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縱論上車機會:階段性震蕩調整正常 長期看好大科技板塊

2020-12-11 東方財富網

原標題:大咖縱論上車機會:階段性震蕩調整正常,長期看好大科技板塊

   一周一度的快看財經「周末直播間」再次人氣爆棚!

  7月12日晚,由中證報舉辦的「新華社快看周末直播間」如約而至。雙料金牛基金經理、嘉實基金成長投資策略組投資總監歸凱與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王漢鋒圍繞「牛市震蕩開啟,投資者如何參與」展開精彩對話。

  兩位嘉賓認為,市場短期已出現偏熱特徵,階段性震蕩調整屬於正常現象,但長期來看,慢牛格局不變,對市場要保持信心。中國經濟正在從傳統產業向科技創新轉變,長期看好能持續提升內在價值的大消費、大科技、先進位造等板塊。而從全球來看,中國資產整體具有吸引力,外資持續流入趨勢不變。

  對於個人投資者,王漢鋒建議,投資股票要關注有基本面支撐的公司,更要關注其股價變化背後的基本面原因和行業趨勢;對於基金投資者,歸凱建議,要選擇好產品和好的基金經理,切忌追漲殺跌,應保持耐心,長期持有。

  7月12日晚,雙料金牛基金經理、嘉實基金成長投資策略組投資總監歸凱(中)與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王漢鋒(右)做客新華社快看周末直播間本報記者車亮攝

  對A股保持信心

  上周市場火熱行情讓不少投資者對A股牛市充滿期待。對於A股後市,雙料金牛基金經理、嘉實基金成長投資策略組投資總監歸凱和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王漢鋒均表現出樂觀態度。

  歸凱認為,近期市場上漲較快,發生階段性震蕩回調是正常的,總體來說慢牛格局不變,對市場保持信心。

  王漢鋒表示,從短期指標看,市場已出現偏熱特徵,短期內市場波動會有所加大;長期而言,從疫情防控、政策空間以及基本面來看,中國市場整體趨勢向好,投資者可以持積極態度。

  從資金面看,王漢鋒表示,今年年初至今北向資金流入A股體量、節奏與往年基本一致,預計下半年還將有1500億元規模資金流入;目前無論是從外資對中國的整體看法,還是從中國資產佔海外資金的比例來看,未來外資流入A股市場仍是大趨勢。

  歸凱進一步指出,今年北向資金流入較快,更多是主動投資的外資,一定程度與海外資產荒相關,中國整體經濟基本面在全球範圍內較好。歸凱稱,「在海外貨幣寬鬆和疫情等因素影響下,未來外資持續流入的潛力較大」。

  從成交情況看,王漢鋒表示,當前市場和投資者對於對A股可持續的成交量有比較明顯的低估,隨著市場總體的自由流通市值不斷增長,A股日均成交量的均衡水平實際上已經到了8000億元到1萬億元左右,「這是一個中樞水平而不是偏高水平」。

  對於即將到來的中報披露季,王漢鋒指出,截至12日晚,A股共有86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中報業績預告,其中中報業績向好的比例約為37%,相比一季度的30%有所提升;而且該數字是動態變化的,預計未來一兩周上市公司中報業績向好的比例將繼續上升。

  「科技板塊中的半導體和消費電子、醫藥行業的醫療器械、疫苗,以及消費板塊中的必需消費品等較多細分領域的業績都將超預期。」 歸凱說道。

  此外,對於港股市場,歸凱和王漢鋒亦持樂觀態度。

  歸凱表示,一方面,香港作為離岸市場,過去一直有估值折價,近年來南向資金一直在增加,新發的大部分公募基金都可以投資港股,未來機構也會保持投資港股的趨勢。另一方面,港股在估值方面較有優勢,隨著中概股的回歸,港股也將成為投資中概股的主要市場,尤其是科技股。

  「在中概東歸、紅籌北上的趨勢下,積極看待港股後市。」王漢鋒指出,投資方面,建議以新經濟方向為主,包括消費、醫藥、科技、先進位造這四大領域;同時傳統經濟中具備估值修復機會的板塊也可以作為輔助。

  券商具長期投資價值

  科技周期處於深化階段

  上周大金融板塊的崛起引發了市場關於風格切換的激烈討論。在歸凱和王漢鋒看來,券商板塊擁有長期投資價值,但科技板塊上漲亦具有明顯基本面支撐,此輪科技周期正處於深化階段。

