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新冠疫情持續在全球範圍內蔓延,再次在多國多地區反彈的病例數,讓全球經濟再次從復甦陷入糾結。但是,作為第一個與病毒纏鬥的國家,中國的經濟則顯示出了更強的韌性,局部反彈的疫情,目前來看,並沒有讓中國國內的整體向好趨勢熄火,經濟修復仍在繼續。
由於新冠病毒首先在中國爆發,其一季度經濟活動萎縮6.8%,今年前兩個月消費者零售總額下滑20.5%,但是隨著中國通過積極的檢測和流行病學調查來抑制病毒,疫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民眾也重新獲得信心,走出家門從事生產生活活動。
凱宏宏觀團隊在上周的研報中指出,中國控制新冠病毒的能力以及其所實行的政策支持,將使中國經濟在年底前就回到病毒爆發前的水平,這比任何經濟體的預期都要早得多。
周一,財新7月製造業PMI超預期升至九年半高位,生產和新訂單亦創九年半新高,顯示供需段均在穩步復甦。目前,中國市場產出已連續5個月保持擴張,並錄得九年半以來最高增速,許多企業表示市況進一步從疫情中恢復,客戶需求增強。新接業務量穩步增長,井創下2011年初以來最顯著增速。
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也出現了大幅飆升,其中上證指數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10.54%,深成指更是累漲32.88%,領跑全球股市。到目前為止,國際外交關係緊張,並沒有嚇退中國市場的投資者。
此外,投資者還需要關注一些趨勢的變化,中國的消費者信心也在恢復,他們繼續將更多的支出放到了網上,疫情還讓中國人增加了健康方面的支出,而且,儘管經濟出現損傷,基金經理們認為,高端產品的需求仍將持續。另外,消費者對品牌的偏好也發生了變化,他們更青睞看起來更大更安全的國產品牌。
中國的增長故事仍在繼續,對於接下來新十年的長期樂觀預期正甚囂塵上。中產階級崛起,消費增加,移動用戶滲透率持續提升等等因素,都將合力推動這個市場更上一層樓。以下是華爾街分析師認為接下來中國市場中值得關注的三個板塊:
電子商務佔總零售額35%,仍處於強勢地位
電子商務近年來在中國市場中快速擴張,目前佔中國5.5萬億美元零售市場總額的35%左右,而在美國,電子商務僅佔到零售總額的11%。越多越多的中國三四線小城市消費者也加入到了網購的行列,而且這包含了從雜貨到教育等各個領域。
阿里巴巴 (NYSE:BABA)、京東 (NASDAQ:JD)、騰訊 (HK:0700)和新東方 (NYSE:EDU)等在線購物和教育等中國網際網路巨頭目前都在其電子商務、雲計算、流媒體、遊戲和在線教育方面展現實力。今年以來,這些個股的漲幅都已經達到兩位數。而且,鑑於消費者還在大舉指出,這些公司在該領域處於強勢地位,後市仍然值得關注。
摩根大通新興市場股票基金經理Leon Eidelman日前表示,「如果你看看阿里巴巴的現金流收益,或者對部分進行綜合分析,並且對他們在雲計算、數字字符或更多在線商務方面有所研究,就會發現這其中蘊藏著相當大的價值。」
一些投資者可能會擔心近期中概股在美國市場中的退市潮,但是分析師認為,近期的波動只是「噪音」,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噪音」會消失,這些公司也已經陸續在香港市場上市。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美股市場中,摩根史坦利資本中國非必需消費品ETF (NASDAQ:PGJ)(Global X MSCI China Consumer Discretionary ETF)(PGJ)同樣值得關注,這隻ETF持股最多的前五家公司包括了美團 (HK:3690)、京東 (NASDAQ:JD)、阿里巴巴 (NYSE:BABA)、新東方 (NYSE:EDU)和蔚來汽車 (NYSE:NIO),佔其管理總資產的近40%。今年迄今為止,該ETF已經上漲了27.5%。
隨著消費者物質水平提高,人們更注重健康
近年來,隨著中國消費者物質水平的提高,他們也越來越注重健康,這一趨勢在疫情的推動下,進展更為明顯。而這包含了消費者在食品餐飲方面對大品牌更加青睞,也體現在他們對於運動休閒戶外活動的服裝和鞋類等方面的投入。
Virtus Vontobel Global Opportunities基金的分析師Ramiz Chelat認為,這一變化會利好耐克 (NYSE:NKE)等在中國敞口較大的運動品公司的復甦,同時對於百勝中國(NYSE:YUMC)、海底撈 (HK:6862)等連鎖餐飲企業,也將是實際利好。
與此同時,對於健康更高的要求,也將在中國人的日常居家習慣中體現。雖然,家得寶這類家居DIY概念的公司沒有在中國流行,但是分析師們也看到,中國人更願意花錢讓自己家變得更加舒適和健康。例如,美的集團 (SZ:000333)的空氣淨化功能的空調就在中國市場獲得了積極的反響。
另外,Harding Loevner中國分析師沈文婷指出,人們也越來越多地在家做飯,中國市場對於電飯煲等家用電器的需求也明顯提高。
中國人仍是全球奢侈品消費主力軍
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打壓了中國市場對於奢侈品的需求,但是和全球其他國家相比,中國仍然是全球奢侈品消費的主力軍。雖然消費者看上去對於高端服裝和珠寶並不太感冒,但是分析師認為,高端化妝品和護膚品的需求仍在劇增。
除了雅詩蘭黛 (NYSE:EL)等護膚品品牌,一些產品線更多元化的奢侈品製造商,如LVMH (PA:LVMH)、開雲集團 (PA:PRTP)等,在中國國內也擁有強大的數字業務,這使這些奢侈品集團很好地適應了中國購物模式的變化,也有助於他們抵消中國遊客出境遊受阻所帶來的收入損失。
Harding Loevner中國分析師沈文婷也指出,很多中國人已經不再需要出國購買奢侈品,目前中國海南成為了最新的免稅聖地,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國中免 (SS:601888),此前,該公司在互動平臺表示,目前公司在海南省擁有三亞海棠灣免稅店、海口美蘭機場免稅店、海口日月廣場免稅店、瓊海博鰲免稅店4家離島免稅店以及在三亞增設的2家市內免稅體驗店。近期,公司加大了免稅品銷售力度。
(作者:英為財情Investing )
聲明:本文由21財經客戶端「南財號」平臺入駐機構(自媒體)發布,不代表21財經客戶端的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