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是三年開10家店,結果卻超額完成,開了130多家。而且還在以每年10到15家門店的速度增長。
建料包加工廠,做產品標準化,鎖定二三線城市和鄉鎮市場發展,這是魚小溪檸檬魚快速實現連鎖化和規模化的方法。
快速開店搶佔品牌主導權
用不到4年的時間開近130家連鎖店,這個速度對一個餐飲品牌來說,可以稱得上是「高速」。
▲魚小溪的配料泡菜。
魚小溪認為速度非常重要。生意火起來之後,感覺發展的時機到了,便開始迅速開店。「當時想,要快速佔領全國市場。檸檬魚這個品類火起來之後,會有很多仿冒的品牌出現。一旦被這樣的品牌超過,就會很被動,別人很可能會覺得我是仿冒的。」於是,魚小溪創始人用速度制勝,在快速開店的同時,成立了魚小溪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搭建管理框架,開始規範地運營一家餐飲公司。
▲魚小溪使用的泡菜由工廠統一醃製。
隨著餐廳連鎖規模的變大,魚小溪逐步建立起了4D廚房,做產品標準化。門店使用的泡菜、魚,包括煮魚的水,都是稱好、有標準分量的,這樣做出的檸檬魚的口味也是標準和穩定的。「有的客人口味重一點,我們可以給他加點鹽。客人的口味淡一點,我們商量一下給加點湯,但一般我們都按照自己的標準操作。」
▲魚小溪只有六種味道。
「別人都是推陳出新,在口味上,我們是永不創新。」魚小溪總部說。魚小溪就是要抓住顧客的記憶點,產品種類和口味上刪繁就簡,更能讓客人記憶深刻。「我們十年前吃過的東西,可能在記憶裡依然很美味,但是再去吃的時候,很可能就找不到那種味蕾的感覺了。我要做的是我們的檸檬魚三年前和三十年後的味道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候客人想吃檸檬魚了,到魚小溪還能吃到記憶中的味道。」
為此,除了在對「一種魚六種味道」的產品模式進行標準化,在原料的選擇上也有嚴格標準。魚小溪選用的黑魚重量在2.6到3.5kg之間,在上遊集中採購很難去篩選,魚小溪選擇通過供應商來採購活魚。這樣的好處是除了可以通過篩選拿到符合標準的食材,還能把死魚退回給供應商處理,減少一部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