  在歸凱看來,券商最近大幅上漲主要有兩個因素:一是牛市的自我正向驅動,其經紀業務、投行業務等各種業務都因此受益;另外,銀行入資控股券商的消息,也利好券商板塊。歸凱表示,往後看,考慮到資本市場直接融資更加通暢,券商的投行業務將會更受益,其平均ROE有提升空間。

  在王漢鋒看來,券商不只是有短期的邏輯,中長期也會有一個不錯的邏輯。王漢鋒提出看好券商的三大理由:一是當前中國資本市場正處於一個新的大發展階段,包括註冊制推出、市場進一步開放以及紅籌股回歸等正逐步落實;二是居民資產配置正在經歷拐點,未來居民會尋求配置更多金融資產;三是券業當前正面臨向龍頭集中的趨勢,龍頭券商的業績應該會好於行業平均水平。

  整體來看,歸凱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正逐漸從傳統向科技方向發展,此輪科技板塊上漲具有明顯基本面支撐。第一,隨著自主可控、進口替代等步伐加快,帶動科技下遊需求增加;第二,5G等萬億級別的基礎設施也為下一輪科技周期拉開序幕;第三,部分標的當前估值較高但未來業績能消化;第四,政策層面支持明顯;第五,投資環境方面,目前經濟處於逐漸復甦和低利率環境,利於科技等資產表現。

  「去年五、六月份是本輪科技周期的起點,就中國而言,這輪周期開啟的觸發因素包括5G的發牌、國際上手機的更新換代以及整個產業支柱的國產替代,這些因素目前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這意味著整個科技周期還在深化當中。參照以往3G、4G等周期的經驗,這一輪科技周期應該是至少三至五年的一個大周期,當前還處於大周期上半段。」王漢鋒說。

  對於科技股的投資,王漢鋒表示,科技股投資有其自身的特點:一是公司業績本身存在非線性增長特徵,一旦出現非線性增長,在市場好的情況下容易產生泡沫,作為投資者可以適當地利用但必須清晰地知道這種風險;二是科技行業存在「贏家通吃」特徵,科技股投資龍頭優先;三是關注科技的升級和迭代空間,若升級迭代空間變小,領先優勢便逐漸消失,市場有可能從藍海變成紅海。

  具體到科技細分板塊,歸凱主要看好老平臺的傳統紅利兌現和智能汽車研發等新一輪科技周期兩大方向。他表示,投資科技股需結合科技創新三階段,例如美團、拼多多等平臺標的的基本面不斷走強,行業信息化深度不斷滲透,包括網絡安全、金融IT等基本面趨勢均向上,以上部分領域的長期空間仍被市場低估;在新一輪創新周期方面,智能汽車、AR、VR、物聯網等都是未來重要方向之一。

  「投資科技股需選擇行業龍頭,而非二、三線標的;也可以選擇技術迭代等標的,確保其商業模式未來能兌現。」歸凱建議。

  大消費把握優質龍頭

  對於上半年持續火熱的醫藥、消費板塊,歸凱和王漢鋒表示,醫藥和消費板塊具有長期增長空間,建議投資時把握細分行業的優質龍頭。

  「當前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未來有可能成為最大的消費市場,成長性較高,長期看好其投資機會。其中,必需消費長期仍有較大空間,在考慮其競爭格局發生變化的情況下,需關注獲取更高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可選消費與經濟周期相關性較高,隨著經濟進入復甦通道,可以關注其投資機會,包括家具、電家具等。另外,新型消費未來機會更大。」歸凱分析稱。

  王漢鋒也表示,儘管過去10年整個宏觀增速在放緩,但與消費和服務相關的領域增長非常穩健,目前看,整個消費升級的趨勢還在繼續。「消費升級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說大家希望生活更舒適、更便捷,自己更美麗、更健康,這些『更』既代表了大家的需求,也代表了選股的方向。對於領域裡已經出現了領先苗頭的公司,可以予以重點的關注。」

  對於醫藥板塊,歸凱認為,醫藥行業長期來看是非常確定的賽道。最近兩年,受外資影響,國內醫藥股的整體估值體系發生了變化,更看重長期確定性高的資產,用遠期市盈率來估值,在這樣的估值體系下,醫藥股的估值其實並沒有想像的那麼貴。歸凱表示,醫藥行業長期空間比較大,很多新興行業增長非常快,如創新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在細分領域中投資機會非常多。

  王漢鋒指出,未來中國醫藥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也會非常強,根本原因在於中國的市場很大,投入研發的邊際產出很高,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醫藥相關研發的場景和樣本比較豐富。就潛力而言,未來在創新藥領域,中國可能會出現一種非線性的增長。

