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山正能量!他即將退休 卻主動赴山區支教 只為潛心育人

2021-02-18 微潛山

教書育人35年的金陳送老師,一直在城區周邊學校工作。2016年,金陳送老師主動到邊遠山區支教,在平凡中追求摯愛的教育事業,在清貧中享受教書育人的快樂。

「二年級同學先複習一下昨天的課程。一年級的同學,請翻看課本,我們一起將昨天學過的生字再寫一遍,」轉過身來,金陳送老師在黑板上用力地寫上「天、地、人、你、我、他」六個大字,字跡工整清晰。原來,今年9月份,金老師來到牌樓中心小學湖墩教學點支教,他所帶的班級是一、二年級複式班,一年級的3名學生和二年級的4名學生在同一個教室裡上課。

金陳送老師1962年出生,1982年參加工作,教書育人已經35年。從教以來,金老師一直在城區周邊教學,教過小學、初中、高中,教學「資歷」豐富。2016年,金老師主動申請,要到山區支教。「孩子們都長大了,家裡的事不用自己操心。山區教育相對落後,教了一輩子書,在還有精力的情況下,到山區為孩子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非常樂意。」金老師說。

第一站是黃柏中心小學。一來就教小學六年級語文,並帶班主任。山區留守兒童多,加上小學生年齡較小,學生的心理問題也多,這給一直在城區從事教學的金老師帶來了挑戰。班上江秀、江坤(化名)姐弟的母親離家出走,父親常年在外打工,姐弟倆情緒很差,學習成績下降,「找他們談心,鼓勵他們。平時到他們家走走,儘量在生活、學習上多關心他們。」金老師說,到今年7月份畢業時,姐弟倆心理狀態都穩定了,學習成績也不錯。而班上每一個留守孩子,金老師都傾注了心血。

今年9月份,金老師又來到了潛山縣最西邊的學校——牌樓中心小學湖墩教學點支教,學校師生人數較少,需要教複式班,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面對教書育人的大事,金老師一點也沒有馬虎。年輕的儲銳芬老師感受頗深:「雖然教學經驗豐富,但金老師還是問我們怎麼上課,怎麼備課,在上課的時候應該要注意些什麼,複式班一個班上課,那另一個班應該做什麼?等等,問得很詳細。」

放學時,記者見到,金老師在學生集中區,對學生耳提命面,布置課外學習生活。「在山區呆了,形成了習慣,希望他們在最好的年紀不要辜負了時光。」對教學的嚴謹和熱忱,使金老師心裡時刻都裝著學生。

夕陽西下,記者跟隨金老師到職工宿舍。宿舍裡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就剩下了書本,「山區靜謐,晚上沒事,看看書、備備課,老師的任務就是教好學生,快退休了,還能做這些,我已經很滿足了。」 金老師表示。去年金老師在黃柏任教時,現任牌樓中心小學校長的徐萬龍當時就是他的同事,作為老搭檔,徐萬龍最有發言權:「金老師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主動要求到山區學校支教,他非常富有愛心,教學兢兢業業,工作任勞任怨,挑重擔,從不講條件。」

我縣選派城區及周邊學校骨幹教師到農村及邊遠鄉村地區學校支教,加強偏遠地區特別是村小的教學力量,解決部分學校學科緊缺問題,帶進先進教學方法和理念,促進教學均衡發展。 2017—2018學年度,省分配我縣支教名額40名。其中,縣內選派支教教師36名、桐城市選派4名到我縣支教。 

(肖成  竹山)

