祖大道小學校園內的「歡樂農場」成了「變廢為寶」的核心材料產地。秋冬時節無人問津的樹枝、樹葉,在孩子、老師和家長的巧手製作下,搖身一變成為各種精美的手工藝品。
學校將「無廢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和全學科課堂有機結合,並在綜合實踐活動教室裡建設「無廢書屋」,引導學生對廢舊物品進行創意改造。除此之外,學校還積極開展各類環保活動,通過「低碳出行,垃圾分類」知識競賽等活動實現「小手拉大手」,將「無廢城市」理念通過孩子滲透進家庭和社區。
創辦「資源站」,養成節約好習慣
走進彭祖大道實驗幼兒園教學樓,讓人不禁眼前一亮。每個樓層的走廊都被裝扮成生態特色鮮明的藝術長廊。
幼兒園內每一處裝飾都由老師們自主設計且利用廢舊物品手工製作而成。牆上的裝飾窗是用廢舊泡沫製成,種植區旁的裝飾小馬是由枯樹枝製成,「小燕子的家」則是用廢舊紙盒和枯樹枝共同製成。幼兒園內還設置了「資源站」,將孩子們從家裡帶來的廢舊物品收集起來,用於日後的廢物改造。
讓「無廢城市」理念深入人心
近年來,徐州市教育局緊緊圍繞「無廢城市」建設試點,著力提高全市教師和中小學生的生活垃圾分類和保護資源環境意識。目前,全市已高標準創建100所垃圾分類示範學校,常態化開展垃圾分類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小手拉大手」主題活動,以學生帶動家庭,以學校帶動社會,加快培育全市師生、家長垃圾分類的意識和習慣,各項工作積極有序推進。
徐州市創建國家「無廢城市」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高玉梅表示,下一步,將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展「無廢校園」評比活動,並評選出「十佳無廢學校」。同時,逐步推廣「無廢書屋」建設,在每一所學校形成「無廢文化」理念,以「無廢書屋」為抓手和切入點,提高「無廢城市」的知情率、普及率、參與率、滿意率,最終達到「無廢城市」理念深入全體市民心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