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育人35年的金陳送老師,一直在城區周邊學校工作。2016年,金陳送老師主動到邊遠山區支教,在平凡中追求摯愛的教育事業,在清貧中享受教書育人的快樂。
「二年級同學先複習一下昨天的課程。一年級的同學,請翻看課本,我們一起將昨天學過的生字再寫一遍,」轉過身來,金陳送老師在黑板上用力地寫上「天、地、人、你、我、他」六個大字,字跡工整清晰。原來,今年9月份,金老師來到牌樓中心小學湖墩教學點支教,他所帶的班級是一、二年級複式班,一年級的3名學生和二年級的4名學生在同一個教室裡上課。
金陳送老師1962年出生,1982年參加工作,教書育人已經35年。從教以來,金老師一直在城區周邊教學,教過小學、初中、高中,教學「資歷」豐富。2016年,金老師主動申請,要到山區支教。「孩子們都長大了,家裡的事不用自己操心。山區教育相對落後,教了一輩子書,在還有精力的情況下,到山區為孩子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非常樂意。」金老師說。
第一站是黃柏中心小學。一來就教小學六年級語文,並帶班主任。山區留守兒童多,加上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多,這給一直在城區從事教學的金老師帶來了挑戰。班上江秀、江坤(化名)姐弟的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姐弟倆情緒很差,學習成績下降,「找他們談心,鼓勵他們。平時到他們家走走,儘量在生活、學習上多關心他們。」金老師說,到今年7月份畢業時,姐弟倆心理狀態都穩定了,學習成績也不錯。而班上每一個留守孩子,金老師都傾注了心血。
今年9月份,金老師又來到了潛山縣最西邊的學校——牌樓中心小學湖墩教學點支教,學校師生人數較少,需要教複式班,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面對教書育人的大事,金老師一點也沒有馬虎。年輕的儲銳芬老師感受頗深:「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金老師還是問我們怎麼上課,怎麼備課,在上課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些什麼,複式班一個班上課,那另一個班應該做什麼?等等,問得很詳細。」
放學時,記者見到,金老師在學生集中區,對學生耳提命面,布置課外學習生活。「在山區呆了,形成了習慣,希望他們在最好的年紀不要辜負了時光。」對教學的嚴謹和熱忱,使金老師心裡時刻都裝著學生。
夕陽西下,記者跟隨金老師到職工宿舍。宿舍裡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就剩下了書本,「山區靜謐,晚上沒事,看看書、備備課,老師的任務就是教好學生,快退休了,還能做這些,我已經很滿足了。」 金老師表示。去年金老師在黃柏任教時,現任牌樓中心小學校長的徐萬龍當時就是他的同事,作為老搭檔,徐萬龍最有發言權:「金老師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主動要求到山區學校支教,他非常富有愛心,教學兢兢業業,工作任勞任怨,挑重擔,從不講條件。」
我縣選派城區及周邊學校骨幹教師到農村及邊遠鄉村地區學校支教,加強偏遠地區特別是村小的教學力量,解決部分學校學科緊缺問題,帶進先進教學方法和理念,促進教學均衡發展。 2017—2018學年度,省分配我縣支教名額40名。其中,縣內選派支教教師36名、桐城市選派4名到我縣支教。
(肖成 竹山)
「微潛山」公眾號由中共潛山縣委宣傳部主辦,潛山縣新聞信息中心承辦,旨在搭建了解潛山的窗口、宣傳潛山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