  王漢鋒強調,比起市場風格切換,更為重要的是投資者能否賺到錢;而從長期來看,還是要關注有基本面支撐的公司,更加關注其股價變化背後的基本面原因和行業趨勢,「即使市場要炒作,也是炒作有基本面支撐的公司,基本面不好的公司股價也沒什麼太大變動」。

(文章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DF386)

相關焦點

  • 消費抱團鬆動、科技股能上車嗎?金牛大咖來支招 四季度這麼投!
    原標題:消費抱團鬆動、科技股能上車嗎?金牛大咖來支招,四季度這麼投! 摘要 【消費抱團鬆動、科技股能上車嗎?金牛大咖來支招 四季度這麼投!】
  • 大V看盤:A股持續調整,牛市要涼還是給機會上車?
    7月15日,A股三大指數寬幅震蕩,逾百股跌超9%,獲利盤持續出逃。板塊上,旅遊酒店板塊迎政策利好掀漲停潮。市場再度走弱,整體看,大盤仍是良性調整,盤中資金承接力表現尚可。盤面上,旅遊酒店、白酒、飲料等板塊漲幅居前,半導體、今日頭條等板塊跌幅居前。
  • ...金牛基金大咖謝治宇:A股一直是結構性牛市,看好科技板塊競爭力
    (小標題)明年要適當降低市場收益預期滬指區間震蕩的行情已持續一段時間,謝治宇認為,短期很難做判斷,要用長期的眼光看待問題,作為專業投資者,更關心的是企業長期經營狀況和長期經濟運行狀況。「我不太認同牛短熊長的說法,我們一直處在結構性牛市中,事實上,每個年景都會有一些機會。」
  • 私募大咖明年看好這些板塊 但斌:計算機、半導體、白酒具備較高價值
    原標題:但斌、裘慧明……這些私募大咖明年看好這些板塊 摘要 【私募大咖明年看好這些板塊 但斌:計算機、半導體、白酒具備較高投資價值】但斌表示,前些年房地產作為載體造福了非常多的中國百姓
  • 機構論市:大盤光腳陰線暗藏玄機 板塊輪動機會或延續
    摘要 【機構論市:大盤光腳陰線暗藏玄機 板塊輪動機會或延續】技術面上,今天各指數皆收於一根光腳陰線,說明現在市場空頭情緒較強,指數存在調整需求,如果主板接下來還想要進一步回踩繼續釋放空頭情緒的話,則先關注下方18日線支撐,而創業板指則關注其前期2593
  • 機構論市:白酒板塊資金階段性出逃 抱團板塊籌碼出現鬆動跡象
    摘要 【機構論市:白酒板塊資金階段性出逃 抱團板塊籌碼出現鬆動跡象】分析指出,抱團板塊資金出現鬆動跡象,短期對市場或有波動,但總體還是向好的,資金可尋求其他地方繼續刺激市場情緒。
  • 專訪武超則: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 未來看好5G應用領域
    摘要 【專訪武超則: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 未來看好5G應用領域】武超則表示,每一輪產業變革中,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5G技術會和許多傳統行業結合起來,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
  • 投研大咖「論劍」A股行情 科技與消費主線成共識
    投研大咖們暢所欲言,侃侃而談。論大勢:對明年A股行情存在分歧「從現在到今年年底的這段時間,預計A股整體上還是橫盤震蕩,滬指3100到3500點這個區間暫時還很難走出去。對明年的整體趨勢,要重點關注無風險利率會不會出現進一步下調。
  • 半導體板塊回暖 科技主題基金能否強勢回歸?
    12月21日,半導體板塊迎來久違大漲,其中半導體設備指數、半導體材料指數均上漲,國產晶片、中芯概念等科技板塊也有較強表現。短期來看,科技板塊可能存在博弈機會,板塊目前橫盤震蕩,並且有資金活躍跡象,如果受情緒提振板塊大漲也有可能,畢竟前期調整時間也足夠久,但是持續性難言,畢竟流動性預期收緊的情況下,繼續抬升估值的動力目前並不是很充足。
  • 謝治宇:A股一直是結構性牛市 看好科技板塊競爭力
    明年要適當降低市場收益預期滬指區間震蕩的行情已持續一段時間,謝治宇認為,短期很難做判斷,要用長期的眼光看待問題,作為專業投資者,更關心的是企業長期經營狀況和長期經濟運行狀況。「我不太認同牛短熊長的說法,我們一直處在結構性牛市中,事實上,每個年景都會有一些機會。」
  • 五大基金解讀:科技成長類板塊大邏輯未被破壞
