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公募2021年投資策略:賺盈利增長的錢 看好消費、科技、新能源

2020-12-20 天天基金網

  臨近年末,基金公司開始回顧2020年市場情況,並研究2021年投資策略。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2月17日,已有首批5家公募基金公司發布了2021年策略報告,名單包括國泰、景順長城、上投摩根、安信、華安。

  另外,有大批基金公司紛紛表示,2021年基金策略報告將於2021年1月中旬前面世。

  總體來看,魔幻的2020年結束在即,站在年底,基金公司無不驚訝世事出人意料,猜到了2020年的A股市場開頭,卻沒有猜到喜慶的大結局。

  展望2021年,基金公司開始謹慎,普遍對明年上半年行情樂觀,但對於下半年行情展望則很謹慎。一個共識是:「明年市場將從賺估值抬升的錢,到賺盈利增長的錢。」

  值得一提的是,首批發布2021年策略報告的5家基金公司,明年集體看好消費(主要集中在家電、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此外,看好科技、新能源各有4家基金公司,而看好順周期、金融、新基建、醫藥的各有3家基金公司。

  魔幻2020年

  公募基金沒有料到反常的2020年會賺得缽滿盆滿。

  站在2019年年底,幾乎所有的基金經理們都篤定地勸告投資人,2020年要降低投資預期,給出的理由是2020年A股的估值比2019年貴了不少。

  然而,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之時,誰也沒料到,股市迎來了狂歡,而受益於中國疫情最早得到控制,經濟快速復甦,A股表現相當亮眼。

  截至12月17日,2020年以來,上證綜指漲11.63%,深證成指漲33.16%,創業板指漲54.92%。

  景順長城基金在2020年市場回顧時指出,「2020年,A股市場整體震蕩向上,估值貢獻大於盈利貢獻,行業漲幅分化明顯。」

  總體來看,前三季度消費、科技領漲,四季度製造、周期走強。

  具體來看,1-2月,國內疫情開始發酵,但在流動性超寬鬆以及科技政策催化下,以半導體、雲計算、5G、新能源車等為代表的科技板塊持續走牛。

  2月中下旬開始,隨著疫情全球蔓延,市場情緒迅速轉向,全球股市暴跌,歐美股市更是創下跌速度、熔斷次數的歷史之最。

  3月中下旬開始,各國在疫情防控、貨幣財政政策等方面推出強力措施,市場恐慌情緒逐步緩解。

  4-5月份,各國逐步重啟經濟,海外股市延續反彈;國內政策基調弱化了刺激與增長,A股弱反彈,市場繼續抱團確定性相對高的內需與科技龍頭。

  6月份,隨著美股反彈至高位、中美摩擦反覆、二次疫情壓力顯現,海外市場波動加大,A股在消費與科技的少部分龍頭引領下,繼續衝高。

  7月初,金融帶領指數快速衝高,之後進入寬幅震蕩格局,而板塊估值分化程度達到歷史之最。

  8-9月份,經濟修復繼續,但宏微觀流動性收緊、海外不確定因素增加,市場延續調整,創業板指連續兩個月小幅跑輸滬深300

  10月份以來,隨著三季報業績驗證、美國大選落地、宏觀經濟持續修復,汽車、家電、化工、機械、有色等盈利底部改善的順周期板塊開始走強。

  看好2021年上半場

  站在2020年底,展望2021年,幾乎所有的基金公司再度重操舊調:有結構性機會,但大部分股票估值已很貴了,要降低收益預期。甚至有基金公司的人士接受採訪時預計,2021年權益基金的平均收益可能為負。

  不過,基金公司仍普遍看好2021年上半年的A股市場。

  國泰基金指出,考慮到2020年疫情造成的基數效應以及經濟的環比修復,2021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呈現前高后低的節奏。上半年經濟暖、政策偏緊,下半年經濟回落,政策回歸中性甚至偏松。

