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我和睿睿一起去文具店買毛筆,他在店內閒逛時發現了一套他非常喜歡的奧特曼卡片,然後就跑過來央求我說:」媽媽,我喜歡這套奧特曼卡片,你買給我唄。」
我說:「家裡不是有很多了嗎?還買來幹什麼?」
睿睿說:「家裡的和這個不一樣,我想要收集全套的。」
接著我想了一下,然後說:「如果這次期中考試你三科都考100分"我就買給你。接著孩子並沒有再過多的央求,我們買好了毛筆,就回家了。
樊登《陪孩子終身成長》
事情過去幾天了,孩子也沒有再提及奧特曼卡片的事情,我也並沒有在意這件事情。直到最近看樊登老師的《陪孩子終身成長》這本書。在書中講到,親子教育中的第一根支柱是——無條件的愛,這五個字深深地衝擊著我,讓我記憶深刻。
親子教育中的第一根支柱是無條件的愛。
在無條件的愛中,不需要交換是非常重要的原則。
很多父母喜歡跟孩子交換,對孩子說:「這學期成績考得好,爸爸給你買輛自行車。」到期末一看成績,立即說:「成績這麼差,還想買自行車?不買了。」
在父母取消獎勵的那一刻,孩子立刻能感覺到父母愛的是誰——父母愛的是成績,根本不是自己。
不管是孩子心心念念希望得到的自行車,還是心心念念想跟你去旅遊,如果一個孩子把獎勵的那種場景都幻想出來了,只是因為沒考好,就什麼都沒有了,這種傷害是很大的孩子感知到的是,父母只是要求自己去獲得好的成績,這一切都是為了父母的面子。因為對孩子來講,面子並不重要大人才在乎面子。
所以,當父母總是用這種交換的手法來鼓勵孩子的時候,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認為做所有這一切對的事都沒有意義、沒有快樂,也沒有幸福感。縱然成績考得好,他也感受不到來自知識本身的快樂和自己自尊水平的提高,因為父母的交換原則是以物質獎勵為基礎的。
接下來,如果沒有獎勵,考第一名也沒什麼意思了。父母逐漸讓孩子把非常重要的東西忽略了,反而去追求那些不重要的東西。
仔細回想, 我們愛孩子嗎?我想每個父母都會毫不猶豫地說,當然愛了。但我們又總是不自覺地在「愛」前邊,加上如果怎麼樣、怎麼樣的各種條件。比如:生活中我就常常說:「如果你要是考好了,我會給與什麼獎勵……」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疑惑,作為父母的我們,是愛孩子本身,還是愛孩子們帶來的虛榮?
什麼是「無條件的愛」呢?無條件的愛,是指我們對孩子的愛裡沒有交換、沒有恐嚇,也沒有威脅。只有我們無條件地給予孩子愛,孩子才會對我們無條件地信任,無條件地依賴。但是,無條件的愛絕不是溺愛,我們一定要讓孩子知邊界,懂規矩,同時還要讓孩子知道,我們始終是愛他的。 無條件的愛中也包含著我們一定要矯正孩子的錯誤行為。 孩子畢竟是孩子,總會犯錯誤,幫助他們規範自己的行為是父母的責任。
上周,兒子發燒,燒到了39度。因為腸胃炎引發的發燒,小傢伙肚子不舒服,在床上無意識地痛苦呻吟,「啊~~,啊~~」我握著他的手,心裡一陣陣地抽痛,恨不得自己替他生病。
孩子睜眼問我:「媽媽,你愛我嗎?」我說:「當然愛了。」
「可是,你說期中考試要三科都考100分才給我奧特曼卡片。」
我以為孩子已經忘記的事情,沒想到還深深地埋在他的心底。過去的我不知不覺地給愛附加了各種條件,孩子聽話才能愛,成績好了才能愛,因此,孩子也認為愛,必須先滿足條件。此時的我,後悔不已,愛不是交換。我不禁脫口而出,「沒事的,沒考100分,媽媽依然愛你。」
睿睿放心地閉上了眼。
晚上,睿睿稍微好了一些,他問我:「媽媽,我為什麼會生病呢?」
「我有沒有說過,天冷了,在地上要穿鞋,不能喝涼水。」生病之前,孩子光著腳丫滿屋跑,喝水也不喝溫水,我有點生氣。
睿睿看著我嚴肅的臉,眼角擠出一大滴淚水。我警醒,愛不是恐嚇,也不是推脫責任啊,我調整了自己的語氣。
「沒事的,發燒是身體裡的警察在和壞病毒小偷打仗呢,打敗了病毒,下次你就不怕這個病毒了。」
過了一會兒,孩子突然衝向衛生間。
傳來一陣急促的嘔吐聲,孩子驚慌地叫我:「媽媽,快來!」
我跑過去一看,孩子吐了。吐到了衛生間的地上。孩子緊張地看著我,小聲說:「我來不及了,不是有意有。」
我突然想起,之前孩子上完衛生間,沒有衝乾淨廁所,我就威脅他,如果以後再衝不乾淨廁所,就讓他來洗廁所。
看著孩子有些惶恐的表情,我不禁心中一疼,後悔自己曾經做出的威脅。
我馬上說:「沒事的,媽媽來收拾,你去床上躺好。」
到吃晚飯的時間了,孩子因為腸胃不舒服,不想吃飯,可憐兮兮地看著我。於是我對孩子說:「睿睿,媽媽愛你哦,飯會幫助身體增加體力,這樣就能打倒身體裡的病毒,讓你再次健健康康地了。」
孩子雖然不舒服,但也喝了一碗粥。我看著孩子眼睛說:「媽媽,愛你!」
孩子快樂地回答,「我也愛你。」
無條件的愛裡沒有交換、沒有恐嚇,也沒有威脅。只有我們無條件地給予孩子愛,孩子才會對我們無條件地信任,無條件地依賴。
「睿睿,你愛媽媽嗎?」我問兒子。
「愛呀。」
「媽媽批評你呢?」
「也愛。」
「為什麼呢?」
「因為我喜歡你呀。」我不禁動容。
此時,我才真正領悟到:孩子對我們的愛,遠遠超出我們對孩子的愛。
作為父母,我們要學會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更多地去看孩子好的地方,發現亮點才是推動孩子成長、進步的方向。當家長不斷地發掘孩子身上的亮點,讓亮點變得越來越多,那麼,孩子的錯誤就會變得越來越少。
但是,如果父母整天只盯著孩子的錯誤不放,那每天都會很焦慮,又怎麼可能表達出無條件的愛呢?
勇敢地表達愛,表達出對孩子的欣賞,孩子才能變得更加自信、樂觀。
所以,天下的父母要讓孩子知道,他們是被無條件欣賞和接受的。這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孩子都能堅強地、勇敢地向前走。