    2月以來,A股持續震蕩走高,TMT、醫藥、新能源等成長板塊漲幅已累積較為顯著,近日受全球疫情影響,海外股市出現調整,避險情緒顯著提升,前期獲利資金落袋需求提升,亦有部分調倉資金流向低估值板塊,例如基建、地產等周期板塊今日出現較大漲幅。
  • 專訪武超則: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未來看好5G應用領域
    9月28日,A股市場全天弱勢震蕩,成交量持續萎靡,兩市個股普跌,市場情緒持續低迷,短線資金進入休假模式。截至收盤,滬指跌0.06%,報收3217.53點;深成指跌0.42%,報收12760.93點;創業板指跌0.75%,報收2521.25點。滬股通淨流出11.16億,深股通淨流入0.38億。  在市場震蕩期,科技股短期也進行了不小的調整。
  • 投研大咖解析跨年策略:結構性機會不減 明年看好消費與製造
    投研大咖解析跨年策略:結構性機會不減 明年看好消費與製造來源:上海證券報■看消費:消費板塊長期的供需格局向好,確定性高的食品飲料股長期看還會繼續上漲。「新消費」概念也會脫穎而出,如正在消費升級的醫療服務,又如新生代消費,包括吃穿玩樂等板塊也有很好的成長性。
  • 投研大咖研判6月行情:A股具備投資吸引力 關注科技股業績確定性
    投研大咖研判6月行情 A股具備投資吸引力 關注科技股業績確定性 6月以來,市場熱點不斷,各路資金紛紛湧入A股布局。如何把握輪動機會,獲得穩定向上的超額收益?新局面下,A股下一個爆發點將在何處,投資者又當如何布局?6月7日晚,海通證券研究所所長路穎和華泰柏瑞投資研究部總監張慧做客新華社「快看」周末直播間。
  • 行情或啟動在即 投研大咖熱議軍工板塊
    記者採訪了多位投研大咖,請他們談談對後市的看法,他們是國盛證券軍工行業首席分析師餘平、富國軍工主題基金經理章旭峰、鵬華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資部量化研究副總監陳龍和國泰中證軍工ETF基金經理艾小軍。上證報記者:如何看待當下軍工領域的投資機會?
  • 「墨子」升空量子通信概念股齊跌:為何券商堅稱休整後好上車
    5月25日,在中科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創新中心內的量子模擬實驗室,工作人員正在調試超冷原子光晶格平臺的雷射伺服系統。
  • 現在上車,還有機會嗎?南方、廣發、農銀、諾德...
    我們從8月中旬起判斷市場將會是震蕩格局,但並無系統性風險:貨幣政策不會收緊,美國因選舉政治會把注意力聚焦美國國內,同時市場對中美摩擦反應逐漸鈍化。因市場對貨幣政策、中美博弈等因素存在一定擔憂,市場風險偏好將不時受到擾動,可能出現階段性調整,震蕩幅度也可能較大。但由於市場不具備系統性風險,每次回調都是很好的低位布局優質個股的機會。
  • A股成避風港 逢震蕩調整加倉建倉
    來源:新浪博客周四受到外圍股市影響,兩市低開後震蕩走弱,盤面上農業,養殖,水泥等前期漲幅較大的板塊跌幅明顯,而科技股在此番亂戰中展現出頑強的一面,一些績優品種延續了補漲的態勢。當然,板塊延續性都不強,個股砸板率較高,實則是市場弱勢下的一種體現。
  • 機構論市:反彈趨勢下尋求確定性投資機會短線關注防禦性板塊
    例如以 5G 為首的新基建行業,以及消費刺激的新能源汽車等相關行業;2、較強估值優勢品種;很多板塊當前連續走低後估值已經處於歷史低位,後期隨時出現估值修復的概率較大。上周以來外資呈現階段性淨流入,也表明風險偏好有所回升,這對於低估值品種也是利好;3、超跌科技股。
  • ...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能源
    景順長城認為,20Q4-21Q1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將繼續擴張,高點可能在21Q1-Q2,基數作用下下半年增速開始走低,但全年仍有望達到20%左右增速;所以在節奏上,全年仍是結構性機會,上半年把握盈利改善的方向和行業間的估值收斂,下半年可偏向防守配置,同時在震蕩中布局長期優勢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