  國泰基金看好2021年A股市場的表現,但認為2021年將以業績驅動為主,整體估值難以進一步提升。

  理由是,從目前估值水平來看,全A 風險溢價處於歷史18%分位,滬深300股息率/十年期國債處於歷史40%分位數水平,意味著估值處於較高位置,需要等待2021年盈利增長的消化。

  景順長城基金也表示,上半年經濟恢復仍有慣性,下半年增速或將邊際回落。總量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的逐步退出回歸常態在預期之中,市場分歧僅在於幅度與節奏而不在於方向,貨幣政策的進一步收緊取決於價格指標的抬升幅度。

  「市場已經歷了連續兩年的抬估值行情,歷史上,連續兩年抬估值是極限,明年再抬估值的概率較低。市場將從賺估值抬升的錢,到賺盈利增長的錢。」景順長城指出。

  景順長城認為,20Q4-21Q1上市公司盈利增速將繼續擴張,高點可能在21Q1-Q2,基數作用下下半年增速開始走低,但全年仍有望達到20%左右增速;所以在節奏上,全年仍是結構性機會,上半年把握盈利改善的方向和行業間的估值收斂,下半年可偏向防守配置,同時在震蕩中布局長期優勢賽道。

  而安信基金判斷,2021年的A股市場總體格局可能是指數震蕩或小幅上漲,但估值有階段性回落預期,行業結構分化趨於均衡,盈利驅動增長是選股關鍵,長期看好中國權益市場。

  上投摩根分析認為,在全球復甦共振的主題下,預計A股上市公司2021年全年盈利增速有望回到10%以上。總體而言,2021年流動性對市場的影響將逐步走弱,基本面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一季度處於典型的復甦中期,盈利改善、政策相對友好,仍然是較好的做多時間窗口。二季度以後則需要關注政策的風向,業績確定性較高的行業或有持續超額收益。

  展望2021年權益市場,華安基金建議,「降低2021年收益率預期,關注結構性機會。」

  2021年投資策略

  從2021年投資策略來看,首批發布策略報告的5家基金公司青睞的領域包括:消費(5家)、新能源(4家)、科技(4家)、順周期(3家)、金融(3家)、新基建(3家)、醫藥(3家)等。

  在安信基金投研團隊看來,明年行情的利好因素包括:2021年A股盈利有望全面復甦,但預計逐季下滑,建議關注中遊製造、可選消費等景氣度有望延續的板塊。而金融、周期和服務類可選消費板塊的景氣上行拐點臨近。行業政策方面,則重點關注「十四五」規劃、科技新周期等。

  對於資產配置上的建議,安信基金認為需要通過業績增長來消化估值,這也是2021年權益資產配置的核心思路。

  安信基金建議,選擇周期成長、基本面預期穩定的核心資產和低估值標的。預計從明年二季度開始,順周期板塊當中有較明顯改善的方向可能已經兌現了一定漲幅,建議開始關注能通過業績消化估值的。重點方向包括:調整後的消費類板塊如白酒、醫藥生物、休閒服務,以及科技景氣周期相關板塊如消費電子、新能源等。

  具體來說,安信基金建議,可從三個方向關注景氣度復甦的行業:一是與全球復甦相關的行業,包括周期、金融、汽車、家電、中遊製造以及機場、航空、傳媒等服務類消費行業;二是受益於訂單遞延的行業,醫美、醫療教育信息化、雲安全等;三是長期賽道高景氣的行業,生活工作娛樂場景線上化、5G應用、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發電、軍工等。

  而景順長城認為,目前市場系統性風險不大,但部分板塊估值較高、個股存在業績未能兌現的風險,建議投資者個股選擇上重點挖掘基本面支撐、能實現持續增長、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優秀公司進行投資。

  「方向上,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市場風格再平衡仍在延續,未來市場估值大概率將進一步收斂,低估值+盈利仍在改善,將是配置核心思路。另外從戰略配置維度,成長仍然是未來長期重點關注方向,特別是新興經濟如科技、醫藥及消費升級等板塊。」景順長城指出。

