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武超則: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 未來看好5G應用領域

2020-12-11 天天基金網

摘要

【專訪武超則: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 未來看好5G應用領域】武超則表示,每一輪產業變革中,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5G技術會和許多傳統行業結合起來,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但投資者需要儘可能以長期的角度去關注投資機會。(證券時報網)

  9月28日,A股市場全天弱勢震蕩,成交量持續萎靡,兩市個股普跌,市場情緒持續低迷,短線資金進入休假模式。截至收盤,滬指跌0.06%,報收3217.53點;深成指跌0.42%,報收12760.93點;創業板指跌0.75%,報收2521.25點。滬股通淨流出11.16億,深股通淨流入0.38億。

  在市場震蕩期,科技股短期也進行了不小的調整。今日,證券時報特邀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TMT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做客時報會客廳,暢談未來5G的機會在哪裡。

  武超則表示,每一輪產業變革中,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5G技術會和許多傳統行業結合起來,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但投資者需要儘可能以長期的角度去關注投資機會。

  訪談精彩回顧

  主持人:科技股是眾多投資者們非常關注的一個投資方向,但近期由於中美貿易摩擦以及科技股前期已經有了不小的漲幅,目前正在經歷調整。在這個時候該如何看待科技股?

  武超則:科技股的時間周期,這一輪從2018年中美貿易摩擦開始,以人工智慧、雲計算為代表的新產業開始進行新一代技術迭代,2018年的華為產業鏈、2019年的雲產業鏈、信息安全,2020年上半年的半導體都有較大漲幅。在目前的大背景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邏輯非常清晰,但是真正把這一邏輯兌現到上市公司業績中,尤其是體現在EPS上,是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驗證的。比如半導體行業可能要5年甚至更長時間去看,這個領域有沒有核心的產品出現,產品能不能量產,這是一個長周期的邏輯,但是具體到上市公司的投資上,可能是按季度甚至是按月去看股價的波動,就可能會出現錯配。像市場前期漲幅比較大的一些科技股最近調整的幅度也比較大,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目前市場缺乏一個持續驗證的過程。當然科技股裡面有一些行業業績是可以驗證的,比如雲計算鏈條的應用服務、基礎設備、數據中心等今年業績增長很好,股價上漲的持續性也更好。投資科技股要理解遠期的產業邏輯和近期的市場偏移,並把這兩者匹配好,才能更好的進行擇時。

  主持人:那從近期的角度看,您認為目前哪些行業出現了錯配,或者說存在預期差,值得投資者去關注的呢?

  武超則:雲產業鏈我個人認為它的持續性是比較好的。疫情下隨著移動流量的持續增長,To C的遊戲、直播、電商,今年都有持續的爆發式增長。而伴隨著5G時代的來臨,會出現傳統數據上雲的過程,即原有信息數位化的過程,To B的移動辦公、移動視頻也迎來了機會,比如以阿里和亞馬遜為代表的公有雲廠商,今年這部分業務有50%的上漲。雲上的SaaS平臺今年業績持續性也很好,zoom今年股價漲勢也很好,這種板塊短期調整是機會,後期彈性好。而雲的基礎設施比如數據中心、伺服器存儲、光模塊等也會有好的增長,但這些的彈性可能沒有那麼大,不過穩定性好。另外,從主題投資角度看,消費電子領域的蘋果產業鏈、智能車產業鏈的汽車電子、5G應用場景如雲遊戲、雲辦公,在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上半年可以關注。

  主持人:那如果以長期的邏輯如何去判斷科技股的機會呢?因為科技行業競爭很激烈,我們怎麼能夠判斷出5年甚至10年後什麼公司能夠成為行業的龍頭?

  武超則:科技股的特徵就是高風險高回報,波動比較大,機會比較多,像消費股會出現很多百年老店,但是科技股可能三個月河東三個月河西。首先,要研究底層技術路徑的變化,2009年開始的3G時代催發了電商、行動支付的生長,2013年開始的4G時代催發了短視頻的生長,我們現在去想像5G時代會催發出什麼,其實很難判斷,因為很多應用是漸進式發展的。現在可以看到一些端倪的可能就是智能車、智能家居、工業網際網路等。未來誰能利用好技術的演進,誰就能成為核心賽道的核心公司。第二,研究企業所處的生命周期的階段, 技術的發展一般要經歷萌芽、成長、泡沫、泡沫幻滅、成熟,這個過程是不斷試錯的過程,投資要看這家企業具體處於什麼階段,比如五年前去投資智能電視可能就太早了,但是太晚也不行。第三,研究公司的行業地位和產業鏈地位,平臺、設備、晶片、集成的公司,議價權不一樣。最後,一家好的公司一定要有優秀的管理層,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判斷標準。

  主持人:5G現在處在什麼階段?是哪一個生命周期呢?