「微潛山」公眾號由中共潛山縣委宣傳部主辦,潛山縣新聞信息中心承辦,旨在搭建了解潛山的窗口、宣傳潛山的平臺。

相關焦點

  • 潘曉清:千裡赴安為支教 三尺講臺育新人
    支教期間,她潛心教研、勇於創新,用心教書,用愛育人,默默地為東西部扶貧協作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來到經開區雙陽中學後,潘曉清負責教數學,她先在講臺上認真講解,隨後走下講臺檢查指導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教學上,潘曉清堅持「教為主導,學為主體」。
  • 沅江支教老師為貧困山區編詩集
    沅江支教老師為貧困山區編詩集 來源:紅網 作者:夏訓武 郭浩階 編輯:鄧瑤 2014-07-08 10:45:43
  • 六旬教師再赴高原支教,只為這個願望
    新華社西寧9月18日電(記者張子琪 周喆)即將退休之際遠赴青藏高原支教,支教結束後再次來到青海,年近60歲的趙興洲坦言:「我放不下這些可愛的孩子,想為他們再做點什麼。」趙興洲是上海市嘉定區楊柳初級中學的老師,2019年,他參加上海市嘉定區教育局對口援青支教工作,來到海拔約4000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久治縣,在久治縣民族寄宿制中學擔任音樂教師。為期一年的支教任務圓滿完成後,2020年9月14日,他再次啟程,回到任教學校。
  • 大愛在湘西:「支教奶奶」點燃山區孩子的希望
    浙江省寧波市一名小學退休教師,放棄安逸的晚年生活,不遠千裡到湘西南漵浦山區支教。5年間,在她的鼓動與感召下,長三角上萬市民的愛心源源不斷匯集到漵浦大山深處,幫助援建29所希望小學,結對幫扶1700多名貧困學子,為學校捐款捐物價值3400多萬元。同時,她還牽線搭橋,為漵浦山區貧困家庭找到精準脫貧的金鑰匙。
  • 迎江區教體局對部分主動交流幹部教師通報表揚
    日前,迎江區教體局對今年暑期在校長、教師交流中湧現出的一批先進典型進行通報表揚,對其「主動請纓、衝鋒在前、不怕吃苦」的擔當精神和奉獻品格給予充分肯定。這些典型中,既有主動請纓到一線擔任教學任務的教研員和機關科室人員:教研室副主任、教研員劉東生和楊敏,積極響應《教育部關於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基礎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見》,分別申請到羅塘實驗學校支教一年及到十四中學負責美術社團並協助美術室建設;教育科副科長、局團委書記汪錦飛,局裝備中心副主任鮑祁、民管辦副主任楊軍、青少年活動中心副主任張玲分別申請到羅塘初中
  • 桂城教師31次赴雲浮支教:以音樂為媒讓山區學子生活更精彩
    曹建新是南外的音樂教師,也是廣東省高等音樂教育協會會員,過去3年,他帶著對山區孩子們的愛,在南海、鬱南兩地完成了30次「折返跑」,將南外的音樂特色教育送進鬱南、送進山區。上周末,曹建新開啟了他的第31次雲浮支教之旅……
  • 他支教分文不取,還拿出20萬元設立獎教金!他當了70年的少先隊輔導員…你們的辛勤付出,我們都記得
    01 HAPPY TEACHER'S DAY 他從教近40年退休後拒絕多家民辦中學的高薪聘請來到距離家鄉1400公裡外的貴州貧困山區支教他就是支教老師陳立群他支教分文不取還拿出20萬元設立獎教金支教4年讓這所貧困山區的學校悄然蛻變2020年,全校1047名學生參加高考829人達到本科線本科率從4年前的10%提高到79%
  • 揚州作家再赴大涼山支教 跋山涉水的他有個「5年計劃」
    這是揚州市天海職業技術學校今年即將招收的三位新生名單,9月6日,他們就將來到揚州求學。其中,何雲海、何東軍學的是烹飪專業,劉智勇學的是酒店管理專業。   明天重返大涼山支教,帶領孩子迎接畢業考   在破瓦小學結束支教時,全班的孩子都圍繞著他,跟他說:「劉老師別走了,劉老師留下來……」儘管心裡有很多不舍,但是劉春陽的下一站,已經定下來了。   就在明天,他又將奔赴四川大涼山,前往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再次支教那裡的孩子。
  • 支教老師傾情付出,只為能讓貧困山區的孩子考上大學,走出山村
    支教老師傾情付出,只為能讓貧困山區的孩子考上大學,走出山村 原標題:支教老師傾情付出,只為能讓貧困山區的孩子考上大學
  • 吉安報導:「暖新聞·江西2020」陳椏長:潛心育人 用青春書寫山區孩子的未來
    ,他選擇了紮根山區,潛心育人,用青春回饋這片養育過他的土地,做最平凡的山區教師。在九年級3班教室,陳椏長正為學生們演示化學實驗,激發學生對化學的興趣。「他是一個非常和藹的老師,我也非常的喜歡他,喜歡他的學科,第一節化學課他給我們帶了一本資料書,是他自己編的,裡面的知識點很詳細。我覺得只要我努力就可以學好化學這門學科。」學生李小凡說道。
  • 退休高校教師夫婦連續6年支教