  而具體到配置方向,景順長城認為,一方面要把握估值較低+盈利改善方向,比如機械、化工、汽車、航空機場等順周期主線,以及估值有絕對優勢的大金融板塊;

  另一方面,基本面行情中,要重視量化策略(比如低波紅利策略);

  此外,在市場波動較大,貝塔收益有限的市場環境裡,絕對收益的優勢會凸顯,建議考慮固收+策略;

  而長期戰略方向,景順長城建議關注新興經濟,比如科技(半導體)、醫藥(創新藥、CXO、醫療服務)、消費升級等板塊,若年中有回調,則是比較好的布局機會;

  景順長城特別指出,港股估值橫向比較有優勢,且恆指目前吸納了較多網際網路科技公司,指數結構進一步優化,更符合當前產業趨勢方向。

  「自下而上看,我們基於行業中長期趨勢、短期景氣度變化、短期催化劑、估值水平(絕對和相對)和情緒五個維度進行內部打分,尋找最具性價比的細分行業。綜合來看,物聯網、化學纖維、水泥製造和家用輕工短期景氣向上且估值較為合理,投資性價比較高。」景順長城表示。

  而國泰基金認為,預計地產銷售將在2020年四季度達到高點,2021年出現下行,地產投資增速也將較2020年有所下降。從產業鏈的情況來看,地產內部的景氣也將進一步從銷售、新開工轉向施工與竣工。

  對於製造業投資而言,國泰基金認為製造業投資總量存在邊際修復的動力,但是強度有限,更多是在行業優勝劣汰下的集中度提升以及設備投資周期上升帶來的結構性回暖,以自動化設備、新能源、新基建為代表的領域預計在2021年繼續上行。

  此外,國泰基金認為,「雙循環」格局下,消費對於經濟的拉動將逐步提升。2021年上半年線下消費與可選消費將繼續恢復,下半年保持平穩,必須消費整體保持平穩。

  上投摩根基金則相對看好金融、有色、化工、汽車、家電、新能源車、消費電子、光伏、軍工等。

  而華安基金建議,在行業配置,2021年採取「啞鈴型策略,均衡配置價值與成長」。

  華安基金一方面看好走向全球的中國製造,另一方面看好新經濟賽道,包括新能源汽車/5G及應用/生物醫療/大消費等方向仍將保持較高速增長。此外,經濟復甦帶動價值板塊回暖,估值較低的金融業、上遊原材料行業有望迎來階段性景氣改善與價值回歸。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DF528)