  武超則:我們一般認為,2019是全球5G商用元年。按照判斷,建設期大概會持續5年左右,即2019-2024年,5G建網投資約為1.2萬億元,投資峰值大概是在2021、2022年。而5G應用可能會從2024年一直到2030年。目前,對5G建設來說已經是成熟期了,5G應用還是萌芽期。從投資角度分析,5G建設的相關公司主要是關注業績和EPS,5G應用反而是小公司有可能會跑出來。

  主持人:那麼結合三季報,5G建設有哪些細分賽道可以關注?

  武超則:具體到細分賽道主要關注兩方面,一是整個行業的規模,包括訂單的增長和產品的價格,二是競爭格局,在整個通信建設的鏈條中要處於競爭格局相對較好的部分,不能是過度競爭,還在打價格戰的部分。設備中的基站、傳輸網設備、核心網設備;光通信中的光模塊、數據中心、雲計算都是可以關注的。從左側角度看,光纖光纜接近周期見底,中後期也可能會有機會。另外,進入門檻較高、有核心技術的領域,比如設計第三代半導體、晶片相關也可以關注。

  主持人:您覺得A股中什麼樣的科技股才能稱得上進入門檻高、有核心技術呢?

  武超則:這是一個很綜合的問題。有的公司技術可能很厲害,但是應用窄,距離產業化的時間很長,比如之前比較火的量子通信。所以技術的領先性只是其中一個方面,還要看公司是否處於好的行業周期以及在產業鏈的地位,通訊行業可以說是一個漏鬥形行業,下遊客戶很集中,所以有的上遊公司可能並沒有議價權。其實過去股價走得好的公司並不一定是擁有很核心的技術,關鍵是要把中國製造做好、做精。

  主持人:您認為現在這個階段關注5G應用會不會太早?

  武超則:我個人覺得5G應用的機會更大。5G新基建的下遊是市場化競爭的,設備商會關心哪些場景能落地,所以有沒有好的應用產品非常重要。國家目前大力發展工業網際網路,就是要把技術用起來,有場景落地,比如今年很多企業都在快速發展智能車,目前階段5G應用也是值得大家關注的,不過現在可能一級市場比較多。

  主持人:那麼5G應用相關的領域都有哪些呢?

  武超則:To C端主要就是遊戲雲化、高清直播、VRAR(其中VR 可能會更快);To B端可以關注智能車、智能製造即工業網際網路、智能醫療。

  主持人:5G應用和5G設備的研究邏輯有什麼區別嗎?

  武超則:整體是差不多的。不過目前5G應用還處於早期,而5G設備已經比較成熟,一般會偏向關注絕對體量夠、壁壘高的大公司,而5G應用裡面還一直會有新公司加入,原有公司不一定存在護城河,新入局者可能更有機會。

  主持人:有一種觀點認為投還處於競爭中的公司,不如投這些公司供應鏈上的公司,您如何看待這一觀點?

  武超則:我認為這個沒問題,像蘋果、華為、亞馬遜供應鏈裡面也有很多好公司,關鍵要研究清楚其技術路徑是不是主流的。

  主持人:近日,財政部原部長樓繼偉表示,基礎設施適度超前是必要的,但有些方面過度超前,抬高了用戶成本或不可持續的公共部門債務。現有5G技術很不成熟,數千億級的投資已經布下,而且運營成本極高,找不到應用場景,今後消化成本是難題。這個觀點您怎麼看?

  武超則:應用和基礎創新屬於螺旋式的關係,是互相成就、不斷摸索的。5G要建三張網,現在還是第一張網。應用的滲透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要以長周期角度去看其發展,短期不需要因為某些場景還沒有落地就過度悲觀。

  投資者提問環節

  問:雲遊戲的技術門檻高不高,投資時可以只選擇大市值公司嗎?

  武超則:雲遊戲未來的趨勢有點類似當年的頁遊。看好雲遊戲裡面提供IP、提供內容的公司,而不是偏分發或偏渠道方面的公司。當然,隨著雲遊戲平臺技術的變遷,也可能會有新的渠道產生。

  問:目前,5G和新能源的交叉領域在哪裡?

  武超則:現在這兩者還沒有什麼關係,還是解決整車變成智能車的問題,沒有解決5G車聯網的問題。

  問:買科技股裡面看好賽道的龍頭公司這一策略可行嗎?