    而今年是他們前往偏遠山區支教的第六個年頭。6年間,他們曾先後前往江西、廣西、四川、甘肅、湖南等地,累計為7000多名中小學生帶去生動有趣的科學實驗課程,展現了知識的無窮力量。忻老師畢業於西安交大,曾任陝西寶雞教育學院副院長、寶雞大學副校長,後擔任寧波高專副校長。老伴滕崇退休前是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
  • 安徽大學生赴山區支教,遇洪災與學生"失聯",15年後終於重逢!
    幾經商榷,他們決定在合工大的校園裡組織募捐,為山區的孩子們送去溫暖。合工大人紛紛慷慨解囊,為災區帶去自己的一份溫暖。隆冬臘月,支教隊伍的其中一位志願者驅車一百多公裡,親手為戴家河初中的孩子們送去了募集到的善款和物資。
  • 中山音樂老師潮州山區支教 攜手風琴、薩克斯等樂器
    因此,父親時常提醒他多關注農村教育。「父親做了一輩子鄉村教師,退休後來中山和我們一起生活。看到城市條件這麼好,時不時提醒我該去農村幫幫那裡的孩子。」周虎告訴記者。  由於各種原因,他一直沒有完成父親的心願。眼看著年齡越來越大,「去農村看看的想法」就愈發強烈,對「支教」也更加上心。今年中山市支教工作啟動,小欖鎮下發相關通知後,他第一個報了名。
  • 最新騙局千萬別上當:常州女幼師感情受挫,主動去貧困山區做支教
    最新騙局千萬別上當:常州某女幼師情感遭受挫折,主動去雲南貧困地區支教周先生是常州市民,在外國公司工作,工資不菲。因此,他經常給貧困山區的人們獻上自己的愛心。經常給那些貧困地區的兒童送上自己的一份溫暖,比如送些棉被教材以及衣服什麼的,就在2018年的12月中旬的時候,在機緣巧合下結識了一位在貧困山區支教的美女,自稱自己在一所幼兒園當老師,以前在雲南地區哪邊做支教兩周前剛回來,因為感情受挫了,現在想回到之前支教過的地方在回來看看曾經教的的孩子們。
  • 名校退休校長,山區支教四年,本科率從5%提到100%,這才是教育家
    但是我們同時也應該看到,還有一些相對薄弱的山區中學,沒有優質的生源,留不住優秀的老師,他們高考成績實在是乏善可陳,今年不是出現了「六個二本上線」的農村中學的喜報嗎?這並不是笑話,而是農村中學的現狀,在這些學校看來,能有六個學生上二本線已經是很大的成績了,這是山區薄弱中學的無奈。
  • 退休教師踏上支教路:只要膝蓋允許,就會一直走下去
    2014年,從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李惠利小學教師崗位上退休多年的她,踏上了漫漫支教路,日夜奔波在貴州、湖南的山路上,只為那些渴求知識的稚嫩臉龐。那之後,她往返於山區和沿海,將長三角上萬名市民的愛心一點點地搬運到湘西、黔南,捐建了30所希望小學,讓400多名貧困學生得到結對幫扶,累計捐款物3500餘萬元。
  • 「港口教育」不忘教育初心,踐行育人使命!大南中學這場支教分享會好感人↓
    【港口教育】不忘教育初心,踐行育人使命!大南中學這場支教分享會好感人↓ 港口發布 港口發布微信號 gangkoufabu 功能介紹 「港口發布」是通過騰訊認證的政務傳播平臺,為您播報更具權威性的港口資訊!歡迎關注!
  • 為當一年支教老師 退休警官備課三年
    重慶晚報-上遊新聞記者 周小平 文16歲到雲南支邊老李,全名李江渝,重慶人,2015年從重慶市公安局渝北區分局退休。上月,他如願來到雲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酒井鄉勐根村的勐根小學支教一年,當語文老師。
  • 棗莊學院:實踐育人譜新篇
    第三,依託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開展勞動類實踐育人。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和社會變革新形勢,學校於2013年12月出臺了《棗莊學院轉型發展方案》,確定了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轉型發展的總體思路和「地方性、應用型、有特色、國際化」的發展定位,主動對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開始了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與實踐。
  • 東西協作 | 中山28名老師赴昭通支教!
    8月25日至26日,廣東省中山市教體局副局長黃學禮帶領首批12名中山市支教老師赴雲南省昭通市掛職支教,並在昭通市教體局召開中山·昭通對口幫扶教育協作掛職支教教師工作座談會。會後,中山市蔡昌盛、桂玉盛、王興乾、孫宏、周小平等5位老師分赴昭通市民族中學、鹽津縣水田第二小學、大關縣翠華鎮中學、永善縣中山博愛學校、綏江縣玉泉小學開始為期1年的掛職支教工作,侯敬熙、王瑩、徐靈敏、王振國、袁霞、楊蒲菊、陳海巖等7位老師將分赴鹽津縣職業高級中學、永善縣溪洛渡職業技術學校、綏江縣職業高級中學、大關縣職業技術學校開展為期1個月的短期支教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