相關焦點

  • 基金早班車:2021年A股會怎麼走?公募看到了哪些投資機會?
    (證券日報)   國際:2021年如何投資?一文覽盡十大投行關於港美股的觀點精華   每年年底,各大投行紛紛發布2021年市場展望。   在連續收穫兩個權益大年之後,公募基金對2021年權益投資的預期有所降低。
  • 2021年 指數該如何投資?
    近期各家研究機構聚焦2021年的投資策略報告陸續發布,天天基金調研了重點關注的上百位基金經理,統計了他們共同看好的行業。中長期行業趨勢來看,消費升級和集中度提升仍有空間,白酒板塊仍有較好的配置價值。  中信建投:展望2021年,可選消費的持續復甦有望成為全年消費市場的主旋律,尤其是2021年上半年在前期低基數下,可選消費的增速有望進一步提升。
  • 公募:A股歲末年初行情可期
    公募基金人士普遍表示,當前經濟景氣度向上的趨勢延續,A股歲末年初行情可期,春季行情有望持續到明年3月中旬,消費、科技、周期等板塊或輪動演繹。創金合信基金資產配置部副總監尹海影表示,12月以來,A股市場情緒較11月有所下降,前期熱點板塊,如周期、消費和新能源等也出現一定程度的震蕩。當前市場表現出的結構性變化特徵,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2021年的市場環境和風險預期。
  • 基金2021年策略搶先看:順周期依然是趨勢 重點把握優質個股機會
    中國網財經記者整理數份基金公司2021年投資策略,公募基金依然好看市場結構性機會,強調順周期及把握優質龍頭個股機會。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12月8日,403隻普通股票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今年年初以來平均上漲49.10%,997隻偏股混合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平均上漲47.45%,3265隻混合型基金(A/C類份額分開計算)整體平均上漲36.27%。
  • 公募2020展望:性價比成關鍵詞 看好低估值與景氣反轉
    然而進入11月以來,前期強勢板塊顯現出回落態勢,而綜合市場觀點來看,2020年公募基金的配置思路雖仍然落腳「核心」、「科技」等主線,但選股上更注重低估值、性價比等因素。2020年選股難度增大,更強調估值和盈利匹配度「2019年是流動性變化、中美貿易摩擦和MSCI帶動的估值重構的綜合結果。」
  • 2021年投資「金花」或落「科技」 四大邏輯支撐未來價值「綻放」
    部分受訪機構認為,科技仍是2021年投資主線。《證券日報》記者根據券商已公布的2021年A股投資策略報告不完全統計發現,包括國泰君安、海通證券(600837,股吧)、方正證券(601901,股吧)、粵開證券、中信證券(600030,股吧)等19家券商看好2021年科技板塊的投資機會。
  • 華安基金2021年投資嘉年華:翁啟森、許之彥等為新年布局指點迷津
    未來,中國將在國際國內「雙循環」格局下,通過強大的國內市場與堅持對外開放引導科技創新,不斷提升中國產業競爭力。A股市場方面,投資者需降低2021年收益率預期,更多關注結構性機會。預計明年全A非金融上市公司有望保持20%以上增長,盈利持續改善對市場形成支撐。同時,全年無風險利率或呈現「N形」走勢,全年風險溢價預計維持低位震蕩。
  • 紅周刊投資峰會|林園、李曉西、韓廣斌暢談2021年投資,消費和科技...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作者:李壯「價值·新思」2021紅周刊投資峰會在12月20日於北京成功舉辦,在圓桌論壇上,《紅周刊》執行主編謝長豔與《紅周刊》榮譽顧問、深圳市林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園,華泰柏瑞基金副總經理兼基金經理李曉西,深圳市新思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廣斌共話2021年投資方向。
  • 「國金晨訊」化工2021年投資策略;光伏年度策略
    >化工 化工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全球景氣復甦,聚焦龍頭及有α屬性成長標的  電新 光伏行業2021年投資策略報告:平價引領能源革命,龍頭從周期走向成長  交運 交運周報:附加費頻收推漲運價,集運或「提前過年」  策略周報:當前市場定價不充分的三大方面
  • 2021年A股怎麼走?哪些行業被看好?券商年度策略觀點告訴你