  武超則:不同階段要分情況討論。5G建設選龍頭沒問題,5G應用可能小公司機會更大,每一輪技術革新中成長最好的不一定是存量公司,但這對普通投資者來說比較難,建議多關注科技指數、etf產品或是實現組合投資,偏早期的公司可以多投幾個。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責任編輯:DF506)

相關焦點

  • 專訪武超則: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未來看好5G應用領域
    在市場震蕩期,科技股短期也進行了不小的調整。今日,證券時報特邀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TMT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做客時報會客廳,暢談未來5G的機會在哪裡。  武超則表示,每一輪產業變革中,技術都是不可或缺的,5G技術會和許多傳統行業結合起來,科技板塊長期的確定性毋庸置疑,但投資者需要儘可能以長期的角度去關注投資機會。
  • 武超則:明年比較看好計算機和傳媒行業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國際部負責人武超則在「資本論壇」環節表示,新經濟短期可能看不清,但長期不管是中國的資本市場還是中國的內需、外需,在供給側和需求方面一定要依靠新經濟。跟傳統周期或老基建相比,新經濟正好是短期看不清或「短空長多」,老經濟可能是反過來。
  • 大咖縱論上車機會:階段性震蕩調整正常 長期看好大科技板塊
    「科技板塊中的半導體和消費電子、醫藥行業的醫療器械、疫苗,以及消費板塊中的必需消費品等較多細分領域的業績都將超預期。」 歸凱說道。  此外,對於港股市場,歸凱和王漢鋒亦持樂觀態度。在歸凱和王漢鋒看來,券商板塊擁有長期投資價值,但科技板塊上漲亦具有明顯基本面支撐,此輪科技周期正處於深化階段。
  • 剛性需求帶來確定性成長,醫藥行業兩條投資主線被長期看好
    對於未來醫藥行業發展,有分析人士指出,剛性需求帶來確定性成長,維持行業長期看好觀點,而醫藥創新和消費升級仍為長期投資主線。以恆瑞醫藥為例,多年來,恆瑞醫藥將科技創新作為發展戰略,緊跟國際醫藥前沿技術,聚力高強度投入、高層次引才、高水平創新,實現了創新成果的加速度轉化。
  • 半導體板塊回暖 科技主題基金能否強勢回歸?
    部分機構認為,科技仍是2021年投資主線,看好新能源汽車、5G、新能源、半導體這四大領域。從機構看好科技板塊的投資邏輯分析來看,主要有四方面的邏輯支撐:一是「雙循環」下的進口替代;二是「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支持;三是經濟持續復甦以及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四是業績佔優,成長為輔。從19家券商對於細分領域的看好數量來看,新能源汽車、5G、新能源、半導體等領域獲機構看好家數最多。
  • 券商分析師給出板塊布局策略
    科技行業迎來挑戰在科技專場策略會上,銀河證券認為,疫情或將助推新一輪全球強資本開支周期,科技行業發展迎來機遇和挑戰,中國電子產業亟待升級,計算機行業布局5G+AIoT(人工智慧+物聯網)多場景細分賽道龍頭公司,傳媒關注5G應用端投資機會。
  • 2021年投資「金花」或落「科技」 四大邏輯支撐未來價值「綻放」
    從機構看好科技板塊的投資邏輯分析來看,主要有四方面的邏輯支撐:一是「雙循環」下的進口替代;二是「十四五」規劃等政策支持;三是經濟持續復甦以及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持續推進;四是業績佔優,成長為輔。從19家券商對於細分領域的看好數量來看,新能源汽車、5G、新能源、半導體這四大領域獲機構看好家數最多。
  • ...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發布2021年策略報告的5家基金公司,明年集體看好消費(主要集中在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此外,看好科技、新能源各有4家基金公司,而看好順周期、金融、新基建、醫藥的各有3家基金公司。
  • 武超則:分析師未來需要做好三件事
    東方財富網邀請到了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武超則女士做客《財富觀察》欄目,她在節目中表示,未來分析師需要站在更高平臺或產業資源上去做研究,同時還需要擁有宏觀視野等。武超則: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好,從根本上說,你的一個研究體系的建立,或者說有沒有一些在某些領域,我覺得標杆性的分析師在我們這個行業非常重要。從目前來看,中信建投研究有幾個特色,首先第一個,我覺得我們還是比較立足於產業的這種自上而下的研究,這種東西,我覺得未來在科創板推出以後可能會更加重要,為什麼?
  • ...足球隊,下半年沿著這兩條思路選股,這兩個板塊大概率處於上行周期
    而在近期的採訪交流中,張慧也提到了今年漲勢特別好的醫藥板塊接下來的投資機會,除了沿著確定性需求的恢復去尋找,還要看上升周期。而對今年調整較大的科技板塊、逐步恢復的精裝產業鏈公司、熱點的網紅經濟等,張慧都做出了很詳細的解答。
  • 2021年計算機行業投資策略:布局未來 靜待5G應用爆發 維持「推薦...
    原標題:2021年計算機行業投資策略:布局未來,靜待5G應用爆發,維持「推薦」評級   機構:民生證券  評級:推薦
  • 機構看好這些板塊
    機構看好這些板塊   12月17日,A股持續回暖。從基本面看,經濟大概率延續較強復甦,進一步夯實市場的上漲基礎;政策面看,消費和科技創新等相關領域的投資邏輯進一步明確,有利於提振市場情緒;情緒面看,當前臨近年末,在基本面和政策面利好的共振下,跨年行情有望逐級展開。  哪些板塊值得重點關注?  2020年以來,新科技+消費是貫穿A股的兩大主線,這些領域在2021年能否延續強勢表現?
  • 公募存優去劣 布局科技核心資產
    摘要 【公募存優去劣 布局科技核心資產】周一A股科技成長等前期熱門板塊再受追捧,細分行業中的第三代半導體板塊大漲,成為市場焦點。部分公募指出,半導體板塊作為科技產業的底層支撐,有望多點開花。
  • 多家科技巨頭業績超預期,5G成關鍵詞,機構看好這些細分領域丨牛熊眼
    11月15日早盤,消費電子概念震蕩上揚,截至發稿,精研科技漲停,奮達科技漲逾5%,星星科技、歐菲光漲逾4%,長盈精密、聞泰科技、電連技術等多股紛紛跟漲。具體來看,中國區客戶需求強勁,營收佔比達到60.5%,環比增長10%;得益於物聯網、智能家居帶動需求,消費電子領域營收環比增長16%。由於公司第三季度出售了阿韋扎諾(Avezzano)200mm晶圓廠,第三季的月產能減少3.87萬片至44.385萬片8英寸等值晶圓,產能利用率提升至97%,接近滿產。
  • 5g晶片第一龍頭股是哪家 最新5g晶片概念股龍頭名單
    現在最受關注的兩個板塊第一是網際網路,第二個就是5G晶片。前段時間滬指宣布進入牛市,不少板塊都上升了不少,其中5G晶片板塊由於最近5G準備投入商用的原因,也上漲了不少。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介紹一下最新5G晶片概念股龍頭名單,這個股竟然是5G晶片第一龍頭股!
  • ...內容付費板塊最大風口——專訪廣發證券傳媒網際網路首席分析師曠實
    視頻付費將成內容付費板塊最大風口——專訪廣發證券傳媒網際網路首席分析師曠實 2019年01月21日 10:53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作者:林偉萍 內容付費將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逐步退潮的情況下,逐漸成為傳媒行業各個板塊的核心邏輯支撐
  • 結構性機會不減,明年看好消費與製造
    ■看消費:消費板塊長期的供需格局向好,確定性高的食品飲料股長期看還會繼續上漲。「新消費」概念也會脫穎而出,如正在消費升級的醫療服務,又如新生代消費,包括吃穿玩樂等板塊也有很好的成長性。  ■看製造:明年經濟處於上行過程中,會對順周期的製造行業的盈利產生明顯推動,尤其是有色、化工等板塊會有機會。
  • 平安基金黃維:「泛科技+泛消費」具備高成長空間
    三季度以來,A股市場輪動加快,前期領漲的科技等成長板塊有所回調。對此,平安價值成長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黃維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市場整體風險不大,中長期運行邏輯沒有改變。在遵循確定性的原則下,「泛科技+泛消費」板塊,依然是獲取高成長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 投研大咖研判6月行情:A股具備投資吸引力 關注科技股業績確定性
    詳談三大賽道投資邏輯對於市場關注度很高的食品飲料、醫藥及科技三大賽道,路穎與張慧進行了深度剖析。食品飲料行業依舊具備成長空間,醫藥行業也值得長期投資,而科技板塊則要關注業績的確定性。6月以來,前期表現強勢的食品飲料板塊開始出現調整。
  • 軍工行業長期發展空間廣闊 跨年時點如何布局?
    博時軍工主題股票基金經理蘭喬表示,從長期的維度看,軍工行情是由基本面推動的,軍工行業未來投資機會值得關注。軍工行情未來投資機會顯著站在當下時點,蘭喬表示軍工板塊其業績改善機會仍存。這其中消耗類的裝備將迎來大幅增長,景氣度較高的子行業有飛彈、飛機、電子元器件、複合材料等細分領域。其二,板塊估值水平橫向、縱向比較仍具有吸引力軍工板塊相當一批核心標的預計未來3至5年可以展望確定性較高的業績複合增速,目前的PE估值水平仍處在合理區間,從成長、估值、催化三個維度看,當前一批軍工板塊的核心標的值得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