    東北證券:2021年消費和科技仍是中長期主線。消費和科技今年中報以來的盈利優勢預計明年仍可持續,從盈利估值匹配角度,醫療器械、通用機械、電子製造、白色家電、醫藥商業等行業值得重點關注。此外在經濟恢復下,大消費板塊子行業如休閒服務中的餐飲、酒店等也相對看好。海通證券:科技類行業2021年利潤將加速增長,源於政策紅利、技術紅利,往後看計算機、傳媒、新能源產業鏈等產業發展空間巨大;還需重視券商,短期看牛市三浪成交量放大將推高券商業績。
  • 華泰證券:中長期看好消費行業表現
    行業觀點:TMT硬科技仍被較多客戶看好,航空、新能源也有少部分客戶看好,中長期看好消費行業表現。我們推薦「專業化詢價+多帳戶打新+大金融底倉」策略。科創板開啟投行新模式轉型,投行及投資業務佔優的券商有望優先受益。關注優質金融配置機會。   風險提示:發行規模不及預期,新股漲幅不及預期。
  • 國泰君安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
    原標題: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 摘要 【國泰君安年度策略展望:2021年上半年投資的三朵金花】經濟動能增強疊加春季躁動預期,市場對經濟的增長預期進一步上修
  • 機構熱議2021年投資機遇與策略 看看他們怎麼說
    11月26日,在興證財富家族辦公室品牌發布會暨財富高峰論壇上,興證全球基金副總經理陳錦泉、景領投資董事長張訓蘇、睿郡資產董事長杜昌勇,就2021年市場環境下投資賽道變化、投資趨勢與策略,從不同的機構視角,共話資產配置新機遇。A股兩極分化進一步演繹「投資賽道已由大河轉入大海。」
  • 開源新能源與電氣設備行業投資策略:多重共振向上 看好龍頭和周期...
    ——行業投資策略-20201205 1、2021年將是多重共振向上的一年,看好優質龍頭和景氣度向好的環節 目前看,行業技術進步、成本下降帶來鋰電產品性價比持續提升,下遊三大主力需求市場(新能源汽車、儲能、電動自行車)已迎來高增的臨界點;展望2021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平價和新產品周期將帶來滲透率加速提升、新能源大規模上網必配儲能
  • 2021年宏觀研究與投資策略:謹慎樂觀,精耕細作,步步為盈
    (報告來源/作者:銀河證券,曾萬平、蔡芳媛、付延平)2021 年,僅靠守住消費科技等熱門賽道 不會是大贏家,要「步步為盈」,更加耐心,積小勝為大勝,從看好賽道普漲到深度發掘少數上市公司,「精耕細作」,深挖能夠穿越牛熊、不會被證偽、能夠經得起技術迭代、市場競爭的少數勝利者。
  • 看好中國消費與科技,布局策略「搶先看」
    02 看好中國消費與科技富蘭克林鄧普頓基金官網中,發布了為數不少的中國研究報告。今年5月中旬,該機構發布一篇《投資中國:消費與科技復甦》的文章,高度看重長線投資中國市場的前景。歷史上,中國、韓國等國家擁有大量現金儲備很高的公司,而市場對此持負面看法,認為過多現金會對長期盈利產生影響。但疫情之後,東亞國家現金儲備成了優勢;美英等國的公司因無此準備,資產負債表並不好看,基本面也不容樂觀。此外,東亞國家的採油量增長強勁,也是一個積極信號。
  • 多隻翻倍基誕生:2021年要怎麼投?七大買方研判明年市場策略
    2021年要怎麼投?七大買方研判明年市場策略,這些主線可重點關注即將告別2020,公募基金延續自2019年以來的「高光時刻」,市場已誕生多隻 「翻倍基金」。數據統計,年初至今所有偏股型公募基金收益率中位數超35%,2019年偏股型公募基金中位數也高達35%,連續兩年超高增長已是歷史罕見。
  • 五礦證券葛軍:有色金屬行業2021年看好軍工和新能源兩條投資主線
    中證網訊(記者 胡雨)12月3日,五礦證券2021年度投資策略峰會在成都召開。會上,五礦證券總經理助理兼研究所所長葛軍在分享2021年有色金屬行業投資策略時指出,整體上看好兩條投資主線:一是軍工新材料,如高溫合金、鈦材;二是新能源汽車和儲能,相關材料包含稀土和鋰。
  • 國泰君安證券2021年投資策略:上半年維持3100-3500點震蕩格局 破局...
    一方面是經濟復甦背景下,居民邊際消費傾向上升帶來內需改善;另一方面伴隨海外及疫情不確定性落地,風險偏好階段性抬升。盈利修復及風險偏好環境使得可選消費將優於必選消費,推薦:家電/汽車/酒店/旅遊/家具/紡服。第三朵金花:集中精力,新能源科技。風險偏好位置仍是中低水平,科技風格中仍要選取有盈利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